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23:35:39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移民

新政策:申请移民时漏填家人 移民部准办家庭团聚

■■移民部长胡森指出,联邦政府须要更正错误。加通社   星岛日报讯   根据非官方机构加拿大移民新闻网(CIC News)的消息,联邦移民部将推出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计划,之前没有包括在家庭团聚申请中的亲人,可以重新申请。 该项试验计划,主要针对那些在家庭团聚移民申请中,未有包括的家庭成员;根据加拿大《移民及难民保护条例》(Immigration and Refugee Protection Regulations)第117(9)(d)条的规定,上述家庭成员没有资格再申请家庭团聚移民。 不过,该项规定一直受到争议,加拿大难民委员会(Canadian Council for Refugees,简称CCR)指出,该项规定对家庭团聚造成“重大障碍”。CCR表示,有关规定对未能透露家庭成员的难民和易受伤害的移民,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 不公平做法须更正 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长胡森(Ahmed Hussen)表示,那些在抵加时没有申报直系亲属的新移民,如果之后无法申请亲人来加,是不公平的做法,联邦政府须要更正。 有资格参与该试验计划的,包括已获重新安置和难民保护资格的人士,或移民的配偶、伴侣或受抚养子女。 该试验计划将在2019年9月9日至2021年9月9日期间进行。移民部指出,正在处理中的申请人将会受益。 本报综合报道

移民政策是解决劳工短缺的重要钥匙?

加拿大约有920万名婴儿潮人士将于2030年退休,加上出生率持续下降,全国将会面临劳工短缺的问题,对经济及财政带来压力。有最新报告指出,如要维持加国社会稳步增长,移民政策是解决劳动人口需求的重要钥匙。 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长胡森(Ahmed Hussen)表示,移民对加拿大是什为重要,有助推动经济发展,无论是现今或未来,需要从世界各地吸纳专才来加国定居,以填补缺乏的劳动力。加拿大会议局(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发表最新的报告,名为“无法独自完成”(Can't Go it Alone)。该会首席经济分析师安图内斯(Pedro Antunes)称,报告讲解引入移民可以为加国劳动市场注入强心针。当中提及的方案,包括让少数群体更容易进入劳动市场,维持劳动力增长来刺激经济活动,以及使用税收资助社会开支如增加医疗护理经费。 预计2040年需额外增加220万劳工 报告指出,在2018年至2040年,将有1,340万人退出劳动市场,但离开学校进入职场填补空缺的人士只有1,180万人。由于人口老化问题转趋严重,加上出生率继续下跌,加国需要人才投入劳动力,才可以维持优质的生活标准。此外,加国整体工作有42%可能因自动化趋势而流失职位,例如销售员、收银员、行政助理、厨房助手及货车司机,在未来十至二十年将会是被淘汰的高危一族。而且拥有大学程度的工人中,只有12.7%会被机器取代他们的工作职位。 专家分析,预计在2040年需要额外增加220万名劳工,包括更多的妇女,原住民及残障人士加入劳工行列,为经济带来1,010亿元效益。因此,引入移民仍然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在2018年至2040年间,使劳动市场增加370万名劳工,经济增长率提高三分之一。 据资料显示,加国每年吸纳移民数目,至2021年上升至350,000人,相对现时约300,000人,过去十年每年约有250,000人,这项增长主要是减轻离开职场的退休人士带来的影响。年届65岁或以上的人士占本国人口比例,由现时的17%升至25%。但出生率维持每名女性生育1.5个孩子,而且不会增长。 3,350位申请人中签 获发移民邀请 根据非官方机构加拿大移民通讯(CIC News)的消息,加拿大移民部在5月1日的抽签中,向3,350名透过“特快入境”系统(Express Entry)申请移民的人士,发出“邀请移民通书”(ITA)。 该批中签人士在综合评分制度(Comprehensive Ranking System,简称CRS)的最低得分为450分,比今年4月17日抽签所要求的451分还要低。 “特快入境”系统管理多个经济类移民类别的申请人,包括联邦技术人员类别(Federal Skilled Worker Class)、联邦技术工业类别(Federal Skilled Trades Class),以及加拿大经验类别(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 获邀者较去年增6,750人 以上类别的合资格申请人,会进入“特快入境”人才库,并按照个人的年龄、教育程度、技术工作经验,以及英语或法语程度,获得CRS评分。拥有足够分数的申请人,将透过定期抽签,获得“邀请移民通知书”(ITA)。 本年至今,已有31,250名透过“特快入境”系统的移民申请人,获得ITA,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750份。 在5月1日的抽签中,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华裔妇女患严重抑郁症却还遭遣返 法官认为:不合理!

■■CTV资料图片 华裔妇女李霞患严重抑郁症和焦虑症,但是边境事务处还是决定按原计划遣返。于是她提出司法复核。法官认为,移民官没有考虑到遣返行动对患严重抑郁症和焦虑的李霞可能造成进一步心理伤害,是不合理。 最新一期《移民资讯汇编》(Lexbase)收录了多宗移民有关的案例,其中两宗独立个案中,两位年轻母亲均因精神因素及对儿童利益的考虑,而免于被遣返的命运。 在来自中国的李霞(Xia Li,译音)的案例中,她以是基督徒在中国会被迫害为由于2013年在加国申请难民,在2015年生下儿子,成为单身母亲。之后她开始申请人道同情移民和遣返前的风险评估,但都没有通过。 在面临遣返前,她于2018年初与现在的丈夫结婚,申请配偶移民,但在申请递交后,她即被诊断出严重抑郁症和焦虑,但边境事务处还是决定按原计划遣返。于是她提出司法复核。 法官指遣返或加重伤害 法官认为,移民官没有评估遣返行动本身会给当事人造成进一步精神伤害这事实,并不合理。移民官没有考虑到这种伤害对当事人的影响。虽然移民官承认,申请人“可能有一些心理问题”,但该官员认为,所提交的以显示她的病情会妨碍她乘飞机旅行的证据不足。 但法官认为,移民官只是考虑她是否适宜旅行的证据,而没有考虑遣返本身会引发或导致进一步的心理伤害的问题,这是不合理。因此决定准许司法复核,把案件退回由其他移民官重新审理决定。 而另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3个子女的母亲LE,在2016年底因制造和分发儿童色情制品被定罪。 尼日利亚母亲有“自杀念头” 她是以自己的分别为7岁、5岁和2岁的子女为对象,来制造儿童色情物品。她暂时免于被遣返,是因她等待刑事上诉及存在“自杀念头”。 LE的丈夫GE已获得难民保护并已申请永久居住,将LE和子女列为家属。 目前尚不清楚移民官是出于刑事上诉时间和第二次人道同情移民的申请,而无视LE的健康状况不稳定的证据,包括她的自杀念头。 显而易见的是,移民官的遣返决定中没有提到这写在医生报告中的延期请求。同时,她还有诸多病症。 法官认为,移民官的决定也是不合理。毫无疑问,自杀意念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伤害或一种极端状况,可以考虑在有限的酌情权范围内推迟遣返。因此,她的司法复核也被允准。 本报记者报道

