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领馆提醒中国公民及留学生 避免接触和使用大麻
■ 中领馆提醒中国公民,避免接触或使用大麻。加通社
星岛日报讯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上周六(10月27日)发声明,提醒领区内的中国公民,特别是留学生,为了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应继续避免接触或使用大麻。不要误以为大麻在加拿大是合法,从而为所欲为,因为联邦及省市政府都对大麻推出了更加严格的监管。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麻属于毒品。
中领馆发出的声明指,大麻监管法规对在加拿大居住的中国公民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为根据加拿大移民及难民保护法要求,一个外国人一旦有了刑事犯罪纪录,对他的遣返程序就会启动。也就是说,一个在加国读书、访问或工作的外国人(包括加拿大永久居民),如因违反联邦政府对大麻的监管法规而被刑事起诉及被定罪,产生刑事犯罪纪录,当事人有可能被遣返。
提醒乘搭国际航班勿携带
中总领馆强调,虽然加拿大已经实施大麻合法化,大麻目前仍是联合国禁毒公约规定的严格管制品,在绝大多数国家携带、吸食大麻仍属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也明确规定大麻属于毒品,在中国境内非法种植、持有和使用大麻是违法行为。加拿大联邦法律亦规定携带大麻乘坐国际航班属违法行为。乘坐国际航班的中国公民需严格遵守以上规定,切勿在行李中藏匿或夹带大麻。
声明又中国公民介绍加国相关法例,根据联邦政府规定,18岁或以上的成年人可以持有30克干大麻,同时也可分给其他成年人最多30克的大麻。一个成年人可以在一个住所种植最多四株大麻;这些大麻的种子必须是由有执照的生产商提供。所有大麻必须从省级政府指定的供应商购买。违反上述任何一条,都会构成刑事犯罪。
此外,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士出售或分派大麻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最高刑期可达14年监禁。携带大麻出入加拿大海关,不管携带者是否成年、携带的量是否在30克以内、携带的大麻是自己合法种植还是从指定的零售商处购买,都构成犯罪行为。同时,联邦政府也通过立法加大对麻驾的打击。
卑诗省的《大麻管制及许可法》更规定,购买、销售及吸食大麻最低年龄为19岁,成人在公共场合最多可持有30克大麻、所有禁烟区域皆禁止吸食大麻、学校范围及车辆内禁止吸食大麻、家居范围最多可种植4株大麻。违反相关规定的处罚包括罚款2千至1万元、入狱3个月至1年等。
留学生怎样保障自己的海外生活?
加拿大虽然是个福利大国,但事实上医疗费用也高的惊人,对没有纳入全民医疗保险福利的留学生来说,在加拿大看病是一笔数额不菲的花销和负担。例如,看医生或者步入Walk-in-Clinic做一次检查,平均要花上$100。更别说是去医院挂急诊,如果又叫了救护车,$1,000是逃不掉了。因此在留学期间,如果没有足够的保障,将很可能因为事故或疾病陷入经济困境中,甚至需要退学回国。
一般来说,国际留学生有两种保险选择:参加学校安排的团体性医疗保险计划,或直接向保险公司购买国际留学生医疗保险。这里要注意的是,学校给学生购买的医疗保险在开学时才生效,所以留学生从下飞机到开学的这段时间,是没有任何保险的。
参加学校安排好的保险计划,最大的好处是方便省事,但有利就有弊,缺点是这种保险的条款是学校统一选好的,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并且价格较贵;另外学校购买的保险计划周期死板,一般只有半年或一年,如果长假期不在加拿大,相当于多付了没有必要的费用。如果保险由学生自行购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保险公司的不同的Plan,周期选择灵活,费用也便宜很多,每年可省几百块。
对于已经有保险的留学生,在加拿大生病以后怎么看病和报销非常重要,拥有一份好的医疗保险,也要懂得好好利用才是真正省钱。留学生医疗保险涵盖其实非常完善,足够保障留学期间的医疗服务和费用。花点时间认真了解保险内容,学会使用保险保护自己,避免让加拿大昂贵的医疗费给你的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千名国际生入住SFU宿舍 加国治安好吸引国际生
■ 约1,000名SFU国际生,周三入住大学本拿比校园宿舍。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张文慈
来自71个国家及地区的约1,000名西门菲沙大学(SFU)国际生,周三入住本拿比市的校园宿舍,其中十分一为来自中国的学生。有国际学生原本想赴英国留学,但家长担心恐怖袭击,所以选择转来加拿大。
■ 许喆(左)与母亲在宿舍合影。
来自中美洲伯利兹(Belize)的国际生许喆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她原本计划申请英国大学,但因为英国去年遭遇一系列恐怖袭击,母亲认为不安全,要求她转为申请SFU。她分享道,刚开始或许会想家,但每日会与父母通话。她将修读心理学,希望好好充实本科专业能力,更希望学好英文。她说:“ 学费、宿舍,以及伙食费用加起来,一年约两万元左右。”
加国治安好 留学生家长放心
许喆的母亲向记者指出,她本人也是18岁就出国到欧洲留学,学习雕塑,希望女儿有机会赴海外学习独立生活。她认为,加拿大治安良好,让她与丈夫非常放心女儿的升学。她说,20年前自台湾移民伯利兹,也常带三个子女出国,相信女儿在生活适应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
■ 刘同学(左)与朋友办理入住登记手续。
来自中国重庆的刘姓女同学称,毕业于重庆巴蜀中学,这次是她首次出国,将修读桥梁工程。她表示,幸好有同样来自巴蜀中学的朋友,可以彼此照应。
据SFU大学宿舍部主任马森英尼斯(Tracey Mason-Innes)透露,大温本拿比山(Burnaby Mountain)校园本部可容纳约1,600名寄宿学生,目前仍有200个学生在轮候宿舍,校方将协助他们寻找住宿地方。她说:“入住校园宿舍的国际生超过一半,属最大的群体。”
统计指住宿舍学生成绩较佳
马森英尼斯表示:“统计显示,住宿舍的学生一般较住校外的同学取得更好成绩。此外,校方为住宿学生提供良好支援网络,帮助学生克服挑战,并取得相关资讯。”她补充,该校正兴建新宿舍,希望两年后增加482个宿位。
多名中国留学生私人换汇被判入狱,为出狱选择“认罪”
据报道,近日,一名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名叫小莉(文中均为化名)因为帮了朋友一个忙,被英国警方逮捕入狱。因为这个忙直接涉及到私人换汇!
