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07:30:37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诺贝尔文学奖

快訊:2021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村上春樹依然陪跑

【加拿大都市网】据诺贝尔奖网站刚刚消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布拉扎克·古纳(Abdulrazak Gurnah)获得这一奖项,“鉴于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文化和大陆之间的鸿沟中难民的命运的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 阿布拉扎克·古纳最著名的小说是《天堂》(Paradise),该小说入围了《布克奖》。另一部作品《惠特伯德奖》(Desertion and By the Sea),入围了《布克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专注陪跑了许多年的村上春树,揭晓前依然排在赔率榜热门位置,很遗憾今年仍然未能终结陪跑。 (言西早报道)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

【加拿大都市网】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授予作家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uck),获奖原因:因为她充满诗意的声音,朴素的美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她是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美国桂冠诗人(2003-2004),曾获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波林根奖等,还是耶鲁大学驻校作家,  耶鲁青年诗歌奖评委。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她的诗作大多是关于死、生、爱、性,而死亡居于核心。经常像是宣言或论断,不容置疑。在第一本诗集中,她即宣告:“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难以承受的损失。”(《棉口蛇之国》) 从第一本诗集开始,死亡反复出现,到1990年第五本诗集《阿勒山》,则几乎是一本死亡之书。第六本诗集《野鸢尾》转向抽象和存在意义上的有死性问题。此后的诗集,死亡相对减少,但仍然不绝如缕。与死亡相伴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当人们战胜死亡、远离了死亡的现实威胁,就真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获得安全和幸福吗?格丽克的诗歌给了否定的回答。在《对死亡的恐惧》(诗集《新生》)一诗里,诗人写幼年时的一个恶梦,“当那个梦结束 /恐惧依旧。”在《爱之诗》里,妈妈虽然一次次结婚,但一直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带在身边,给儿子“织出各种色调的红围巾”,希望儿子有一个温暖、幸福的童年。但结果呢?诗中不露面的“我”对那个已经长大的儿子说:“并不奇怪你是现在这个样子,∕害怕血,你的女人们 /像一面又一面砖墙。”或许只有深谙心理分析的诗人才会写出这样的诗作。

惡作劇電話報獲諾貝爾獎 愛爾蘭作家空歡喜一場

诺贝尔文学奖上周四揭晓,爱尔兰作家班维尔(John Banville)当天接到一个报喜电话,事后证实是恶作剧,主办单位瑞典学院正进行调查。 由于瑞典学院去年爆发性丑闻,今年一并宣布去年与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由波兰作家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2019年度文学奖则由奥地利小说家汉德克(Peter Handke)夺得。 诺贝尔奖向来打电话通知得奖人,在瑞典学院上周四公布文学奖得主前约半小时,班维尔接到一通电话,声称来自瑞典学院,告知他是两名获奖人之一。在真正得主公布后,班维尔又收到语音讯息,解释说,评审在最后一刻对得主有了不同意见。 在这则语音讯息中,一名自称是瑞典学院院长马尔姆(Mats Malm)的男子说,由于内部原因,他最终撤回给班维尔的奖项,改颁给其他人。 一般人若是接到来自瑞典学院的电话,大概多半会认为是恶作剧电话,但班维尔确实是多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大热门。班维尔被认为是当代最好的爱尔兰小说家之一,曾在2005年获得英文小说界大奖布克国际奖。这次公布的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也曾在去年获得布克国际奖。 班维尔表示,他一开始确信这个语音讯息,因为当他回拨电话,连接到的是瑞典学院办公室。在恶作剧被揭穿前,班维尔一直认为自己将要成为第四名来自爱尔兰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这场美梦在大约45分钟后幻灭。班维尔认为,这个恶作剧电话旨在抹黑瑞典学院,认为学院应要仔细调查。 瑞典学院方面已否认曾经致电班维尔,或是颁奖过程中出了任何差错。事实上,当班维尔接到语音简讯时,真正的马尔姆当时应该正在召开揭晓得主的记者会。另一项疑点就是,为何班维尔的手机会显示电话来自瑞典学院,是否恶作剧的人确实在学院的办公室打电话?马尔姆表示,将会深入调查。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遭三國政客怒轟

