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卑诗省
卡布召车涉嫌非法经营 列市首先展开调查
■ 卡布(KABU)的手机应用程式首页。庄昕摄
本报记者李群
为期3日的应用程式召车跨党委员会咨询会,周二在温市中心举行第二日会议。有的士业界人士指出,卑诗目前有7家提供此类服务的公司,5家在列治文运营。一家名为卡布(KABU)的应用程式召车公司,被揭发在大温运营且只接载华人。惟该公司负责人回复本报查询时表示,该公司是合法经营,而且提供的应用程式召车服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华人市场”。不过,列治文市长马保定(Malcolm Brodie)就指出,市政执法人员已进入调查及执法程序,并实施处罚,违犯法规公司、司机本人将分别罚款1,000元。
在咨询会上,委员会成员听取了此类召车服务在大温地区的运营情况。卑诗的士协会(BC Taxi Association)指出,目前有5家此类公司在列治文营运。本地Global电视台周一调查报道,在一位讲普通话前员工协助下,通过智能手机的GoKabu应用程式召车。该公司曾在去年10月,被卑诗乘客运输委员会(BC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Board,简称PTB)认定为一家在全省范围运营的应用程式召车公司。
被指不接载非华裔 卡布否认
据Global电视台报道,其调查员召车后,几经周折一辆奥迪(Audi)A4型轿车最终前来载客。不过,司机最后拒绝接载客人,原因是该司机声称所经营应用程式的公司告诉他们,不可接载非华人乘客。
Gokabu Technologies Inc.其中一位负责人张戈,周二在回复《星岛日报》记者查询时,未直接回应“只接载华人”是否是其公司政策,而是通过电邮表示:“我们卡布KABU的出行服务,致力于提高普通民众的出行安全与品质。Ride-Hailing(召车服务)本身也是民众对于出行质量需求而生的产物,不仅仅局限于华人市场,同时也包括所有卑诗居民。”。
不过,本报只找到该公司的中文应用程式。
张戈还说:“我们作为一个卑诗本地的生活服务类平台,会不断投入更多资源来迎合市场需要。我们已经从去年12月开始,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良好沟通,同时也作为唯一与卑诗政府合作的华人出行平台,与有关负责人一同探索规范制度和发展路线。”
辩称既没相关法律 何来违法
对于卑诗的士协会发言人的评论,张戈表示暂不作任何回应,并指出相信市场的任何改变都是民众需求所驱动的。
记者进一步询问召车服务虽然有市场需求,但如何看待目前仍属于违法?张戈表示其所在公司是合法注册的卑诗公司,并且是合法运行。
张戈说:“目前人们对于新闻报道理解的误区,在于‘违法’这个词的使用,希望你们不是为了夺人眼球而使用这么敏感的词语。目前卑诗省府和我们卡布都在一同努力,相互配合来建立卑诗不曾有过的法令法规。既然都没有相关的法律,何来违法一说。希望各媒体不要为了吸引关注而误导民众。”
列治文市府发言人唐善泰(Ted Townsend)日前指出,所有提供应用程式召车服务的公司,在列治文都没有商业牌照。而且即使这些公司提出申请,市府也不会发牌,除非他们获得省府运营牌照。此前有报道指列市府曾向每个运营的公司发出1,150元罚单,对此唐善泰澄清列市府尚未发出罚单,据他了解罚单由PTB发出。记者随即向PTB查询,但至截稿时仍未获回应。
面对记者提出的是否在列治文拥有商业牌照,以及是否收到罚单等,张戈指出相关报道提及不同公司,所指可能并非卡布公司,此外新闻表达方式也有误导,没有必要一一作出回应。
应用程式召车没牌照违例司机每人罚千元
列治文市长马保定(Malcolm Brodie, 图)周二表示,在列治文运营的应用程式召车公司,首先要获得卑诗乘客运输委员会(BC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Board,简称PTB)颁发的牌照,此外运营公司及属下运营的每辆汽车,都必须向市府申请商业牌照。据了解,目前市内运营的所有公司及车辆,均没有这些牌照。
马保定周二在回复《星岛日报》记者查询时说,这些无牌运营的公司及个人,无疑属非法性质,他们已处在市政执法者调查的范围内。一些公司及个人试图逃避执法者,因此取证需要一些时间。对于有一家公司被指只搭载华人乘客,马保定从总体上回应说:“这些公司不应在没有省府及市府正式许可下选择运营。如果一家公司将不法经营的处罚当成是运营成本,这公司的盈利水平也会成问题。”
