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时代 品味书香墨韵

加拿大都市网

在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 我们的阅读生活正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纸质书时代的书香墨韵精神,会不会越来越像一种文物,在现代生活中与匆忙前行的人们渐行渐远,遥远难追?

纸质书会渐行渐远吗?

文:尚虹

作者尚虹

前几天在某微信群里和朋友们讨论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近期一个有关中国上古文物的特展时,有人谈起了《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 by E.H.Gombrich)这部书。群里马上有人响应,此书可在网上收听,中英文版本都有,又方便又可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开车,做家务,健身都可以。也有人说,他N年前就买了此书的中译本,不便宜,他也下过几次决心,却没能读完哪怕最初的几章。

群里共鸣的声音是:现在越来越难静下心用一整块的时间去好好读一本书了,即使读,也是在电子设备上,或者kindle,或者Ipad,最方便的是用手机。热论之中,最初提起话头的朋友说了一句:这本书最好读纸质本,因为有太多插图,都是名画名雕塑,如果只读(只听)文字,这本书的价值会折损一半。

嗯,看起来纸质书至少在这个回合体现了存在的价值。然而,仍有不服气的朋友继续辩驳:如今高清图片数字化,所有古今中外的画作,各类艺术形式,都已陆续复制并电子存盘,小小一片存贮卡就可容下相当多的画片,不必再印制出版,既便携又环保。

是的,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确实令阅读更为友好,更方便好用。然而,能够方便快捷地接入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仍能保有良好的阅读爱好或习惯。现实的苦恼不是信息不够多,而是时间不够用。尤其是逐年更新换代的智能手机,更是差不多主宰了人们醒着的每一时刻:新闻浏览,各类检索,小说电影,娱乐游戏……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获取知识与交流观点,更多是呈碎片化的方式大量存在。与其说纸质书在衰落,不如说,是纸质书时代的书香墨韵精神越来越像一种文物,在现代生活中与匆忙前行的人们渐行渐远,遥远难追。

去年秋天回京整理家累,秉持“断舍离”的精神,清除了不少用不着的衣物杂项。

然而,轮到整理书房时,望着四壁书柜里多年积攒的数千藏书,却每本都难以割舍:一类是师友所赠,自当珍惜;一类是学生时代求知若渴,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一本本买齐成套的专业用书;一类是工作后有所选择,或出于研究所需,或出于对作者的尊崇与喜好,陆续买的各种颇具学术价值的书刊;还有一类是各色各样的工具书,字典辞典,百科年鉴,中文洋文,不一而足。筛来选去,最后能狠下心来淘汰的书不足一成,书房大体保持原样。有朋友问:既然很多书注定不会再读再用,为什么不能像旧衣物一样或卖或捐?

从左至右,作者的书房,文中提及的《艺术的故事》内页、封面封底。

这问题其实我也一遍遍问过自己,舍不下的不是书本身的价值,更多应该是精神上的不舍:从读书到研究,从家庭到社会,这些书是塑我成型的原材料,是我精神血肉的一部份,没有它们,不会有我今天的面貌。记得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琉璃厂的中国书店清理库房,倒出一批散乱破旧的线装书,在院子里堆成一个小山,灰尘大得呛人鼻息,要从中找齐完整一套,殊不容易。我爬进灰土书山,几个小时,找齐了三部清末石印的史书,从脸到手,有如挖煤归来。一册一元人民币,一共花了不到一百元。简单洗了脸和手,付清账单,捧着纸箱一路返校,那种捡到宝贝的兴奋和欢喜至今难忘。人生能有多少次这样的快乐呢?

记得工作后的一项福利是每年都有一笔工资外的购书津贴,每次到书店选了一大堆书,付账时的豪气,每每使我在清贫的研究生涯中产生一种大富翁的幻觉!那时买了不少大部头成套的专业用书和工具书,诸如《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中国历史地理图册》等等。每次搬家,工人们都会抱怨书箱太多太沉,选书柜时,最看重的不是花样款式,而是隔板是否结实,空间是否够用。每天忙完白天的工作,处理完家务和照料孩子睡下,我会轻舒一口气,到书房拧亮台灯,巡视着一排排的书籍,犹如点兵的大将,又像翻牌的皇帝,找出心仪的一本书,在灯下读上一两个小时。回想起来,那真是人生难得的一种幸福,非常纯粹,又无上满足。

本世纪初的第一年,我随家人一起移民到了加拿大。

直到今天,长辈和师友们仍在惋惜我的专业学而不能致用,我的内心也一直有所不甘。好在移民后还在从事中文的编辑与写作,学史的背景其实颇有助于对今天新闻的解析。巧合的是,这十几年也差不多是因特网与智能手机迅猛发展的时代。在地球越来越像一个共同小区的今天,网络的快速传播使实际居住的地域空间越来越不具有关键意义,重要的却是读书人的初心是否会因流转的岁月而褪色?我的藏书远在北京家中,能带来的只有少数部分。然而,在多次借阅列治文图书馆中文图书,特别是对李国柱博士捐赠图书的采访报道后,我欣喜地发现了若干与我兴趣相合的中国文史书画方面的图书。而且,很多馆中的中文书正在陆续录成电子版本,供人们坐在家中就可借阅通读。不独小区图书馆,世界各大图书馆,博物馆也都走向电子化与公众化,让世界各地求知的人们,可以无偿地使用其丰富的各类资源。