渥京报告促吸纳移民 补充劳动力推动经济

  ■联邦最新报告指,继续吸纳移民可以解决劳动人口短缺,维持社会稳步增长。 星报资料图片

移民难民太多了?看看民调怎么说

(从边境进入寻求庇护者增多,引起一些忧虑。   图:星报)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尽管对寻求庇护者的批评言论越来越多,但过去6个月,加拿大人对移民和难民的看法保持稳定。《环球邮报》委请Encironcis Institute所做民调显示,不同政党者对移民水平是否过高有巨大差距。75%的自由党支持者和70%的新民主党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同意「移民水平过高」的观点,而仅44%的保守党支持者持相同看法。反之,49%的保守党受访者同意「移民水平过高」,但自由党仅20%,新民主党仅27%。调查发现,虽然政治人物对移民难民问题批评很多,但加拿大人态度并未因此起了变化,不仅从去年10月至今的变化不多,就算是过去几年来的变化都不大。(不同民调呈现对移民观感不太相同的结果。   图:星报)例如问起移民「让加拿大变得更好吗?」Encironcis分别在2011年、2018年、2019年三次的调查中各有47%、45%、44%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认为「让加拿大变得更糟吗」」的三年比率分别为16%、17%、15%。数字落差不多。民调并显示,移民不是加拿大人关注的主要问题,只有3%的受访者表示,移民难民是当今加拿大面临的最重要问题;经济才是国民认为最重要的,占22%;气候变化和政府领导不良的比率均为14%;医疗保健为8% 。Environics行政总监纽曼(Keith Neuman)相信,无论如何,移民仍是本届大选中的热门话题,自由党应该会继续推动移民,而保守党则会采取「平衡做法」。但有其他民调显示国民对移民的负面观感有增加趋势。去年7月Angus Reid的民调显示,49%受访者认为移民人数应该减少,比2018年的36%明显变多。本月稍早一项EKOS研究协会调查显示,大约40%的加拿大人认为加拿大移民中有太多「可见的少数族裔」(visible minorities)。v01

网上频发表反移民言论 前交通附例官员遭警方调查

■■阿什利是首位发现有问题推特账户的人。   星岛日报讯   多伦多警方称,目前正调查一个经常发表反移民言论的推特账户,该推特账户怀疑属于一名前交通附例执行员。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另一名前交通附例执行员、自行车路权倡议者阿什利(Kyle Ashley,图),首先发现这个含有反移民言论的推特账户。他称,据账户显示其前同事墨菲(Scott Murphy)的名字,因此认为墨菲与这些不当言论有关。此前,他与墨菲都在教会及多伦多同性恋村韦斯理(Wellesley)地区共事。 多伦多警局社交媒体专家米尔斯(Scott Mills)表示,他们已开始调查该账户,官员在任何场合应该是谨言慎行,而此人却在公众场合发表不当言论。 阿什利早前发现墨菲曾写着,自己在该市最臭名昭著的车道路口拦截违法者。他称,当得知原本应该保护民众的官员却如此刻薄,将如此不当言论的推文发表后,墨菲立刻删除其推特账户,不过警方仍旧保留了该账户发出不当言论的推文截图。 除上述推文外,在该推特账户上还发现反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人士的言论,不过,这些不当言论都已被删除。多伦多警方协会称,他们知道此事但并不能发表评论,墨菲也拒绝采访请求。综合报道

为移民买餐馆被原东主榨财 韩国女子告赢讨回30万元

■■法官裁定原告胜诉。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讯   一个韩国母亲急于移民加拿大,以便离开施虐的丈夫,让子女在加国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以高于估价购入一间位于温哥华岛的韩国餐馆,并聘回原东主为雇员,可是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被对方榨取了逾30万元,当她向原东主追问开支状况时,对方把餐馆关闭,令她只能返回韩国。她入禀卑诗最高法院追讨损失,法官日前裁定她胜诉,对方须向她偿还逾30万元的不合理费用。 原告是51岁女子金美希(Me Hee Kim,译音),丈夫每当饮醉酒后,便向她施虐,当时两个子女分别为5岁及10岁。仍在韩国时,原告遇到来自卑诗省科莫斯谷学校区(Comox Valley School District)的一个招生员,对方形容该海岛小城是两个孩子读书和生活理想之地。 在原告表示有兴趣经营一家餐馆之后,该招生员便把原告介绍给同为韩裔的被告蔡爱宣(Ae Sun Choi,译音)认识。 开价高出估值近3倍 被告在温哥华岛库特尼(Courtenay)拥有一间韩国餐馆。尽管该餐馆的估值只有2.5万元,但是当时被告开价9.3万元,高出2.7倍。 2013年8月,原告迁往卑诗省。同年9月,原告支付全价给被告,而被告仍继续担当该餐馆的“傀儡老板”。原告没有生活技能,也没有经营餐馆的经验,懂得说的英语不多,她的工作经验有限,包括2010年做售卖格子松饼和咖啡的工作,在该小镇亦没有什么朋友。因此原告同意以月薪3,500元,聘请被告在该餐馆任兼职。不久,被告的薪金增至每月7,500元。 在这一年多期间,被告向原告收取了38万元工资和各项餐馆开支,包括一万元的“秘方酱汁”配方,所谓配方主要包括酱油和香料。 事实上,被告用这笔钱来帮助支付自己住所的费用。 2016年10月,原告查问被告有关开支后,被告索性把该餐馆的大门关上,又停止支持原告申请加拿大永久居留权。原告须要返回韩国。原告入禀卑诗最高法院追讨损失。经过审理,卑诗最高法院法官德利(S. Dev Dley)于3月26日裁决时表示,此案“凸显贪婪和机会主义,利用了移民在加拿大寻求永久居留权的弱点”。德利指出,被告是利用了原告心急移民,以及欲透过购买餐馆的方式,取得加国永久居留权的弱点。 被告在庭上辩称,原告为了拿到加国永久居留权,愿意付款,她亦没有强迫原告买下该间餐馆。尽管法官德利认为,原告愿意为获得永久居留权而付出任何代价,同时原告伪造简历,以便把自己描述为技术工人,但是被告明显利用对方弱点从中获利,趁原告需要保持餐馆运作以申请永久居留权,搾取原告的金钱。 德利在判案时指,涉及此宗案件的许多人士,包括原告,都参与了避开加国正常移民的要求。德利裁定,被告须偿还大约30.2万元不合理的费用予原告。 温哥华移民律师苏利曼(Zool Suleman)表示,原告的故事并不少见,不寻常的是,原告诉诸法庭,而且获判胜诉。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联络到原告和被告,不过她们二人都拒绝置评,被告的律师表示,其当事人可能提出上诉。综合报道

