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国鱼香 锅冷鱼不冷

加拿大都市网

■ 川味火锅闻名天下,但火锅店点击率最高的却是「冷锅鱼」。网上图片

本报讯

又到吃火锅的季节, 但吃多了也可换换花样。冷锅,上桌不点火的火锅;铁锅是冷的,锅内红油是滚烫的,浸在红油中的鱼片仅仅转熟。锅冷鱼不冷,箸夹不散,入口嫩滑,乃巴国第一味。

 

川味火锅 入口嫩滑

又到吃火锅的季节,川味火锅闻名天下,但火锅店点击率最高的却是“冷锅鱼”。墙上题诗“二人之金口内,软玉披红霞,醇酿换宿醉,冷锅鱼,巴国第一味。” 

下款是郭沫若。古往今来,美食总会跟诗人拉上关系;也不知是诗人爱吃,还是店家借诗人的口笔宣传。反正,都说这「冷锅鱼」是苏东坡命名的。

话说,重庆名仕王道矩请苏东坡吃鱼。正值大暑天,吃火锅易上火,便吩咐渔家用火锅的佐料烹鱼,再用厚身的铁锅上桌……铁锅是冷的,锅内红油是滚烫的,浸在红油中的鱼片仅仅转熟。锅冷鱼不冷,箸夹不散,入口嫩滑。既有食火锅的气氛,又不用大暑天围炉。苏东坡即与赋名“冷锅鱼”。

墙上诗的“二人之金口内”乃郭沫若的拆字游戏,迷底“冷锅”是也。其实,冷锅鱼早于苏东坡赋名前已流行天府之国。

 

川菜,以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造就了​​“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川西的上河帮、川南的小河帮、川东及重庆的下河帮,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无不厚实醇浓。

 

冷锅鱼, 便源自小河帮, 是宜宾、泸州长江渔家的片片鱼,更有分麻辣味和酸汤味。

上桌的生铁锅重达十几斤,不管喜辣还是忌辣,吃冷锅鱼讲究先来一碗汤,红红的蕃茄鱼汤鲜香浓郁;热汤喝完了,方按喜好用勺点辣汤,调进盛有香菜、黄豆、花生的碗中……冷锅鱼风味独特,乃无论是炒底料,还是在鱼熟后泼油,用的都是青花椒。青花椒与红花椒相比,风味大不同的关键在于一个“香”字。

 

冷锅鱼有这特殊的麻香辅佐,当然号称“巴国第一味”。

冷锅,是川菜的一种烹饪方法,鸡、鸭、鹅、猪、鱼……几乎所有火锅刷料都可以冷锅。待吃完锅中菜,再点火烫食别的涮料……似火锅又似汤锅。活在长江边,哪能不吃鱼?鱼肉涮锅不易掌握火候,但冷锅鱼由厨房先行加工;选用肥美嫩滑的长江花鲢鱼烹冷锅,当然“软玉披红霞,醇酿换宿醉”。

火锅吃多了也该换换花样,冷锅其实也就是上桌不点火的火锅而已。随着火锅鸡、火锅兔的逐渐淡出,冷锅鱼的风味优势凸现,以其独特的食味和进食方式,北上南下、东进西出……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