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10:41:15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肿瘤免疫疗法

癌症或许不再是“绝症”,诺贝尔奖医学成果将成“抗癌神器”

■美国科学家艾利森(图左)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图右)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美联社 癌症以后可能将不被称做绝症,科学家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1日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作出的贡献。评奖委员会说,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癌症,今年的获奖者“创立了癌症疗法的一个全新理念”,“通过激发我们免疫系统内在的能力来攻击肿瘤细胞”,他们的发现是“我们在与癌症战斗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评奖委员会成员史密斯说,今年诺贝尔奖获奖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癌症治疗带来“新风尚”。此前的治疗方法集中在肿瘤细胞上,新的研究主要针对免疫系统,这提高了治疗效率。 艾利森亲人患癌痛苦离世 70岁的艾利森为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教授。综合新华社、《中国时报》报道,艾利森发现人体免疫T细胞表面有一种叫作CTLA-4的分子,对其进行“阻击”会解除免疫细胞受到的束缚,从而全力对抗癌细胞。其研究发现,免疫系统中有种蛋白质的功能就如刹车一般,如果能松开刹车掣,就有可能释放免疫细胞攻击肿瘤。 艾利森表示,获得这一奖项让他“感到荣幸和谦卑”。他2015年受访时曾表示,投入癌症研究一大原因来自亲人的离世。他的母亲在他11岁时死于癌症,哥哥58岁时死于摄护腺癌,“他们都死得太早,死得太痛苦,他们都经历了很痛苦的癌症治疗过程。” 谈到坚持下去的动力,艾利森表示,一是因为好奇心,第二是因为很想比别人先知道、先发现。他喜欢当第一个“我弄懂了”的人。接下来他会想,他很幸运可以发现这些新事物,应怎么运用这发现去治疗疾病、帮助他人。 2014年第一个PD-1抑制剂在美国上市。2015年12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宣布黑色素瘤脑转移由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愈后,免疫治疗便被奉为抗癌“神器”。 截至目前,全球药品市场共有160多种PD-1新药获得上市或上市审批中。中国有100多家企业投入了PD-1单抗研发,共有193项PD-1试验登记开展,研发热度仅次于美国。 本庶佑受生物学书启发 76岁的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发现了另一个免疫细胞“刹车”分子PD-1,根据他的发现所开发的PD-1阻断疗法已被证实在对抗肿瘤方面具有突出效果。本庶佑在京都大学对媒体说,他是在和同事讨论论文时听到获奖消息的,“完全出乎意料”,“我很高兴,但也感到震惊”,“我想继续我的研究……让这种免疫疗法能够比以往拯救更多的癌症患者”。  本庶佑自1984年在京都大学任教迄今,是21世纪免疫医学的先锋,开创了日本的基因研究。他花20年时间发展T细胞表面受体PD-1抑制剂,借由阻断PD-1的功能,可以松开免疫细胞的“刹车”,促进免疫T细胞活化。其癌症治疗方法“免疫疗法”,治愈无数癌症病患。 本庶生于京都市,医生父亲担任山口大学教授。他1960年进入京都大学医学部,受生物学书籍启发,对分子生物学感到兴趣,1971年赴美研究抗体基因并拓展到免疫领域。除了在医药上的成就,本庶佑也是位充满哲学思想的科学家,他欣赏中国道家“浑沌”的概念,藉以思考天地宇宙,发现无限的可能。 曾一起在中国领奖 除了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两位科学家也曾一同在中国获奖。资料显示,2016年12月17日第二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暨第一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 艾利森和本庶佑因在人类肿瘤免疫疗法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获颁首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本庶佑和艾利森同时也都是台湾“唐奖”首届生技医药奖得主。 这项研究的原理很简单,可以用漫画教你看懂。 果壳网的漫画为你解读—— 如果外来物质入侵了人体,或者人体细胞叛变成了癌细胞,免疫系统就会激活,向它们发动大规模打击。 两种蛋白的“刹车”机制 生理/医学诺奖知多少 相关报道: 加拿大女物理学家获诺贝尔奖  来自滑铁卢大学 Strickland教授在滑铁卢大学首页的照片 据美联社报道,10月2日星期二,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女副教授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 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将9百万克朗奖金的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Arthur Ashkin,另一半由Donna Strickland和法国的Gerard Mourou分享。 图片来自诺贝尔奖媒体办公室(中间的是Strickland) Ashkin研发了可以抓取病毒之类细小粒子的“光学镊子”。Strickland和Mourou协助研发了可广泛用于工业及医疗的强短激光脉冲。 唐娜·斯特里克兰任职滑铁卢大学 Strickland出生于1959年5月27日,是55年来首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她将获得金质奖章、证书,并与其它科学家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Strickland与法国科学家Mourou的贡献是研发了一种“产生高密度、超短光学脉冲”的方法。这种脉冲放大技术能让激光以极高的精确度在各种材料商进行切割、钻洞等操作,还可对生物组织进行操作,并应用于眼科手术。 瑞典皇家科学院赞此成就是具有“革命性的”。 滑铁卢大学今天已将首页图更换为Strickland教授的照片,以庆祝她的荣誉和科学贡献。明天,诺贝尔官方会公布化学奖获得者,周五还会公布和平奖获得者。 科学的发展正在改变地球人的生活,亲人患癌将不再意味着生离死别 来源:都市加息追踪(综合星岛日报、加拿大都市网、腾讯新闻、果壳网等)

