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腹泻腹痛因为肠躁症?研究揭20种蔬菜易致肠敏感 吃洋葱蘑菇要留意

加拿大都市网

根据世界肠胃病学组织(WGO)统计,近年来亚太地区“肠躁症”的盛行率逐年攀升。虽然肠躁症不是致命的恶性疾病,却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患者经常饱受腹痛、腹胀之苦,并出现腹泻、便秘等排便异常的症状,但患者往往经过抽血、大肠镜等临床检查之后,却又找不到病因所在。

经常肚痛因为肠躁症?2大饮食法助改善

科学家和医学专家尚未厘清肠躁症的病因,目前临床治疗以减缓症状为主,然而2024年4月,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一篇研究,为肠躁症的治疗带来了新进展。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与药物治疗相比,低FODMAP饮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改善肠躁症方面更为有效。

同场加映】肠躁症(肠易激综合症)症状

甚么是肠躁症?发病涉及甚么因素?

肠躁症又称“大肠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IBS),属于一种慢性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通常会反复出现肠胃道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然而经过临床检查后,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且未发现肠道结构或生化上的异常。

虽然肠躁症的确切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但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

  • 胃肠道蠕动异常
  • 内脏过度敏感
  • 肠道通透性增加
  • 免疫活化
  • 肠道菌丛改变
  • 肠脑轴功能失调等

而基因遗传、外部环境心理压力都是肠躁症的风险因子,常见引发肠躁症症状发作或加重的原因包括肠胃炎、食物不耐、慢性压力、憩室炎和手术等。

FODMAP饮食如何纾缓肠躁症?

目前临床上肠躁症的第一线治疗,会给予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常见如止泻药、泻药或抗忧郁药等,同时建议调整饮食和生活型态,一般饮食建议包含规律用餐、避免进食速度过快,以及限制咖啡、茶、汽水、酒精和辛辣食物等,然而若患者经初步饮食调整,仍无法改善症状,就会采用更加限制性的饮食方法,也就是“低FODMAP饮食”。

低FODMAP饮食又称低腹敏饮食,限制用餐者摄取会发酵的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类,例如果聚糖、半乳聚糖、乳糖、果糖和多元醇如山梨醇、甘露醇,以上这些短链碳水化合物在人类小肠中难以消化,不仅会增加肠道渗透压,还会在肠道中被细菌快速发酵,进而引发或加重产气、腹痛和腹泻。

FODMAP在各种食物中的含量有高有低,最初提出低FODMAP饮食概念的澳洲蒙纳许大学团队,测试了许多常见食物的FODMAP含量,除了发表于科学文献中,也开发出一款应用程式,以红绿灯系统将所有食物评比为低、中、高,协助想要尝试低FODMAP饮食的人们可以更快速地了解应该挑选哪些食物。

高FORMAP食物易致敏 甚么食物需避免?

  • 蔬菜:芦笋、洋蓟、椰菜花、大蒜、蘑菇、洋葱、碗豆、甜豆、韭菜、青葱、菇类、红菜头、西芹、佛手瓜、海带、芋头
  • 水果/果汁:苹果、熟香蕉、梨、芒果、西瓜、番石榴(未成熟)、樱桃、释迦、无花果、水蜜桃、甜桃、杏桃、柿、梅子、布冧、荔枝、黑莓、牛油果、西柚、提子干、凤梨干、枸杞
  • 豆类:黄豆、黑豆、绿豆、蚕豆、扁豆、鹰嘴豆
  • 谷物:含小麦/大麦/黑麦的产品、面包、面类、面粉、松饼、谷物棒、谷物片
  • 坚果:开心果、腰果
  • 乳制品:牛奶、羊奶、雪糕、软芝士、炼奶、乳酪
  • 肉:香肠、加工肉
  • 饮料:豆浆、康普茶、含奶的代餐饮料、冧酒、运动饮料、葡萄酒、啤酒、乳清单白(除非不含乳糖)、乌龙茶、茴香茶、甘菊茶
  • 糖浆/甜味剂:蜂蜜、高果糖玉米浆、龙舌兰蜜、果糖、莓果果酱、甜味剂
  • 益生菌食物:菊粉、寡果糖、低聚果糖

【同场加映】食菜都会胃胀腹泻? 营养师教避吃8种蔬菜免胃气攻心

 

调整饮食比服药更有效治疗肠躁症?

