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23:29:15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专栏观点

杨凡:一年一度RRSP季节到了 哪种投资风格更适合你?

一年一度的RRSP季节又到了,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各类产品琳琅满目,银行的理财顾问、保险公司的理财顾问、独立的投资顾问各拿一把琴,各弹各的调,让投资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笔者看来,如果想让RRSP投资成功,投资者选择哪种投资风格就显得格外重要。 投资RRSP如果不选择债券和固定收益产品,那么就只有风险投资即股票市场,一般而言股票基金有两种风格:增长型和价值型。 增长型的基金主要投资在有很大增长潜力的股票上,这类上市公司,专长在发明新产品,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市场总在预期它们有开拓先河的能力,股票价格一般偏高,本益比P/E ratio较高,但是,投资者鉴于他们的盈利前景,还是不断涌入。 价值型基金投资在利润增长缓慢的上市公司,本益比低,一般有分红,基金经理为什么愿意出钱投资呢?原因是,这类公司股票价格便宜,基金经理通过严格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认为它们被市场严重低估了价值,一旦公司盈利达到或者超过市场预测,价值型基金就会获利。 笔者本周参加大型基金公司的会议,两个著名的基金经理Joel和Danoff都曾是华尔街最传奇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助手。在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期间,年增长达到29%,成为华尔街最传奇的基金经理,至今没有人可以超越他。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建立一个合理分散的投资组合,如何让你的RRSP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长是个很头痛的问题。选择价值还是增长投资都不是问题,因为从彼得林奇的两位同门经历看来,市场的起伏让两人时而成绩显着,时而损失惨重,但是20年的时间下来,却是殊途同归,两个经理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采用的是水火不容的投资风格,最后两个人管理的基金都为投资者拿到高于大盘平均指数的回报。 我们投资RRSP是个长期的过程,今天的市场波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个小水纹。河永远是这条河,一直会向前流,不同的是看你可以游多远。作为一个投资者,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存点积蓄,选择股票基金时就要格外小心。自己多作点功课,多利用免费的资源(各种讲座),多听专家的意见,无论增长还是价值型投资,关键还是要有人管理,关键还是要有信心坚持下来。 彼得林奇当初匆匆退休,他恐怕也没有想到,他的两个门徒一直斗到今天都没有休止。 但是这两个人的成绩都不逊于林奇,坚持才是胜利,谁活着谁就看得见明天。匆匆辞职的林奇才46岁,虽然写了几本脍炙人口的书,再也没有大的作为。 笔者因此在这里提醒一下,投资者在读书时也要注意,除了谁写的书很重要以外,还要看书是什么时候写的,作者一旦不在其位,许多所谓的经验也就随着过时。 虽说经典的书,经典电影百读不厌,百看不厌,可是,有句俗语叫戏台底下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现在生活中,如果觉得人生境遇过的不好,那么就不是简单的运气不好命不好之类的简单原因,想一想是否读错了书,遇错了人?大家都是赤手空拳的两个箱子来到加拿大,为什么20年后有人大房靓车呼风唤雨,有人生活拮据满腹牢骚呢? 看书看戏是消遣,如果用同样的方式来研究投资,后果可想而知,股市是前瞻性的,如果连现在的市场内容都没更新,怎么会成功呢? 1980年代的股票平均持有时间是6年,现在是3个月,再加上新的衍生工具,电脑速度的提升,旧市场环境的许多旧投资经验,只能看看而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烟雾探测器未失效 法团有权强制更新吗?