在狱中,小莉发现还有好几个中国留学生也因为类似的事情被捕,无一例外他们全部都是被人利用,而不懂英国法律法规是触犯法律的主要原因。因而,她希望将自身经历说出来,告诉大家,让大家不要遭到奸人利用。
违法换汇,帮忙而已
小莉在英国一所大学就读研究生,去年9月左右,她加入了一个私人换汇微信群,群里的人大多都是为了将人民币换成英镑。
因为汇率比银行利率低,且没有手续费,当天到账,大家交易起来快捷方便。小莉也试过几次,都挺顺利的。
突然有一天,小莉的一个业余从事“私人换汇”的同学希望小莉可以帮个小忙:
他希望小莉在换汇和接头人拿到英镑现金之后,用自己的英国银行账户把钱分别汇入其他几个换汇人的英镑账户里。
小莉当时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答应了。
就这样,不同地址、不同换汇人、不同金额小到几百大到几万英镑,小莉与接头人拿好现金后,便给不同的换汇人卡上打钱。
这位同学为了答谢小莉会偶尔请她吃过饭。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回报。
结果,有一次小莉在去拿现金的时候,警察叔叔从天而降,二话不说便将她和接头人铐上手铐了!而且全程录像。小莉吓傻了...
高墙内的“同伴”
英国警方为小莉提供了法律援助,让小莉在有律师陪同的情况下接受了审讯。经过两晚的审讯后,小莉因洗黑钱被起诉关押入狱。
小莉说:
“监狱里的环境还好,和大学宿舍差不多。就是每天挺害怕的,她怕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签证会怎么样、学业还能不能继续下去,会不会留
好的记录影响以后。
她还在狱中结识了其他几个中国留学生,大家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被关了进来。
大家都缺乏法律意识,
并不了解私人换汇可能涉嫌违法,
后果将有多么严重!
律师说
如果按“无罪”来打官司,就是不知者无罪。小莉不知情,且不了解“私人换汇是犯法”,也是可打下这个官司来,但时间可能会拖很久。
如果想要尽快解决此案,最好“认罪”。
最终,小莉与家人商量,还是决定“认罪”。
在监狱里“住了”两个月后,她收到了法院的判决——涉嫌洗黑钱罪名缓刑,被罚做义工。
幸运的是小莉的学生签和学校这边都没受到什么影响,只要她能按时完成学业及考试,还是可以按时毕业。”
而且她也和之前做私人换汇的同学已经彻底断交,不再联系了。
给学生的警醒
华人刑事律师康清表示:
“洗黑钱罪”可以很严重,要知道案情严重的嫌疑人,一旦定罪,可能获得长达10年刑期。
首先,小莉与人在街头取了现金,再把钱分散出去,最终被定罪,这说明控方已证明她取的这个钱是‘赃钱’,这个钱可能源自毒品交易、抢劫等来历不明的钱,如果当事人当时拿钱的时候,已经对钱的来源有怀疑,这样就已经犯法了,具体罪行如:持有或拥有‘赃钱'。
其次她将赃钱又分别汇给了需要换汇的人,大多数可能是留学生,留学生将其变成生活费、学费,是合理支出,这就等于把钱洗干净了,所以触犯了相关法律。当然,入罪的前提是当事人在进行这些行为时,是知道或怀疑这些钱是有问题的。”
像小莉这样的案子通常会在监狱里待半年以上,小莉选择了以最快的方式出狱——认罪,从长远来看其实并不好。因为这个罪名会一直跟着她,对她之后的影响很难说的。所以如果信自己没有犯法,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不知道钱是‘赃钱’,那么应该在律师的帮助下主张自己的权益。”
在这里所有留学生提个醒,无论是英国还是澳洲或者其他国家,大额现金如不能提供合理来源解释,都存在“洗黑钱”风险:
注意事项:
1.对于出国随身携带大量现金,但对这些现金的来源没有合理解释,就有犯罪嫌疑;
2.许多留学生因为有银行账户,亲朋好友便转账过来,想借此买房,同样无法证明现金来源的,账户持有人也可能要承担风险;
3.偷税、逃税也是洗钱的一种方式。公司老板工资不走帐,而是给员工现金,员工收取了现金去消费,就是帮公司洗钱的行为;
4.代购。因为代购买手通常需要很多现金流,经常会在华人网站上找到换汇人“黄牛”来换取大量外币,很多时候,由于不了解钱的来源,经常会牵连到洗钱嫌疑;
5.很多华人也看到商机,做起换汇生意,经常在微信里做换汇广告,其实这本身已经违法,从事类似金融服务行业的人员,一定要拿相关牌照。
结语:
对于这种所谓的现金交易一定要警惕,不能随便帮忙。但如果真的被牵扯进去了,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了解自己到底有没有触犯法律,如果自己没错,根据法律程序保护自己的最大利益,尽量不要留下案底。
总之,还是不要因为汇率、手续费的问题铤而走险。做人最重要是清白啊!(作者:趣味思想)
2名中国留学生参与 本地医疗科研实习计划
■ UBC的国际学生,可进一步参与更多研究工作。UBC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本省100多个国际学生,今年暑假期间参与本地医疗及高科技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本地研究交流。
来自卑诗大学(UBC)及西门菲沙大学(SFU)等专上学院的127个国际学生,将会参加由非牟利组织Mitacs举办、为期12周的Mitacs Globalink暑期实习研究计划。参加的国际学生有来自中国、澳洲、巴西、法国、德国、印度及墨西哥等多个国家。
来自中国的21岁国际学生杨子坤(Zikun Yang,译音),正协助SFU研究人员,研发一个独一无二的手机应用程式,让分隔两地的家人或朋友,可以感到仿佛一起进行远足等同一活动。
另一个中国国际学生周天(Dian Zou,译音)则正在参加UBC的一项研究,主要是通过一个立体纸制装置,以迅速及成本低廉的方法,测试食物中是否含有沙门氏菌等细菌。
Mitacs获得联邦及卑诗省政府,以及各所大学和相关商业机构的资助。今年夏季,来自全国45所大学的774个国际学生,将会参加Mitacs Globalink暑期实习研究计划。
卑诗高学费令国际生流失 对本省经济造成影响
■ 卑诗大学(UBC)国际知名,吸引不少留学生就读。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卑诗省每年吸引不少专上教育国际生到本省攻读,为本省经济带来可观收入。不过,最新一份报告指出,在本省对国际生加学费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假如招收国际生的学院或机构不合理地加学费,本省可能因此流失国际生,届时经济亦会受到影响,因此省府应对专上教育机构或学院增加国际生学费作出限制。
