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14:20:01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UBC

UBC全加首创新课程 百年香港文学成教材

■ UBC大学。网上图片 图文:本报记者冯瑞熊 为配合卑诗大学(UBC)的“共研香江计划”(Hong Kong Studies Initiative),UBC明年1月将推出崭新课程:香港文学,并由现代中国文学学者梁丽芳博士任教。该课程反应十分热烈,40名额已告爆满,尚有数十人在候补之列。梁丽芳表示,这课程是全加首创,将介绍香港过去百年的文学。她指香港是个独特地方,没有任何政府审查,文学作家可以自由创作,不过也因为这样,一直受到外界忽略。 亚省亚伯达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东亚系教授,也是加华作家协会执行会长的梁丽芳,周一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早期人口不多,文学活动追溯至1874年。中国思想家及新闻记者王韬在香港创立《循环日报》,副刊刊载的诗词,1930年代,新文学及白话文传至香港。 现代中国文学学者梁丽芳任教 抗战期间,一批中国著名作家包括茅盾避难到香港,到解放后,香港文坛出现左右阵营,直至1970年代,拥有香港本土认同的作家如西西、也斯等陆续涌现。 向学生介绍金庸武侠小说 梁丽芳说,由于政治关系,中国大陆作家如白桦、莫言及苏童等,受到一批中国观察家关注,让海外人士认识。相反,香港文学由于环境太自由,未受到外界重视,翻译成英文的著作也不多。她指出,由于今次课程以英文授课,在准备课程参考资料时,就遇上不少困难。她希望通过今次课程,向学生介绍有代表性的香港作家及他们的作品,包括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 “共研香江计划”召集人,UBC历史系及亚洲研究系副教授单国钺表示,写作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要明白香港社会的何去何从,有需要认真探讨香港多元的写作传统。除散文、小说外,报纸副刊的专栏和小品文、武侠小说以及漫画等,也是值得留意的文学体裁、题材以至书写语言(英语写作其实也是香港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他鼓励大家从多方面了解香港,这也是卑诗大学“共研香江计划”成立目的。

UBC校园国殇日现亲纳粹海报 UBC:谴责该种仇恨海报

  ■ 卑诗大学(UBC)温哥华校区于国殇日出现亲纳粹海报。CTV电视图片 本报记者 就卑诗大学(UBC)温哥华校区于国殇日出现亲纳粹海报(图,CTV电视图片),校方与反歧视组织同声谴责。校方强调,一向认真处理仇恨及种族主义事件,而反歧视组织指出教育是确保本国青少年不会被纳粹意识形态所荼毒的关键。 加拿大犹太组织B'nai Brith Canada发言人莫斯廷(Michael Mostyn)称,该种歌颂纳粹的海报固然应予严厉谴责,而在悼念战胜纳粹及邪恶的退伍军人的日子里,出现该种海报更令人感到愤怒及不能接受。 该等海报是在UBC于上周六国殇日举行纪念仪式前数小时被发现,其中一张海报有一个纳粹党卍的符号,另一张海报则有多个纳粹士兵的照片,并写上“不要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英雄”(Lest we forget the true heroes of WW2)的字句,以及纳粹时期德文词组“meine ehre heisst treue”,意思是“我的荣誉是忠诚”。 UBC其后发表声明,谴责该种仇恨海报,该校对外事务副校长斯廷坎普(Philip Steenkamp)强调,该等海报令人不安,校方一向对仇恨和种族主义事件认真处理。 犹太组织发言人莫斯廷称赞UBC的回应,指出教育是确保散播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种子,不会在加拿大植根的关键。此外,上周,UBC的林业系大楼一个黑板,被人用粉笔写上纳粹标志“卍”及“向希特勒致敬” (heil Hitler)的字句。 去年,类似的海报曾在本省多个城市和校园出现,包括温哥华、维多利亚、列治文及阿波斯福(Abbotsford)。还有,在本月较早时,维多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ctoria)校园里的墙壁,被发现遭人贴上反犹太人海报。

