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國魚香 鍋冷魚不冷

加拿大都市网

■ 川味火鍋聞名天下,但火鍋店點擊率最高的卻是「冷鍋魚」。網上圖片

本報訊

又到吃火鍋的季節, 但吃多了也可換換花樣。冷鍋,上桌不點火的火鍋;鐵鍋是冷的,鍋內紅油是滾燙的,浸在紅油中的魚片僅僅轉熟。鍋冷魚不冷,箸夾不散,入口嫩滑,乃巴國第一味。

 

川味火鍋 入口嫩滑

又到吃火鍋的季節,川味火鍋聞名天下,但火鍋店點擊率最高的卻是「冷鍋魚」。牆上題詩「二人之金口內,軟玉披紅霞,醇釀換宿醉,冷鍋魚,巴國第一味。」 

下款是郭沫若。古往今來,美食總會跟詩人拉上關係;也不知是詩人愛吃,還是店家借詩人的口筆宣傳。反正,都說這「冷鍋魚」是蘇東坡命名的。

話說,重慶名仕王道矩請蘇東坡吃魚。正值大暑天,吃火鍋易上火,便吩咐漁家用火鍋的佐料烹魚,再用厚身的鐵鍋上桌……鐵鍋是冷的,鍋內紅油是滾燙的,浸在紅油中的魚片僅僅轉熟。鍋冷魚不冷,箸夾不散,入口嫩滑。既有食火鍋的氣氛,又不用大暑天圍爐。蘇東坡即與賦名「冷鍋魚」。

牆上詩的「二人之金口內」乃郭沫若的拆字遊戲,迷底「冷鍋」是也。其實,冷鍋魚早於蘇東坡賦名前已流行天府之國。

 

川菜,以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造就了​​「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燒、酸、辣、魚香、干煸、怪味、椒麻、紅油。川西的上河幫、川南的小河幫、川東及重慶的下河幫,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無不厚實醇濃。

 

冷鍋魚, 便源自小河幫, 是宜賓、瀘州長江漁家的片片魚,更有分麻辣味和酸湯味。

上桌的生鐵鍋重達十幾斤,不管喜辣還是忌辣,吃冷鍋魚講究先來一碗湯,紅紅的蕃茄魚湯鮮香濃郁;熱湯喝完了,方按喜好用勺點辣湯,調進盛有香菜、黃豆、花生的碗中……冷鍋魚風味獨特,乃無論是炒底料,還是在魚熟後潑油,用的都是青花椒。青花椒與紅花椒相比,風味大不同的關鍵在於一個「香」字。

 

冷鍋魚有這特殊的麻香輔佐,當然號稱「巴國第一味」。

冷鍋,是川菜的一種烹飪方法,雞、鴨、鵝、豬、魚……幾乎所有火鍋刷料都可以冷鍋。待吃完鍋中菜,再點火燙食別的涮料……似火鍋又似湯鍋。活在長江邊,哪能不吃魚?魚肉涮鍋不易掌握火候,但冷鍋魚由廚房先行加工;選用肥美嫩滑的長江花鰱魚烹冷鍋,當然「軟玉披紅霞,醇釀換宿醉」。

火鍋吃多了也該換換花樣,冷鍋其實也就是上桌不點火的火鍋而已。隨着火鍋雞、火鍋兔的逐漸淡出,冷鍋魚的風味優勢凸現,以其獨特的食味和進食方式,北上南下、東進西出……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细数多伦多4家泰国餐厅 浓浓泰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