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这么做 癌症就会离你远远的

加拿大都市网

星报资料图片

癌症成为加拿大疾病的头号杀手。有研究报告指出,约40%癌症病例其实可通过健康生活习惯、戒除烟瘾及多做运动等而避免发病。防癌协会促请政府制定食品健康策略,避免肥胖导致增加罹癌风险。

加通社报道,加拿大防癌协会(Canadian Cancer Society)研究指出,肥胖是导致罹患癌症的主要因素,其中乳癌、大肠癌及食道癌与体型肥胖有着紧密关系,其次是吸烟与缺乏运动,都会助长癌症出现。

虽说导致患癌与先天基因关系较大,防癌协会最近公布的研究显示,只要国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秉承健康生活与戒除不良习惯,罹患癌症比率将大幅降低。

根据防癌协会预计在2042年本国癌病个案数字,超重人士患上癌症数字,将会是现时的3倍,由现时约7,200宗癌症病例为超重人士,急增至在2042年有逾21,000宗癌症病例是超重人士。

研究指出,肥胖是导致罹癌的主因。星报资料图片

吸烟者亦属高风险群

体重超标者属11种不同癌症的高危人士,包括大肠癌、肝癌、乳癌、食道癌等,导致超重情况,是市民缺乏足够运动,经常进食加工及快餐食物,令身体反式脂肪积聚。

协会指除肥胖外,吸烟也是另一不良习惯致使罹患癌病的高危类,2015年本国约有32,700宗癌症与吸烟有着直接关系,若情况持续恶化,在2042年本国将有近47,000宗癌症病例与吸烟相关。

本国多年来一直宣扬吸烟危害健康,而本国吸烟人士更曾一度下跌,然而于2017年本国吸烟人口竟不跌反升,全国约有460万名烟民,较2015年约有390万名烟民(13%),上升至15%。

健康习惯应从小培养

协会提到只要国民戒除烟瘾、维持适量运动、少吃快餐与加工食品等,已经可以有效降低患癌机会,报告估计如国民生活习惯变得健康正面,或有40%癌症病例可避免发病。

防癌协会指每年癌症个案上升,对个人及政府的财政与医疗压力相当沉重,对联邦政府而言如何制定政策,鼓励国民改善健康生活固然重要,但协会不讳言减少国民痴肥及戒除烟瘾情况,并非一朝一夕可改变,协会建议必须从国民年幼时开始培育健康生活习惯,原因是少年时一旦出现痴肥情况,长大后肥胖超重很难改变。

协会促请政府应考虑透过食品健康策略,减少国民从食物摄取过量反式脂肪,例如开征糖类饮品额外税款、在加工食品或垃圾食品包装上刊登警惕字句,甚至考虑限制出售垃圾零食予儿童等。

上班再忙也需运动 快餐族应多吃蔬果

郭咏观医生

多年来均于社区宣传防癌与健康生活的家庭医生郭咏观形容,都市忙碌生活并非缺乏运动与常吃快餐的借口,市民若能善用时间,每天只需30分钟便能做足够运动,又建议若无暇住家煮食,也应选择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进食加工食品及高热量油炸类食物,从而减低患癌机会。

郭医生表示吸烟人士与肥胖者一直是罹患癌症的高危族,他指出吸烟者不单容易患上肺癌,不少器官方面的癌症都与吸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至于肥胖人士患癌机会与吸烟者不遑多让,他形容不少癌病都与肥胖体重超标有关,包括大肠癌、食道癌、肝癌、胰脏癌及乳癌等。对肥胖者而言,适量减重是预防癌病的第一步,其不二之法是减少进食热量过高食品,同时也要消耗体内热量。郭医生说首先是从均衡饮食开始,少吃脂肪含量极高食物,多吃纤维类食物,即是多吃生果蔬菜,少吃香肠、烟肉、咸鱼及泡菜等醃制食品。

吸食大麻易致支气管炎

另外,肥胖者应该不怕辛苦多做运动,运动除可消耗体内热量外,令体重回到正轨,亦可增加血液运行,减少血脂含量,增加新陈代谢率。他说有研究指出,多做运动能有效预防患上乳癌及大肠癌等机会,成功率高达三分一。

谈到大肠癌患者有年轻化趋势,郭咏观医生表示,罹癌固然与遗传因素关系重大,但日常生活习惯亦非常关键;现时年轻人缺少运动,而花时间坐在电脑前上网打游戏,同时又以快餐为主食,增加了患大肠癌机会,年轻人如能改变上述不良生活习惯,多出户外跑动、少吃快餐,就能大大降低患大肠癌机率。

除肥胖外,吸烟是另一导致更多人患癌主因,谈到大麻合法化后,吸食大麻会否增加患癌机率,郭医生说虽然现阶段未有相关数据,但吸食大麻会影响精神健康,而且吸食大麻与吸烟相似,不仅较易引致支气管炎,吸食相关物品也有可能引发肺癌。

运动不等于工作劳动

郭咏观医生特地提到有从事劳动工作人员,误以为平日工作经常体力劳动,等同做了运动,其实此观念大错特错,他称体力劳动绝非运动可比拟,从事体力劳动者更需多做运动,维持肌肉健硕,且令身体更加健康。一些经常在工作后常感困倦人士,就是缺少运动令肌肉量流失,使体质变差容易困倦,在此情况下更需要多做运动。

说到癌病患者愈多,对本国医疗负担将会愈沉重,郭医生指对病患者个人与家庭而言,癌病对患者及其家人都是长久战争,对本国医疗体系负担相关患者之高昂药费及检验费用。

政府多年来均透过不同政策,推广国民多做运动,尤其从儿时开始从事户外活动,其实作为家长也需做好自身角色,鼓励年幼子女做运动之余,也应以身作则带领孩子一同做运动,才可事半功倍。本报记者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住房是人权 加拿大接下来会有什么改变?

《星岛》获颁非英、法语全国新闻奖 75年来首获奖中文媒体 (附完整得奖名单)

加拿大这个自然景区要对游客收费了?

温哥华富人区百年教堂 1000万元挂牌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