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App设“陷阱”?︱消费者组织投诉引导顾客持续消费 促华盛顿州调查

加拿大都市网

美国消费者组织向检方投诉,指星巴克在手机应用程式设置“陷阱”,令顾客陷入一种“非自愿订阅”而不停在星巴克花钱。过去5年星巴克将近9亿美元(约70亿港元)未使用的礼品卡和应用程式余额计作公司收入,从而提高利润,最终变成高管奖金。

星巴克的出现,让都市人将饮咖啡成为生活态度。AP图片
星巴克的出现,让都市人将饮咖啡成为生活态度。AP图片

 

星巴克的出现,让都市人将饮咖啡成为生活态度。网上图片
星巴克的出现,让都市人将饮咖啡成为生活态度。网上图片

 

星巴克。路透社
星巴克。路透社

 

■星巴克可说是长期增长的“曲奇模”企业,但○七年起同店增长下滑,加上碰上金融海啸,令公司须大刀阔斧救亡。资料图片
■星巴克可说是长期增长的“曲奇模”企业,但○七年起同店增长下滑,加上碰上金融海啸,令公司须大刀阔斧救亡。资料图片

 

星巴克的成功,让其他咖啡品牌的陆续出现。AP图片
星巴克的成功,让其他咖啡品牌的陆续出现。AP图片

 

星巴克的成功,让其他咖啡品牌的陆续出现。AP图片
星巴克的成功,让其他咖啡品牌的陆续出现。AP图片

 

华盛顿消费者保护联盟(WCPC)12月19日提交15页的投诉,呼吁华盛顿州总检察长弗格森(Bob Ferguson)调查星巴克有否违反消费者保护法。

他们指星巴克在支付系统中“搞小动作”,顾客首先要付10美元开卡,之后被引导过度充值,系统预设选择充值25美元,但其实可以充值较少金额。由于顾客不可为单次消费准确充值所需金额,一定要给小费但又不能自定小费金额,顾客总是为了余额被推向再次光顾,陷入类似“非自愿订阅”的恶性循环。

WCPC活动经理卡特(Chris Carter)说:“支付平台上到处剩下的几美元可能听起来不多,但加起来就很了不起。”他指出,过去5年,星巴克将近9亿美元的未使用礼品卡和手机程式余额当作公司收入,从而提高了公司利润,最终成为了高管奖金。

在西雅图国际机场任职阿拉斯加航空客户服务代理的弗加森(Brittany Furgason)是受害者之一。她说:“消费者应该有自由,完全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花掉他们付给星巴克的钱。”

总检察长办公室确认收到相关资料。星巴克发言人表示,他们致力与华盛顿州合作,确保其遵守所有州法律和法规。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香港有卖?|森永制菓婴儿小馒头疑混入“小动物粪便” 紧急回收19万包

英国皇室|安妮公主出院回家休养 此前疑遭马踢伤脑震荡

2024-环太平洋军演揭幕  指挥官:不是针对中国或台海

美国大选︱加州州长被视为替代拜登出选热门 回答记者时却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