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01:16:42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芳华

她是《芳华》里女兵原型,年近60却面如少女,冯小刚激动到“变形”!

《芳华》上映14天,票房突破10亿大关, 创造了中国文艺片票房最高纪录。 这部电影彻底捧红了黄轩, 让严歌苓再度浮现在公众面前, 也让冯小刚又火了一把。 不少网友表示,看了《芳华》深受感动: “我们在最好的年代虚度光阴, 他们却在最坏的年代洗尽铅华。” “我有些理解我那个参过军的‘怪脾气’的爷爷了!” “冯导这次真的走心了!” 更有长辈表示: 看哭了!因为有过相同的经历, 所以感同身受! 就连马未都和高晓松 对这部电影也都深有感触: 大家在感慨《芳华》创造奇迹的同时, 也把目光聚焦到了“那些花儿”身上。 《芳华》主题曲《那些花儿》 其实文工团里的“那些花儿”是有原型的。 最近,冯小刚在做客CCTV6《国片大首映》时, 节目组请来了《芳华》中文工团少女的原型: 这些女兵里不仅有冯小刚的战友, 还有电影《芳华》里角色的原型, 以及参与《芳华》的创作者。 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作为电影里 萧穗子的原型杨慧。 她一出场便惊艳了现场所有人! 因为她是1959年出生的啊, 今年58岁了,但她看起来...... 网友们立马get到了冯小刚对文工团的执念: 这才是冯导的白月光啊! 年近60的杨慧阿姨看上去不过30出头! 不仅脸上丝毫看不出留下岁月的痕迹, 就连皮肤也是白到发光, 那乌黑发亮的短发, 没有颈纹的天鹅颈, 还有那纤纤玉手, 哪个地方能看出这是快60岁的人? 小编忍不住想代表广大90后00后问句: 杨慧“小姐姐”,你是吃了防腐剂吗? 年轻时候的杨慧(右) 不论是样貌,身材还是气质都太赞了, 就连那普通的衬衫在她身上都显得英姿飒爽。 此外, 她腰背笔挺,精气神特别打动人, 一上台就舒展自信,大方得体, 没有一点儿老年人的暮气! 一看就是文工团打下的好底子! 她的出现,连冯导都激动得“变形”了。 几十年没见, 冯导第一个感叹就是她太年轻了, 自己都变老头了。 杨慧被称赞后抱拳说谢谢, 然后爽朗一笑, 美得很大气自信,又不自傲。 相由心生,她的美美到了骨子里。 而接下来, 她更是用流畅优美的舞姿 再次让人感叹一种年轻人的身姿和活力。 与《芳华》中饰演萧穗子的90后钟楚曦, 两代“连长”同台跳舞,杨慧也豪不逊色。 杨慧和钟楚曦再现电影经典舞蹈 《芳华》人物原型当然不止一位, 接下来出场的宋玮也有着特殊的身份。 她不仅是电影里隋源饰演的卓玛的原型, 也是电影里各位女演员的舞蹈指导。 节目还请到了另外几位 风姿依旧绰约的文工团女兵, 如张芸、滕玉芊、岳丽秀等。 三位老师芳华岁月里的照片: 那个年代是没有修图的, 这些老师都有一种天然的美, 这种美才能持久,才更动人。 冯导在为电影《芳华》选角时, 也是非常的用心, 要找那种具有天然气质的女孩, 能够自然地将人带入到那个年代。 因此电影中舞蹈队的女孩 都是“千里挑一”挑选出来的, 首先是天然美的长相, 然后是才艺, 再看表演和台词等等, 而且小刚导演会观察她们 远景、中景、近景的形象, 非常认真细致。 让小刚导演一直念念不忘的 一出舞蹈就是《草原女民兵》, 虽然最后电影公映的时候 剪辑到只剩三四分钟, 但是这部舞剧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了 当时文工团的那代人的身体里。 这张曾经的排练照和影片中是一致的, 身上的服饰与何小萍 在高原上独舞的衣服一样 具有民族特色。 而这个舞蹈就是小刚导演想拍 这部电影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节目中,当年文工团的那些“花儿”们, 再一次激动地跳起了 当年的那支承载芳华岁月的舞蹈。 尽管已经过去三四十年, 这些女兵仍旧清楚地记着这些动作, 抬腿的高度, 舞蹈进入的点还是十分整齐, 仿佛重回芳华岁月。 文工团女战友们跳《草原女民兵》中舞蹈原版片段 从豆蔻年华到中老年之境, 4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 如今,回忆起自己当年在部队 文工团的青葱岁月, 每个人依然记忆犹新。 而彼时, 那个“话不多,但很幽默”、 “性格比较内向”、 “勤勤恳恳做事的” 文工团时期京剧团舞美队的冯小刚 已经把这一切 悄悄地留在了记忆里, 凝结成了今天的《芳华》。 都说美人美在骨不在皮, 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的, 才是真正的美人! 来源:人民日报

青铜专栏:理想主义时代中的芳华(一)

雪白的大腿抬起来,纤细而有力量,蛮腰盈盈一握,眉目如画,放松而饱满的肩膀,充满弹性的肉体,流汗都是荷尔蒙的味道,如果青春只是这些,说实在的,没有什么好致敬的。 但是青春是什么?您如果问我,我只好实话实说,青春就是这些,别无其他,跟40岁50岁60岁一样的日子。所以,青春本质上没有什么好激动的,任何一种回首都是一种自恋的情绪,人人都自恋,所以容易产生共鸣。你再用昏花老眼去PS,青春都跟生命本身一样,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那么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回首青春呢?而且回首的时候总是充满无限眷恋,好像冬天不肯离开热被窝的小猫。是因为青春意味着荷尔蒙,意味着繁殖,所以作为哺乳动物,对生殖能力有著发自DNA的图腾式崇拜,这是动物性的。对青春的眷恋是动物性的,跟崇拜阴茎和乳房一个道理。要明白这一点,否则容易瞎激动。 “致青春”是一种动物本能,是一种低级情绪,不是高级审美。而冯小刚把这种情绪当成了审美,觉得值得歌颂。这是冯小刚的厉害之处,他善于把握最底层次(或者说最浅显)的情绪,给予修饰得刚刚好的文艺表现,不多不少,貌似有格调,然后求共鸣,最后能卖钱。很多年前大家就说他媚俗,他认了,死活不肯往上走,如果他兢兢业业地俗媚了,也很好,每年出一部杨柳青年画,挺喜闻乐见的,但是他有一个跟他的格局并不匹配的野心,于是就有了《芳华》。 我觉得碰青春怎么碰都好,但是碰理想主义,嗯嗯,你最好小心一点。因为这个更高级,属于灵魂的,不是那么容易把握,果然,《芳华》露怯了,看的我不大舒服,真心希望冯道拍一部爱情片算了。 严歌苓以细腻见长,她也不是有大格局的作家,对生命和灵魂的体会非常丰富敏感,但是浅显,她本身没有侠气,她的作品缺少跟生命本质和解的磊落,这是女作家的通病(我这算不算打击面有点大啊),女性长于感受,而弱于思考,道致很多东西特别容易刻骨铭心,咬牙切齿的,而情绪再强烈,它也是情绪,是后庭花,不是参天木,所以,看似芳华如锦,都在地上趴着呢,没有拔出来。 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