马保定指出,无商业牌照运营的罚单,将对违规公司总部、每个涉及的司机分别发出,每张罚单的金额为1,000元。
另据区报《列治文新闻》(Richmond News)报道,PTB去年10月向多家运营此类生意的公司发出警告,应用程式名称包括Longmao、Udi Kuaiche、U Drop、 RaccoonGo、GoKabu、Dingdang Carpool、AO Rideshare。记者周二也曾向PTB查询详情,不过至截稿时仍未获回应。
省府向瘾君子派洁净毒品 专家:令癖瘾问题恶化
■ 省府计划向瘾君子派发洁净毒品。 Global电视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
卑诗大学(UBC) 一个临床副教授认为,省府向瘾君子派发洁净毒品的试验计划,以便减少本省吸食过量毒品而死亡的个案,存在风险,并可能令本省癖瘾问题恶化。
卑诗疾病控制中(B.C.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准备向瘾加子派发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被形容为安全的海洛英代替品的氢吗啡酮,是一种常见鸦片类止痛药,不少人把其研磨后溶于水注射。
计划是无人看管模式 存在风险
在该计划下,瘾君子在接受评估及办理注册手续后,会获发一张卡,每天有一个限额,并且可以从现时癖瘾或医疗护理设施的自动售卖机上取得。
不过,UBC家庭医学系临床副教授里布(Launette Rieb)表示,当中仍存在风险,这是一个无人看管的模式,同时也有可能被芬太尼所污染,所以仍有瘾君子可能使用过量氢吗啡酮。
卑诗疾病控制中心希望能在4月展开该个试验计划。上月,省精神卫生及癖瘾厅长达尔茜(Judy Darcy)称,省府期待相关计划的结果。
根据卑诗法医服务处的资料,在2017年1月至10月,怀疑本省有超过1,200人因为吸食过量毒品而死亡,其中83%涉及芬太尼。里布又提到其他治疗方式,例如每月注射一次的Vivitrol,以防止瘾君子使用过量。
卑诗内陆爆严重流感疫情 卫生局建议民众接种疫苗
■ 卑诗省卫生当局,建议民众接种流感疫苗。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
卑诗省内陆地区现正爆发严重流感疫情,这个冬季至今已有4人死于流感。据内陆卫生局周四表示,上述4 人均为长期护理中心居民。卑诗省卫生当局建议民众,接种流感疫苗。
内陆卫生局医务卫生官古迪森( Karin Goodison)表示:“长者、体弱人士及慢性综合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最高。”
去年12月29日,内陆卫生局公开呼吁民众,如果自己出现流感征状,就不适宜前往长期护理中心探望住院亲友。在去年的流感季节,卑诗省内陆发生37宗涉及长者的流感死亡个案。
另外,辖区包括大温部分地区的菲沙卫生局也在周四发出告示,建议市民前往就近诊所及药房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季节至4月底 接种仍有好处
当局表明,每年流感季节由12月起至4月底,因此民众在刚踏入新年之际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有许多好处。此外,预防流感的其他有效方法,包括勤用肥皂和清水或消毒液洗手、患流感人士不要上班或上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衣袖掩口、不要让手接触眼、鼻或口部,以及暂时避免与患流感病人见面。
165万元以下自住屋可申补助 91%业主获减570元地税
■ 大温区房销量逐渐回复至较接近历史正常水平。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张文慈报道
在卑诗物业估价署(BC Assessment)公布本省物业估价数据、显示部分城市公寓估价升幅接近三到四成之后,省府周三宣布放宽业主自住补助金(Home Owner Grant)门槛,把合资格取得570元基本补助金的物业价格,由160万元调高至165万元;省财政厅称,在新的门槛下,全省大约有91%物业主符合取得全额补助金的资格,与去年一致。
省财政厅发言人佐勒(Sonja Zoeller)在回覆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省府每年检讨业主自住补助金门槛,今年门槛与2017年保持同步,以确保全省91%的家庭获得补助。” 省府又称,物业估价超过165万元的业主,则得不到全额或没有补助。