 (星岛日报报道)奥地利作家汉德克(Peter Handke)获颁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在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科索沃引发怒火,因为他支持有“巴尔干屠夫”之称的塞尔维亚已故强人米洛塞维奇。阿尔巴尼亚总理拉马推文怒批:“从未想过诺贝尔奖会令人作恶。道德权威如诺贝尔学院做出这种有失颜面的选择,耻辱变成了一种新价值。不,我们绝不能对于种族主义和种族灭绝麻木不仁。”波斯尼亚国家元首主席团的穆斯林成员扎费罗维奇指责,诺贝尔奖委员会彻底迷失道德方向。科索沃总统萨奇也推文抨击:“这项诺贝尔奖的决定带给无数受害者巨大的痛苦。”

諾貝爾文學獎雙黃蛋 詳解為啥他們能得獎

因性丑闻停颁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昨日回归,揭晓二〇一八年、二〇一九年两届得主。二〇一八年得主是波兰女作家托卡尔丘克,今年得主则是奥地利作家汉德克,两人皆为欧洲作家。托卡尔丘克擅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映射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汉德克则被誉为德语文学重量级作家,但由于欣赏背负战争控罪的前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他的得奖消息在波斯尼亚和科索沃触发怒火。   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尔姆揭晓获奖者时说,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充满激情的叙事想像力代表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活形式”,而汉德克(Peter Handke)用其“富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著作探索了人类经验的外围及特异性”。过去超过一个世纪曾有一百一十六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托卡尔丘克是历来第十五名获此殊荣的女性。   五十七岁的托卡尔丘克是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瑞典学院说,她从未将现实视为永恒的事物,擅长在文化对立面之间,比如“理性与疯狂、男性与女性、家庭与疏离”等,建构张力十足的小说情节,特别以神话、民间传说、史诗、与当代波兰生活景致风格著称。大学读心理学的她,作品反映了波兰的历史和现实,先后以《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以及《白天的房子和黑夜的房子》,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   去年托卡尔丘克以《航班》获得英国布克国际文学奖,小说内容横跨了数个世纪,包括十七世纪荷兰解剖家分解自己腿部截肢的故事,以及波兰伟大钢琴作曲家萧邦死后,他的心脏从巴黎到华沙的旅程。今年四月,她凭最新作品《让你的犁头碾着死人的白骨前进》,再次进入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短名单。   获得二〇一九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汉德克现年七十六岁,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小说、随笔、戏剧和电影剧本等,成为二战后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瑞典学院指他的作品“以语言巧思探索人类经验的边缘和特殊性”。汉德克二〇〇九年获卡夫卡文学奖,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等,成名作是一九六六年的话剧 《冒犯观众》,其他剧本作品包括《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文学创作以外,汉德克与德国导演云温达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一九八七)成为影史经典。《柏林苍穹下》以冷战末期的柏林为背景,以守护柏林的两个天使的视角,展现剧作者对人性深深的思索。   两名得主分别获九百万瑞典克朗(约七百一十七万港元)的奖金。汉德克对自己得奖表示“吃惊”。他获得诺贝尔奖,激起了波斯尼亚和科索沃人民的愤怒。此两地的人普遍认为汉德克是已故塞尔维亚强人米洛舍维奇的支持者。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自由党人巴夫罗维奇说,他无法理解评选团认为“汉德克是伟大作家”,还认为“他对米洛舍维奇和种族灭绝的支持,使他的工作非常出色。”   