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08:58:07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儿童犯罪

涉网上诱使儿童性罪案 53岁多伦多男子被捕

【加拿大都市网】一名与英国警方正调查的诱使儿童案有关的53岁多伦多男子,被皮尔区警队拘捕。 皮尔区警队表示,2021年3月30日至5月19日期间,互联网儿童剥削科的探员,调查1名涉嫌透过互联网,以性罪行为目的,诱使16岁以下儿童的男子。 警方经调查后,于5月19日拘捕53岁男子Aslam Butt(亦称Gerrard Gorman)。 警方表示,Butt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名称十分多,包括Theo、James Snow、JamesSnow67、Gorphage、G、P. G及AB;他亦有使用多个电子邮件地址,包括gorphage@gmail.com、gerphage@gmail.com及ab6ca@yahoo.com。 警方向Butt提出多项指控,包括1项诱使儿童进行性侵犯、1项诱使儿童进行性干扰、1项诱使儿童进行性接触、2项向儿童提供及制造色情材料、1项企图制造儿童色情制品及1项违反承认身份等指控。 警方表示,曾与Butt有联络的人士,应致电905-453-2121,内线3490,与网上儿童剥削科联络。 (图片:皮尔区警队) T02

“比我漂亮的都得死!”13岁少女杀害闺蜜,儿童犯罪究竟罪在谁?

作者:河南都市频道 原来一个熊孩子,真的能残忍至此。 前些天,新浪微博推送了一条新闻,一宗13岁少女杀人案的判决出来了。 这起案件的始末是这样的: 广西一名未满13岁少女,尚在就读小学六年级,邀请同学到家里玩耍,趁同学不注意,拎起棒子,将同学打昏在地。 随后,当场将同学杀害。 为避免事情败露,她从家中找来菜刀、割纸刀、剪刀等凶器,进行了一场尸体大解剖:割下同学脑袋,砍断其手臂,装进塑料袋,再清除血迹,毁尸灭迹。 此等行径,成年人闻之都不寒而栗。 一个13岁的孩子却能下此毒手,是有多大仇? 少女说,因为我嫉妒她长得比我漂亮。 01 耸人听闻的“恶童”事件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孩子都是天真纯粹的。 纯洁的像一张白纸,因此不管你在上面写什么,都能马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正是因为这样,孩子的恶可能来得比大人更可怕。 微博上热门新闻一次又一次给我们当头一棒。 在今年,湖北一名13岁的少年黄某,手持刀刃,蹲在小区电梯口。 等同学小静一到,黄某立马冲上前去,用刀挟持小静到楼上的空房...... 3小时后,小静全身赤裸躺在地上,十多处刀伤,鲜血一地。 临走时,男孩还晃了晃手中刀,说:“你记着,这是给你留作纪念的,我要你死后都记得我!” 还是今年,据报道,海口公安边防破获三个盗窃团伙,缴获砍刀、棍棒、绳索等大量作案工具。 这些人,打架、偷窃、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手段极其老练,犯案高达130余起。 可谁曾料,这群犯罪团伙,未成年竟占90%,14岁以内的,竟高达80%! 年龄最小的,仅为10岁。 时间再往前: 自贡13岁少女将女童扔粪坑窒息死亡 2014年,富顺县刘超夫妇寻找3岁女儿琪琪的消息在微信和微博传开。 随后,琪琪的尸体在小巷的粪池中找到,同时,居住在小巷旁边的13岁女孩小敏也被警方带走。 经警方调查,小敏在打开自家房门时将琪琪撞晕,并主观认为琪琪已经死亡,故将其抛入自家屋外的一粪池内,致其死亡。 受害者母亲曾这样说: “你们知道那个13岁的女孩儿有多冷静吗?撞晕琪琪扔掉后,回家处理好身上的泥土,又出来跟其他小朋友玩,街坊及邻居都问了她无数次,她都若无其事……” 重庆10岁女孩摔打男婴案 2013年,重庆长寿区一10岁女孩李某放学回家,在电梯里遇到一岁的男童原原。 监控视频显示,李某在电梯里对原原进行了殴打。 据李某陈述,她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也对原原进行了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坠落。 原原奶奶寻找孙子时曾遇到李某从家中走出,遂向李某询问原原下落,李某谎称原原已被他人抱走。 下楼后,李某绕行至原原坠落地处,将灌木丛中的原原挪至七八米外的小道上,然后返回自己家中。 