留学生达11万 贡献逾17亿元
卑诗学生联会(B.C. Federation of Students)最近发表了一份报告,表示国际生每年在本省花费超过31亿元,创造超过2.6万份就业职位,又为本省省内经济总值贡献超过17亿元,从中可以见到本省相当依赖国际生带来的经济进账。
此外,报告指出,在2015年,在本省攻读的国际生达到11.3万人,对补贴本地生的学费至为重要。
报告称,根据省府政策,本地生学费每年加幅不得超过2%,然而没有对国际生的学费及加幅有规定,导致各机构或学院收取国际生的学费差异可以很大。到2017年,国际生学费比1991年时增加了近5倍。相比之下,本地生的学费较1991年增加少于3倍。
报告续道,一些学院往往试图不合理增加国际生的学费,此举最终可能会令国际生“裹足”,国际生也许会改往本国其他省份甚至其他国家攻读,到时候本省将会受到影响。
报告促省府限制专上教育机构或学院,向国际学生加学费的幅度,类似对本地生学生学费设上限。报告又形容,本省的国际生学费为全国第二高。
专上教育、技术及训练厅长马兰妮(Melanie Mar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省政府正在研究与国际学生有关的各种问题,而该份报告提出的事情会是讨论的一部分。
挺大学种族中性原则 美废除平权招生指引
■ 近些年,关于平权法案对亚裔的影响争议不断。图为2015年12月,美国亚裔团体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停止对亚裔学生的歧视。中新社资料图片
邓燕文编译
特朗普政府3日宣布取消奥巴马时代鼓励大学录取新生时将学生的种族作为考虑因素之一,以促进大学多元化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缩写为AA)的有关政策指引,恢复之前鼓励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采取的种族中性政策。
■ 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鼓励大学招生时考虑种族的“平权法案”的指导方针。美联社
综合《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及美联社报道,这个取消决定属于司法部3日以“不必要、过期、与现有法律不一致,或不适宜”为由取消的24个政策之一。司法部长赛辛斯称这些改变是恢复“法律条文”的行动,指责之前的政府未征求公众评议就实施新的条例规定。赛辛斯在声明中指出:“那是错误的。那并非好的管治。”
特朗普政府的决定显示,联邦政府支持大学在录取新生时采取不考虑学生种族的中性态度。由奥巴马政府的司法部及教育部联合发出的有关指引,提议学校在录取新生时将种族作为录取标准之一以增加学校多元化。奥巴马政府在2011年及2016年发出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指出,学校在确保多元化学生组成问题上有“令人无法抗拒的好处”。指引说,虽然种族不应是录取决定的主要因素,但学校为了取得多元化可以合法考虑。
特朗普政府官员指出,那些文件超出最高法院之前在这个问题上的裁定范围。特朗普政府的行动似乎与小布什政府的政策一致。但特朗普政府没有再次公布小布什时代在有关按种族录取问题上的有关指引,只是最近几天有关方面在网上再次贴出小布什政府的AA政策文件。小布什政府的文件表示,教育部强烈鼓励在分配学生到中小学时使用种族中性的方法。
分析指,虽然这样的指引没有法律効力,但校方可以用来在针对他们招生政策提出的诉讼中为自己辩护。
特朗普政府的司法部之前已对在录取新生时使用种族作为考虑因素的做法表示关注。司法部今年力撑对哈佛的录取政策提出诉讼的亚裔团体。
■ 众多美国名校曾陷歧视风波
司法部长发言人奥马利3日表示,司法部长赛辛斯早于去年11月已要求司法部重新评估他认为超出法律、宪法及高院裁决范围的过往政策。司法部在3日还取消了由教育部民权部门发出的7个政策指引。分析指,特朗普政府的计划将取消现有的政策,鼓励学校录取时不考虑种族。虽然新政策没有法律効力,但却代表了联邦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官方态度。坚持原有招生政策的学校知道,他们将可能面对司法部的调查或起诉,或失去由联邦教育部发放的资金。司法部长赛辛斯之前已经表示,检察官将调查及起诉执行歧视招生政策的学校。
■ 一名非洲裔民权人士呼吁最高法院肯定平权法案的意义。新华社资料图片
司法部官员同时反驳指新决定是一个倒退,是撤销对少数族裔的保护的说法,指恢复原来的指引并不等于改变法律,技术上的取消对政府保护或挑战与平权行动有关问题没有法律效应。
这个政策改变发生在有关平权法案的长期争议现正处于关键时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甘迺迪退休将令总统特朗普可以提名一位可能影响未来案件裁决的继任人。此外,哈佛大学在录取新生时考虑种族因素的做法在联邦法庭受到挑战。由多个亚裔权益组织组成的一个联盟指控哈佛大学,指哈佛的招生政策歧视亚裔学生。这宗诉讼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司法部现正调查哈佛大学是否非法歧视亚裔学生,在录取亚裔学生时使用较高的标准。
校友建一站式平台 助UBC华生融入社区
■ 王璟馨(左)和张健安(右)手持优博商标。王希望借着该平台协助更多国际生和新移民融入校园生活。
图文:本报记者沈雯洁
跨越文化加强联系 充分享受校园生活
为帮助初来温哥华的留学生和新移民跨越文化差异,创造联系紧密的社区氛围,卑诗大学(UBC)学生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校园生活的一站式平台优博(UHUBOR)以及手机应用程式(App)。据参与开发的华裔学生表示,希望这新平台有助同学充分享受UBC的校园生活。
■ 优博应用程式接口。
为帮助初来温哥华的留学生和新移民跨越文化差异,创造联系紧密的社区氛围,卑诗大学(UBC)学生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校园生活的一站式平台优博(UHUBOR)以及手机应用程式(App)。据参与开发的华裔学生表示,希望这新平台有助同学充分享受UBC的校园生活。
