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移民生活常見8大「假」

加拿大都市网

假作真時真亦假,生活在溫哥華久了,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假象」,儘管很多都容易被
人忽略,但是,如果把它們都聚攏起來,就會發現,原來這些都是我們曾經親身經歷過的。

假把式:碰到就算倒霉


溫哥華華人社區這個江湖實在是魚龍混雜,很多不學無術的人冒充各路「專業人士」。其中以假經紀、假理財專家、假移民顧問為最多,當然還有一些假主廚、假電腦專家、假水電工、假書法家、假古董鑒賞家、假手機高手等。

江蘇劉女士說,她的蘋果手機運用程序出了點故障,有人給它推薦了一位手機高手,此人稱,溫哥華多家修理手機的商店有什麼疑難問題都叫他來修理,他平時就在家中接單。手機交給他後,一直沒有下文,後來取手機的時候,原來的問題沒解決,連機器都開不起來了。手機高手說,這是廠家的問題。折騰了半天最後只能拿到專業的商店去修了。

白石鎮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收藏愛好者說,他去年上半年經過一位溫哥華資深書畫鑒賞家的推薦,收藏了一幅畫家范曾的書法作品,最近了解到這幅作品可能是假的。他現在心情有些凌亂,他說,有的時候太相信專家了,其實,很多時候這是一個「局」。記者獲悉,大陸公安機關目前正在查處一起和盜賣范曾等大陸着名書畫家有關的書畫欺詐案,主要涉案人員中有一位就居住在北溫哥華,這位人士的藏品應該和這個人有關。

假成功:給自己的努力一束鮮花

成功的標準本來可以量化,但是,一些並無具體業績的移民卻常常喜歡帶着他們在加拿大的「成功」作衣錦還鄉狀。

來自福建廈門的陳先生就在列治文三號路一個商場內開了食品攤檔,另外,他太太註冊了一家基本沒有業營業額的網店,卻躊躇滿志地參加了大陸某地政府機構在溫哥華的招商引資活動,陳先生更是在老家做了勵志性質的演講。有一位「民間思想理論家」,自稱創立了一些能夠發現宇宙規律的學說,舉辦了演講報告會,其學說究竟有無價值不得而知。

來自雲南昆明的一位張姓移民,有留學英國的經歷,中英文良好本來可以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他喜歡吃百家飯,也就是喜歡給其他新移民「解決各種問題」,不管移民、留學、保險、創業、福利、安居、保姆,他都能解決。

一位了解情況的人士稱,此人其實就是掮客、二手掌柜,拿點「差價」而已。不過,這位張姓人士後來回大陸,儼然是位溫哥華「百事通」還是「社會活動家」,和當地那些有意移民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有資料顯示,多位在溫哥華多年並無實際生意的人士,卻常常以溫哥華成功「企業家」的身份,隨加國三級政府的官員或者僑界訪問團,回大陸參加各種訪問或者商業活動。

假融入:把表象當做實際

不會英文裝會英文,不懂西方規矩硬要鸚鵡學舌,生活中這樣的人和事一大堆。一些移民在溫哥華居住了幾年,就養成了講話夾英語單詞的「毛病」,久而久之,一句話中至少要帶一個以上單詞,儘管所帶單詞大都都是英語1-3級,並無多少「技術」含量,一般也不會引起別人理解的錯誤,但是,如果帶着這個「特徵」回大陸,必然引起別人的好奇。

上海籍的孫女士稱,回大陸時候,不少街坊鄰居都說自己是「假洋鬼子」,開頭還不知道他們說的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是因為講話中夾了些「單詞」。再回去的時候設法將這個習慣做了調整了,但還是不夠徹底。

有資深社區觀察人士指,新移民換了一個生活環境後,會有很多變化。一些人把融入當做十分外化的表象。明明自身英語一般交流有問題,卻常常喜歡講話時候夾着單詞。另外,只是要求別人說話聲音要小、做事要遵守規則、最好要多參加公益活動但他們對自己卻很寬鬆。他們把這些當做一種融入,其實,有一定的片面性。

假名頭:奔走在虛幻的世界裏

很多移民出國前都有比較好的學習背景以及職業基礎,另有一些投資移民在老家都是商界精英,由於海外經商環境不太適合那些並無海外學習和職業背景的人士,於是,一些人就搞了不少空殼公司,還有一些人組成了不少社會團體,然後,全部印在了名片上,給人一種「成功人士」的假象。

