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啡壳鸡蛋/白壳鸡蛋好?蛋黄越橙越有营养?拆解鸡蛋6大迷思

加拿大都市网

鸡蛋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过在选购鸡蛋时,应选啡壳鸡蛋或白壳鸡蛋?鸡蛋的大小、蛋黄颜色与新鲜程度又有没有关系?有营养师拆解鸡蛋6大常见迷思,让大家可以吃得健康又安心。

买啡壳鸡蛋/白壳鸡蛋好?蛋黄越橙越有营养?

营养师李宜桦在Facebook专页“好食课”发文指,不少人都以蛋壳及蛋黄颜色、鸡蛋的大小、蛋壳表面粗糙度等判断鸡蛋的营养及新鲜度。到底这些准则是否正确?

拆解鸡蛋6大迷思

 

鸡蛋迷思1. 啡色壳鸡蛋比白壳鸡蛋有营养?

  • 蛋壳颜色主要与鸡只品种有关。白色壳鸡蛋,主要是“力康鸡”生下的蛋,数量较多。啡壳鸡蛋则主要是“伊莎鸡”、“洛岛红鸡”等品种生下来的蛋,由于数量较少,所以价格较高,但营养差异不大。

鸡蛋迷思2. 蛋黄颜色越橙,越有营养?

  • 蛋黄颜色与饲料成分有关,如果饲料中含有胡萝卜素、玉米黄素等色素,蛋黄颜色就会偏向呈橙色,但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其实没有差异。

鸡蛋迷思3. 吃生鸡蛋比较有营养?

  • 生鸡蛋并不比熟鸡蛋有营养。相反,生蛋白所含有的白素(Avidin),有机会影响维他命B7等生物素的吸收,有可能引致脱发。另外,比起生鸡蛋,蛋白经煮熟后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建议鸡蛋还是煮熟比较好。

鸡蛋迷思4. 鸡蛋应该挑选大颗的?

  • 鸡蛋的大小与母鸡年龄有关,初卵蛋的体积会最小。不过,随着母鸡年龄越来越大,产道会变宽,鸡蛋也会变得大颗,但蛋壳也有机会变薄,因此建议挑选大小适中的鸡蛋即可。

鸡蛋迷思5. 蛋壳粗糙的鸡蛋较新鲜?

  • 同一颗鸡蛋确实有可能因为久放,导致角质层脱落而变得光滑。不过,蛋壳粗糙也可能因为母鸡生病或年老,导致蛋壳钙质分布不均所致。加上现在鸡蛋多为洗选蛋,因此蛋壳粗糙度已难以作为鸡蛋新鲜度的标准。
  • 若要了解新鲜程度,建议直接查看鸡蛋产销履历及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会较准确。

鸡蛋迷思6. 鸡蛋应先清洗再放入雪柜?

  • 如果鸡蛋为洗选蛋,直接放雪柜即可。如果是散装蛋,亦避免用清水冲洗,只需稍微用擦手纸擦拭,再放进雪柜或于室温,尽快食用即可。因为以清水冲洗有机会破坏鸡蛋表层的保护层,此举反而增加鸡蛋在储存期间受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吃鸡蛋会令胆固醇上升吗?每天宜吃多少只蛋?

除了上述迷思,坊间一直有说法指:吃鸡蛋有可能导致血液内的胆固醇上升,影响心脏健康,不宜多吃。不过,本港衞生署早已拆解谬误,指出身体内的胆固醇主要由肝脏制造,只有少部分是来自膳食。健康正常者体内的自行调节功能,会控制胆固醇水平。因此只要身体健康,就无须刻意避吃鸡蛋。

鸡蛋有何营养成分?

 

鸡蛋营养成分:

  • 蛋白质:促进身体生长,修补细胞
  • 维他命B杂:有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新陈代谢,让身体从食物中获得能量
  • 铁质:有助制造红血球,预防贫血

衞生署指出,虽然鸡蛋胆固醇含量较高,但饱和脂肪含量低,是健康的食物。据健康饮食金字塔,成人每天应吃5至8両“肉、鱼、蛋及代替品”,而1只鸡蛋约相当于1両肉。在日常饮食中,建议应在“肉、鱼、蛋及代替品”组别中选择不同食物,才能吸收各种营养素,促进身体健康。而鸡蛋、牛肉、猪肉、干豆和黄豆制品均为这个食物组别的常见例子,因此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鸡蛋补充营养。

此外,另有说法指为多吃鸡蛋可降低血胆固醇,有利心脏健康。但衞生署指出,不论是世衞或英美等国的衞生部门均没有提及鸡蛋对心脏健康有正面影响。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有片|宝马3楼停车场直冲落街 孕妇与情夫等当场丧生“三尸四命”

魔鬼天使︱南韩“花滑女神”李海仁否认性侵师弟 “是前恋人复合”

德州死囚自称“不再构成社会危险”不应死 上诉失败即伏法

肾病症状|小便有泡是肾病先兆?医生教口诀自测5大症状 3招分辨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