火灾频发 驻多中国领馆发声明 吁留学生注意安全
失火建筑屋顶全毁。新华社
星岛日报报讯
就士嘉堡昨日凌晨发生火警致一名中国女留学生不幸死亡意外,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昨午发出声明,郑重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增强安全意识。
驻多伦多总领馆获悉火灾消息后,第一时间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立即与多伦多市警方和多伦多大学校方取得联系,了解事故经过,核实涉事学生信息。代总领事庄耀东前往医院看望伤者,表达慰问。总领馆并已会同校方、警方与死亡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下一步,总领馆将继续同有关方面保持密切沟通,提供一切必要协助,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随时与亲友保持联络
近日大多伦多地区连续发生火灾等意外,此外,总领馆还接到警方关于领区发生导致中国公民死亡的交通事故通报,因此总领馆提醒领区内中国公民以下事项,增强安全意识,保障自身安全:
一、注意消防安全。勿长时间使用大功率电器,勿将手机充电器长时间连接在电源插座上,勿在室内放置过量杂物。
二、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切忌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行车途中驾驶员和乘客均须系好安全带,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尤其是与大货车)。
三、注意旅行安全。外出旅行时要做好充分准备,行程安排应张弛有度,不要过于紧张。驾驶和乘坐水上交通工具前切勿饮酒。不要孤身前往陌生地点。
四、注意日常出行安全。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随时与亲属、同学、同事或朋友保持联络,以便亲友掌握行踪及安全状况。
如遇紧急情况,请拨打911报警。如需总领馆协助,请拨打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领保协助电话:416-529-0068。
一人监护10个小留学生 律师呼吁移民部加以限制
■ 列治文学区目前有逾千名小留学生。图为列治文的中学下课情况。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张文慈报道
到加国留学的中小学生数目上升,但也衍生不少问题。大温一个监护人就同时想为10个未成年留学生任监护人,有本地移民律师称,目前允许纪录不良的留学仲介担任监护人或同时监护多个小留学生做法,亟需限制,否则小留学生无法获得真正照顾。
据《省报》(The Province)报道,曾有监护人走入本拿比李乔治(George Lee,译音)律师的办公室,希望在李见证下,签署担任10个未成年国际学生的合法监护人,结果被李拒绝。李乔治指出,很多小留学生经历巨大压力和孤独感,他们多数12到15岁来加国,由于感孤立,不少人出现抑郁甚至自杀倾向,他意识到很多人需要真正的照顾。 “我向想要成为监护人的人询问,为什么要为这么多孩子做这件事(监护人)?你对他们的责任是什么?最后我拒绝签字。我拒绝了,因我做不到。”他说。李强调这是一项蓬勃发展的业务,但他担心这些小留学生的生活处境。
去年加拿大国际生人数达到50万,其中未成年人逾7.1万,比2009年倍增。据联邦移民部门数据,17岁以下人口比例超过2.4万人。去年17岁中国留学生于林海在列治文市自杀案发生后,令更多人关注未成年留学生在新环境所遇到挑战。
列市学务委员黄秀玲(上图)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列治文校区目前的小留学生逾千。就读小学的,规定学生的父母须陪读;而就读中学的,则需有25岁以上成年人出任监护人。 黄秀玲指出,除亲友以外,也有父母找留学仲介担任监护人:“曾有小留学生旷课,或学习上出现了问题,却无法联系上监护人,必须打电话到中国找父母,请他们立刻来学校处理。”黄秀玲说,小留学生问题很多,甚至曾有罹患精神疾病的案例。
联邦几没规定谁可担任监护人
联邦政府目前对谁可成为未成年国际学生的监护人,几乎没有规定,境外父母仅每年支付约2,000至4,000元服务费,可找到子女的监护人。移民部门对监护人的定义,是负责照顾和支持孩子的负责任成年人,且须是公民或永久居民。
目前没有规定监护人须与未成年小留学生住在一起,学生通常自行租房或住在寄宿家庭。监护人则负责会见学校、支付学费,并在紧急情况下照顾学生健康状况。
大温移民律师钱路称,移民部批出学生签证前,确实要求父母及监护人在律师见证下签署监护相关文件。但他说:“我没有碰过有客户要求担任10个未成年小留学生监护人的情况,但曾听说有人买下独立屋并隔间,专门从事收留小留学生的租房生意。”钱路又表示,如真有人同时担任10个小留学生监护人,或有纪录差的留学仲介出任监护人,移民部有责任加以限制,如此才能落实照顾小留学生。他说,监护权转让虽属省法例范围,但移民部可透过是否发出学生签证,对监护人制度作出一定规范。
“今年听过的最好演讲”刷爆朋友圈:别再说你已被同龄人抛弃
“人在什么阶段、什么年龄就应该干什么事。”相信大家多少都听过这句劝导。
而近来,诸如“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样的标题也是层出不穷。
眼看又到了毕业季,就在毕业生们满怀惆怅与迷茫之时,有这样一篇被称为“今年听过的最好的演讲”刷爆朋友圈。
这篇扎心的演讲告诉我们:
别让任何人打乱你人生的节奏。
视频开头,一位校长正慷慨激昂地给中学生们讲“人生须知”,认真地为大家做着规划。
再过两年,你们就会完成A Level的学业;
再过三年,你们就会去自己想去的国家,上自己想上的大学;
再过五年,你们会步入职业生涯,
在座的很多同学,会进入全球顶尖公司工作;
然后你们会结婚,买房;
十年之后,你的人生就会安定下来。
十五年后,你就30岁了,你的人生轨迹也会就此定型。
校长就这样有条不紊地用一分钟总结了人的一生。
这时,沉默的听众中举起了一只手。
一名小哥走到台前,自信满满地说:
“I’m sorry Mr. Headmaster, let me tell you why that approach may fail you.”
