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U学者找到使人更快乐的依据:施比受更快乐

加拿大都市网

■ SFU 教授阿克宁的研究证实,施比受得到更多快乐。 SFU 网上图片

本报讯

在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施比受更好”(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卑诗省一位女教授,就一直在寻找这个说法是否有科学证据。近日,她终于找到证据了。

西门菲沙大学(SFU)心理学教授阿克宁(Lara Aknin)最近在大学向听众介绍她的研究结果她说,要给大家介绍的研究成果题目是:使人更快乐的科学根据。能为别人花费时间和金钱的人,通常比那些只考虑自己的人更快乐。尤其是基于一些正确的理由,为别人花钱就更让花钱者觉得快乐。

阿克宁近年来花了很多时间,思考那些乐于施舍的人,会不会,何时会,为什么,以及能得到怎样的情绪回报。

到目前为止,她和她的研究伙伴已经发表了诸多研究成果,包括在2008年通过实验,证明了哪怕为别人只花5块钱,就可以带来比自己花5块钱更多的快乐。而在2013年又证实,这样的实验结果,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贫穷国家,乃至小规模传统社会都是相同的。

快乐首先来自于良好社会关系

她的最新研究是与另外两名学者一起完成的,研究报告题目是“乐观情绪与推广有益社会行为“。

这篇论文有3个主要内容,一是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有益社会的行动;二是积极的情绪,例如乐观,可以带来有益社会的行为;第三,从事有益社会的行为,可以带来积极的情绪。

文章认为,人类本来都是亲社会的。人们愿意帮助别人,可能出于各种原因;而人们关注的是积极情绪的作用。

积极情绪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正面的经验,也可以促成未来的相似行动。简言之就是,有证据表明,积极情感在人的成长期间,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并得到奖励。

在对成人的研究中,他们曾随机选择了700个成人,发给他们一份调查问卷,问卷上把快乐程度分为10级,让受调查者选择自己大概属于那一级。然后选出自认快乐程度最高的70人,再对他们进行深入调查。

结果大多数都是有很好的社会交往和朋友圈,也有的是从参加体育运动获得快乐。

助人确实也可带来更多快乐

阿克宁称,除此之外,通过帮助别人收获更多的快乐也是一种方式。无论是捐血,还是为他人付出时间,受到无私或其他原因的激励作出善行。

这些人在情感上获得的快乐回报,要大大高于以自我为导向的行为。

阿克宁还曾研究慷慨助人的动机,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她说,并非所有的给予都一样。慷慨的行为通常都是出于对他人的关心或关心,但“亲社会行为”也可能是出于自私的目的。例如有人捐款可能是为了出名或税收抵免,也有人是为了给同事给老板留下好印象。所以,她也研究以自我目的为导向的给予行为,会带来怎样的经验和情感回报?

给予和快乐之间是双向关系

她的研究还发现,给予和快乐之间不仅是单向关系,而且是双向关系。她指,帮助别人可以让人感到快乐,而快乐的人更有可能愿意帮助别人。无论是对成人的研究,还是对儿童的研究,都存在这种积极的反馈循环可能性。阿克宁说,孩子们从两岁开始就有能力做出帮助别人的行为了。他们在一项实验中选择了64名20个月大的孩子,然后观察孩子们的给予行为。观察孩子们在把东西给予别人时的表现,其中有一样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物品,另一种是属于实验者的物品。研究发现孩子们在给出属于自己的物品时,笑得更多。她的研究成果,获选入加拿大庆祝建国150周年系列讲座的150个题目之一。

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加航首季亏损超8000万 发言人:国民旅行兴趣下降

加拿大5兄妹合买彩票中$500万大奖!计划搬家换新房

傻眼!魁省同一家庭的3名男子竟是600多个孩子的父亲

震惊!多伦多华人区著名商场进入破产程序!欠债高达$5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