公寓业主或需多缴税
卑诗物业估价署发言人爱尔兰( Tina Ireland)则对《星岛日报》记者表示:“大温独立屋今年升幅较小,但部分城市柏文涨幅较大,估计部分公寓业主,或需要多缴物业税。” 她说,物业税是由各市府收取,只要市府不调升物业税,而屋价增幅与市内整体增幅一致,物业税将不会改变。
温市议员雷建华欢迎省府放宽业主自住补助金门槛,但也有本地学者,就批评这并非最好的政策,希望取消自住补助金门槛。
业主自住补助金基本补助金额为570元;如果房屋位于卑诗北部或乡村地区,则为770元;65岁或以上的业主,或是伤障人士,最高可获得845元补助(见表一)。
长者可申延期支付地税
一些低收入业主,如长者或伤障人士,但主要居住地物业估价高于门槛,也可申请领回业主自住补助金。如果业主年满55岁,或需抚养子女,也可能有资格申请卑诗物业税延期支付(Property Tax Deferment,简称PTD)。省财政厅表示,省府今年提供给省民约8.25亿元补助,将全数支付给各市政府,以确保市府收入不受影响。在卑诗省大多数的社区,几乎每个家庭的物业价值,都低于业主自住补助金门槛。根据资料,业主自住补助金计划始于1957年,在2009年至2010年的门槛为105万。在2012
年,省府把该门槛定在128.5万元,当时有大约95.5%业主合乎全数取得补助金的资格。到了2014年,省府为帮助平衡财政预算案,把门槛改为110万元。过去数年业主自住补助金门槛逐年调高(见表二)。
货柜运输降低成本 加首批17吨LNG运抵中国
■ 以国际标准货柜箱方式运输LNG,可方便运输并降低成本。youtube图片
本报记者李群报道
加拿大首批液化天然气(LNG)已于去年12月14日运抵中国。该批总量950千兆焦耳(gigajoules)、约17吨液化天然气,由卑诗天然气供应商FortisBC提供,委托专业销售及运输公司,采用方便运输且低成本的国际标准货柜箱(ISO container)搭载货轮海运。涉及该宗生意的加国业内人士,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并称将扩大合作;不过,有国际贸易专家就看淡卑诗LNG出口前景。
据FortisBC近日发布的消息,这次运输由True North Energy公司负责运输及后勤保障监管,中国方面的负责机构是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CIMC Enric)。
装载LNG的货柜箱,去年11月18日由位于卑诗三角洲的FortisBC蒂尔贝里液化天然气设施(Tilbury LNG Facility)启程,长途跋涉逾9,000公里,历时近一个月抵达中国。
True North Energy华裔行政总裁徐文华(Calvin Xu)说:“这仅仅是天然气黄金时代的开始,卑诗向中国提供LNG仍有巨大的机会。”
徐文华与LNG结缘始于2009年,他当时在一家以卑诗为基地的天然气压缩设备制造商任职,担任亚太商业发展总监。
在2015年,徐文华与他人共同创立了True North Energy公司,服务目标是通过创新科技及商业方案,提升LNG工业用途适应性。徐文华表示,去年初,他与中国买家签署了LNG供货协议。他又指出,这次运输使用国际标准货柜箱,采取单一联运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方便货车及铁路运输、港口船舶装卸,也省略了使用LNG运输终端设施,以及在中转基地把天然气再度气化的过程,如此就极大降低了成本,而这些都是传统LNG运输方式不可避免的程序。
中国转向清洁能源商机大
FortisBC液化天然气市场开发总监提格雅诺(Vito Triggiano)指出,首批LNG运抵中国可帮助当地工业用户,实现能源由煤炭向清洁能源转换的目标。他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加大解决环境污染的力度,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加速实施煤炭向清洁能源的转变。
在2015年,中国能源消耗中天然气份额仅占6%,中国希望该比例在2020年增加至10%,进而在2030年增加至15%。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目前LNG进口量是6年前的3倍。中国明年有望超越韩国,成为仅居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家。