1990年代大量港人移加 为后来者创造更佳条件

有评论称,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与西方接轨的文化和处世理念,让香港移民更容易融入加国社会。而1990年代来加的大量香港移民,也为后来者铺设了更佳的适应生活条件。 也有资深评论员表示,由于高物价与房价驱使许多年轻人离开香港,来加拿大寻找机会,移民人数增加源于开放的移民政策,新移民应不断作出贡献让移民政策更开放。 时事评论员温建功表示,港人近年申请获取加国枫叶卡的人数增加,与香港日益紧张的政治局势,以及高昂的生活成本有关。此外,由于几十万港人在1990至1994年移居海外,其中一大部分选择气候温暖的温哥华市定居,为后来的移民创造良好条件,熟悉的语言环境和多种类型的粤菜选择,让许多移民觉得在加国生活并无丝毫陌生,反而觉得亲切。 部分大城市楼价 较港便宜一半 经济学人智库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显示,巴黎、新加坡和香港,成为全世界生活成本最昂贵的三大城市。温建功称,香港高昂的生活负担让许多港人选择移民。 其中住房方面,香港可谓是寸土寸金。尽管温市和多伦多的房产在本地民众眼里很贵,但比香港的楼市便宜。若去满地可、爱民顿和卡加利定居,楼价至少比香港便宜一半。 另一名时事评论员董达成认为,加国开放性的移民政策,让许多热爱加国生活的年轻人有机会在本地就业。他遇到许多刚毕业的香港移民,在加国求学数年后深爱本地文化价值观,在获得工作并汲取足够经验后申请枫叶卡。这些年轻群体不仅教育程度高,而且懂得本地生活观念,很容易在加国获得成功。 董达成也提到「二次回流」的群体,不过他认为,对于成年人而言二次回流的成本较高,许多40至50岁的人士,往往已经在香港职场获得一定的成就与地位,其中许多人是行政管理的高层人员,他们不容易在加国立刻获得同样的高薪职位,除非是国际公司派遣到加国管理本地市场。 谈及未来港人移居加国趋势,董达成指出,尽管没有相关数据支持,但未来移民数量是否会上升,均与目前移民的表现有关。先侨在本地孜孜不倦的贡献为后代移民造福,让加国移民大门为后来者打开,那么今后移民项目,都会取决于现在移民的成就。作为移民,都应尽力了解加国文化和价值观,为本地社区作出贡献,把这种奉献精神传递下去。本报记者沈雯洁

是什么原因 让大量生活在这里的人选择移民加拿大?

■■有专家称,香港的高房价与生活成本,驱使许多年轻人移民。网上图片 本报温哥华记者沈雯洁报道 有研究显示,香港居民获批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签证的人数,近年不断上升,四年之间增加近两倍;卑诗大学(UBC)学者称,港人基于政治和高物价等因素,选择移民加拿大。不过,很多香港移民在加拿大居住一段时间及入籍后,便回流香港,随后又返回加拿大定居,并且也成为新趋势,这应是今后统计调查的重点。本地移民顾问称,港人移民加拿大与本地开放的移民政策有关,无论是卑诗省提名还是快速移民通道,都为拥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申请者提供机会。 ■■殷妙仲称,二次回流加拿大的香港移民,应成为今后统计研究的重点。网上图片 近期数据显示,港人申请移民加拿大及获批的数字不断增加,2014年仅有586位港人获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该数据在2016年已经翻倍至1,360人,2018年更飙升至1,530人。同时,申请移民的人数也不断上升,2016年有1,210名港人申请,2018年申请人数增至1,539人(详附表)。 ■最近5年港人获批移民加拿大数字 抗争无效只能选择离开 卑诗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殷妙仲(Miu Chung Yan),周一接受《星岛日报》采访时称,香港移民迁移来加拿大基于不同因素,许多港民担心香港和中国未来的政治关系,对于不信任中国政府的港人而言,既然反抗无效只能选择离开。此外,香港消费和物价水平极高,生活不可负担性也加剧焦虑,许多港人为追求高质素的生活,便选择移民加拿大。 加拿大教育在全球享有较高声誉,殷妙仲指出,许多在香港打拼的家长,并不确定当地教育能否让孩子在就业市场上,保持较高竞争力,考虑到香港就业市场竞争极激烈,许多来自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仍面临挑战。为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不少在香港的父母建立家庭、并有孩子后便选择移居到加拿大居住。 香港入境处于去年8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持有加拿大护照但定居香港的双重国籍香港居民约有30万人,但在2017至2018年,其中的24,300人选择离开香港,二次回流加拿大,大多数人选择定居温市。 加拿大有多种移民项目 ■■杨敏颖表示,加拿大成熟且开放的移民政策,有助更多有技术与专业背景的年轻人移民。网上图片 殷妙仲表示,二次回流指移民加拿大后回流香港工作,却在最近几年从香港回流加拿大的人,大多二次回流的港人均是拥有很强专业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专业人士。他认为,未来的统计研究应更注重二次回流群体人士的数量,该数据能描绘出更全面的图景,若目前有一人离开香港迁移到其他国家,其实也有持外国护照的港人回流,几年后又返回移居国。他说:“港人在移居加拿大一段时间后,不少人取得护照便会回流香港,随后又返回加拿大定居,这已成为新趋势,这应是今后统计调查的重点。” 本地资深移民顾问杨敏颖称,从香港移民加拿大人数近年呈现上升趋势,与加拿大提供稳定和体系成熟的移民项目有关,例如加拿大提供卑诗省移民提名计划(BC PNP)和特快移民通道(Express Entry),为许多拥有技能、经验及资格的申请者提供机会在加拿大定居。 加拿大移民部的快速移民通道,让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和工作后,可以通过此项目移居加拿大。杨敏颖指出,加拿大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出生在“婴儿潮”的一代纷纷退休,加拿大需要更多年轻人才加入,其中国际生提供极好的人口来源,他们并未消耗本地教育资源,自己付学费求学,毕业后有机会留下工作,随后也可继续留在加拿大贡献,本地成熟的移民体系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 1990年代大量港人移加 为后来者创造更佳条件 ■评论员董达成(图) 本报温哥华记者沈雯洁报道 有评论称,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与西方接轨的文化和处世理念,让香港移民更容易融入加国社会。 也有资深评论员表示,由于高物价与房价驱使许多年轻人离开香港,来加拿大寻找机会,移民人数增加源于开放的移民政策,新移民应不断作出贡献让移民政策更开放。 本地评论员温建功表示,港人近年申请获取加国枫叶卡的人数增加,与香港日益紧张的政治局势,以及高昂的生活成本有关。此外,由于几十万港人在1990至1994年移居海外,其中一大部分选择气候温暖的温哥华市定居,为后来的移民创造良好条件,熟悉的语言环境和多种类型的粤菜选择,让许多移民觉得在加国生活并无丝毫陌生,反而觉得亲切。 经济学人智库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显示,巴黎、新加坡和香港,成为全世界生活成本最昂贵的三大城市。温建功称,香港高昂的生活负担让许多港人选择移民。 部分大城市楼价 较港便宜一半 其中住房方面,香港可谓是寸土寸金。尽管温市和多伦多的房产在本地民众眼里很贵,但比香港的楼市便宜。若去满地可、爱民顿和卡加利定居,楼价至少比香港便宜一半。 另一名评论员董达成(图)认为,加国开放性的移民政策,让许多热爱加国生活的年轻人有机会在本地就业。他遇到许多刚毕业的香港移民,在加国求学数年后深爱本地文化价值观,在获得工作并汲取足够经验后申请枫叶卡。这些年轻群体不仅教育程度高,而且懂得本地生活观念,很容易在加国获得成功。 董达成也提到“二次回流”的群体,不过他认为,对于成年人而言二次回流的成本较高,许多40至50岁的人士,已在香港职场获得一定的成就与地位,其中许多人是行政管理的高层人员,他们不容易在加国立刻获得同样的高薪职位,除非是国际公司派遣到加国管理本地市场。 谈及未来港人移居加国趋势,董达成指出,尽管没有相关数据支持,但未来移民数量是否会上升,均与目前移民的表现有关。先侨在本地孜孜不倦的贡献为后代移民造福,让加国移民大门为后来者打开,那么今后移民项目,都会取决于现在移民的成就。作为移民,都应尽力了解加国文化和价值观,为本地社区作出贡献,把这种奉献精神传递下去。