湖南衡阳12岁男孩杀死姑妈一家三口 2012年,衡阳县突发一起特大命案,一名12岁的小男孩用水果刀将姑妈一家三口杀害。 作案后,肖某换了一身黑色衣服,把走廊上的血迹拖干净,以至于旁人在进入家门前,一点都没看出异常。 整个过程中,年仅12岁的肖某作案很镇定,很老练。 随后,肖某从姑姑身上拿走手机、现金和钥匙,还用姑姑的手机约一名女同学出来玩。 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未成年犯罪开始呈现低龄化趋势。 一项根据未成年犯罪调查,14﹣18 周岁未成年人罪犯中,14岁以内的犯罪比例,2001年为12.3%,而至2014年时,升至20.11%。 在2016年,据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罪犯案列公布,初中生犯罪竟占到了68.08%。 这绝不是单纯的个案悲剧,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难题。 ◽ 2009 年,美国 11 岁的乔丹·布朗枪杀了父亲的未婚妻。 ◽ 2007 年,印度一名 8 岁男孩杀害了三名婴儿。 ◽ 1997 年,代号为“男孩 A”的 14 岁男孩在日本杀害了一名 10 岁女孩和 11 岁男孩。 ◽ 1993 年,英国两名男孩绑架并杀害了一名 2 岁的男童,这也就是臭名昭著的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 这些案件在当时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震惊于被视为最纯洁无辜的儿童,为什么竟会犯下如此耸人听闻的案件。 至此,我们对于“童年”这个概念的理解,恐怕要被颠覆了。 这些匪夷所思又十分惨痛的事件,值得我们反思与追问。 02 小时候越惨,长大后越狠 上文提到的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中,那两个年仅十岁的英国男孩,不同于其他同龄人,偶尔的调皮捣蛋,他们拐走了独自站在糖果店门口的詹姆,一个年仅2岁的小男孩。 年仅两岁的受害小男孩 当对詹姆这个玩具失去了兴趣后,两人将他带到了铁路旁,用石头猛砸詹姆的头部,将电池塞到詹姆嘴里,往眼睛里灌颜料,并脱掉了他的鞋、袜、长裤及内裤...... 把两岁的詹姆折磨致死后,他们将尸体放置于铁路上,佯装是一场交通事故带走了詹姆的生命。 找不到孩子的母亲,在苦等了两天之后,却只等到了詹姆已经离开的消息。 警方通过监控和目击者的证词,将两个杀人犯捉拿归案。 两人不但撒谎没有见过詹姆,到最后甚至大哭大闹将责任推卸给另一方。 可怕的残忍和可笑的幼稚交织,这种异想天开的开脱理由,很符合孩子的思维。 两个10岁的“杀人凶手” 欧洲人权委员会念其年纪尚小,加上父母求情与他们在狱中表现良好,仅关了八年就释放了。 但这八年的时间里,除了外表的变化,内心还是一点没变,吸毒藏毒,打架斗殴,又多次入狱。 这两位问题少年从小就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一个因为家庭破碎而被冷落,一个因为身在大家族中受尽欺辱。 “湖南衡阳12岁男孩杀死姑妈一家三口”一案,据媒体报道,犯罪嫌疑人肖某为某中学初一寄宿学生,假期寄居姑姑家。 他的父母很早就离异,因此从小就缺乏家庭温暖,对姑姑管教甚严,产生了抵触情绪。 一日其放假后回到姑姑家,因姑姑不在家,晚餐无着落,便顿生怨恨,杀害表弟表妹后,又将回到家中的姑姑也杀害。 暗黑的青少年面对死亡时的冷血,让人心生恐惧。 这几个孩子,很大可能就是因为亲情的冷漠与缺失,造成童年的不幸,才有了最后的内心的畸形。 一位美国犯罪学家在深入研究了十二名在美国穷凶极恶的连环杀人犯,发现这些凶残的杀手无一例外在童年经历过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家暴,甚至强奸和虐待。 于是罗伯特提出他的结论: 几乎所有凶恶的杀人犯,都有着一个悲惨的童年;而其童年的悲惨程度,与罪犯犯行的凶残度存在正相关。 简单来说,小时候越惨,长大后越狠。 03 未成年是“免死金牌 ”? 有人说这部韩国电影《别哭妈妈》,彻底挖掘了他对熊孩子的恐惧。 刘琳是个离异母亲,独自拉扯着女儿长大。 生活虽苦,但可爱的女儿银雅一天天长大,也甚感欣慰。 不料,面目清秀的银雅进入高中后,被3个混混同学盯上。 一天夜里,混混头目大狗将她引至废弃的天台。 三个无耻暴徒将银雅轮番强暴,并拍下视频。 