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11:26:51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Adderall

聽說過聰明葯Adderall嗎?沒事別亂用!

着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今年即将上大学的新生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帮助——药物。或者他们可以抵御诱惑,依靠传统的勤奋努力,早睡早起的习惯来养精蓄锐。 对年轻人来说,滥用非处方兴奋剂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带来药物过量和成瘾的风险,而且还会损害睡眠。 从2008年至2012年,在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青年人里,非医疗兴奋剂的使用率从5.7%上升至9.3%。 在过去的20年中,该数字增长了10倍。虽然大学年龄段的成年人患病率最高,但在12岁及以上的少年中,有20%的人有服用非医疗用途处方药的历史,表明这些药物已进入了中学和高中。 滥用会导致并发症 报告称,出于非医疗目的使用处方药的青少年更容易暴饮暴食。他们的最终学历也较低,对其它药物筛查出阳性的可能性也较高。 这对于研究药物对大脑和身体的各种影响的我们这些人来说是深深的困扰。如果同时服用药物和酒精,更容易染上酗酒的恶习,进而肝和心脏受损的风险增加,交通事故率升高。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质、失眠、头昏眼花以及心血管或精神疾病,由于非医疗目的使用兴奋剂而导致的急诊次数从2005年的5212起增加到2017年的15585起。 与阿片类药物不同,青少年滥用兴奋剂的动机不是为了嗨,而是为了保持清醒。非医疗目的兴奋剂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清醒程度。 对于急救人员,军事人员和值班人员而言,长时间不睡觉会导致反应迟钝。但是这些极端的情况与大学生所期望的收益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Adderall是否真能提高健康的、休息良好的人的认知能力。令人惊讶的是,答案是:有时有那么一点点。 弊大于利 对健康成年人进行的一些研究显示,在药效持续的2到4个小时内,注意力和工作记忆会短期增加。但是,有些研究则显示,毫无益处。 实际上,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对多巴胺系统起作用,Adderall可能只是使无聊的任务变得有趣。 这种非同寻常的刺激使学生能够忍耐极其艰巨的任务,这可能会营造出自己变得更加聪明的感觉,并导致了成瘾的可能性。 现在问题就变成了:兴奋剂对认知能力的正面效果否超过了对睡眠和健康的长期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对于这种注意力的小幅提升,需要长期充足的睡眠来补偿。我们表明,即使是在早上服用,也会损害夜间的睡眠。 对深度睡眠尤其如此,而它对复杂思维,长期记忆,免疫功能和身体恢复过程至关重要。 所以,睡眠专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认为,上面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NO。(煎蛋,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校園流行「聰明葯」 「大腦偉哥」藏風險

■被称为“聪明药”的Adderall,据说在北美高校颇为流行。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文琪报道 每年冬天一过,各大学即进入紧张的期末考试准备阶段,学生压力可想而知。但学习这条看似没有捷径的路上,却有人能够另辟蹊径。据知在北美校园流行 一种“聪明药”Adderall,成为不少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潜在帮手。但这种又被称为“大脑伟哥”的药物其实暗藏风险,学生须慎用! 本报记者日前留意到微信上一位学生的询问: “Adderall这种药靠谱吗?我看身边有些同学考试前学习时都会吃,据说看书学习记东西非常快,还可以不打瞌睡,是考前突击和写论文的神器。我在网上找到有卖15加元一粒的,但我胆小,不敢买。我很好奇。” 这种被奉为“大脑伟哥”的神药其实已经流行相当长时间,中国知名的问答网站知乎上就有以“很多世界名校学生要靠吃兴奋剂保持精力吗”为题的帖子,曾经引起多方的关注。帖子中,不但有急功近利的中国妈妈在微信上通过身处北美的“代购人”非法购买“聪明药”,更是引述了媒体报道美国藤校里有20%的学生用过聪明药的普遍情况。这款名为“Adderall”或同类名为Ritalin的“神药”,可以在服用后让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困倦,甚至在北美的高中里就已颇为流行。 被指急功近利 引发多方关注 2013年英国The Daily Telegraph的报道显示,剑桥大学有10%的学生曾经使用过名为Adderall或同类的Ritalin等药物。这些对中枢神经有很强刺激作用的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多动症和嗜睡症以及注意力不急症等病症。正常人服用后,也有能够集中注意力和提高效率的作用。报道指出,由于此类药物是受到法律监管和需要医生处方的药物,有的学生会故意假装患有多动症骗医生开出处方,网上也存在药物的非法交易。 本地医学院毕业的万锦市家庭医生徐丹在接受星岛《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访问时,对北美的高校里有这种情况存在的现象表示了肯定。但她透露,总的来看,在加拿大华裔很少会开这种药,其他族裔的病人相对会开得多一些。 “特别是医学院和法学院的学生,据我所知他们吃这种药是很疯狂的。学生吃完这种药之后,并不是变聪明,而是可以连续两、三天都不睡觉,持续性地一直在图书馆里学习。” 属处方药 高校否认问题严重 记者随后接触到了一位安省某大学临床研究系的在校生,她表示对Adderall在校园内的流行并不陌生,但自己没有吃过。 记者向徐丹提出,是否会有学生会故意假装患有多动症或伪装出注意力缺失等行为获取医生处方的情况发生,或者是否有学生病患要求开这种药,徐丹称:“如果有病人来找我开这种药,如果我不清楚他的病史,或者他的过往病史不清晰,我是绝对不会给开的。它属于会上瘾类的药物,是一种兴奋剂,因此药物的派发会被相关部门所严格监控。我们医生给出处方的相关要求非常高。所有受限制的东西都会导致相关犯罪行为的产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不法之徒会抬高价格,在网上非法贩卖。” 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UTSC)媒体关系专员Don Campbell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大学无法与媒体讨论个别的案例,但在与学校的健康和保健中心核实后,他们报告说并没有看到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的学生中有滥用Adderall的问题或趋势。 ■网传的微信截图聊天记录,显示中国家长越洋通过非法代购购买“聪明药”。 (来自精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