护理员移民申请者 可申请开放式工作证

■■加国的外国护理人员,可申请开放式工作签证。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讯   根据非官方机构加拿大移民通讯(CIC News)报道,“护理人员临时途径”(Interim Pathway for Caregivers)计划的移民申请人,可申请开放式工作许可证(open work permit),如果成功申请的话,可受雇于任何雇主。 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简称IRCC)在3月21日公布该项消息。 IRCC表示,“护理人员临时途径”计划的移民申请人,必须先通过该计划的资格测试,才可以申请开放式工作签证。开放式工作许可证的申请资格,包括身在加拿大,又有意在魁省以外省份居住的申请人;为“护理人员临时途径”计划的主要申请人;以及申请人已获得永久居留申请的正面资格评估等。 加拿大在3月4日推出该项临时计划,通过照顾儿童计划(Caring for Children Program),或护理高度医疗需求试验计划(High Medical Needs pilot program)的外国护理人员,均可利用该计划申请移民。 该计划将持续至2019年6月4日。综合报道

逼真!最新电话骗局:假冒官员来电显示,专门针对这类人!

■■匪徒冒充加拿大移民及难民局的电话骗局,近日有升级趋势。 网上图片 本报记者 加拿大移民及难民局日前发表公布表示,不法之徒冒充该局专向移民和难民致电诈骗的事件,近期更加猖獗。有骗徒利用公开的移民及难民局人员姓名和联络资料,令他们的假冒来电显示更加逼真。 该局指出,自2017年12月开始,便出现冒充加拿大移民及难民局的电话骗局。不法之徒会致电本地移民和难民,讹称他们正在受查及欠款,诈骗陷阱通常是针对移民及难民聆讯个案的事主,当中包括过往和现存的聆讯个案的当事人。 该局强调从不会向当事人讨钱  多名骗局受害人报称,他们曾接获声言是加拿大移民及难民局代表人员之电话,来电者告诉他们是正在遭受调查,他们亦拖欠金钱。 在上述一些情况,上述来电显示正是“加拿大移民及难民局”(Immigration and Refugee Board,缩写IRB)或“加拿大皇家骑警”(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的英文名称。 当局进一步透露,这类骗局近日更有所升级,骗徒已开始利用公开的移民及难民局人员姓名和联络资料,令他们的假冒来电显示更加逼真。 移民及难民局强调,该局从不会向当事人讨钱。该局现仍继续与执法机构合作追查涉案骗徒身份,并瓦解他们的运作。 移民及难民局又称,该局在保障当事人私隐方面是非常认真,亦具备强效防护措施去保障当事人的私人资料。若任何人士接获类似上述来电,切勿遵从对方的任何要求,应立刻停止对话收线,并应联络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1-888-495-8501。如果怀疑自己堕入了诈骗陷阱,便应尽快致电所属地区警队报案。

国际调查:加人对移民看法最正面

■加拿大人对移民的看法最为乐观。星报资料图片

曾经的“白衣天使”移民加拿大后,如何重拾“医生梦”?