2016年,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耗中所占份额高达62%,中国政府仍需要大量的LNG资源来降低煤炭使用份额。国际LNG市场去年以来十分活跃(附表一),不过,卑诗要在中国及日益增长的亚洲市场中分一杯羹,要面对来自澳洲、中东国家卡塔尔及美国的强力挑战(附表二)。
不过,提格雅诺对此很有信心,他指出卑诗省LNG争夺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有两大优势:卑诗LNG储量丰富,据测算可供加国国内及国际出口市场150年的需求;此外卑诗作为亚太门户靠近亚洲,有运输的地缘优势。
LNG进军中国 专家称前景存隐忧
拥有18年贸易谈判经验的国际贸易顾问卢炳财,以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分析卑诗液化天然气(LNG)进军中国市场前景,得出的结论是不容乐观,这与很多业内人士大举唱好的观点不同。
原油价降 选择多
卢炳财近日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首先从天时方面看,中国市场同数年前的状况已有很大分别,对卑诗拓展生意不利。一是石油价格近年连续走低,目前只是最高峰时价格的一半。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选择原本就多,原油价格低迷给中国多一项选择,对LNG不利。
第二,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一带一路」,该计划涉及的国家很多都可以提供能源。目前的情况是,全世界都在抢着与中国做生意,卑诗省的LNG不是中国唯一的选择。
全球竞争大 美国料占便宜
卢炳财说:“从地利方面看,中国与美国可以说相互又爱又恨,两国贸易摩擦是多年问题,但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团队对与中国贸易问题趋于强硬,这就容易导致中国在一些方面让美国占些便宜,以换取其他方面美国对中国让步。而让美国占些便宜,多进口美国LNG就很有可能是一个选项。”
他解释说,美中贸易过招不是“一招定天下”,而是“相互对打”。相比之下,加中贸易就没有太大的周旋空间,加国的筹码并不多。
卢炳财还表示,从人和方面看则更不利。他认为与中国人谈生意主要靠两点,一是作为强大可谈判对手及伙伴;如果没有这个地位就要先交朋友、再谈生意。
卢炳财说:“总理杜鲁多可能是因经验不足,不久前访华空手而归。他要求把人权、劳工保障等加入贸易谈判,而中国一直坚持贸易与人权脱钩。就卑诗来说,前朝自由党省府经长期努力与中国建立起较好关系,而目前是卑诗新民主党(NDP)少数政府执政,中方可能要先观察再合作。”
卑诗元旦女婴重8磅半 父母2年前从印度移加
■ 初为人父母的舍吉尔与尼贾(左),望着女儿,开心不已。网上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
在卑诗省,首个在2018年抢闸出生的婴儿是一个女孩子,她的父母在两年前才从印度移民加拿大。
该女婴在踏入2018年1月1日9秒,在素里纪念医院出生,重8磅7安士,是35岁父亲舍吉尔(Hardip Singh Shergill)与母亲尼贾(Manpreet Kaur Nijjar)的第一胎。
将参考锡克教经文取名
尼贾表示,预产期原定是2017年12月24日平安夜,不过等了逾一个星期,医生决定开刀。对于首度成为人母,尼贾形容之前有些紧张,现在则很高兴。
尼贾有一些家人仍居住在印度,她在分娩后,致电给他们报喜,他们都开心不已。
舍吉尔与尼贾迄未为女儿起名,他们会在出院后先带女儿到锡克教庙,然后他们会从经书中读出一段话,并根据该段经文的第一个字来为女儿起名。
这是连续第二年卑诗省的元旦婴是在踏入新一年后不久出生。2017年元旦婴蒙哥马利(Montgomery)是在刚踏入元旦日出生,当时蒙哥马利在温市的卑诗妇女医院出生,重8磅14安士,父母为达娜哈洛斯及彼得哈洛斯(Dana and Peter Harlos)。
此外,本省西南部2018年首个出生的婴儿,在元旦日零时50分于史高米殊综合医院(Squamish General Hospital)出生,重6磅半。
至于温哥华岛,2018年首个出生的婴儿在踏入1月1日凌晨1时23分,在那乃磨(Nanaimo)出生,重9磅11安士。
本省北部在2018年也有元旦婴出生,女婴于早上7时25分在道森溪(Dawson Creek)出生,对上有一个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