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09:26:05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法国电影

我希望89歲時也能這麼酷 必看法國高分紀錄片:《臉龐,村莊》

作者:  AM1540加拿大A1中文电台 金牌主播 张菲菲 法国纪录片《脸庞,村庄》剧照 人的脸是会讲故事的。 89岁的瓦尔达奶奶,遇到了34岁的半匿名摄影艺术家JR,他们决定坐着小卡车穿梭于法国各地的村庄旅行,车上配备了便携式照相亭和打印设施,把他们偶遇人们的肖像照,随心所欲地贴满不起眼的街头,籍此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当一张张黑白打印的巨大脸孔面无表情地附着在凹凸不平的墙上,仿佛增添了更粗糙苍老的触感,为影片描绘出无法言喻的丰沛情感,一路走来,这一老一少也在对世界的探索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这部《脸庞,村庄》(Visages, villages),可以说是去年最有趣的纪录片之一,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纪录片金眼奖,第42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对法国电影稍有了解的影迷大概听说过阿涅斯·瓦尔达这个名字。19岁时,她把一个碗罩在头顶,对理发师说:“沿着它剪!”从此留起了二次元双色波波头。这位新浪潮祖母,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更创造过一段名垂青史的电影革新。   JR,反叛、神秘。坚持用艺名及黑白静态巨幅人像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墨镜帽子不离身,没人能说出他的真名和模样。我只知道他曾去中国举办过艺术展,并在上海的拆迁房上创作了著名的《城市的皱纹》。 虽然新浪潮已过去了六七十年,但导演瓦尔达带给你的新鲜与感动却依旧如故。影片里,瓦尔达和JR为法国蓝领阶层拍摄的巨幅黑白照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某个乡村一隅,短暂地成为当地的地标景观。这些脸孔可能是茁壮的码头工人妻子、哲学家般的流浪老人、被自己照片困扰的咖啡店女招待、邮包里装满甜瓜与西红柿的中年邮差……一张张毫无特点与美感的脸庞被蓦地放大,深深地介入现实,就连一只山羊也能惊人地诠释出自己的严肃态度,让你在惊愕中无法忽视。 片中的两个场景脆弱而美丽,令人印象深刻: JR向瓦尔达展示了诺曼底海滩上一座从悬崖上坠落的巨型德国地堡,瓦尔达想贴上年轻时自己为已故摄影师布丁拍摄的照片。他们的团队好不容易将布丁的巨幅像贴在了地堡的直角上,记忆中穿海魂衫的少年再次以更大的模样独坐在海边,像摇篮中的孩子般静默地凝视远方。但第二天,上涨的潮水便无情地将照片随奶奶多年积攒的记忆冲刷得无影无踪,一切转瞬即逝……       JR说:“海的行动可真快啊!” 奶奶说:“海总有它的道理,还有风,还有沙。照片消失了,我们也将消失。”   另一处则是片尾:瓦尔达满怀期待带着毫不知情的JR乘火车去拜访隐居的大师戈达尔,我的内心顿时被法国新浪潮时期硕果仅存的电影双杰暮年重逢的场景点燃。然而……明明答应见面的射手座怪老头硬是没有开门,仅在家门口玻璃上给老友留下语焉不详的两句“密语”,瞬间戳中了瓦尔达的泪点,令她思念起同为法国著名导演但早已故去的丈夫雅克·德米,奶奶伤心的含泪咒骂到:“我爱戈达尔,可他就是只臭老鼠!”但临走前仍不忘抹着眼泪,把老混蛋最爱吃的奶油小圆面包挂在了门把手上。 随后JR安慰瓦尔达的方式凝成为了本片最温润的结尾:一路被奶奶抱怨看不到他眼睛的JR突然摘下墨镜,凝视着早已视力模糊的瓦尔达,而他看起来就像是年轻时的戈达尔。瓦尔达说:“我已经看不清了,但我终于看到你了!”两人相拥而坐,眼前是拜伦笔下“有着沉思所需养料与空气”的镜子般的日内瓦湖…… 这部影片的部分资金是众筹而来,六百多人贡献的五万五千欧元仅占整个预算里的一小部分,你却可以在开场字幕里看到每个人的名字。整个故事轻盈、天真,看似有纪录片的自然与随机,但也散落着选择与设计,没有重心,没有规则,没有猎奇,不讨好任何人。这一老一少,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让你在观影时产生奇妙的参与感,你甚至可以听到他们之间有声与无声的较劲与对话,仿佛自己也是一场同行的旅伴。    最后JR更拍下瓦尔达布满褶皱的眼眸与双脚,印在了一辆火车上,让它们代替奶奶去远方寻找更多的风景。而我却几乎掉下泪来,《脸庞,村庄》或许是瓦达尔的最后一部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