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发展备受关注 新政策通过建楼高度上限90呎

加拿大都市网

■ 华埠的发展速度一直备受关注。图为华埠中山公园及附近的高楼。

 

星岛日报记者冯瑞熊报道

备受各方关注的温哥华华埠发展政策修改报告,在完成公众咨询(Public Consultation)后,周二递交温哥华市议会审议,市议会最终以10比1通过,并把报告提交至公听程序(Public Hearing),估计公听会最快在3个星期后举行。市府职员表示,刚通过的报告已修改部分条文,包括取消了一般地积率(FSR)上限,但保留片打街(Pender St.)建筑物高度上限为75呎,华埠南区高度上限为90呎。

■ 温市议会周二以大比数通过华埠发展政策修改报告,并将报告提交至公听会。

现行的温哥华华埠发展政策是在2011年时实施,市府在2015年开始咨询公众,听取市民对现行政策的意见。据市府职员称,得到的意见包括:新建筑物“超出比例”及缺乏个性;以公众利益换取个性“不值得”;发展步伐为现时商业及长者带来压力;华埠非物质传统(如人物、商业及文化)才是华埠复兴及未来的基石。

■ 市府报告集中在华埠片打街区(HA-1)以及华埠南区(HA-1A)。 市府提供

温市府职员今年3月提出未来华埠开发的三个提议,包括高大建筑将不再予考虑,片打街新建筑物最高75呎,华埠南区最高为90呎;新建筑物更细小,占地不宽大,店面较窄小,超出75呎宽建筑物将不予考虑;以及让社区对新开发项目有更多的参与。

修订有助小商业生存

温市府温市中心东区规划师马凯盈,周二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当初建议把建筑物密度上限(地积率)分为两种,一般地积率是1.00(即地盘面积与可建楼面面积为1比1),有条件地积率是4.8(片打街)和5.35(华埠南区),但其后听到意见,指1.00是太低和影响营商环境,所以在最新向市议会呈交的报告已经把这一项删除,但保留有条件地积率为4.8及5.35。市议会周二审议报告时,无党派协会(NPA)市议员郑慧兰(Melissa De Genova)提出动议,延长公众咨询期限,但动议被否认,最后市议会在郑慧兰一人反对下,以大比数通过市府职员的报告,更将报告提交至公听会。

马凯盈表示,要待公听会完成后,市议会正式通过报告,报告内容才会作实。市议员雷健华在发言时表示,有关华埠发展是复杂的事,而社会对此也意见纷纭,故此要扩大咨询,去汇集不同的意见。

■ 周慕慈

周二到市议会旁听的“青心在唐人街”创始人周慕慈(图),欢迎市议会通过修订报告。她向记者称这是向前迈进了一步,又指2011年实行华埠发展政策后,发展速度过快,新建筑物也“很大件”,影响到华埠的发展。再加上地税急升,不少传统小商业因无法负担高昂地税,被迫搬离。市府的新建议有助把发展速度缓慢下来,令传统小商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罗品信自打嘴巴?

温哥华华埠建筑物高度一直存在不少争议,好像位于华埠先侨纪念碑旁的奇化街105号(105 Keefer)公寓发展项目,其建筑高度就出现一波数折,至今仍未有定案。

2011年,温市议会为振兴华埠,通过放宽华埠建筑物高度。涉及高度检讨的历史地区,包括华埠片打街夹卡尔街(Carrall St.)两幅土地、华埠缅街(Main St.)夹奇化街与佐治街(Georgia St.)地段,以及温市东端喜士定街(Hastings St.)夹缅街的地段,放宽高度为120呎至150呎。

当时有市议员已认为放宽高度,虽可吸引发展商进驻华埠,却会推高楼价,令低收入居民无法负担高昂的租金,但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并不赞同,指该计划能为华埠创造机会,作为市政府,既要保障居民的可负担能力,也需要支持区内的商业活动。

不过,时至今日,罗品信似乎已经打倒“昨天的我”,认为放宽华埠建筑物的高度,对华埠居民并非带来正面的影响,故此希望可以限制今后华埠新建筑物的高度。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好消息!本周日起TTC将增加24条巴士路线的服务!

仿萤火虫户外太阳能灯8个装 原价69.97特价49.97

刘涛透露郑佩佩身体变差走路需搀扶

栃木县烧尸案︱日本华人夫妇被杀害  主谋是女儿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