刘琳接到消息,赶到医院,看到女儿惨状,几近崩溃。 可更令人愤怒却是,被抓进警察局的三个混混丝毫没有悔过之意,甚至当众公然谈论强暴的细节。 混混们的家长更是有恃无恐:“我儿子还是未成年,你随便告!” 最终,按《未成年保护法》规定,大狗被判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其他二人,当庭无罪释放。 刘琳疯了似地叫道:“他们是强奸犯,他们怎么会是无罪?” 既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作恶就会更加肆无忌惮。 银雅还尚未从阴影中走出,她收到了一条视频,并被威胁: “你如果不来,这条视频就会风靡全网。” 这次,混混们更加丧心病狂。 欺凌后,还强迫她裸体表演拉大提琴,并录下视频,以便再次威胁。 回家后,银雅开满一浴缸的热水,割开手腕,静躺其中。 一朵怒放的花,就这样凋零在3个“未成年"之手。 看着女儿生前这些“视频”,处于绝望边缘的刘琳手持匕首,怒杀了两个欺凌女儿的凶手。 最后,在计划杀掉头目大狗时,警察来了。 抱着必死之心的妈妈,对着大狗,怒捅了下去。 同时,枪响了。 凶手们躲过了法律的惩罚,但最终,却没有逃过受害者妈妈的复仇。 多少父母打着“他还只是个孩子”口号,任由孩子胡作非为、包容他们的任性放肆。 就像这部影片里的三个混混父母: “他还是个孩子,犯个错怎么了?” “我们孩子还没成年,你告他去呀?” 可殊不知,恶,是会累积的。 当有一天,恶已成魔,他们想教育,会发现为时已晚。 04 儿童犯罪,究竟罪在谁? 这个时代,“熊孩子”几乎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热门话题。 提到“熊孩子”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有一点自私、有一点任性、有一点骄纵…… 但是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告诉我们,有些事,不是一句“不过是个熊孩子”就能一笔带过的。 如果小小年纪就为人恶毒,热衷于伤害别人,那这就不是“熊孩子”这么简单了…… 这叫“犯罪”! 从古至今,总会有一部分人习惯无限宽容地去原谅一个孩子的罪过,这恐怕也是熊孩子“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吧。 还记得当初伊索寓言里,那篇叫《小偷和他的母亲》的故事吗? 长大后的小偷,被法官判处死刑,执行死刑前,小偷说想和母亲说几句悄悄话,母亲凑过来,他却狠狠地咬掉了母亲的耳朵…… “如果小时候我第一次偷东西,你就打我一顿,教导我这么做是不对的,并监督我改正,我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么?” 寓言就是现实的写照。 犯罪心理学表示,少年时期的犯罪心理活动,会给后期的畸形心理,埋下不可磨灭的诱发因子。 据《青年犯罪现状研究》统计: 初犯年龄小于11岁的,高达65%的人会再犯。 初犯年龄在12~15岁之间的,其再犯率为54%。 初犯年龄在16~21岁的,其再犯率为46%。 而且,在成年累犯率中,有高达88%的罪犯,在少年时,有过犯罪经历! 即便他今天杀人没有坐牢,倘若无人管教,若干年后,大多数还是免不了牢狱之灾。 有句网友的话很中肯: “保护未成年人不是保护未成年人犯罪,而是包含着惩戒、教育、挽救犯错未成年人。” 家教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是为人父母的最高人格体现。 当一个孩子做错事情乃至犯罪的时候,请别光想着:“他只是个孩子。” 真正的保护,是告诉他们什么是错、什么是承担。 让他学会尊重他人,懂得这世间的规则;让他明白一切的恶,都将有相应的代价。 05 最好的教育是爱与陪伴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由小到大培养一个孩子十分不容易。 而未成年阶段,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留守”问题,是青少年犯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父母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密度不够,童年缺失父母陪伴和引导,而祖辈年迈,精力有限,教育方法也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这样就可能导致留守儿童自制力差,性格出现缺陷,无节制花钱、结交社会人士、抽烟、喝酒、沉溺网络,长期下来,很容易误入歧途。 