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打击楼市逃税再出辣招 买方将披露更多资料

加拿大都市网

■ 卑诗省政府再度“出招”,打击楼市逃税行为。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卑诗省政府周三公布,进一步加强购买物业的监管措施,由今年9月中旬开始,如以私人公司或信托形式进行物业交易时,买方必须披露更多资料,藉以防止逃税,有助当局的追查工作。

由2018年9月17日开始,经由私人公司或信托购买物业,在全新的物业转让税(property transfer tax,简称PTT)表格上,政府将要求买家提供主要成员的更多资料,确保当局能够掌握物业持有人的真正身分,从而避免有人逃过缴付税款。物业买家须要上报的资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公民资料、联络方式详情,以及税务识别编号,例如欲俗称工卡的社会保障号码(social insurance number,简称SIN)。

慈善信托可获豁免

省财政厅长詹嘉路(Carole James)表示,政府清楚表明会继续致力打击藉数字公司或信托进行的逃税行为。而掌握更多背后投资者资料,将会有助当局的追查工作。

所有住宅或商用物业交易,均须要遵守上述新措施规定,不过,慈善信托及医院和学校等某些特别机构则可获豁免。

这是省政府30点加强监管楼市的其中之一。其他措施,还包括今年4月推出新法,要求地产商收集购买楼花后再转售的买卖双方资料,例如买卖双方的姓名、SIN、联络方式,以及转售价格等,藉以打击逃税行为。

省府上月又宣布,研究设置一个全新及公开的房地产登记系统,列出全省拥有房地产的业主资料,也是加国首个同类房地产数据库。

另外,省府正加强与联邦税务官员之间的物业持有人资讯分享,并且成立联邦政府与省府的税务诈骗及洗黑钱联合调查工作小组。

 

律师:仍难追查公司真正拥有者

星岛日报记者王学文 本地房地产业人士认为,省府推出打击楼宇买卖逃税行为的措施,将起到一定的阻吓作用;不过亦有律师认为,省府仍需在其他领域做出改变,才可清楚了解公司背后的真正利益拥有者。

助抑海外资金炒本地楼

卑诗省华人地产专业协会会长谭清华相信,省府推出的政策,对打击楼市逃税行为有一定的阻吓作用。他说,一些海外投资者把海外资金通过一些本地公司或个人投入本地房地产市场,卖出后就通过本地公司或本地人缴税,这样一来,就避开了非居民买家出售加拿大物业所赚取的利润的25%的资本增值税。而省府现在强制提交房屋买卖中公司或信托利益相关者的身分讯息,将令政府第一时间了解真实买卖方的身分,从而避免海外投资者以这种方式逃税。

■ 谭清华

 

谭清华还认为,长远来讲,这一措施也对抑制海外资金在本地炒楼有一定作用,投资者或因在本地投资房地产难度增加而转去其他投资市场。

大温哥华地产律师谢国星则认为,新的物业买卖税申报表要求提供很多个人讯息,包括社会保障号码,这可以帮助识别谁是海外买家,也有助于海外买家税的执行。但他认为,如果想找出真正的买家是谁,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

须修改公司注册条例堵漏洞

谢国星又说,按照卑诗注册局(Corporate Registry)现时的要求,只能揭示谁是公司的董事,而无法揭露谁是公司的真正拥有者,因为董事不一定是所有者,股东也不必是董事。一些股东可以是外国人,一些也可以是本地的。目前卑诗注册局也没有记录公司股份交易或所有权的地方,只有雇佣或解雇董事以及可以购买或持有股份的数量和种类。

■ 谢国星

谢国星认为,必须对卑诗注册局的要求进行修改,要求通过律师来进行注册,否则有些人自己在网上开设公司,使用不适当的文件,第三方就难以找出真正的股东,以及他们的财产和权力。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恐怖剖腹夺婴|芝加哥女子助母杀孕妇 认罪判囚30年

幸运!万锦亚裔女子太古广场买彩票中百万大奖!

加拿大这几个城市最适合步行

范冰冰香港半山豪宅曝光!尽览180度维港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