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4至6万元多伦多难置业 呼吁改廉住屋定义

加拿大都市网

(■■希丝表示如果现在才决定置业,绝对无力负担自己目前的住房。星报)

随着多伦多房价飞升,近年来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属于贫困人口,没有资格申请廉租房屋,但是他们的收入又追不上房价,没有能力买房或按市场价租房,这个随着多伦多住房危机加深而出现的新群体,远未受到足够重视,或得到应有的帮助。他们在住房上的挣扎不仅关乎个人幸福,也影响着多伦多的活力和多元性。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大约33万名年收入在4万至6万之间的多伦多人,都处在这种典型情况之下,这些人是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劳工阶层,包括个人护理员、托儿所工作人员、工厂工人、社工、牙医助理。他们是维持多伦多这座城市运转的中坚力量。其中约9万人从事的是疫情中被列为“必须行业”的工作。

士嘉堡居民希丝(Bonnie Heath)约20年前买下目前所住的朴素平房,当时她年收入3.8万元,房价是20万元。现时她的年收入增加到4.4万元,但她的房屋市值约100万元。这位在社区机构工作30多年、倾心帮助有成长障碍儿童的67岁社工表示,如果她现在才决定置业,绝对无力负担自己目前的住房。

这也说明了处在希丝这个收入阶层的人,目前在房屋市场面对的挣扎。多伦多活贤社区中心(WoodGreen)与多伦多地区商会(Toronto Region Board of Trade)今年两度联合发表报告,指1990年代,多伦多一间房屋的价格大约是人们平均年收入的4倍。现在则是15倍。租金的上涨速度是收入增加速度的两倍。

租金涨速是收入增速两倍

房屋危机甚至影响到处在更高收入阶层的人士。多伦多地区商会指,“可负担房屋”的通用标准是住房花费占据个人税前总收入30%。以这一标准计算,在多伦多保有一间月花费1,922元的一睡房柏文,年收入要达到7.6万元以上。要负担一个两睡房的单位,年收入要达到10万1000元。

活贤中心政策及策略副总裁德尔曼(Michelle German)表示,房屋可负担程度是一个几十年的老问题。“若说现时有什么新的地方,就是为住房而挣扎的人变成了大多数。”德尔曼表示,多伦多慢慢变得只有两种人可以居住,一是有非常富有的人,一是非常贫穷、有资格获得政府补助及租住社区房屋的人。“大多数处在中间的人被挤压,痛苦万分。”

随着多伦多制定到2030年兴建4万套廉租屋的计划,有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关注那些收入上限超过多伦多社区房屋公司廉租屋申请标准、但又难以负担按市场价格租住房屋的劳工家庭。多伦多副市长贝里奥(Ana Bailao)表示,多伦多市正在修改可负担房屋的定义,预计可以在明年正式通过,希望此举可以为上述劳工阶层提供更多可负担的房屋。

现时多伦多市对可负担房屋的定义是“以低于平均市场价出租的房屋”。新的定义将把家庭收入纳入到可负担房屋的标准。具体而言,可负担房屋将是指“花费占到家庭总收入30%以下的房屋。”

贝里奥表示,以前谈到可负担房屋时,似乎已假设一个前提即多市的劳工阶层有能力买房或租房。但现时已不再是这种情况。“现时当人们谈论可负担房屋时,必须看更广泛的光谱,看到家庭收入与房价或房租的差距。”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游日注意︱东京迪士尼大停电游客紧急疏散 消息:雷雨致关东“电压骤降”

麋鹿妈妈纷纷到此产崽 阿省小镇忙坏了!

“大便气球”袭南韩|北韩再发680个“真诚礼物”

这个私人信贷基金出问题了 停止现金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