瑞典学院院士奥尔松日前说,以前的诺贝尔文学奖“以男性为中心”、“以欧洲为中心”,今年有需要“扩大视野”,不料两位得主都是欧洲作家,虽然中一位是女性。 勇批波兰黑暗面 托卡尔丘克接死亡恐吓 波兰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因批评波兰的历史黑暗面,包括反犹太主义,受到波兰保守派抨击,曾收到死亡威吓。她也强烈批评现时波兰的右翼政府。   托卡尔丘克一九六二年出生于波兰西部小城苏莱胡夫,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就学期间在青少年庇护所担任义工,毕业后曾短暂以心理治疗师身分执业,从事心理治疗。她的作品触及波兰过去的黑暗面,与执政民族主义法律与公正党(PiS)提倡的波兰历史版本大相迳庭;加上她谴责波兰政府,因而遭受生命威胁。不过波兰文化部长格林斯基昨日表示,托卡尔丘克获奖是波兰文化的成功。   托卡尔丘克曾表示,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是她认为最能够成为作家导师的学者及思想家,“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故事拥有生命,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它们就以神话的方式陪伴着我们。我们还学到,神话没有消亡,它们只是作为我们生命内在结构的最基本理解而存在”。   她谈及文学观,强调“现实主义写法不足以描述这个世界,因为人在世界上的体验必然承载更多”,“人承载的包括情感、直觉、困惑、奇异的巧合、怪诞情境及幻想,写作应稍微突破这种所谓的理性主义,并用这种方式去强化现实主义的写法。” 汉德克:文学奖应废除 奥地利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汉德克,被视为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作家之一,但也十分惹争议。他曾呼吁废除诺贝尔文学奖;也曾在九十年代的南斯拉夫内战中为塞族辩护,后来多次公开支持背负战争控罪的前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   汉德克二〇一四年曾对奥地利媒体说,诺贝尔文学奖带给获奖者“虚假的册封”,以及“一时的关注”,加上报纸上几页纸的曝光,呼吁废除诺贝尔文学奖。这不是汉德克首次展示自己是个反社会习俗者。他也曾将一九二九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马曼(Thomas Mann)形容为“很糟糕的作家”,指他擅写“自命高人一等的散文”。   更令外界震惊的是,汉德克二〇〇六年参加背负战争控罪的前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他也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南斯拉夫战争中的塞尔维亚人表示同情。汉德克被广泛描述为极右翼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辩护者。到二〇一四年,汉德克获得戏剧界的最高荣誉国际易卜生奖,导致评委会若干成员因不满评奖结果而辞职。极权主义研究者哈格维特指责这是“史无前例的丑闻”。当汉德克抵达奥斯陆领奖时,在场有人权分子向他抗议。   汉德克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六日,出生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奥地利格里芬市。生父是铁路职员,母为斯洛文尼亚人。母亲怀孕时,生父离开了母子。母亲后来嫁给德国士兵布鲁诺·汉德克。汉德克的继父酗酒无度,常虐打他的母亲,他永远忘不掉这一切。当汉德克为就读的天主教寄宿学校的杂志投稿时,首次发现自己对写作的热爱。后来他更放弃继续修读法律,全职投入写作。 文学奖评审改革 遴选分两阶段 陷入性丑闻的瑞典学院为改善形象,在停颁文学奖的一年里进行一连串改革。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奥尔松表示,最新出炉的文学奖经过两阶段过程选出。   第一阶段是由十八名瑞典学院院士当中的四人包括奥尔松,以及五名外部专家,组成一个小组,从保密的提名名单中,精选出八人入围。八人名单交给瑞典学院审议,学院在十月初选出得奖者。入围者必须在投票中获得过半票数才能得奖。   诺贝尔文学奖二〇一八年停颁,前瑞典学院院士、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大众藤森的丈夫阿尔诺是事件始作俑者。阿尔诺是颇有名气的摄影师,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八名女性出面指控他涉嫌性骚扰、强奸,部分事件发生在归属于瑞典学院的场所。此外,阿尔诺还涉嫌先后七次泄露文学奖获奖者名单,让人在博彩公司投注获利。该丑闻让瑞典学院陷入史无前例的危机,多名院士先后辞职抗议,导致二〇一八年的文学奖顺延到今年颁发。