作者:星报《共管物业法》专栏作家 Gerry Hyman律师 问:物业法团通知业主,将在每个单位安装新的烟雾探测器,收费50元。我已装有一个正常运作的烟雾探测器,他们可否强迫我安装全新的烟雾探测器? 答:如果法团有理由相信你的烟雾探测器是有缺陷的,并且,如果探测器不是物业的公共元素,而是你单位的一部分,法团可能需要检查单位。 如果探测器存在问题,法团可要求你更换。如果你不这样做,则需要法团更换并由你支付更换费。 但是,如果检查显示你的探测器没有问题,则法团无权更换并向你收取费用。 问:你以前谈过公寓禁止养狗的规定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无法执行。这是否适用于禁止猫的规定? 答:是的。以共管物业法团规则(condominium corporation rule)禁止所有宠物(哪怕只是猫),将被认为是不合理和不可行的。《共管物业法》和省法院要求法团规则必须合理。 但是,如果宠物禁令是写在共管物业章程书(declaration)中,那么就是有效的。 问:除非每次会议支付25元,否则我们就无法接触到董事会会议记录。我可以要求法团给我500元吗? 答:据《共管物业法》的新规定,法团可向要求记录的业主收取费用。该法桉还规定,该费用应是合理估算的所需金额,用于偿付法团交付记录副本而产生的实际人工和交付费用,费用将包括印制和复印费,每页不得超过0.2元。如果以电子形式交付副本,则不收取印刷费或影印费。 该法桉以前规定,如果法团无合理理由,而不允许业主审查所要求的记录,或者不向业主提供副本,则必须向业主支付500元。 现在该规则已经被另一条款取代:法团向业主支付的金额需按照规定确定,那些规定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杨凡:加拿大高管越来越贪婪 普通人日子越来越难

讲起加拿大,人们都会觉得这是个相对平等的社会,甚至有人把加拿大叫做大家拿。可是,在企业CEO收入与普通员工的差距方面,加拿大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中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加拿大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大于多数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和韩国。在丹麦CEO年收入是普通员工的3.7倍,在日韩企业高管是普通员工的42倍,加拿大企业高管收入与普通员工的比例中位数却达到200倍。 根据加拿大另类政策研究中心的报告,在加拿大股票市场TSX上市的公司中,前100家上市公司的CEO,2016年平均的年收入为1,040万加元,刷新一项加拿大高管工资的历史记录,加拿大上市公司CEO平均工资首次超越1,000万加币大关。 再看看普通上班族的年收入,只有区区不足5万加币(49,738加元),在我们刚刚庆祝提高最低工资到14元加币的今天,加拿大CEO的平均小时工资竟然高达2,489加元。在一个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的年代,相比2018年,加拿大普通工薪族在2019年薪增长预计仅仅为2%。另类政策研究中心的高级分析师麦克唐纳表示,公司CEO的年薪年年高速增长,普通人要涨钱难上加难,这样公司高管和公司员工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如果说上市公司业绩好,股票增长好,公司效益好的话,公司的CEO多拿点钱也无可厚非。能者多劳多得,我们普通人也无话可说。 可是,现在如果从业绩上看,高管们的贡献与其收入呈正比吗? 整整10年,加拿大TSX指数从2008年到2018年几乎回到原位,企业价值没有增长,可是企业CEO的收入却从平均500万加币,翻了一倍到现在的近1,000万加币。即使在2009年金融海啸,到加拿大经济进入暂时技术性衰退的2015年期间,加拿大企业的高管收入照样上涨47%。这个还只是评价数据,加拿大双重股权的公司,根本不顾投资者的清规戒律,像Rogers这种公司,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达到305倍。 另外,还有一些公司就更加奇怪了,加拿大TSX上市的许多公司虽然业绩增长不利,但至少还能够赚钱。像庞巴迪这样的公司虽然是上市公司,在企业大幅亏损,股价暴跌的情况下,却在去年向6名企业高管增派奖金花红3,260万加元。 面对民众的质问,魁北克省长Philippe Couillard非常冷淡的回应公众说:“我不认为政府的角色是干预企业的内部运作。” 难道真是如此吗?如果没有加拿大两级政府对于庞巴迪的政策干预,这家殭尸企业早就倒闭了。如果秉承这种让企业自行运作的原则,两级政府白白送给庞巴迪的14亿加元纳税人资金,又应该作何解释呢? 我们安省第一电力的600万之男,要不是选民推举的福特省长果断将其拉下马,不是还在董事会上继续作威作福吗? 可是,这毕竟是凤毛麟角的独立事件,加拿大上市公司高管是最好的职业,除了股份以及认股权,无论公司经营好坏,薪资以及花红可谓一分钱都不能少。 让事情更加难办的是,加拿大企业高管工资和奖金,竟然还有一个行业平均标准Benchmark,企业为了挽留人才,一般会把薪资和奖金定的比标准高一些,甚至一些企业的高管奖金比行业标准高出 25%。现在的情况下,公司为防止高管人才流失,每个公司都把奖金标准提高,这个行业的标准Benchmark就会逐年增加,高管奖金就会竞争性的上涨。可见,高管们靠工资奖金,开发商靠炒房炒地,富人愈富,辛苦打工人们不仅工资不涨,而且担心工作朝不保夕。 加拿大经济增长GDP的四分之三都来自普通人的消费,现在看来,公司高管CEO与普通人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1%的富人阶层企业高管却贪婪的占据越来越大的收入馅饼,普通人的日子却越来越难。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在加拿大度量房屋 该用平方英尺还是平方米?

