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妇女不能忽视的子宫体癌 !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妇女在更年期前后,多种癌症风险增高,宜多运动及注意饮食保持生活健康。

妇女在各种癌症中,最担心的头号敌人当然是乳癌。然而近年有一种癌症患者数字不断上升,侵蚀妇女生殖器官。它是子宫体癌,10年间增幅达七成。

患者数字增加,庆幸夺命数字没有增加。如何能成功对付癌症?患者袁女士告诉大家,成功战胜癌魔在于三个字:快、狠、准!

撰文:陈旭英

女士因肩负生育重任,故有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大约在12至13岁起开始来经。所以女性对于阴道有血液排出,早习以为常。

然而,当阴道在正常月经周期以外有血液流出,便不是平常!

58岁的袁女士在数年前,便经历过不正常出血。

“当时我已经一年没有来经期,以为自己正经历停经阶段,忽然有天阴道有一滴血流出来。虽然我知停经过渡期的一两年内,有时可能会再来经,但我都不敢怠慢,还是见医生检查清楚为上。”袁女士说。

当时的妇科医生即时为袁女士进行超声波扫描,发现她子宫内膜增厚,属不正常状况,建议要再做进一步检查。

“当时医生未能明确指出厚了多少,我觉得该诊所的超声波仪器可能未必够清晰,于是自己寻找医生再了解。之后我找到养和医院的谭医生,约见他及再照超声波,结果发现我的子宫内膜厚度比正常的四毫米增加了几毫米。他建议我入院进行宫腔镜检查,刮少少组织送去化验,看看是否有细胞变异。

结果不幸地,我星期一接受刮组织手术,星期三谭医生打电话给我,指化验报告发现有癌细胞,确定有子宫内膜癌,需要尽快做手术。 ”袁女士说。

从阴道的一滴血,到揭示子宫癌变,只不过短短一个多星期,期间袁女士难免心情跌宕、忐忑不安,幸好谭医生随即安排两日后的星期五,为她进行手术,斩断癌根。

十年增幅七成一

养和医院妇产科专科谭家辉医生说,香港女性最常见癌症中,除了乳癌排第一位外,子宫体癌(主要是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亦属常见,分别位列最常见癌症的第四、第六、第七位。当中值得留意的是子宫体癌,近年病发率上升幅度大。

妇女如进入更年期,超声波扫描发现子宫内膜增厚,便要追查原因。

子宫体癌患者最常见年龄层是40余至60余岁最多,即更年期前后。患病高峰年龄是55岁,35岁以下患者很少,40岁后患者数字逐渐增多。而死亡率为每7人有1人。 “年龄愈高,死亡率愈高。原因之一是长者未必能及时求医,二是长者子宫体癌的癌细胞很多时属较恶种类;从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85岁以上患者死亡率达一半。”谭医生说。

过去2001至2015年,子宫体癌患者数字一直上升,原因目前未能确切掌握,但估计可能与习染西方饮食习惯有关。

大部分病情属早期

虽然患者数字上升,幸好整体死亡率没有增加,因为大部分患者都会求医。谭医生说,子宫体癌最明显征状是阴道不正常流血。因为早求医,故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属早期。

从香港癌症统计中心资料显示,六成四子宫体癌患者病情属第一期。二期患者占总数的8.2%,三期占总数的10.1%,四期是7.1%,另有10.7%属未能分期。

谭医生说,患者期数愈早,治愈率愈高,第一期患者治愈率达九成以上,二期的治疗效果也好,三期以后就较差。部分患者在流血初期来求诊,但因为细胞属较恶性,故预后较差。

谭医生说,子宫内膜癌的癌细胞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大部分患者属这类,占整体个案中八至九成。第二类是浆液性腺癌(serous carcinoma),这类较常见于年长女性,属预后较差的一类,占整体个案一成;再其次是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再其后是癌肉瘤(carcinosarcoma),这类个案极少,但一有流血症状求医时,肿瘤体积已经很大,属最差的一类。