“不好意思,校长,我想告诉你为什么你的这些话是错的。”
接下来,他讲的每一句都似乎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上。
I know people who graduated at 21 and didn't get...
中领馆呼吁留学生与家长 保持畅通联络谨防虚拟绑架
■ 中国驻温总领馆周二发布《关于留学生严防虚拟绑架新骗局的紧急提醒》。中领馆网页
中国驻温总领馆周二通过官方网页,发布《关于留学生严防虚拟绑架新骗局的紧急提醒》,指出目前骗徒诈骗手段有新变化,以增加追查难度。侨务领事胡启全周三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留学生及在中国的家长,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畅通联络。
中领馆指出,去年以来虚拟绑架骗局在大温不时发生,骗徒通过技术手段冒用总领馆和使馆电话号码,用中文录音电话致电中国留学生,编造当事人的谎言通常有:签证或护照到期;护照或银行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总领馆有重要文件需要领取;涉嫌洗钱等犯罪需要协助调查等。
当事人照此操作就会被套取个人和家长信息,骗徒然后会威胁如不配合其家长将会有危险。骗徒也有可能控制引导当事人拍摄自己被捆绑、殴打甚至裸露的图片或视频,向家长哭诉被绑架及要求解救等。此后,骗徒会要求当事人藏匿起来,或者搭机回国或出行。骗徒由此利用当事人“失联”时机,冒用其微信或手机联系家长,谎称孩子被“绑架”并骗取巨额赎金。
中领馆声明指:“近期,诈骗分子关于虚拟绑架的诈骗手段有了新的变化:在当事人听信诈骗分子有关骗局后,会被指使将自己住所收拾整齐,提取一定数量的现金,购买机票回国并在飞机上刷卡消费。当事人入境国内后再‘遥控’当事人不按所购机票的目的地到达,指使当事人临时改换目的地,以此迷惑追踪追查工作,而诈骗分子趁机向当事人家长谎称已‘绑架’孩子并骗取‘赎金’。”
侨务领事胡启全表示,此类案件发生后,领馆一方面联络加国警方协助调查,另外也会联系当事人在中国的家长通报情况并给予安抚。
胡启全说:“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要切记不论发生任何情况,一定要与家长保持随时畅通的联系;对家长来说,应提前与在海外留学的子女,约定一个特殊情况下联络的方式。”
中领馆提醒中国留学生及家长,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以录音电话的方式向中国公民发出通知,更不会要求回拨电话。如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应挂断电话并拨打中国驻温总领馆领事保护值班电话778-238-0003核实。
公众可登录中国驻温总领馆网页,了解更多信息。
全球留学城市排名榜 蒙特利尔冠军宝座不再
位于满地可的麦基尔大学校园。CBC
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
根据国际教育资讯机构QS刚刚公布的排名,2018年的全球最佳留学城市是英国伦敦。去年排在第一名的满地可今年排在第4。
在满地可之前四连冠的法国巴黎紧随其后,排在第5位。
另外两个进入前20名的加拿大城市,是多伦多和温哥华,分别名列第13和第17。首都渥太华排名第46。魁北克城排在第88。
进入前20名的亚洲城市有东京(2),首尔(10 ),香港(12),新加坡(15),京都-大阪-神户(19),台北(20)。北京和上海分别排在第26和第29。
QS评估全球最佳留学城市的标准,包括学习生活费用,留学体验,就业可能性,大学排名等。
留学华生借大温做跳板 升读加美顶级大学
■ 顾嘉瑶(右)、顾嘉玥双双获麦基尔大学录取。受访者提供
星岛日报记者张文慈报道
有本地移民律师上月初对2009至2017年加国接收海外留学生,及发出的签证情况作出检讨,其中持学生签证留加的中国大陆学生,由5万名急增至逾14万名,移民律师因此促请政府推出疏导措施,为这群留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援。本报为了解华裔留学生在卑诗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路向,特别走访多个留学生,将作出系列报道。第一辑介绍三位准中学毕业生,他们都以大温为跳板,待完成中学课程后,将分别前往美国和加东的著名大学就读。
本国目前接收大量留学生,在人数上没有限制,但每年加国接收的永久移民数额则有限制,令人担心未来许多留学生无法取得永久居留身分。然而,部分留学生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在加国学习,还是十分值得,部分同学更向往美国名牌大学。当中也有决定留在加国读大学的同学,未来也不排除去美国找工作。而加拿大联邦移民部表示,欢迎留学生通过联邦快速移民(Express Entry)及省提名计划,申请移民本国。
挑战自己 离开舒适圈交朋友
目前就读温西区格雷岬中学(Point Grey Secondary School)12年级的陈思宁,最近就获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录取将会入读商学系。
■ 陈思宁获录取美国康奈尔大学商学系。 受访者提供
来自北京的陈思宁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说,她在中国读小学时,因为曾参加阿波斯福(Abbotsford)私校MEI的为期4个月交换生,对本地生活留下美好印象,才决定在9年级时来温哥华就读高中课程。她说:“我母亲从小就重视我的英语教育,曾经和外国人学英语,所以来温哥华时,没需要上第二语言课程(ESL),对我很快融入高中课程有很大帮助。”
陈思宁说,留学生离乡别井学习,加上语言障碍,其实很不容易,她们学校就有4到5个中国留学生不习惯,最终选择回国。
她说:“妈妈陪读很重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可专心学习。不过,来温哥华上学,其实一开始来还是蛮困难,但我喜欢挑战自己,要求自己离开舒适圈,在交了朋友后,才变得外向,喜欢跟别人交流。”