Bob Aaron质疑:有多少人知道1,000平方英尺的单位相当于92.903平方米?(星报资料图片) 作者:多伦多房地产律师Bob Aaron 在一个据称从70年代就转换为公制度量衡系统的国家,其地产界却顽强固守着使用旧的英制系统,永远不会让我感到惊讶。 我们来看看本国房地产市场,包括Condo、住宅、和地皮大小,都是以每平方英尺计价,这是普遍接受的作法。 英制系统目前存在于英国、加拿大和前英联邦国家部分地方,公制系统则在除美国以外的其它地方使用。 我怀疑,普通多伦多买家是否会知道,Condo售价每平方米73.32元,相当于每平方英尺800元;单位面积1000平方英尺,相等于92.903平方米。根据我的经验,事实上所有房地产的尺寸和价格,均以英制系统度量。 几年前我第一次开始搜索物业所有权时,不得不回溯至少40年或更久远的年代,去寻找可靠的起点或产权的根源。有时,甚至要回到19世纪某个时候。 我记得在搜索乡村物业所有权,包括御准的原始契约,还有很多后继契约,是以前英制系统(pre-imperial system)表达,当时测量用长度单位为链(Chains)与令(Links)。我需使用一链为66英尺,而100个令等于一链的公式,来进行换算。 今天我们大多数城市街道,都是以旧式测量的链(66英尺)为基础,尽管人行道可能要窄得多。 如今,当我与客户一起审阅物业的尺寸时,尽管年轻买家通常觉得使用公制的米更轻松,然而,无论是土地测量(land survey)还是土地分区计划(subdivision plan),大部分仍然使用英尺来度量。新建独立屋和condo的注册计划(registered plans),无一不是以公制标注,但买家在考虑面积时,更愿意用平方英尺,而不是平方米。 尽管网络放盘时,可以通过一个键,将英制转换为公制,然而,独立屋和Condo的挂牌资料,通常默认使用英制度量尺寸和面积。 我大多数来自采用公制系统国家的客户,可以自如地在两套系统之间转换;在前总理杜鲁多(Pierre Trudeau)执政前后,于加拿大接受教育的人,也都熟悉两套系统。不过,在房地产领域,通常更喜欢英制。 至于像我这样在使用英尺和英寸环境中成长的人,在理解公制土地度量时,会面对挑战。 最近我在进行浴室装修,购买瓷砖时,很惊讶地发现,在我们这个所谓的公制度量衡系统国家,几乎所有产品的尺寸和价格都以平方英尺计,主要原因是它们或是在美国制造,或是为美国市场而制。想像一下,当你走进一家木材店,要求购买一段50x100(厘米)的木料,而不是常说的“2x4”,会出现什麽情况。 作为英联邦国家的加拿大,虽曾设立加拿大公制委员会,将全国公路的限速牌由英里改为公里,但地产依然沿用英制,因过去建筑材料大部分产自美国,如果一定要改为公制,就要把4乘8英尺的木板先锯成1乘2米,所有机器设定都需要改变来适应加拿大市场,这在当时业界被认为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度量衡双轨制常常给我们带来困扰,我希望可以恢复到英制。你可以称我是顽固守旧,不过我真心希望能保留大家都适应的单一一套系统。

“限养一狗”新规定 能限制“老住户”吗?