UBC学者:多锻炼身体 有助减患阿兹海默症

■ 宋伟宏指研究结果令他们知道,经常锻炼身体,有助减低患阿兹海默症机会。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冯瑞熊报道 据加拿大阿兹海默症协会(Alzheimer Society Canada)数字显示,在2016年,加国有564,000人患上阿兹海默症及其他脑退化症,每年诊断的新症则有25,000个,这令不少人担忧会患上该病。卑诗大学(UBC)与中国方面一项新发表的研究结果,发现阿兹海默症不仅是大脑的病,身体上其他器官的健康情况对该病也有一定影响。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可以令身体其他器官健康,有助减低阿兹海默症病发的机会。 该项由加拿大阿兹海默症首席研究员、也是UBC Townsend阿兹海默症研究中心主任宋伟宏,与中国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神经科内科主住王延江教授,花约5年时间完成的研究结果,最近在英国科学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 与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共同研究 宋伟宏周二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阿兹海默症(下称“阿症”)患者的特征,是大脑出现老年斑(或称神经斑)的蛋白amyloid beta,引致与记忆有关的大脑神经细胞死亡,所以被指是大脑疾病。不过,这并不代表这种蛋白在身体其他部位不会制造。他们这次研究就是看身体其他器官产生的蛋白amyloid beta,如何影响到大脑,以及大脑的蛋白amyloid beta,与身体其他器官之间如何“互动”。 宋伟宏表示,他们以小鼠作实验,发现如果把蛋白amyloid beta引入小鼠身体其他器官(不包括大脑),随着时间,蛋白会走到大脑,影响大脑及促成阿症的发展;相反来说,大脑的蛋白amyloid beta,同样会走出大脑到身体的其他器官包括肝脏及肾脏等,也是说蛋白会由浓度较高的地方,传到浓度较低的地方。一个人如果有健康的肝或肾(没有或较少蛋白amyloid beta),有助消除大脑部分的蛋白amyloid beta。 健康肝肾助减大脑老年斑蛋白 他又指出,这项发现令研究治疗阿症药物人员带来新方向,就是清除在大脑外的蛋白amyloid beta,有助减低大脑蛋白amyloid beta,从而减慢阿兹海默症的病发速度。 另外,如果有药物可以清除人体肝脏及肾脏等器官的蛋白amyloid beta,也减少这些有毒蛋白走到大脑的机会。 宋伟宏向记者称,研究结果也令他们知道,经常锻炼身体,令身体其他器官保持健康,有助减低患上阿症的机会。他说下一步,他们会研究身体不同器官如何减轻阿症的病情,以及对这些器官用药,对治疗阿症造成的影响。 读者如欲了解有关阿症的最新资讯,可以登入网站http://www.alzheimer.ca/浏览。

涉图刀割女生喉 UBC留学生否认控罪

■ 被告在庭上否认控罪。 CTV电视图片 卑诗大学(UBC)女生在宿舍遭袭击一案,案件周二在温哥华的卑诗最高法院开审,被告否认控罪。 持刀敲女生宿舍房门 案发于2016年10月4日早上大约11时30分,来自沙地阿拉伯的国际男留学生阿尔梅塔迪(Thamer Almestadi),涉嫌于UBC西堂(West Mall)2500号的萨利希楼(Salish House)学生宿舍内,袭击当时19岁的女生黑尔(Mary Hare),期间疑人被指试图以利刀割破女事主的喉咙,女事主极力反抗。检控官称,其后两个男同学听到女事主呼救声,于是冲入女事主宿舍房间,见到疑人用双脚围着女事主的颈部,相信是疑人试图令女事主窒息,该两个男同学最后把疑人制伏。经过调查,警方落案控告当时18岁的疑人企图谋杀、严重伤人及使用武器伤人等罪名。 被告案发时,入读UBC专门为一年级留学生而设的Vantage College课程。 警方当时称,疑人与女事主是互相认识的。不过,控方称,在案件发生前数个星期,疑人与女事主只碰过一次面,时间亦很短。 本身也是国际生的女事主黑尔,来自美国俄勒冈州,她周二在庭上作供表示,当天早上,她在萨利希楼学生宿舍的3楼一个房间内,期间听到有人轻敲她的房间大门。在听到有人第二次敲门后,她去应门,打开房门,这时被告持着利刀,欲割破她的喉咙,她呼救及拼命反抗,被告喝令她闭嘴。两人发生纠缠,被告利刀跌在地上后,便开始试图使她窒息。 女事主续道,当时自己意识到被告准备把她杀死。预料审讯需要3个星期。本报记者