为了探讨低FODMAP饮食,是否比起一般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及药物治疗,对于肠躁症的改善更为有效,来自瑞典的研究团队在瑞典哥德堡萨尔格伦斯卡大学医院,招募中度至重度的肠躁症患者,筛选出304名受试者,进行一项单中心、单盲的随机对照试验。所有受试者透过网路随机分配,平均分配至3个组:低FODMAP饮食组、低碳水饮食组、药物治疗组。

低FODMAP饮食组除了需降低饮食中FODMAP的摄取之外,也接受了传统上对于改善肠躁症的饮食建议指导,包含坐下来用餐、细嚼慢咽,以及避免过量摄取咖啡、酒精、碳酸饮料、高油脂食物及辛辣食物等。整体饮食模式符合北欧营养建议,三大营养素热量分配为碳水化合物50%、脂肪33%、蛋白质17%,而纤维的补充则大部分来自于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燕麦、无麸质面包、奇亚子、蔬菜和水果,每日平均摄取约29公克。

低碳水饮食并非改善肠躁症的常见饮食方法,但根据研究作者观察,有些患者似乎也透过这种饮食方法而改善症状。因此这组的饮食模式设计为低碳水、高脂肪、高蛋白,且需确保摄取足够的纤维量。受试者平均每日摄取5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只占总热量的10%,大部分热量(67%)由脂肪提供,蛋白质则占23%;每日平均膳食纤维摄取量为23.9公克。

药物治疗组则是由研究人员根据每位参与者的主要症状,给予他们常见的肠躁症药物,例如泻药、止泻药、或抗忧郁药。

实验进行4个星期过后,3个组别都能改善肠躁症的严重程度、生活品质、焦虑、忧郁以及非胃肠道相关症状,然而低FODMAP饮食组有76%的人显著改善了肠躁症的严重程度,低碳水化合物组和药物组显著改善的受试者比例则分别为71%和58%。

【同场加映】中医揭6类食物易致胃胀 吃番薯芋头要小心

低碳水饮食/低FODMAP饮食 如何改善肠躁症?

这项研究令人惊讶的是,相比于药物治疗,两个饮食组的效果更为显著,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就是不特别排除含有FODMAP食物,竟然和低FODMAP饮食一样有效,而且这两种饮食介入还不仅有效改善了肠躁症的症状,其正面效果甚至在6个月后的追踪调查中仍然持续,显示了长期维持改善效果的潜力。

然而,对于这两种饮食为何一样有效,研究团队表示在这个阶段尚无法提供详尽解释,因为低碳水饮食缩限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其实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FODMAP的摄取,因此只能说改变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降低FODMAP摄取量对于肠躁症的改善,可能都是有益的。

这项研究另一个限制在于受试者族群较小,无法确定药物是否且实验仅有4周,有些药物可能需要服用4周以上才会有发挥全部的作用;同时,也无法根据这篇研究对所有药物的有效性下定论,因为或许仍有其他更能有效缓解肠躁症的药物。

低FODMAP饮食有风险?不能长期采用?

总括而言,这个研究显示相比药物治疗,采用传统肠躁症饮食建议结合低FODMAP饮食,或是摄取足够纤维的低碳水化合物、高油脂、高蛋白饮食,能有效地改善肠躁症。

不过,对于想要尝试低碳水饮食的人,需了解较高比例的脂肪摄取,可能会有导致血胆固醇上升的潜在风险;而对于想要尝试低FODMAP饮食的人,需要注意低FODMAP饮食属于过渡性饮食,长期完全禁止食用高FODMAP的食物,会有营养素缺乏的风险,因此一段时间后(大约2到6周),应该再花上6至8周的时间,尝试将高FODMAP食物以一次一样的方式慢慢加回饮食当中,测试自己的耐受度,找出可以适应的食物,最终建立出属于自己的饮食!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香港有卖?|森永制菓婴儿小馒头疑混入“小动物粪便” 紧急回收19万包

实惨!女子被赶下飞机 全因她向空姐说错了一个字......

冯德莱恩获提名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意匈总理不支持主流党团属意人选

全球20大首都变热 智库:35℃以上天数30年增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