作者:星报共管物业法专栏作家Gerry Hyman 问:我母亲拥有一个Condo单位,一直以来用于出租。目前的租客很快将搬出,我们计划收回自用。在母亲买下该单位之后,大厦委员会通过一项规定,每单位豢养的宠物狗不得超过一只。但是我有两条狗。鉴于我母亲在限养一只狗的规定通过之前已经买下了单位,所以我们能否不受限狗令规管。 答:尽管你母亲在限养规定实施前已经成为业主,但除非规定指明不适用于某个日期之前的单位业主,否则就不能在单位内饲养两只狗。 此外,即使该规定指明,某日期之前已经养有超过一只狗的单位可获豁免,但你们仍应遵守一狗规定,因为你们的两只狗并非大厦的“原居民”。 问:我们大厦阳台顶上有一些挂钩环,以便清洁窗户时起固定作用。物业经理坚称,大厦员工有权穿过我们的单位进入公共阳台,去检查挂钩环,以及为窗户清洁人员连接安全缆绳。这说法是否正确? 答:法团为了行使职责,有权进入你的单位以及你独家使用的公共阳台,去检查屋顶的挂钩环并连接安全缆绳。不过,根据《共管物业法》第19章,法团应给予适当通知,并且工程应在合理的时间进行。

杨凡专栏:美联储持续加息 房地产市场如何应对?

本周是今年最后的超级周,市场关注美联储十二月货币政策会议,最大的焦点则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对于明年加息的预期。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屡屡批评鲍威尔加息,上週三的会议后,美联储依然不为所动,宣佈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2.25%-2.5%。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次升息,也是本轮货币政策正常化以来的第九次加息。 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担忧,和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上升,拖累美国三大指数纷纷走低。一周下来,美国标普500指数下挫7.05%,道琼工业指数下跌6.87%,纳斯达克指数下降8.36%。特别是在週五的下跌之后,纳斯达克指数正式进入熊市区域,自今年九月出的高点下跌22%。 美联储的鹰派气息压迫下,美股连续出现下跌,美联储作为市场好友的概念已不复存在,本周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首次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选择加息。在最新的点阵图,美联储预期明年还有2次加息,不仅继续加息,而且鲍威尔还在记者会上表示,将保持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步伐。 从过往经验看,每到年底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们就会期盼圣诞行情(Santa Claus Rally)来临,而今年十月份的市场波动后,这种对圣诞行情的期盼尤为强烈。不过,事与愿违,美股三大股指创下2008年以来最惨澹12月表现。 加拿大股市上周也跟随美股大幅下挫4.5%,TSX指数跌破14000点,最终收于13936点。加元汇率也受到牵连,本周跌破74美分关口,油价下跌以及经济基本面的问题,使得加元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创下19个月的新低。 加拿大地产市场一年来的事态发展不尽人意。CIBC 加拿大帝国银行总分析师Benjamin Tal表示,多伦多和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没有走出低谷,整体看来,加拿大全国的地产市场调整也没有结束,即使是多伦多强劲的Condo市场明年也会降温。 除了安省和BC省政府的给地产降温政策之外,加拿大主要银行的房屋按揭也越来越紧,最重要的还是加息的脚步并未停止,利息升高对加拿大屋主来说压力很大。 BMO蒙特利尔银行的分析师表示,根据该行的数据模型,加拿大央行开始加息后,要经过六个季度才会充分显现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但是让分析师非常担忧的是,从加拿大央行开始加息,现在才刚过五个季度,房地产市场就已经显出疲弱态势,如何应对将来更加高的利息水平,这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关于明年美联储加息途径问题,现在的分歧越来越大。克利夫兰联储主席Loretta Mester上週五表示,美联储没有特定的利率水平目标,并将根据经济来调节利率。在本周股市大幅下挫后,美联储纽约联储主席开始发出鸽派言论来安抚市场。他表示美联储的加息并不是一个承诺,联储理解市场在担忧什麽,会非常认真的倾听来自金融股市场的声音,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2019年的货币政策持开放观点。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加拿大债务水平居高不下 为何入不敷出的家庭越来越多?