UBC研发纤维强化水泥可抗9级地震 温哥华小学首用

■ 左二起:巴蒂亚、马兰妮、小野三太以及达斯塔凯,出席周二新闻发布会。 图文:本报记者冯瑞熊 经过6年研究和实验,卑诗大学(UBC)研发的一种全新防地震环保纤维强化水泥复合物料(eco-friendly ductile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EDCC),将在今年秋季首次应用在温哥华一所小学的防震工程上。研究人员指该物料在模拟地震测试,可以抵御如同2011年日本东北发生的9.0至9.1级地震。除应用在温哥华小学,EDCC也会应用在印度北部的一所学校。省府已表示,将研究是否把EDCC作广泛应用。 研发EDCC的UBC土木工程博士生达斯塔凯(Salman Soleimani-Dashtaki),他的指导教授巴蒂亚(Nemy Banthia)周二联同省专上教育、技术及训练厅长马兰妮(Melanie Mark),以及UBC校长小野三太(Santa Ono),在该校土木及机械工程实验工场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EDCC将应用在加拿大及印度两地学校的防震工程上。 马兰妮表示,UBC研发的科技将带来广泛影响,不仅拯救卑诗的人命,全球人类均可以受惠。她向记者表示,会把这种新科技的讯息带回省府,研究如何作广泛应用。她说,不仅可以应用在学校,医院的防震工程也可以运用。 首所使用EDCC作防震用途的卑诗学校,是位于温东阿伯特王子街(Prince Albert St.)的贾米森小学(Dr. Annie B. Jamieson Elementary)。UBC研发团队联同工程人员,将于未来数月在该校的墙壁上加添一层EDCC。 价钱比一般防震工程平一半 巴蒂亚表示,发生地震时造成人命伤亡主要是建筑物倒塌,如果在墙壁上喷上10厘米厚的EDCC,建筑物大部分的内墙都足以抵御地震的冲击。他指在测试中,喷上EDCC的墙壁受到类似日本东北大地震及其他类型地震的摇晃及冲搫时,都能够屹立不倒。 巴蒂亚指出,EDCC之可以防御地震冲击,是因为物料中加有聚合物为本的纤维(polymer-based fibres)、飞灰(flyash)以及工业用添加剂,令物料有易塑性及高度可持续性。他更指EDCC不仅环保,价钱还比一般防震工程的费用平一半。 达斯塔凯表示,6年前他发现为学校做防震工程时,往往需要拆掉及重新换上砖石墙(masonry wall),不仅费时成本也高。于是他着手研究,毋须拆墙只须在墙壁上喷上物料的方法。这种物料(EDCC)可以令砖石墙抵御加西最强地震的三倍威力。 由于今次研发是由加印优质研究中心(IC-IMPACTS)资助,因此IC-IMPACTS也会把EDCC带到印度,为该国北部经常发生地震的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的Roorkee一所学校作防震改善工程。巴蒂亚表示,EDCC将用于原住民社区的居所、输油管、行人道、离岸钻油台、抵御爆炸建筑物,以及工业楼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