她表示,公立高中提供大学先修(AP)课程,选课更加自由灵活。此外,自己能申请到康奈尔大学,特别要感谢温市常春藤100教育机构。由于过去成功申请的学长推荐,去年暑假起接受辅导规划申请,才能如愿以偿。
陈思宁说:“我每年要缴1.5万元学费,四年下来花费6万,还是蛮值得的。”
喜本地教育制度 拟留下工作
就读二埠中学(New Westminster Secondary School)的双胞胎姐妹顾嘉瑶、顾嘉玥,双双拿到魁省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录取通知,分别入读生物资源工程及生命科学。
顾嘉玥说,英文学习是国际生学习最大障碍,许多同学往往败在ESL或英文省考上,当初她们也上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ESL)最高级的ELD。11年级下学期,她们曾到迦南英文学院补习雅思,对通过考试帮助很大。大学录取雅思最低成绩需6.5分,顾嘉瑶、顾嘉玥分别拿到7和8分。
...
加国狠心母亲杀2岁女 还把尸体扔垃圾桶!
■■被杀女婴盖诺。SPVQ
综合报道
魁北克城(Quebec City )一名女子涉嫌杀死两岁女儿被拘捕,警方建议控告该名女子谋杀罪。被杀女婴盖诺(Rosalie Gagnon)的尸体,周三在住所外的垃圾桶被发现。
周三早上约7点15分,有人在一处公园附近发现一辆空的婴儿车,立即引起警方怀疑。
警方表示,他们在数小时后找到女婴母亲奥德丽(Audrey Gagnon ),并对她进行长时间审问。此外,警方亦向当时与奥德丽一起的一名男子查问,但在数小时时后释放他。奥德丽在被拘留期间,由于有自残行为,导致提堂时间延后数小时。
当局将会对遇害的婴儿进行验尸,以确定死因。
昆大9月新国际生学费涨15% 每年费用增加近2万
■ 校方表示非常欢迎国际学生,并希望能维持现时给予国际学生的高水准教育质量。图为昆大教学大楼内一景。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王学文
年初曾称暂停收人
继今年1月昆特仑理工大学(Kwantl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宣布暂停招收国际学生后,该校近日又发出声明,称今年9月起,新招国际学生学费将会上涨15%,2019年维持不变;现有国际学生学费则将于今年9月增加7.5%,2019年9月再增6.98%。
昆特仑理工大学媒体联络人汤诺维奇(Tatiana Tomljanovic)周四接受《星岛日报》访问时表示,根据这项变化,2018年9月新入学的国际学生,每个学分学费将为658.03元,若修满全部课程一年需要19,741元。加费前约为17,166元(附表)。
不过,当记者反复问及该校曾于1月宣布2018年9月将不接受国际学生、为何现时又宣称2018年9月入学新生学费增加15%时,汤诺维奇并未作出正面回答,只一直强调学费即将增长的幅度。
国际学生近3,200人 占总数16%
汤诺维奇还指出,该校2016/2017学年国际学生总数为3,187人,占所有学生总数的16%。
国际学生大大丰富了该校的全球化学习环境及跨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创造多元化社区作出贡献。
■ 在列市设有校舍(图)的昆特仑理工大学,将于今年9月起增加学费。
不过,在过去一年中,该校国际学生数量激增,令校方必须额外再聘请全职教职员为国际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
汤诺维奇说,校方为国际学生提供辅导员、学生生活小组以及语言支援等服务,同时还为国际学生提供特色小班教学服务。
汤诺维奇指出,尽管校方非常欢迎国际学生,但亦希望能够维持现在所给予国际学生的高水准教育质量。因此,昆特仑理工大学将于今年九月起增加学费,以解决该校的预算压力及保持教学质量。
汤诺维奇还表示,相比本省其他一些专上教育学校,昆特仑理工大学的学费相对较为合理。如果现时在校的国际学生对学费有异议,可向该校国际学生顾问反映;若新学生或于未来入学的学生,则可与该校国际部联络。
华裔女生不堪学业压力跳轨自杀 父母状告校方失察
■■宾夕法尼亚大学华裔女生奥莉维亚.孔自杀两年后,她父母控告校方无视他们女儿的求救呼声,应对其死亡负责任。 网上图片
本报讯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一名华裔女生两年前跳轨自杀死亡,其父母入禀法院向大学提出诉讼,控告大学无视女儿9次表达自杀念头,疏忽导致她的死亡,索偿超过5万元。
综合CBS、《费城问询报》及《宾州日报》报道,21岁的奥莉维亚.孔(Olivia Kong,译音)不堪学业压力,2016年4月11日在费城第40街的地铁站跳下路轨,被列车撞倒伤重不治。事隔两年,其父母在10日控告宾州大学疏忽、行为不当及轻忽导致他人死亡等3项缘由,索偿超过5万元,两夫妇表示,希望透过诉讼促使大学改变政策。
原告方律师谢帕特(Nelson Shepherd)指,奥莉维亚曾9次表达自杀念头,但遭到校方忽视,而且宾大的学生自杀率比其他大学高,制度上出现问题,“自2013年有14名孩子自杀死亡,之前还有更多,以我们所知,这比率是全国其他大学的最少两倍”。
奥莉维亚在中国出生,9岁来美定居费城,几经辛苦入读宾大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怀疑不堪学业压力两度病倒。在2016年3月30日,奥莉维亚第二次因病到学生健康中心求诊时透露,担忧学业成绩跟不上,当时她发烧至102.1度,脉搏也达153,医生只着她好好睡觉休息。
其后奥莉维亚向校方的心理辅导服务求助。4月7日,她致电精神科医生斯坦(John Stein)表达自杀念头,称“讨厌自己在班上表现落后,还错过退出修读课程的限期”。两天后她再次致电查询因精神状况入院的问题,斯坦当时表示,若其他方法皆无效,入院是其中一个选择,但奥莉维亚表示担心费用太高昂。
奥莉维亚又曾向学校社工表示“考虑服食安眠药自杀”,并曾与同学短信沟通时透露有意自寻短见,前后共9次在不同场合表达自杀意愿,但校方没有进一步跟进。起诉书指,“奥莉维亚表明感到绝望及有意自杀,但学校医生仍故意忽视、完全无视及/或在理解事主多次求助时彻底失败”。
律师直斥“事件完全可以避免,根本不应该发生”。宾大未有回应诉讼。
滑铁卢大学又有学生陈尸宿舍!距离上一次自杀事件仅仅过了10天
加拿大都市网原创作品 作者:叶小迪
2018年3月6日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名大四学生