2014年3月,未成年人王某伙同他人在哈尔滨市宾县一网吧内盗窃手机,案发后据调查发现,王某及其朋友均为留守儿童,由年迈的爷爷照顾,除了解决吃饭等问题外,很少受到管教和约束。 非留守儿童,也并非犯罪现象的绝缘体。 父母与孩子间沟通的不到位甚至缺失,也是未成年犯罪率上升的一个诱因。 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总是太在意下一代的成绩,却忘记了关心他们活得快不快乐,心理健不健康。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为了保护孩子竭尽所能:把家里的插座和尖角处包裹得好好的;认真考察幼儿园的每个细节;每次出门之前都要一遍遍强调遵守交通规则…… 孩子大些了,父母却往往会忽略孩子的心灵。 两年前杀害自己母亲的北大学霸吴谢宇,就是这个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 吴谢宇从小就成绩优秀,多次获奖,人称“宇神”。 他杀掉自己母亲后,用摄像头监视案发现场,并用活性炭处理尸体。可见其心思之细密,智商之高。 但是这样一个精英中的精英,亲手杀死了养育了自己十几年的母亲,震惊了整个社会。 此外,“10岁熊孩子割断工人安全绳”、“深圳4个熊孩子刮花54辆车”、“小恶魔车内扔鞭炮,半小时烧毁一台车”,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父母与孩子几乎零交流。 得到过爱的人,才能学会爱;而缺乏爱的人,只能学会冷漠和憎恨。 无论是否留守,长期缺乏关爱的青少年所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十分容易沉迷网络。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信息的筛选辨别能力和对诱惑的抵抗能力都还比较弱,诸如暴力影视和暴力游戏等的传播,无疑对部分青少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据报道,2006年2月,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中,80%的少年犯都是“网吧”的常客,其中一半以上的犯罪行为都与网吧、网络暴力游戏等有关。 无论如何,希望有更多人意识到,爱与关怀,才是一个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养分。 为人父母,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些什么、在意什么,确实很容易产生隔阂与矛盾。 多和他们促膝长谈,看见他们的脆弱和无助,听见他们的压抑与痛苦。 熊孩子和杀人犯,往往只隔着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 大家对此问题什么看法?留言区一起聊聊吧! 也许你的一句话,会成为别人的指南针。 来源:河南省教育网

警方提醒:她曾毒害4儿童 她要出狱了!

■警方指艾伦有重犯风险,提醒家长小心。多伦多警方提供 综合报道 皮尔区警方表示,一名被控向4名儿童落药被判入狱的女子获释出狱,提醒家长要小心,又指该女子有重犯的风险。 皮尔地区警方表示,现年36岁的艾伦(Christine Allen)昨日获释,将在安省宾顿夏洛威大道(Charolais Boulevard)地区居住。 警方强调艾伦再度犯案的风险颇高,警方将与加拿大惩教署(Correctional Service Canada)一同监视她在社区的活动。 受多项获释条件限制 艾伦在生活上将受到多项获释条件限制,包括不得接近16岁以下儿童,除非有假释主管批准的成人陪同。警方建议市民如果遇到艾伦要小心谨慎。 艾伦于2009年至2011年间,在安省基秦拿(Kitchener)经营家庭托儿中心,曾涉嫌故意给予4名儿童一种含有四氢唑(Tetrahydrozoline)的非处方保健药物,该药物可引起异常嗜睡、低血压、呼吸问题和心率降低。 警方称,虽然4名孩子没有死亡,但其中一人患上重病。艾伦于2013年被落案起诉4项使用有害物质造成人身伤害罪名,被定罪后判处入狱6年。 资料来源:加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