加拿大房屋按揭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170%,作为平均债务水平而言,这个数据已经让人眼晕,再看看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最火爆的两个城市——多伦多和温哥华,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则让人目瞪口呆:温哥华的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242%,多伦多的债务水平略低,但是也高达208%。 加拿大人负债水平如此之高,这还只是平均水平而已,去年加拿大有72万户负债率超过350%的房奴,这些人主要分布在多伦多和温哥华两个城市。根据这份报告,加拿大人在2017年,无论从低收入的3万加币,还是到高收入的13万加币以上,大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房屋按揭和房屋相关的费用不断上升日子越来越难。从整体消费看,最低收入阶层的人们,33764加币的年收入, 消费高达32914加币,一年下来几乎到了吃光花净的地步。即使高收入阶层,每年132808加币,也要花掉105493加币。 从高收入都低收入的人们,他们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平均而言,一个典型的加拿大家庭在2017年花费64000加币,多伦多为71000加币。在最低收入群体,每年要支付房屋相关费用大约是总消费支出的35%。穷人买小房,富人买大房,即使最高收入的群体,他们每年要在这方面的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也同样高达27.5%。 CMHC估计,在温哥华和多伦多这两座城市里,房屋按揭债务大约在家庭债务中占比70%,整个加拿大而言,加拿大普通家庭的房屋按揭占家庭债务的三分之二。按揭债务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家庭收入却几乎没有增加,导致家庭还债能力下降。而且,在目前利息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许多深陷房贷按揭债务的家庭将会发现越来越入不敷出。 自从2008年以后,加拿大人享受了近十年的超低利率,从去年夏天加拿大央行才开始连续加息,目前基准利率已经达到1.75%,明年的加息还箭在弦上。 Environics 分析师估算,在2019年,温哥华每个家庭的利息支出将增加1152加币!多伦多每个家庭的利息支出则增加932加币。 CMHC表示,增加的利息支出,使得家庭消费下降,归还按揭本金的时间延长。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加拿大人在去年,扣除通胀的税后收入较去年下降0.4%,而非房屋贷款的债务增幅为2.9%,房屋贷款的增幅却达到了 5.2%。也就是说,加拿大人在收入不能增长的情况下,要想买房,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增加负债。普通人一房难求,买了房的人也是身背重债。 2009年以来的超低利息政策是一场真正的财富再分配,使得富人更加富有,穷人因此离财富越来越远。 这些年加拿大工资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很多行业陷入衰退,绝大多数人的收入也是没什么弹性的,加上税费年年见涨,又进入加息周期,此前隐藏的种种问题就都爆发出来了。美国花旗银行警告,当高利率和高债务完美风暴来临时,未来三年内加拿大将面临经济危机,花旗的分析师Dana Peterson表示,加拿大的债务水平扩容程度超出民间储蓄积累速度,使得我们担心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房价涨涨涨,企业难难难,加拿大民族产业空壳化的凄凉感油然而生,不禁让人发问,加拿大制造为什么生存这样难?加拿大全民抢房的喧嚣过后,剩下一地鸡毛。在前几年油价高涨的时候,加拿大错过了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最佳时机。 2015年国际油价暴跌之际,加拿大央行两次降息来拯救频临崩溃的资源企业,最大限度的催生加拿大的房地产泡沫,政府这样做的结果是产业空壳化,实体企业纷纷失去活力而僵尸化,只有地产企业生龙活虎一枝独秀。现在当国际油价这头熊再次拜访加拿大时,我们的央行却没有了降息的子弹。 看看加拿大的社交媒体和论坛,满屏都是债,难道说,过去让加拿大人为之疯狂和痴迷的楼市,未来却要成为谁也逃不掉的修罗场?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如何惩戒不按时交物业费的业主?