美日科学家因肿瘤免疫疗法获诺奖 为何缺这位华裔科学家

2018年度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奖者。中国之声图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季”10月1号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大幕拉开。当地时间上午11点半、北京时间下午5点半,医学或生理学奖率先揭晓。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公布:本年度获奖者为美国科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 CTLA-4和PD-1是防“自残”的 相关资料显示—— 获奖者之一的詹姆斯·艾利森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他首次发现阻断CTLA-4能够激活免疫系统的T细胞,去攻击癌细胞,他还首次研发出了用于肿瘤免疫疗法的CTLA-4抗体。 詹姆斯·艾利森 第二位获奖者本庶佑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他首次发现PD-1是激活T淋巴细胞的诱导基因,其后续研究揭示了PD-1是免疫反应的负调节因子。 本庶佑 两种蛋白的“刹车”机制 听着有点迷糊?简单说就是,他们分别发现了CTLA-4和PD-1。 这两个字母差别很大的名词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凑在一起颁奖? “他们都是免疫检查点。”生物学者杨光华说,将这个名词拆分出“免疫”“检查点”两个词来看,会更好理解。“免疫”说明存在于免疫反应系统中,“检查点”可以理解为交警设立的“检查点”,体内细胞会被免疫系统巡查,对上了“暗号”就认为是“自家人”,放行;对不上“暗号”,就识别为“坏蛋”,才会启动机体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对癌细胞发起“围攻”,消灭它们。可以理解为,PD-1或CTLA-4只是机体进化出来防止淋巴细胞对机体内好细胞“自残”的。 因此,很多免疫学专家将免疫的本质认定为是“自我”和“非我”的识别问题。 识别的“探头”之一就是这些位于细胞膜上的免疫检查点。此次诺奖获得者詹姆斯·艾利森经过序列分析,在T细胞表面找到一种叫做CTLA-4的蛋白,而本庶佑正是在浩瀚的基因组中发现了在寻找启动程序性死亡的基因的过程中,误打误撞发现PD-1基因在小鼠体内,起到了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 在千万年的进化中,T细胞和癌细胞“智斗”频繁。癌细胞比人类更早意识到“检查点”的存在,进化出了“暗号”让自己不被识别。 癌细胞上的暗号被称为“配体”。例如,其中PD-1的配体是PDL-1,T细胞上的PD-1要来检查癌细胞,癌细胞把PDL-1的小手伸出来,连连说“友军友军”,T细胞一验证,就对它们睁一眼闭一眼了。 诺奖获得者两年前曾在上海领奖 资料显示,2016年12月17日,第二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暨第一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以及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在人类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获颁首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每位获奖者将获得证书与奖杯,并共享300万元人民币奖金。 “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 自2015年12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宣布黑色素瘤脑转移由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愈后,免疫治疗便被奉为抗癌“神器”。在2014年,PD-1抗体药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等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在我国,多家企业2017年提出抗PD-1/PD-L1单抗品种(免疫治疗药物的一种)的上市申请。 2018年8月28日,中国大陆首个PD-1抑制剂正式开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上了期待已久的“O”药。 但免疫治疗药物并不一定对所有患者有效。“人体的免疫系统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多样,接受同样治疗后的患者的疗效差异也非常巨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此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意味着免疫治疗后,超进展、假性进展、不良反应都可能发生。临床应用为科学家提出了“预判”免疫治疗效果的要求。目前科学家的研究正是在寻找治疗效果的预判依据,如生物标记物等。 接受化疗的患儿 | Bill Branson/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免疫抑制获诺奖独缺陈列平 “很难过咱们华人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陈列平教授没有获奖。”诺奖揭晓一个小时后,一位学者发着这样的感慨。 相关资料显示,免疫学者、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免疫治疗研究所所长、耶鲁癌症中心免疫学部主任陈列平,1999年在肿瘤细胞表面发现PD-1的配体(PD-L1),随后发现利用抗体可关闭PD-1/PD-L1通路,将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引导向临床试验。 陈列平 药明康德也在发表的诺奖解读文章中指出:陈列平教授课题组在论文的摘要中富有前瞻性地写道,“这些发现可能带来基于T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 “陈列平的贡献是在肿瘤细胞和T细胞上。” 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毛冠平博士表示,他首先意识到这个发现能够用来对付“癌症”。 淋巴T细胞电镜扫描图 | NIAID/NIH 毛冠平说,虽然获奖者本庶佑教授,与其他两位教授合作找到了PD-1的两个配体PD-L1与PD-L2,并阐明了PD-1参与的信号通路,但研究工作被视为一个T细胞激活过程相关信号通路的发现,并没有把这个细胞通路和肿瘤治疗联系起来,也未意识到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是本庶佑最早克隆了PD-1,但他当时不知道用它来进行免疫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一位专家表示,本庶佑1992年克隆的PD-1,但他是在1999年陈列平克隆了PD-L1并尝试在癌症免疫领域使用之后,才将其转向应用的。是陈列平走出了应用的第一步。 “就像人类基因组测序一样,一下子测出几万个基因,是不是这个计划的领头人应该获得所有这些基因的相关诺奖呢?并不是。”有专家表示,找到的确很重要,但知道怎么应用也很重要啊。所以有人说,本庶佑的确可以得诺奖,但有本庶佑就应该有陈列平。 来源:中国之声、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