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然专栏:空城后,你会孤独吗?(13)

加拿大都市网

作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赖特曾经这样表达他的建筑观:“美丽的建筑不只局限于精确,它们是真正的有机体,是心灵的产物,是利用最好技术完成的艺术品”

赖特的建筑生涯设计超过1,000多个建筑。无论是位于伊利诺斯州的威利茨私人住宅(Willitts House,1901),水牛城的马丁之家(Darwin D. Martin House Complex,1903)、芝加哥的罗比住宅(Robie House,1908),被奉为荒原学派经典之作的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1934),以及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的西塔里埃森别墅(Taliesin East,1937),这些住宅至今还是人类居住建筑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经典之作。

马丁之家、罗比住宅、流水别墅是赖特设计的三幢最大的私人住宅,其规格除了比普通的房屋大,最重要的是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这是赖特其“荒原学派”时期最重要的实践。

在19世纪晚期,水牛城发达的工业和商业,加上运输的便捷,令这座城市成为纽约的“卫星城”,并迎来蓬勃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赖特最幸运的是在这里认识了马丁,马丁不但给他机会、也给了他发挥才能的空间,并且令他的“荒原”理念从这里得到更大的发挥,并一步步走向成功。而在随后的20年里,马丁给赖特的帮助自始自终。

赖特在认识马丁前,一直在芝加哥工作。他设计的第一幢“荒原学派”是位于伊利诺斯州Highland Park的威利茨私人住宅(Willitts House),这幢房子建于1901年,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是第一幢包含所有“荒原学派”元素在内的建筑。

威利茨私人住宅建在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这是一所高档贵族庄园,拥有7间卧室、6个浴室、一个图书馆、一个工作间、一间餐厅和一座顶层画廊,两间地下室和一座天主教小教堂。在平面设计上,门厅、起居室、餐厅之间不做固定的完全的分割,使得室内空间增加了连续性,这种设计观的超前性,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堪称为佳作。

根据赖特的解释,他认为“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比它的围墙更为重要”。所以,在设计时他将房子设计成一个“打开了的盒子”,例如带有斜嵴的延展,令屋顶伸出很远,成很宽大的挑簷,在墙面上投下大片暗影,配合低矮的围墙,使得整幢房屋看上去与地面十分贴近,这是典型的“荒原”风格,房子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

威利茨私人住宅外墙上有着连续排列的窗子,这种设计增加了室内外空间的联系,打破了旧式住宅的封闭性。房屋立面以横线为主,给居住者以舒展安定的印象。而连排的窗孔、墙面上的水平饰带和勒脚及周围的短墙,像将房子“种”在地上,这就是赖特的理念。房子固然是一个“盒子”,他要做的恰恰是要“毁掉盒子”,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感,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的人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同时也不失与大自然进行恰如其分的接触的感觉。

赖特在1908年写道:“草原有自己的美,我们应当承认并加强这种自然美,这种安静的水平感。因此便有挑出的屋簷、低平台、向外延伸的墙,以及幽僻的私人花园等等。”(未完待续)

木然

rmu@singtao.ca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把科学中心搬到多伦多湖滨 安省请人写方案花了100万

加拿大跻身难民申请最多的前五名国家

魁北克男子因拍摄与30多名女性的性关系被捕

Fleecy液体衣物柔顺剂 原价13.97打5.7折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