作者Gerry Hyman是星报共管物业法专栏作家 问:有一个单位的业主经常拖欠管理费,业主立案法团根据“共管物业法”采取法律行动追讨最终,在法团打算行使权利强制出售该单位之前,为业主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代付了所欠管理费。 如果有业主可以反复拖欠管理费而不必担心物业被拍卖,似乎无法鼓励其他业主准时缴付管理费。 法团可以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答:如果业主未能在规定的日期内缴付管理费,法团可以即时给该单位加上留置权(留置权)但是,该留置权是仍未经注册的留置权所担保的金额,将包括法团为收取欠缴的管理费所花费的全部资金包括法团向业主发出律师信的费用;还包括贷款银行代行付费之前,法团准备拍卖该单位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如此一来,只要有能力,违规的业主一般都会愿意及时改过,免得招惹上这样一大笔费用。

买卖协议签署后房子出现损害 买家该如何做?

签约后房子发生损坏,买家应先对修理所需金钱及耗费时间做出评估(星报资料图片) 加拿大买房是人生一大工程,动辄涉及几十万元的资金,谁也不愿意一入住就发现诸多问题,造就各方推卸责任的情况。为了帮助买家发现房屋有损害时能从容应对,“星报“(Toronto Star)特地邀请安省地产理事会注册官理查(Joe Richer)传授处理方法。不过买家在达成购房合同期间,应与经纪认真看房,省去入住后发现问题再维修及索赔的麻烦。 在安省,标准的买卖协议(购买和销售协议)中包括一项通常被称为风险分配的条款(风险分配条款),条款规定在签署买卖协议到房屋交接这段期间,房屋出现任何损害,卖方需承担责任。如果买家入住后发现,房屋状况有别于当初下发售时,建议先告知买方经纪,请其直接与卖方经纪沟通,也可向房地产律师寻求帮助。建议买家估算修理费用和所需时间,请经纪与卖方代理人协调。律师通常还需要卖方的保险信息,并审核购房合同。 发现房屋受损,是否意味着买家可以终止购买协议? 若发现房屋受损,是否意味着买家可以终止购买协议?其实这取决于损坏程度房屋损害分为两类,分别是实质性和非实质性,不过这两类间。的区别并不总是很明确如果房子损坏严重,例如发生了火灾,房子被烧毁,买家就需要做出选择:要么取消交易并获得定金退还;或者也可选择完成交易,并从卖家保险中获得赔偿金。不论何种选择,都必须买卖各方,经纪及保险公司商讨后,再作出决定。 另一种情况则是房屋损害并没那么严重,卖方和其保险供应商仍负责维修,买方选择中止交易的理由并不充分,此时应该在作决策前先听取房地产律师建议。 不过,无论是小问题还是较为严重的损害,买家都应知道,卖家的房屋保险在产权交割当天便会终止,因此在入住时发现任何问题,必须和律师讨论后续步骤。 有句老话说,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无论何时购买房屋,都强烈建议消费者在房产所有权变更前,让地产经纪带自己去验房,确保房屋状况与广告所描述的无出入。在正式入住前,买家应珍惜最后一次登门看房的机会,不要潦草看一下表面就完事,另外也需注意卖家是否已经达成购房合同中提到的所有条件。 交割前看房的要求可以与卖方协商而定,若买家很谨慎希望能有额外的验房机会,可要求自己的经纪在合约中插入该条款,保障个人利益,也避免今后不必要的麻烦。

加国退休夫妇遥控器误订体育台 取消须付170元!