由于子宫体癌主要是子宫内膜病变引致,故绝大部分属子宫内膜癌,少数属肉瘤。子宫体癌的治疗效果相对其他妇科癌症好,第一是绝大部分属早期,第二是大部分癌细胞都不是穷凶极恶。

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

子宫体癌病征是阴道的不正常出血,如何才算不正常?谭家辉医生说,病征可以有不同方式出现,生育期内的妇女可能是经期与经期之间出血,或经期长时间流血仍未停止,或经血量多。

“如果妇女已进入更年期,即停经后有出血情况,就一定要见医生检查清楚。亦有一些个案是妇女收经后有不正常分泌,虽然不是血,但亦要提高警觉,最近有一名患者属这情况,求医检查后发现是子宫内膜癌。

亦有个案是没有任何病征,但在定期妇科检查中发现子宫内膜增厚,追查下发现病情。这类不适用于生育期妇女,因为她们子宫内膜厚度会因为经期而有变化,未来经前厚,来经后薄,故不能作准。

收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应在四毫米以下,超过四毫米的就算没有出血征状,都需要追查原因,因有机会是癌,或可能是瘜肉。 ”谭医生说。

如发现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接受进一步检查。谭医生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经阴道置入幼管抽组织化验,如是癌细胞就能确诊;如果不是恶性细胞,有三个可能,一是的确没有癌细胞,二是没有抽中癌细胞,三是瘜肉或其他组织。 “由于这检查未能否定癌症可能,亦未能找到出血原因,故最后要再进行宫腔镜检查,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化验。”

何不一早做宫腔镜?谭医生说,如病人在抽组织化验程序中已能发现病情,就毋须再接受麻醉进行宫腔镜检查。

生育器官全切除

组织化验可以确认是否癌细胞、细胞种类及恶性程度。一旦确认癌变,病人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术前需要再进行电脑扫描,看清楚盆腔有没有受影响,再计划手术。

无论是哪种恶性细胞,子宫体癌手术均需要切除子宫、卵巢、输卵管。部分个案如在电脑扫描中已发现淋巴被侵犯需要切除淋巴,或需切除腹膜组织及大网膜。

现时切除子宫体癌,大部分个案都是采用微创方式,减少病人创伤。个别情况由于肿瘤巨大,为免切除时癌细胞有机会走散,故为确保安全,需要采用开腹方式;另外如病人曾进行多次手术后,腹腔内有较多黏连,亦有可能需要采用开腹手术。

手术完成后,所有切除的组织会送交病理化验室进行化验,并由病理科专科医生分析、撰写病理报告及评定期数,之后再评定是否要进行术后化疗。

▲病人在手术前需要进行电脑扫描,检查盆腔有没有被癌细胞侵犯。

谭医生说,大部分子宫体癌一期患者,在完成手术后能根治,部分个案如有高危复发因素,术后需要进行体内放射治疗,以减低复发率。二期病情的个案,亦有可能需要进行体内放射治疗。

三期个案在术后可能要接受化疗,甚至大范围电疗。

视乎细胞受体情况,病人亦有机会要接受术后荷尔蒙治疗,服用黄体酮。部分年长患者的子宫体癌,亦可能与荷尔蒙有关,不排除术后有机会接受荷尔蒙治疗。

因收经后阴道不正常出血而求医,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最后确认患子宫内膜癌的袁女士,于确诊后的一星期内接受了腹腔镜切除子宫、输卵管及卵巢手术。由于手术属微创,伤口细、失血少,袁女士说翌日便可以离开病床,她亦康复得很好,前后留院三日便回家。术后至今两年,袁女士仍然每3个月复诊一次,确保安全。

“庆幸我早发现,谭医生又很快帮我做手术,手术又做得好,术后没有什么痛楚,只是短时间感觉自己不够气,不能大声说话而已。”袁女士笑说。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超显瘦连衣裙!Coach超美夏季服饰3折+额外8.5折+免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