移民加国,如何能继续做原来专业的事情?在重回专业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走对的路,用最少的时间,顺利获得对接呢? 本报记者 文琪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最近参加了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医大)多伦多校友会名为“岁月如歌”的2019年度校友聚会。 50多名目前生活在多伦多的校友欢聚一堂,交流经验,彼此促进。 中国医大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它的历史颇为丰富,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在那个年代,中国医大是唯一一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途中继续办学的院校,也是中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 聚会中,校友们编自导自演了一场丰富的歌舞晚会。不同级的校友回顾了当年在校的同窗情,也分享了各自扎根在加拿大的打拼奋斗史。中国医大现任校长闻德亮特意为本次校友聚会发来了庆贺的视频,在视频中与海外校友分享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建设。他表示母校没有忘记身在海外的校友们,还特地漂洋过海为多伦多校友会的校友们寄来了印有“中国医科大学”以及每个校友名字字样的毕业生戒指,在晚会当晚由校友代表为参会校友颁发。 正是因为中国医大的西医学院式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促使不少优秀的医生前往西方继续深造学习和生活。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联络上百名分布在加拿大各大城市的校友。这些当年在中国从事一线医生工作、颇有医疗经验的专业人才,继续在加拿大的医疗领域发光发热。 重新开始回到医生行业 到会的50余位校友中,移民加国后不但有从事家庭医生、牙医、儿科医生、病理科医生、自然疗法医生等不同种类医学工作的校友,还有在药厂从事研发的研究员、营养师、超声诊所创办人、护士、影像技师、针灸师、IT等其他相关领域的校友。其中更有多人是在加拿大完成了博士以及博士后学位的攻读。 ▲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会会长、家庭医生王绽菲 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会会长、家庭医生王绽菲(Flora Wang)在会上感慨时光荏苒。她于1993年在中国医大毕业,在国内从事了多年的心脏内科医生工作,2002年移民到加拿大。 2019年,她最终重新做回执业医生,拿到了加拿大的行医执照,成为一名家庭医生。这条路走得不快,并且颇为曲折。但她说她享受这个过程,认为“这是梦想的职业,因此一切都值得。” 据王绽菲分享,她移民加拿大后以优秀的资历和语言条件顺利进入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攻读博士后学位,为了让自己尽快地融入加拿大的环境、更多地了解医学领域,此后她还从事了医疗领域的研究技术员(research technician)的工作,深度巩固科研知识。而当她决心重回医生岗位后,她先学习了两年理疗,取得了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的从业资格,这样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服务病患。 “但归根结底,从事医生职业,依然是我一生的热爱和梦想。所以我移民后,多年来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终通过了所有加拿大的医学考试。” 外国医生想要在加拿大从医,除了语言、临床上的高要求,最难的部分是获取住院医生(residency)的实习资格,因为这需要和本地医学院毕业的精英共同竞争少之又少的名额。王绽菲称,“加拿大提供给外国培训医生的机会极少。每年都有许多外国医生虽然通过了医学考试,但是碍于没有住院医生的位置,无法完成住院医生课程,进而取得医生执照。我还算比较幸运的,花了三年半的时间通过了所有的考试,配对(match)到北安省医学院(Northern Ontario School of Medicine),做了两年住院医生。这个过程非常艰辛。” 在中国时已攻读了博士学位的王绽菲,在国内有7年多的心脏内科医生从业经历。因此在北安省医学院进行住院医的实习时,最初给她匹配的是内科。她对记者坦言:“内科的住院医时间太长了。我移民多年,太迫切回到医生的岗位,并且因为移民后就发现加拿大的家庭医生职能是中国没有的,我对此非常感兴趣,也做了很多功课和了解,所以我最终转到了家庭医学科,在北安省医学院做了两年住院医。” 走弯路也是经验 ▲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合影 王绽菲目前在在奥罗拉(Aurora)的一家诊所做家庭医生。刚移民来加拿大时,由于讯息并不像现在如此发达,她并不了解可以有重新拿回医生执照的这条路。在获得加拿大医生从业资格的过程中,她自认走了许多弯路。 “我希望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虽然曲折,中间做了许多额外的工作,但我并不后悔。加拿大本地的博士后学历,巩固了我的医学背景和语言。甚至我做理疗师的经历,在我申请住院医时都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对我们这些在外国有过从医经验的医生来说,移民后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可能都会对将来申请执照最关键的一步有所帮助。所以,那些没有一下子重回医生岗位的华人朋友们,也不要灰心。只要坚持,都会有所回报。” 加拿大作为移民国家,从来不缺在海外拥有过专业训练的专科移民人才。但在移民后,能够跨越重重困难,再度做回到本行的,却非常稀少和难得。王绽菲认为,全面的信息的和全盘的规划对于这些拥有专业技术的新移民非常重要。 “我对此是很有感触的。申请加拿大的住院医生,最重要的是他们非常在意你离开临床的时间有多长。这个限制大概是三年之内为好。另外,很多华人移民后由于面临生存、照顾家庭等压力,会把自己的起点放得特别低。在这点上,我们跟其他族裔的外国医生不一样。他们来了以后就认为'我就是医生,移民后干嘛要做别的事情'?然后他们会在短期内依靠政府的救助金度日,但把全部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专门考医生执照上。因此我也建议我们华人移民中有从医背景的,来了以后要把起点放得高一点,尽快把这些考试都搞定,迅速申请,这样的成功率会大一些。” 王绽菲认为自己在与本地人竞争住院医的资格的过程中,胜在了专业的背景和不懈的坚持。 “我博士学位读的也是内科。来了加拿大后攻下了博士后学位,做了临床的研究,还做了理疗师,持续与病人接触,并对这里的医疗系统逐步了解。我认为这些年的'弯路'恰恰在此时就帮助了我。另外,面试技巧也非常关键。因为我们面试时是和本地人竞争,要做大量的准备和培训。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是付出了极大努力的。我什至去了专业的机构雇人做面试辅导,面对面、一点点地纠正我的问题。面试虽然只有20分钟,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你要推销自己,显示出强项。根据申请专业的不同,面试的形式也不一样。家庭医生是以panel的形式去面试的。不问临床(clinical)的东西,而是看你的个性(personality)的问题很多。为什么说面试对我们很重要,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很多华人可能显示得不够自信,说得不够流利。前面很多笔试过了,但是面试会失败,竞争不到住院医的资格。” 移民考医生执照这条路虽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王绽菲认为, “医生这个行业要救死扶伤,因此能成为医生的人,都是有职业梦想的。我觉得移民来了后,值得再去努力一试在这里成为医生。但是也不是说在国内是医生,移民后就一定要成为医生,努力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可能也是有的。在我们校友会,也有很多人成为医疗领域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大家以前都是医生,但走向不同的方向。还有的校友是做IT和理财规划师的,这些都是和医生不同的领域。所以考医生不是唯一的一条路。” 我成功也希望你成功 当然,曾经是医生但是没能继续在加拿大从事医学专业的移民,多少都会有些遗憾。这其中的很多人,不乏是有能力在加拿大再度胜任医生这个职业的。只是因为移民的原因,对新环境的了解和融入花费了大量时间,又恰逢人到中年需要顾家、照顾孩子,以及在这条艰难的路上心理和情感上缺乏支持,最终让许多在中国拥有医疗背景的专业人士没有能够跨越最后的关卡。 王绽菲作为中国医科大学多伦多校友会的会长,看到生活中有不少人遇到这样的困境,就思考如何帮助那些曾经有医学背景的同胞再度重新获得行医资格,这是她一直高度关注的事情,她希望建造一个平台,让身在多伦多的这类人能够聚集到一起,互相帮助,互通信息。 “移民十余年,看到过许多外国的医生,移民来后有做出租车司机的,有做保安的,这确实曾被很多本地人惋惜,媒体都有报道。这些人有很多技能,但是移民后却用不上。我个人在走获得加拿大医生执照这条路上,获得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我也想帮助更多的人。我现在有建立一个名为'华人医生执照考试'( Chinese MCC Preparation Group)的微信群,目前大概有50余人,在不同的地域、处在不同考试阶段的移民医生都在一个群里。我们互相提供信息。还有几个已经成功获得执照做回医生的人,都在这个群里帮助辅导大家。我也曾经试图和Health...

三省2月发出大量移民邀请函 之后还将启动这项新移民计划!