从宿舍12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由于2017年滑铁卢大学已有3名学生
在学校内选择自杀
今年这起自杀事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大学生心理疏导成为了重中之重
相关新闻:滑铁卢大学爆发游行!中国留学生发声:“我们想要活着读完大学!”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
仅仅过了10天
3月16日的滑铁卢大学
又有学生陈尸宿舍
2018年3月17日,滑铁卢大学的学校官网发布了一则消息:3月16日又有一名学生在校园里突然死亡。
学校方面对此表示哀悼,学生的死因正由验尸官进行调查。滑铁卢大学表示,学校一直与学生家属保持联系以提供支持。但在与学生家人进行进一步讨论前,学校不会公布更多相关的细节。
目前除了学校官网上这则悼念之外,还没有更详细的新闻报道。
但一名网名为Holden_BokChoy的学生在论坛上发帖表示,3月16日在学生宿舍Village 1的停车场里看见了3辆警车,CTV News的新闻车,还有一辆法医鉴定车。猜测当天学校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随后这个帖子在Reddit上引起了爆炸式讨论,根据一些学生的留言,大致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状况。
在80多名学生的留言里可以确认,学校里的确又发生了一起死亡事件。这起悲剧发生在学生宿舍Village 1的E6楼。
由于警察和法医均在男生宿舍楼里进行调查,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死者是一名男性学生。
此外,有警察去到学生上课的教室里,找死者的朋友问话:
而根据学校里学生之间的传言,死者是一名一年级新生。死因有传言说是自杀,也有传言说是嗑药过度。
小编必须声明的是,以上是根据论坛上面学生的留言进行的推测,不一定是事实真相。目前这名学生的死因仍在调查中,唯一能确定的是,3月16日,滑铁卢大学又有一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
接二连三的死亡事件,让所有人心里都不好受
在论坛中,许多学生表示当看到法医的车时
整个人都呆立在原地,只希望这是一场误会
没有人死亡,也没有大事发生。
在滑铁卢大学的学生爆发游行之后。
学校已经承诺将投入120万加币
招聘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纾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这些在自己人生最好的年华离去的学生,
是一场场悲剧,更是一声声警钟。
相信在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之下,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珍爱生命,
希望3月16日这名学生的离世是一个句号,
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政府收紧政策审查趋严 外国学生签证数大降17%
■ 国务院数据显示,上财年发出的外国学生签证数目较此前一年大减17%。
邓燕文编译
国务院的数据显示,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政策,去年给外国学生签发的签证数目大幅减少。而到美留学外国学生数量下降,令部分大学现在面对的财政挑战更为严峻。
较2015高峰期跌幅更达40% 大学财政挑战无异雪上加霜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导致外籍学生签证人数减少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来自其他国家大学的竞争,以及类似沙特阿拉伯及科威特等国家减少对出国留学的经济支持,但移民律师及大学方面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以及对申请人更严格的审查,令美国成为对外国人而言是一个较困难的目的地,也是学生签证数目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在2017年9月30日结束的财年,国务院共签发了39万3573个F-1外籍学生签证,比上一财年减少17%,与2015年的高峰期相比,更大减接近40%。今年印度留学生签证的减幅尤其大,作为美国大学第二大外国学生来源国, 其签证数目下降28%。
而美国留学生的第一大生源--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去年也大幅减少24%。但大部分的减少应该与2014年对中国学生签证条款的改变有关。中国留学生现在的签证有效期可以长达5年,而非原来的一年。这意味着,学生申请签证续期的数目减少,但不一定是学生人数减少。
大学方面表示,国际学生不但有助令校园所有学生有更丰富的文化经历,而且也在各州削减拨款之时,对大学的财政起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在公立大学,非本州居民学生经常要交付本地学生两至三倍的学费。据州高教行政官协会说,2016财年在美国公立大学的留学生,平均每人对大学财政的贡献比2008年减少15%。
有美国学生投诉,外国学生占用了他们在大学的学位,随后也抢走他们的就业机会。总统特朗普当年是以保护美国工作人士等竞选承诺当选。其政府现在在收紧雇用签证审查的同时,还承诺削减令外国学生在毕业后立即工作的计划。
大学行政、招生人员及移民律师指出,申请签证的学生现在受到比以往更严格的审查。代表多家大型大学的移民律师弗雷斯克说,他拜访了在印度的多家领事馆并获告知,国务院“再次强调”,要检查申请学生是否没有在毕业后返回母国的计划。
这一转变反映在向评估签证申请领事馆官员提供指引的外国事务手册中,而指示审批学生申请时态度较温和的文字则被删除。国务院发言人嘉里古斯说,领事馆指引的改变,是特朗普去年签署的一个行政命令中下令检讨的部分内容。
