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08:11:42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阿兹海默症

韩国演员因阿兹海默症被遗弃在法国

韩媒报道,曾主演电影《诗》的韩国女演员尹静姬(77岁)因为阿兹海默症被独自遗弃在法国,丈夫和女儿身在法国却都没有照顾。2月5日,青瓦台国民请愿留言板上登出了“救救与外界隔绝的电影演员尹贞姬”的文章。 请愿人表示,“她和丈夫分居,没有得到配偶的照顾,在巴黎郊外的一栋公寓中孤身一人与阿兹海默症和糖尿病做斗争”“丈夫住在巴黎郊外的家中,一直躲避着妻子”。 “虽然她的女儿住在附近,但由于工作和家庭生活繁忙,无法照顾好自己的母亲”“被配偶和女儿抛弃,尹静姬独自与疾病作斗争, 一个人也不能外出,过着监狱般的生活”。 请愿者发文请求:“尹静姬虽然长期居住在巴黎,但她热爱韩国电影,不放弃韩国国籍。”“她一直希望在韩国土地上度过晚年,希望她能摆脱被直系亲属搁置、连基本人权都被剥夺的状况,回到韩国度过余生。” 2019年,尹静姬丈夫白建宇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尹静姬已经连续10年与阿兹海默病魔作斗争”。她1976年与钢琴家白建宇结婚,两人只有一个女儿。 尹静姬在60年代曾被称为“女演员三驾马车”之一,她共出演320多部电影,最后一部就是李沧东导演的《诗》,她也与导演一起登上戛纳国际电影节红毯。(新浪电影)

这个病是老人“健康杀手” 人人都怕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

网上图片 数据显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然而,很多人甚至是部分医师到目前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仍存在大量误区,导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和治疗率非常低。今天,让我们通过图解来认识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症的认知普遍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老年痴呆是老糊涂,并不需要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记忆力和反应速度可能会有轻微下降,但绝不会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实际上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早期治疗。 误区二:老年痴呆不会致命,只是记性差点 老年痴呆早期表现为忘性大、丢三落四、做不好家务等等,可能会引起各种事故。患者逐渐出现迷路,不认识家人、打人骂人等精神症状。晚期出现缄默不语,二便失禁,各脏器功能衰竭。 误区三:老年痴呆没办法治,只能任其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连续谱—无症状临床前期、轻度认知损害期、痴呆期。临床前期和轻度认知损害都属于痴呆前期,这是最佳的治疗时期,此时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老年期痴呆中有一部分是脑血管病、代谢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脑积水等造成的,有些通过治疗可以逆转或延缓发展。 多一些陪伴和关爱! 来源:央视新闻

华人科学家研究阿兹海默症获新突破 两招教你如何预防

■■从事阿兹海默症研究已经30年的宋伟宏,指研究很有意思,但非常艰难。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冯瑞熊报 加拿大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下称“阿症”)首席研究员宋伟宏,联同中国专家,花近10年时间,从一个中国的病例上,发现阿症一个以前从未公布过的基因突变,从而找出治疗阿症的新靶点,为研发该病药品带来新的突破。不过,宋伟宏坦言,要制出治愈阿症药品尚有一段长路。 本身是卑诗大学(UBC)精神病学教授及该校中国高级顾问的宋伟宏,周五接受《星岛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人口老化,一般称为脑退化症的阿兹海默症越来越普遍,65岁以上的人,平均9人就有一个,到了80岁以上,发病率更达30%至50%,所以世界各地研究机构都花尽心思,希望能找出治疗该病的药品,可惜至今仍未成功。现时阿症病人所服用的药品都是15年前开发的,那只能延缓病情,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有毒蛋白扰乱大脑神经细胞 宋伟宏指出,阿症患者的特征,是大脑出现老年斑(或称神经斑)的有毒蛋白amyloid beta,这种蛋白的出现,导致记忆有关的大脑神经细胞死亡,所以被指是大脑疾病。早前,有研究发现人体一种称为“早老素”的酶,可以抑制amyloid beta。当时科学家以为可以借此找到治疗阿症的药品,无奈其后发现早老素虽然可以抑制amyloid beta,但它同时干扰到对脑细胞发展很重要的另一种蛋白Notch,科学家在试验新药时,发现新药不仅单未能有效延缓阿症的病情,更产生不能接受的副作用,最后新药研制宣告失败。 宋伟宏说,在约10年前,他与山东大学教授孙秀莲,在一个早年患有阿症的中国家庭病例中,发现患者都有一种以前未有见过的基因突变,而这种基因突变中的早老素,跟其他早前发现其他早老素不同,不会干扰到Notch。 宋伟宏指这个发现,令科学家在研究阿症药品时,出现一个新靶点,即有机会研制一种即可以抑制amyloid beta,又不会产生副作用的药品。不过,他坦言仍不知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研制出根治阿症的药品。 该研究报告已在在英国科学杂志《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 宋伟宏表示,很多人都会问他如何防御患上阿症,他也没有一个确实答案,但指市民可以循两方面去做,第一是饮食要均衡,不要偏食;第二是经常锻炼,除了身体锻炼外,智力锻炼也很重要。 他建议长者不要自我隔离,要有多些社交活动,包括与人聊天等,将有助减低患上阿症的机会。

阿兹海默症药研遇重挫 目前无法避免病情恶化

阿兹海默症。网上图片 制药巨头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与礼来(Eli Lilly)周二宣布,他们将终止共同研发的一款阿兹海默症药物临床试验,原因是药物无法达到原先目标。而这无疑是阿兹海默药物研发进展的一大挫败。 这两间公司表示,他们委托的独立监测委员会指出,旗下阿兹海默症药物lanabecestat“不太可能”达到原先设定的治疗目标,因此他们决定停止此款药物的两项大规模试验。他们表示,此药物治疗成效不如预期,但终止试验与药物安全性无关。 《工商时报》报道,阿斯特捷利康发言人表示,双方未来仍将持续合作,共同进行另一款阿兹海默症药物的早期阶段试验。阿兹海默症现行治疗方案仅能减轻症状,无法避免病情恶化。美国约500万民众深受此病困扰。根据世卫组织(WHO)预估,2012年全球罹患阿兹海默症的病患约3560万人,到2050年预计将增加两倍。 礼来研究实验室总裁史可罗斯凯(Daniel Skovronsky)指出:“阿兹海默症成因复杂,这是当代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我们对于患者深感抱歉,但我们不会放弃继续寻找解决方案。” 虽然全球各大药厂纷纷加入研发新药的行列,但因阿兹海默症的成因不明,导致药物研发进度落后。强生集团(Johnson & Johnson)上个月表示,由于阿兹海默症药物疗效不如预期,因此决定放弃进一步测试研究。 但礼来等部分药厂仍决定继续投资阿兹海默症药物研发,因一旦取得进展后,未来报酬将相当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