▲缅省、卑诗省及安省的省提名计划,在2月期间发出大量省提名邀请函。 根据非官方机构加拿大移民通讯(CIC News)的消息,缅省、卑诗省及安省的省提名计划(PNP),在过去数周合共发出超过900份邀请函。 通过“特快入境”系统(Express Entry)的移民申请人,如果获得省提名,即可在综合评分(CRS)中获得额外600分,几乎肯定可以获得加拿大政府的申请邀请函(Invitation to Apply,简称ITA),申请移民加拿大。 缅省的省提名计划(Manitoba 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简称MPNP)在2月15日举行今年第三次抽签,向海外技术劳工类别(Skilled Worker Overseas Stream)的申请人,发出268份省提名邀请函。 本年至今,MPNP已向超过1,500名申请人发出省提名邀请函。 欲获得缅省提名的“特快入境”申请人,必须先透过MPNP登记“表达移民意愿”(Expression of Interest,简称EOI)。 卑诗省提名计划(British Columbia 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简称BC PNP)在2月5日至2月19日期间,共举行了3次抽签,总共发出369份省提名邀请函。 BC PNP每周一次的抽签,专为卑诗特快入境(Express Entry BC,简称EEBC)及技术移民类别(Skills Immigration stream)的申请人而设。 安省的法语技术移民类别(Express Entry...

安省热门移民项目明日开放!仅1000个名额准备抢吧!

新一轮移民抢名额大赛即将拉开帷幕!   安省移民厅今天早上的最新消息,明天(3月5日,周二)上午10点,安大略省省提名项目中的硕士移民类别(Ontario Immigrant Nominee Program Masters Graduate Stream)将准时开通网上申请通道。开放名额为1000个,满额即关闭。 请转发给您身边准备申请的朋友,提早做好准备! 从申请网络化开始,加拿大很多移民项目都开始需要经历抢名额大战。 5分钟满额、11分钟梦碎、1小时系统关闭! 这些新闻背后都是一群人的狂欢,更是更多人的失落和眼泪。 2017.02.21,硕博类别开放,48小时关闭 2017.05.01,硕博类别开放,3小时后关闭 2017.10.12,硕博类别开放,半小时后关闭 2018.01.29,硕士类别开放,1小时后关闭 2018.04.05,硕士类别开放,1小时后关闭 2019.01.28,父母团聚移民开放,11分钟关闭 看看这扎心的数字,欲哭无泪啊!!! 小编有同事A就是通过安省省提名硕士通道移民的。她还正好赶上了2017年2月21日首次网上申请,根据她的描述,每当回想起那段恐怖的经历,就会感慨一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不只是高考,还有OINP。 当时,磨拳霍霍的A一早就将材料准备好,就等着开放通知一出,第一时间把材料寄出去。谁知,OINP竟然改成网申了,申请条件也有所改变!手忙脚乱的A开始仔细对照application guide,各种扫描材料,生怕耽误移民大业。怕被网速拖后腿,A还把网换成了Rogers! 2月21日,A开始了疯狂刷网页的旅程,毫不夸张的说,真是觉都没敢睡,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发动国内外亲朋好友一起抢号。还算幸运的小编刷到了名额,拿到了confirmation number。那夺命48小时真真是煎熬,除了得不断刷新,网站还时常报错。 你以为这就是结束?怎么可能。刷到名额后,上传信息才是最煎熬的。你要面对的是挤不进去网站,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可能遇见网站报错,网站崩溃,网站看你不顺眼把你弹出来! 经常是好不容易挤进去,结果填不完资料。最吐血的是,你好不容易填完资料,biu,网站把你弹出来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虽然最后成功拿到了省提名信,但回首中间的过程,真是一言难尽。 小编查了一下,2017年2月开放了6000个名额,可想而知明天开放1000个名额会激烈成什么样子?! 如果你幸运的免去了省提名的烦恼,顺利地以别的渠道拿到了枫叶卡。那么接下来你需要打的怪,就是父母团聚移民! 今年1月28日中午12点,加拿大移民部正式开启2019年的父母和祖父母担保移民申请,相比去年的5000名额,今年移民部早早公布了2万名额的喜讯,但仅仅11分钟,27000万申请名额被抢光,有些人表都没填完。 这一场措手不及的战役,让专业的移民顾问手脚冰凉,更让申请人嚎啕大哭,失望至极! 当时我们采访了申请人小B,在自己今年没能申请到名额后,在电话里嚎啕大哭。 都知道在加拿大什么都要排队,但抽签抽不上,现在网上名额也抢不到,盼了一年又一年,队都排不上,剩下的就是绝望。怎么跟中国的父母解释?这些年父母辛苦支持他来到加拿大奋斗,自己有了稳定生活,想接独在中国的父母来,怎么就这么难? 还有小C,他的爸爸一个人在中国,身患疾病,需要他的照顾,本来今天小C自己下午也有手术,但为了抢名额,中午特意找了网速快的地方守候,但也没能递交上申请。失望! 虽然每次抢完号,移民部都会被狂轰乱炸各种投诉,但终究还是要进行下一次站斗。 毕竟移民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容易呀! 最后祝大家好运!