虽然嘉里古斯坚称基本政策没有改变,但大学方面却表示,他们已目睹情况有所改变。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副校长兼教务长迪亚康(Todd Diacon)说,今年签证被拒的数目明显增加。印度学生本学期的入学人数只有265人,相比2016年春季学期为1017人。而在休斯顿-Clear Lake大学的国际学生人数,也从两年前的1494人减少到894人。
报道称,在类似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那样的大型学府,外国学生的入读率仍然稳固,但在一些在本土有吸引力但在国际上还名不见经传的二流及三流大学,外国学生人数就大幅减少。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提出新挑战。中国近年来加大国内教育投资,力争将人才挽留在本土。而加拿大的大学现在报告他们的招生取得成功。多伦多大学今秋的留学生人数共有4592,比上一年增加接近14%。
滑铁卢大学爆发游行!中国留学生发声:“我们想要活着读完大学!”
加拿大都市网原创稿件 作者:叶小迪
这几天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
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7年1月 学生宿舍自杀
2017年3月 学生宿舍自杀
2017年7月 学生宿舍自杀
2018年2月 华人学生病逝
2018年3月 学生宿舍自杀
于是今天,滑铁卢大学的学生决定不再沉默,在学校里游行抗议那形同虚设的心理咨询机构。“我们不想被称作 ‘自杀大学’,有些事情必须改变了”
CBC有关报道的截图
“如果不是因为
我的家人就住在多伦多
可能我早就选择自杀了”
在接连发生自杀事件后,滑铁卢大学校长Feridun Hamdullahpur表示,学校成立了校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协助学生们处理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
而在游行中,不少学生愤怒的表示,这个所谓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完全是形同虚设。
(图片来源:Twitter @Flora Pan)
在滑铁卢读了快4年大学的Iman Abbarao表示,“如果我在多伦多市中心没有家人和朋友,可能我早就撑不下去了。
这4年来,我能得到支持的唯一方法就是离开校园,坐2个小时的GO巴士到我家人所在的多伦多市中心。”
(图片来源:Twitter @Flora Pan)
游行中,许多学生都接连表示,压力很大的时候曾经试图联系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处寻求帮助,当却都被告知想要预约上,需要等上好几个月。
滑铁卢大学中国留学生:
“在自责,痛苦和绝望中,
解脱貌似是唯一的出路。”
在知乎上,有两个关于滑铁卢大学的热门问题(如下图),在这两个问题下面,有不少曾经就读于滑铁卢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学校时候经历的事情。
在这些回答中,许多人都提到了“上课找工作连轴转”之下令人难以喘息的压力。就拿滑铁卢大学的工程系来说,除了紧张的课业和考试以外,还必须要完成几个实习项目。
而这几个实习中,如果有任何一个雇主公司给了你“fail”的差评,那么你会被踢出工程系,前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曾在滑铁卢大学就读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的留学生@CalvinZ在知乎上表示,当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完成了实习,也完成了老板提出的所有要求。可是却得到了一个差评。
CalvinZ表示,当时他疯狂的给实习公司老板发邮件,也和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却都石沉大海。
CalvinZ写道:“当时就真有种天要亡我的感觉...我把自己锁在家中,课也不去上。脑海中越想越痛苦,越想越悲观...在这种绝望的环境中,我想到了解脱。真的,在自责,痛苦和绝望中,解脱貌似会是唯一的出路。”
“滑铁卢不相信眼泪,
只有大学分飞”
而在“滑铁卢大学有没有可以哭的地方?”这个问题下,许多留学生都表示,在学校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哭出来。而这一个一个留学生的回答,或真情流露或戏谑,但都看得令人心酸:
此外,学校里接二连三的自杀事件,无疑也给在滑铁卢上学中的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在前天凌晨5点左右,一名滑铁卢22岁的大四学生从学生宿舍楼的12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之后,有同在滑铁卢大学的留学生发了这样的朋友圈:
小编觉得每一个独自一人在海外读书的人,都曾经历过一段难熬的时光。
当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同时袭来,却因为怕爸妈担心,心里再绝望也要强颜欢笑的时候,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吧。
但你要知道,当走过这些低谷的你回头去看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曾经差点压垮自己的压力,其实在无形中也让你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就像知乎用户@Jack徐说的一样,如果你是刚上大学的新生,或是正在经历低潮的人,那么以下是一些走心的建议:
“不要对自己太狠,觉得太累的时候就少选几门课(3门或者4门)。这样既保证了你有充分的精力去学那几门课,也保证了你有时间去找工作。
大学只是一个人生的经历,如同高考,无非是大家给它们赋予的价值太多了。大学无法定义你的价值,它只是一个平台,让你去见更多的人,看更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