諾貝爾文學獎連頒兩屆 村上春樹又沒拿到

2019年诺贝尔奖得奖名单7日起开始公布,瑞典当地时间今日下午1时揭晓诺贝尔文学奖。上年因遴选机构瑞典学院牵涉性丑闻而停颁,今届将会补颁2018年度的奖项,一同宣布两届得主。由波兰女作家Olga Tokarczuk夺得18年度文学奖,而19年度文学奖就由奥地利作家Peter Handke。

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公布 村上春樹能否獲獎?

瑞典文学院去年因卷入性丑闻等事件陷入信任危机,未能如期颁发诺贝尔文学奖,预计本月10日将一并公布2018年及2019年的文学奖获奖者。每年都被认为有夺奖机会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能否获奖,再度备受关注。  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诺贝尔文学奖今年将同时公布2018年及2019年获奖者。除了村上春树外,加拿大诗人卡森(Anne Carson),及长居德国的日本作家多和田叶子等,都被视为有夺奖机会。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村上春树会受到大众高度期待,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村上春树是日本现代作家中,作品广受世界读者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逾50种以上语言,是全球读者都期待推出新作品的作家。 第二,村上春树曾夺得不少国际性文学奖项,例如2006年获得爱尔兰法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及捷克的卡夫卡奖。而从卡夫卡奖来看,在村上春树获奖前的2005年及2004年得主,都在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村上春树是否也会获诺贝尔文学奖变得备受关注。  虽然还未拿下诺贝尔文学奖,但村上春树在2006年后又陆续夺得许多奖项,就连英国博彩公司每年针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到现在还是把村上春树视为最有可能获奖的其中一人。  瑞典文学院去年卷入性丑闻等事件,一名女院士的丈夫涉嫌性侵、性骚扰及泄露文学奖获奖者姓名。瑞典文学院因此陷入信任危机,取消颁发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所以今年同时公布2018年及2019年获奖者。  此外,诺贝尔和平奖预计本月11日颁发,16岁的瑞典环保少女桑柏格(Greta Thunberg)被认为有希望夺奖。根据英国各大博彩公司预测,桑柏格在和平奖最具人气;如果桑柏格能获奖,将刷新2014年由当年17岁的巴基斯坦人权斗士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获奖的最年轻纪录。不过,奥斯陆和平研究所(PRIO)认为气候变化与(和平奖传统主题的)武力纷争之间的直接关连并不明确,将桑柏格排除在可能获奖人选外。  被认为有机会夺下和平奖的还有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Abiy Ahmed)、纽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等人。 

受性侵醜聞拖累 諾貝爾文學獎今年可能停發?

GETTY IMAGES图片 历史最悠久最有声望的文化类奖项之一诺贝尔文学奖今年可能会暂停颁奖,颁奖组织承认其面临危机。瑞典学院因处理法国摄影师尚-克劳德·阿尔诺(Jean-Claude Arnault)的性侵指控而备受抨击,阿尔诺是瑞典学院一名前院士的丈夫。 本周四(5月3日),瑞典学院将决定是否会颁发今年的奖项。 丑闻是如何发酵的? 去年11月,受#MeToo运动启发,18名女子对阿尔诺提出性侵和性骚扰指控。据报道,一些指控发生在瑞典学院的房产内。阿尔诺否认所有指控。 经过投票表决后,瑞典学院拒绝从院士名单中开除阿尔诺的妻子、诗人和作家嘉塔莉娜.费洛斯坦逊(Katarina Frostenson)。 ▲阿尔诺和弗罗斯滕松夫妇。网上图片 这起事件以及利益冲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字泄露等指控导致瑞典学院分裂,引发一波辞职潮,辞职者包括费洛斯坦逊及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长莎拉·丹妮奥斯(Sara Danius)辞职。 瑞典学院的成员们公开互相攻击。学院的一名成员恩达尔(Horace Engdahl)称一些辞职的成员是“输不起的人”,并形容丹妮奥斯是史上最差的秘书长。 丹妮奥斯的支持者将她视为与一家男权机构斗争的改革者。在她辞职后,包括瑞典文化部长在内的一些支持者发布了他们穿着丹妮奥斯喜欢的蝴蝶结衬衫照片来声援她。   ■莎拉·丹妮奥斯请辞。EPA图片 因为院士都是终身职位,所以无法请辞,但他们可以停止参加瑞典学院的活动。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称他将改变这些规则。 阿尔诺也被指控2006年骚扰瑞典王室的继承人维多利亚公主,但阿尔诺否认了该指控。 会影响诺贝尔文学奖吗? 瑞典学院的一名院士卫斯伯格(Pers Wästberg)对《卫报》表示,周四的会议后,可能会发布一项声明,决定今年继续颁奖或延至明年。如果决定是后者,那么两年的奖项都到2019年10月再公布。 未来情况仍不清楚,但一名消息人士对瑞典广播电台表示,搁置今年的奖项是恢复该组织声望的唯一方式。 #MeToo运动显示了性侵的广泛,潜在的获奖者难以接受仍在混乱中的学院颁发的奖项。 瑞典学院的一项声明称,诺贝尔文学奖的声誉被严重损害,并承诺计划恢复公众信心。 瑞典广播电台文化记者(Mattias Berg)称:“这是瑞典学院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 停发文学奖有多不寻常? 可能导致今年颁奖暂停的原因比较特殊,但也有一些年份,诺贝尔文学奖并未颁出。 该奖项总共有7次未颁发,大多是在战争年份,尽管1935年被认为没有候选人够格获奖。最近一次没有颁奖是在1943年。 以前的获奖者都十分杰出,背景多种多样。 近年来获得该奖的人士包括,美国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及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还包括尼日利亚作家、诗人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Alexandr Solzhenitsyn)和印度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来源:BBC中文网