加拿大难民个案堆积如山 2年内数量飙近7倍

最新一期《移民通讯汇编》援引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anada Border Service)文件指,过去数年以来,接受安全背景审查的加拿大难民申请人数量激增,积压案件两年内增加了7倍,其中有超过40%是本人已经在加拿大,却迟迟未完成审查。 今期《移民通讯汇编》根据资讯自由法取得的文件披露,加拿大在全球各地的使领馆和签证机构,一般会将成年的难民申请人及部分访问签证或永久居民身份申请人的案件,转介给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所属的“国家安全审查科”(National Security Screening Division,简称NSSD),对申请人的背景作出安全审查。审查的结论一般包括“通过”(Favourable)、“有保留通过”(Favourable with Observations)、“不通过”(Non-Favourable)、“无法结论”(inconclusive)、“暂缓结案”(On hold)、 “不须做出建议”(No Recommendation Required,NRR)等几种。 文件显示,申请加拿大访客签证(Temporary Resident,TR)、永久居民签证(Permanent Resident,PR)及难民身份的人士(refugee claimants),都有可能被转介到NSSD接受国家背景审查。总体而言,3类个案在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两年期间,转介数量增加了23%,而同期处理个案人手只增加了3%。 因此,这3类转介案件的积压情况在这两年内都有明显恶化。 一般情况下,所有已成年的难民申请人都要接受安全审查,因此在NSSD审查案件中以难民申请人比例最高,占所有新增案件的34%。上述两年内转介案件由2016年2月的12,546件增加到2018年2月的36,276件。 文件显示,在这一时间段中,受审查的难民申请人有87.9%通过了安全背景审查,不需做出结论的占11.4%,无法作出结论的占0.6%,未通过的占0.2%。还有1.6%案件暂缓结案。难民申请人背景审查积压案件的数量由2016年的1,683件猛增至2018年2月的11,745件,两年内增加了近700%。积压案件中,有超过40%是本人已经在加拿大而尚未完成背景审查的难民申请人。 访客签证申请人中安全背景审查积压案件数量由2016年2月的1,274件激增到2018年2月的8,138件,两年内增加了近630%。永久居民签证申请人积压的同类案件数量由2016年2月的2,462件增加到2018年2月的8,584件,两年内增加了近345%。 上述三类申请案积压的总数在两年内增加了525%。 文件还显示,在访客签证及永久居民签证申请人被转介接受安全背景审查的案件中,以全球13处加国使领馆转介的案件“无法结论”的比例最高。其中北京、广州、上海和德里等4处使领馆,合共向边境局转介了14,339宗访客及永久居民签证申请个案,当中2,237宗案件“无法结论”,占全部转介案件的15.6%。无法结论的案件中有许多是所包含的强制信息量,不足以令边境局做出有效的审查。但是这种情况没有被列为“信息不全以致无法进行审查”的单独类别,因而都被笼统归入“无法结论”或是“暂缓结案”类别。 以地区而论,负责处理中东地区申请案的加拿大驻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使馆转介的永久居民和访问签证申请案最多,在该处上述两类案件的积压情况也最严重。其中申请访问签证的伊朗公民是被安卡拉使领馆转介及案件积压最多的人群。出生于伊朗的申请人目前被积压的三类申请个案数达7,139宗,排第一位。出生于尼日利亚和中国的申请人的积压个案数排第二及第三位,分别积压了2,662宗及2,552宗。 魁省改革移民法 撤万八技术移民申请 魁省政府引进改革该省移民法的措施,包括更重视新移民的法语能力,以及本地就业市场需求。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根据魁省9号法案(Bill 9),目前正在轮候审核的1.8宗技术移民申请个案,将会全部撤销,并且退回申请费用给申请人。此外,未来处理移民申请的机制,不再早入纸早审核,而是根据本地就业市场需求而定。 目前约有1.8宗由2005年至2018年8月2日期间,入纸的技术移民申请个案,还未有审批结果,而这些个案将会“一笔勾销”,但受影响的申请人都会获得退回申请费。这对魁省带来1,900万元成本。 另外,魁省去年12月宣布,2019年移民名额为4万人,较2018年减少1万人。魁省失业率去年跌至历史最低的6.1%。

突然撤销1.8万移民申请 魁省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魁省省长勒格称,将优先考虑已经在该省工作的3,700人的移民申请。星报资料图片 魁省省长勒格(Francois Legault)周四为该省较早时撤销正在轮候的1.8万宗技术移民申请个案辩护,称魁省将优先考虑已经在该省工作的3,700人的移民申请。 根据最新一期非官方机构加拿大移民通讯(CIC News)报道,本月较早时,魁北克未来联盟(Coalition Avenir Quebec)政府提出改革该省移民法的《9号法案》(Bill 9),撤销正在轮候的1.8万宗技术移民申请个案。此举遭到法律挑战,魁省高级法院周一颁布禁令,要求省府尊重现有规则,继续处理申请。法庭禁令授予的期限为10天。 法庭颁禁令 促续处理申请 代表原告的律师声称,省府取消申请的决定给数以千计的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羞辱。他们认为,省府必须尊重现有规则,并继续处理申请,直到拟议中的《9号法案》成为法律为止。 省府的做法也遭到魁省申诉专员(Quebec’s Ombudsperson)雷夫特(Marie Rinfret)的批评。她表示,如果把配偶和子女考虑在内,1.8万份申请代表约4.5万人,其中6,000人已经居住在魁省。雷夫特指责魁北克未来联盟政府撤销申请的决定缺乏同情心,并要求省府尊重已有的申请。 不过,省长勒格周四作出回应表示,省府希望优先考虑的候选人,仍然必须通过该省新的Arrima门户网站提交申请意愿,并表示只有在《9号法案》通过成为法律之后,才会开始受理。 综合报道  

魁省“快刀”解决积压 去年8月前移民申请作废

■■魁省的移民制度改革,引起争议,图为魁省移民部长巴莱特。加通社 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 魁省政府上星期向省议会提交移民政策改革第9号法案,其中引起争议最大的内容是把2018年8月2日以前提交、还未开始审批的移民申请全部作废。1.8万份申请的背后是4.5万到5万申请人及家属,其中有些人已经在魁省学习和工作一段时间。 来自比利时的冈比耶是其中之一。她目前正在满地可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她在接受媒介采访时说,移民申请作废让她觉得面前的路忽然被堵住了。她不知道自己接下来是应该重新申请学生签证,还是回比利时,或是去别的国家。 另一位来自墨西哥的移民申请人华莱士在接受《新闻报》采访时指,她已经在魁省住了5年,移民申请作废意味着她必须从零开始。她的专业是神经科学,目前也是博士后。9号法案对她的生活影响更大,因为她还有一个共同生活了4年的男友。 对于目前到底有多少申请人已经住在魁省,移民律师和省移民部的说法不一。但即使是对于还在自己国家的申请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个已经等了3年的阿尔及利亚申请人辛酸地称,希望自己从来没有登陆过魁省移民部的网站。 反对党认为,审批这些已经提出的申请和推行重视法语能力、重视本地劳动力需求的移民政策改革并不矛盾。魁省自由党移民事务评论员安格拉德(Dominique Anglade)指,省政府不肯审批这些申请,是因为担心达不到减少移民数量的目标。魁省未来联盟党去年当选后,提出把该省每年接收的移民从5万减少到4万的计划。 分析人士称 这不是最严重的缺陷 执政党提出一项政策,反对党对他们挑刺儿是天职。不过魁省政治评论人士格雷古瓦尔(Marie Gregoire)认为,如果政府真的能将平均3年的等待时间缩短到半年,过去的移民申请作废其实不是新法案最严重的缺陷。因为申请人可以重新提出申请,如果他们的专长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而且已经拿到临时工作许可的话,申请应该可以很快获得批准。但这里的关键是,政府能不能兑现半年完成审批的承诺。 移民权益团体批评,用取消未审批申请的办法,来解决申请积压的问题是不人道的。但是《新闻报》专栏作者卡迪纳尔(Francois Cardinal)说,让一个申请人等上三五年都没有结果,或者让一个找不到工作的社会学博士去开出租车,同样是不人道的。他认为,省政府是在一个不好的做法,和一个更不好的做法当中选择了相对来说比较有效的一个。 渥京拒绝让魁省置喙永久居留权审批 根据第9号法案,魁省移民部长将有权确定一个申请人,是否能在来到魁省3年后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权的条件,以保证新移民满足本地劳动力需求,并达到语言、文化方面的标准。这就意味着,如果通过省级提名项目来到魁省的新移民在落地3年后未找到工作,不会说法语,移民部长就有权不要他。但问题是,批准永久居留权与否是联邦移民部的权限,而且如果真要把一个新移民递解出境也是联邦机构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的职责。 上星期五,离魁省政府提交9号法案还不到二十四小时,负责与省级政府合作的联邦政府事务部长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已经明确表示,联邦政府不会让魁省对永久居留权审批有发言权。 魁北克省长勒格(Francois Legault )不高兴地回应,如果杜鲁多先生阻止魁省的移民政策改革,他将付出政治代价。他指的当然是今年十月的联邦大选。

也是很拼!印度兄妹为移民澳洲竟结为夫妻?

