研究发现受歧视可致病 学者吁及时介入免恶化

加拿大都市网

■卡科朝博士指当人受到歧视时会产生负面影响,令身体出现慢性疾病,并且加速衰老情况。 莱斯布里奇大学图片
■卡科朝博士指当人受到歧视时会产生负面影响,令身体出现慢性疾病,并且加速衰老情况。 莱斯布里奇大学图片

有研究小组包括来自亚省的学者提出警告,当人受到歧视时会产生负面影响,令身体出现慢性疾病,并且加速衰老情况。如能及时介入及防止歧视出现,将有助减低病况的恶化程度。

据新闻网站CityNews.com报道,莱斯布里奇大学(University of Lethbridge)生物学教授卡科朝博士(Dr. Olga Kovalchuk),以及其来自卡加利大学的女儿菲塞利尔博士(Dr. Anna Fiselier),他们参加一项研究,名为「从歧视和疾病到衰老和疾病-表观遗传的联系」,在医学期刊《柳叶刀-区域健康(美洲)》(Lancet Regional Health — Americas)刊登。

研究结果显示,歧视可能对人体产生害处,要求加强消除这个问题。卡科朝博士说,持续的慢性压力会导致负面结果,除了尽力消除歧视外,还需要确定歧视对健康的影响,并制定适当的健康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影响受害者也伤害社会

该研究所得,持续的压力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人们的新陈代谢和炎症反应。当身体不断尝试通过启动压力反应系统来对抗歧视时,因为遭受严重的损害而开始感到疲倦。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因素促使人们体内提早产生这些病症,例如心血管病﹑高血压,哮喘和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因此,人类基因表现可以改变,因为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具有表观遗传基础。

研究又指,歧视不仅影响到受害者,而且还伤害整个社会,因为这个问题会孤立人们,并限制他们获得包括医疗护理等服务的能力。由疫情已发现系统性的歧视问题,受害者容易患上新冠肺炎长期征状的风险更高。

菲塞利尔博士表示,虽然环球公平、多元化和包容性正不断扩大,但歧视仍然是社会有较大群体面临的挑战。每天遭受歧视的包括:妇女、移民、长者、少数族裔、低收入人士、残障者,以及瘾癖和心理健康挑战的人士。

但好消息是,要扭转与歧视有关的健康老化征状,仍有逆转的机会。菲塞利尔说,表观遗传变化是柔韧和可以逆转,及时介入和防止歧视可能有助受害者减低出现严重健康后果。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