移民作家石黑一雄:日本武士階級和英國中產階級的混合產物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被称作日裔的移民作家,实际上他的作品中却看不到日本小说家的影子。早在1960年,不到六岁的石黑一雄就跟父母从日本长崎移居到了英国,之后很多年,他从未回过日本。他本人曾说日语“很差劲”,几乎从未用日语写作。但是,以“国际作家”自称的石黑一雄对自己日本身份,还是很认同的,他说,“我并不能够完全接受英国人,因为我生活在一个说日语的家庭里,还有着一对日本父母。”很多时候,石黑一雄是个矛盾的混合体,因为他的父母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向他灌输日本的价值观,“我的父母当时并不知道我们要在这个国家(英国)呆这么久。”在某些方面,石黑一雄认为日本似乎和他越来越相关。 “我的父母是日本人,我被他们抚养长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习惯了日本的价值观。”不过,话说回来,老师、朋友和妻子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另一方面重要的影响,他并不想否认他们的意义。做到既忠诚于过去又忠诚于现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石黑一雄看来,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存在,日本之于他也只是“曾经只回去过一次的地方”。 “我们身上还有着三分之二别的东西,正如气质、性格或者理想并不是割裂地存在,它们相互交织……最终形成一个有趣的均匀混合物……混合文化背景、种族背景……”石黑一雄曾经形容自己是日本武士阶级和英国中产阶级的混合产物,当然,他更喜欢被人们称为“国际作家”。作品特色:借科幻或奇幻外壳写现实2016年,石黑一雄曾凭借名作《长日留痕》摘得英国“布克奖”。他的新作《被掩埋的巨人》也于2016年被引进推出中文版。这部小说借用“科幻”或“奇幻”元素,关注现实问题,包括国家、种族的矛盾冲突等。不管是《长日留痕》《别让我走》,还是《被掩埋的巨人》,“记忆”都是贯穿石黑一雄创作生涯的主题。在《被掩埋的巨人》中,石黑一雄讲述了英国亚瑟王时代的“奇幻”故事。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本土不列颠人与撒克逊入侵者之间的战争已走到终点,两个族群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了数十年。但与此同时,一片奇怪的“遗忘之雾”充盈著英格兰的山谷,吞噬著村民们的记忆。年迈的不列颠人埃克索夫妇想要赶在记忆完全丧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脑海中的儿子,于是匆匆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在路上,遇到了两位屠龙骑士:不列颠亚瑟王骑士高文和撒克逊人维斯坦,他们想要杀死喷吐迷雾的巨龙。途中随着海拔升高,迷雾飘散,众人的记忆开始复苏,原来这片迷雾背后所掩盖的是一个黑暗血腥的过去,而大家在屠龙问题上也产生了分歧。自从2005年出版《别让我走》后,石黑一雄花费了10年的时间创作《被掩埋的巨人》。小说问世后,“奇幻”色彩引起不少关注。社科院外国文学专家陆建德认为,奇幻只是小说的一个外衣,实际上它是牵涉到很多英国具体的历史,如果读者了解那段英国本地人和外地人争斗屠杀的过程,看起来会很沉重的。陆建德解释说:“亚瑟王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在英国历史上起到神奇的治疗民族创伤的作用,在这个时代,不同民族背景的人走出了战争,都在他统治下生活。英国后来成为一步一步真的要走到强盛,就是要克服自己民族的创伤,有些事情大家应该遗忘还是应该记住?这是这部小说的意义所在。”据出版方介绍,《被掩埋的巨人》已被曾出品过《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斯科特·鲁丁制片公司买下电影改编权。来源:华西都市报C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