为了移民可以去到几尽? 一对印度兄妹为移民澳洲不惜结为夫妻,虽然成功获发配偶签证抵达澳洲,但最终也逃不过东窗事发。有份参与调查的警员表示,一对兄妹为了移民而结婚的个案,他还是第一次看见。 据了解,这对“兄妹夫妻”先前往巴基斯坦边界,妹妹更携同表亲的澳洲签证,说服法院为他们进行结婚登记。之后兄妹二人利用伪造的证件及假护照,以夫妻身份前往澳洲,并成功获得配偶签证。 除了这对印度兄妹,澳洲警方同时还揭发了一宗涉及另外6个人的移民诈骗集团。 警方发言人表示:“我们都感到十分震惊,他们欺骗了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宗教制度,所做一切都是为了疯狂的移民愿望。” 澳洲民政事务总署发言人称,申请签证所需的身份证明文件,都会经过工作人员的检查。如有需要,亦会与签证签发国进行核实。 据悉,在过去四年,约有1500名外国人因伪造证件而被澳洲拒绝发出签证,当中包括提供虚假信息、使用假护照、伪造结婚证或出生证等。 2015-16年,共有278份配偶签证被拒,但到了2017-18年,已激增至668份。 来源:巴士的报

告移民部!非法移民、难民能移 父母祖父母只能等?

来源:都市加西追踪 昨天移民部开放团聚移民申请,瞬间十万人在线抢名额,移民部网页登都登不进去,现在一批客户要告移民部,保守党也提出:难民能移,非法移民能移民,就是父母和祖父母不能移民? 公愤!集体诉讼征集中 昨天父母及祖父母团聚移民申请名额11分钟即告额满,联邦移民部强调,经过分析显示,网上表格没有技术问题,移民部确实是收到大量申请。不过,有律师说,抗议人潮排山倒海,甚至许多客户已要求提出集体诉讼。 温哥华移民律师李克伦(Richard Kurland)向《星岛日报》记者说: “这说明联邦移民部系统彻底失败,而且令提出父母两人的申请人处于不利位置。”李克伦表示,联邦移民部网站指提交申请需要10分钟,但据他所获消息指,事实上开放申请后7分钟内就额满。 许多客户反映,如果填写表格,同时申请父母两人或祖父母两人,根本时间来不及。他说:“要在10分钟内,完成父亲及母亲的申请,根本没可能,令这类申请人处于不利位置。” 李克伦表示,来自多伦多、温哥华的许多客户,已要求提出集体诉讼,他已进入收集阶段,计划向法院申请禁令,以寻求解决方法。 多伦多移民律师戴金谨(Aris Daghighian)称,申请系统当时出现状况,导致他们办公室内的一些电脑登入官网为时已晚,即使操作期间许多申请者一直在刷新页面也未果。他认为,如果有证据显示申请程序不公平,其客户考虑对IRCC采取法律诉讼。 移民部辩称: 昨天有十万人同时在线! 不过,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长胡辛(Ahmed Hussen)的发言人珍妮斯特(Mathieu Genest),在回复本报查询时表示,确实有超过10万人试图登入移民部网页以获取申请担保表格,当局理解无法提交申请表格者,所感到的失望情绪。 珍妮斯特说,移民部早前进行广泛测试,以确保系统能处理收到的申请数量。此外,还实施了反机械化递交申请(Anti-bot)功能,以确保收到申请表合法。 她指出:“初步分析显示,网上表格开通没有技术问题,我们已收到2019年所提交的最大表格数量。我们理解那些无法提交表格的人会感到失望,但移民部确实收到超过10万人曾试图登入移民部网页以获取表格。” 4万个非法难民很快就移 父母和祖父母就只能一年年的等? 有保守党评论员指出,非法难民均成功入境,遵守规则的移民却被拒之门外,自由党政府做法并不公平。 家庭团聚项目,今年大约有2万零500名父母及祖父母可以来到加国,明年将会有2.1万名额。当局今年接受2.7万个申请者,通过网上申请父母团聚移民,符合条件申请者,必须提供财务等相关资料证明。 联邦保守党移民评论员林宝莱(Michelle Rempel)称,自由党政府向加国民众及新移民传达一条令人焦虑的信息,若根据规则做事最终换来的只是漫长的等待,然而,如果经由魁省非法入境加国申请庇护,却反而毋须等待。 林宝莱表示,截至目前,共有四万个外籍公民成功非法入境,自由党政府甚至为非法移民出资1.14亿元,但对于信守法律条规移民过来的人士,仅用10分钟便把他们拒之门外,这并不公平。 放宽申请限额没啥用 关键是团聚移民接收额 一直提倡要求政府取消父母及祖父母家庭团聚移民申请限额的关慧贞指出,很多国会议员办公室都收到类似上述的投诉,表示他们无法递交家庭团聚的申请。 关慧贞批评,自由党在2015年执政后,在处理团聚移民申请方面可谓一塌糊涂,有负移民家庭的期望。由于其他移民类别都没有申请限额,政府若果取消父母及祖父母类别的限额便可解决问题。这反映出自由党并不真正重视移民家庭的需要和意愿。 关慧贞称,就移民部长胡森宣布把每年政府接纳的申请数目增加,实则意义不大,因为政府没有相应增加该类别的吸纳目标(levels plan)。情况就好像应征工作一样,人家若果只有10个职位,收取100封又或1000封求职信,结果仍然是只有10个职位。移民部公布的2019年移民吸纳目标,根本没有增加。 关慧贞说,新民主党就改革父母及祖父母家庭团聚提出以下主张:1)要求政府取消该类别的申请限额;2)增加该类别的每年吸纳目标;3)降低申请家庭的收入门槛;4)重新设立申诉机制;5)订立审批标准让家庭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团聚。 一家人想齐齐整整的,还要等多久? 祖父母和父母,还能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