任何人只要想静心读书,如今的阅读条件只会比过去好,而不会更差。纵使碎片化一地的信息时代,阅读的初心也不应为之闭塞。爱书者恒爱书,不管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从纸上到网上,与时俱进的读书生涯

图文:李春燕

本文作者李春燕

古人云:“书海无涯苦作舟”。我则以为书海泛舟,其乐无穷。回想起来,我爱好读书是受了姐姐的影响。她从小爱集小人书,每期必买,后来又集样板戏图册和小说。反正她买什么,我就跟着看什么,一来二去,也就迷上了书籍。

四人帮倒台后,我和姐姐如文学青年一般沉浸于文革时被打成“大毒草”的名著之中,家里更是订阅了《人民文学》和《小说月报》。

到了大学,阅读世界名著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我攻读物理学之余的调味剂,否则不知日子该有多么单调和乏味! 移居温哥华后,惊诧于当地图书馆的华文藏书量和禁书之多,于是如鱼得水般地频繁出入于图书馆。女儿上中学后,开始向我推荐英文小说。后来我又加入她所在高中的家长读书会,与老师和众家长们共品畅销书,交流心得,令视野洞开。

至今,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国际化的英文小说,比如Khaled Hossini的《The Kite Runner》和Abraham Verghese的《Cutting for Stone》。两位早年移民美国的医生作者都把他们小说的背景铺设在祖籍国,为读者展现了一副未知而神秘的异国风情。Hossini在小说《The Kite Runner》中描写了两个阿富汗男孩之间的友情、孽债、追悔和救赎的故事,同时交织着父与子之间因各自的秘密而生成的解不开的误会和隔阂。2003年,小说一经问世,便雄霸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两年之久。四年后,Hossini第二部小说《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得到的赞誉声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独有偶,Verghese在小说《Cutting for Stone》中讲述了一对本不该出生的孪生兄弟,其印度修女母亲因难产致死,其英国外科医生父亲见状不辞而别,一来到世上便被收养的故事。父亲的抛弃和兄弟的背叛成为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背负的的沉重包袱。Verghese利用自身的职业优势,在书中引入希泊莱特誓言和大量的医学术语。难产那一段的描写非常细致入微,读者仿佛能穿透纸背,看到手术台上鲜血淋淋。小说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衣索比亚政权动荡时期,人物跨越非洲、亚洲和美洲,历经数十载,因此小说跌宕起伏,惊世骇俗,是一部难得的史诗性佳作。此外,德国作家Jan-Philipp Sendker的小说《The Art of Hearing Heartbeats》也令人难以忘怀。他把一个失而复明的美国律师与旧时缅甸残疾恋人之间的苦难而坚毅的旷世爱情,描写得宿命而决绝,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去年五月,经朋友介绍加入微信读书,从此开启了我电子读书的新时代。电子读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以微信读书为例,首先是经济,新加入者立可领取启动币用于购书,阅读时长也可兑成书币使用。此外,还有免费和限期特价书籍供选择,几乎是零成本。这对嗜书如命却又无从利用图书馆的国内同胞来说,的确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我本人没有投入过一分钱,但是书架上已存有338本藏书,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其次是方便、易搜索,仅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和下载一个应用软件就够了。手机轻便,可随时拿出来读上一段,还可以在几本书之间任意切换,不用像读纸质书那样,一本一本地读。一年多来,我充分利用零散、等候和睡前的时间,已读完53本书,颇有成就感。第三,每本书的结尾处都留有点评空间。读完一本书,如仍意犹未尽,可写下书评或读后感与他人分享,既表达了想法也积累了写作经验。第四,微信朋友可形成关注圈,除可互赠书籍和互相点评外,还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藏书和读书动态。据我所知,经我介绍入圈的朋友当中,就有不少在参考我的书评选书,还有几位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读书平台,夜读日思。我呢,也尝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喜悦。第五,有声小说,喜马拉雅听书上有大量的名著朗读、解读和细说等节目,可供在路上或做家务时聆听欣赏,是那些没有时间看书的人的福音。

当然,电子读书的缺点也不少,首先没有纸质书的手感、翻书声和淡淡的墨香。其次是费眼睛,但是,如果注意用眼卫生, 一次不要读得太久,再把屏幕亮度调节好,这个问题可以得到缓解。还有,目前书库还不够大,许多好书有待上架。但最令读者抓狂的是输入错误,尤其是英文小说,排版都不对。

我读书只凭兴趣,不为作学问,所以我的阅读范围很广,从文学、历史、传记到侦探和科幻小说,什么题材都感兴趣。文学呈现给我们超越时空的生活状态;史以明智,以史为鉴;传记让我们了解一个伟人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变化;侦探和科幻小说则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推理和智慧的大门,从而让我们从各类书籍中吸取到不同的营养。读书使我精神充实,内心丰富,思想自由,也造就了今天的我。有朋友说我怎么永远都是荣辱不惊、不急不躁的样子。我想,是书籍教会了我:理性行事,保持一颗平和之心。
读书是一种习惯,一旦养成,终生受益。与书为伴,何为寂寞?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