記者曾見到一張比較誇張的名片,上面密密麻麻印着這位「社區活動家」十多個各種「名頭」,計有:全球、北美3個,加拿大開頭的4個,溫哥華打頭的5個。

溫哥華最常見的就是自封的各種「家」,唱過兩首歌就是「歌唱家」,唱過幾年「兩首歌」就是著名歌唱家。以此類推,在行業中稍微資深一些的都被稱作「家」。有觀察人士稱,這本身並無太多問題,這只是一種帶有「自戀」的稱謂,更多帶有一種激勵和自我讚美的意思。但是,有觀察人士稱,有些專業人士明明不是大陸「國家一級演員」不是大陸的「博士」或者「教授」,卻以這種稱謂在公開場合介紹給他人,這就非常不夠嚴肅,而這類人士在溫哥華並不少見。

假人脈:帶着光環生活

在溫哥華有些人自稱「路路通」,搞得自己很「著名」的樣子,無論三級政府、中國的使領館,乃至大陸的各種關係,他無一不熟悉,說起來都是如數家珍。這類人員頻頻參加各種社區活動,將其和各路名人拍攝的照片四處渲染,以此證明自己的人脈廣泛。

其實,在溫哥華呆久了就會發現,一般民眾和市長、省長乃至總理拍攝合影的難度並不大,而且,和三級政府的人員進行些互動也非常容易,沒有太多「人脈」過度解讀的必要。而且,這種「人脈」,並沒有辦法給他人帶來太多的「實惠」,畢竟加國的國情就是如此。

有遼寧省籍的新移民陳先生告訴記者,有一年他結識了前BC省一位前華裔省議員,順口提及自稱和該議員稱兄道弟的一名同鄉,對方問叫什麼名字,告知後,這位議員使勁想了半天,也沒能夠回憶起來。

假窮人:為了利益學會忘我

溫哥華聚集了來自各國的「富豪」移民,當然也包括來自中國大陸和港台的華人移民。但這些年華人聚集區「住豪宅報低收入」的狀況頻頻見諸報端。大量「假窮人」的出現,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有一位不願意公開姓名的浙江籍人士透露,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十多位他熟悉的來自大陸的投資移民,在登陸後的前幾年,都申請過「牛奶金」,他說,他知道至少還有好幾位一直到現在還在「領取」。這位人士稱,這個問題的出現,主要在於政府管控能力的不足,要求每個新移民都模範自覺遵守各種規定,這是不現實的,也是做不到的。

假單身:給生活加點糖

溫哥華生活着一批假單身人士。不少中年男女因為種種原因,婚姻關係依舊存在,卻實際上一直以單身的身份出現,頻頻更換男女朋友,讓自己的感情生活一直處在「豐富和生動」的狀態。

來自青島的麗莎女士今年已經年近50歲,因為和前夫的財產分割問題,導致離婚無法離成快十年了,但在很多的眼中,她一直是位單身人士,她對外也是這麼介紹,因為長相俏麗,這些年談了一些中外朋友,但都處了一段時間就分手了。

另有來自江蘇的麥克也基本是這種情況。他和太太事實分居已經超過七八年,但是,因為雙方父母都健在,按照他們當時的約定,為了父母和孩子,暫時不離婚。麥克的孩子在美國讀書,他的太太迴流後就再也沒過來居住,即便看孩子,也和麥克沒有互動。這些年麥克也結交了幾個女朋友,但是,都沒辦法給別人「說法」。

比較個別的例子是一位來自台灣的社區人士,明明自己老婆孩子都在溫哥華,卻打着「單身」的名義和一些大齡青年談戀愛,及至最後真相敗露,給對方造成很大的精神創痛。

假情感:另類換位思考

海外也生活着不少「憤青」和「憤老」,他們非常熱衷討論「愛國話題」,總是表現出一種在常人看來比較誇張的情感。比如只要說中國不好就和別人急。平時,處處表現出中國最好,海外啥也不怎樣。最近,中美貿易戰,加拿大站在美國一邊,這些人士認為加國沒有「國品」,應該站在中國一邊才對。

移民前在上海從事法律工作的FRANK認為,這些人士只是習慣按照大陸官方的角度去觀察問題,他們並非從普通華人的角度去觀察,居住在加拿大總把自己當外人。中美貿易戰,美方迫使中方把醫藥進口關稅降到了零,這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好事,這是中美貿易戰的產物,對中國人民有利,反對它就顯得滑稽了,這是表錯了情。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年仅45岁!再有波音吹哨人离奇死亡!感染罕见病菌,手脚全黑!

向加航要求一个冰袋,加拿大女子竟收到$450账单

司机小心!GTA地区每次交通截停都需要强制性呼气采样

12星座一周运势(5月4日-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