有专家指出,电讯公司在提升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改善客户服务质素。星报 星报专栏作家︰Ellen Roseman 电讯服务已经成为国民的基本生活部分,但随之出现的投诉个案也逐年增加。有消费者问题专家批评,电讯公司应该在提高科技水平同时,也要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质素。 根据加拿大电台电视暨电讯委员会(Canadian Radio-televis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简称CRTC)最新发表年度报告显示,电讯或电视用户投诉较一年前急升57%。 透过遥控器错买翌日促取消 曾经在加拿大贝尔公司(Bell Canada)任职经理的退休人士泰尔(Marty Tyre)表示,去年11月6日晚上9时30分左右,即美国选举当晚,他的妻子唐娜(Donna)意外地透过电视遥控器,购买了Bell Fibe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体育台服务。事发翌日,泰尔收到贝尔的确认电邮,因而得悉事件,于是随即要求取消服务。 11月8日,贝尔回复表明,尽管服务已经取消,但仍要缴付4期费用,每期37.49元,连同税款后,总额约170元。泰尔坦言,他们两夫妻目前倚靠退休金的固定收入生活,这无疑是一笔重要的开支。同时,在没有使用任何服务下而须要缴费,他认为做法十分不公平。 根据贝尔公司在官网上长达16页的服务规条,若在季前限期后取消服务,客户必须缴付全季费用,并且不设退款或记账。 事主向星报求助 贝尔豁免收费 泰尔在订购的24小时内要求取消服务,贝尔是否应该提供一段短暂的冷静期呢?以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为例,乘客若在网上订票程序中出现错漏,该公司容许乘客修改,不附带任何罚款。泰尔后来联络《星报》(The Star)消费者投诉专栏撰写人罗斯曼(Ellen Roseman),反映他的困境。罗斯曼随即联络贝尔传媒联络员吉布森(Nathan Gibson)。结果,泰尔迅速接获贝尔的回复,承诺豁免所有收费,并且为事件致歉。 吉布森解释,拒绝订户在开季后取消服务,原意是避免部分用户在观赏一场重要比赛后要求取消。但在确认是无意出现错误时,该公司十分乐意协助用户纠正问题。 罗斯曼批评,加国大型电讯公司采用先进的科技,但在客户服务方面却显得落后。她补充说,CRTC应该能够进一步保障电讯服务客户的权益。 CRTC今年较早时展开加拿大电讯业检讨工作,调查加国大型电讯服务公司的推销手法,并且透过网上问卷等多个途径,邀请民众提供个人经历及意见,以及鼓励曾经在电讯公司工作的雇员,透过保密方式分享讯息。 CRTC预计明年2月发表有关检讨报告。

杨凡:加拿大黑五零售翻身太难

房价高涨,租金飙升的情况下,加拿大的零售商家苦不堪言,每家店的销售额要想提高实非易事。况且,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飘然而至,亚马逊线上销售咄咄逼人。近年来,加拿大移民大量涌入,年轻人逐步领衔,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很少有人到实体店面购物。自从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后,加拿大的零售杂货商都倍感压力。 自从2008年以来,量化宽松政策创造的财富全部都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劳动者的收入在GDP比例中逐步下降, 都说劳动最光荣,可是,在这个大颠复的时代,你会发现只有劳苦,却没有功高!劳动者不要说同工同酬,就是想要保住微薄的收入都越来越难!就拿亚马逊所在的FAANG五大科技股梦幻组合来说吧,一方面在实体经济上挤压零售商家,另外一方面在股票市场上挤压传统上市公司。许多人疯狂的购买FAANG股票,这样一来,其他公司的股票无论基本面如何好都被散户投资者所摒弃。 过去几年的科技股疯狂大牛市下来,就形成今年的非理性局面,在苹果和亚马逊今年秋季冲破万亿美元大关后,FAANG股票的市值,居然占据美国经济的13%。这些FAANG企业的总体盈利才只有770亿美元,仅苹果就占据一半的盈利,剩下是亚马逊230亿美元,而他们这些公司在盈利如此微弱的情况下,却可吸引这么多投资者拿出真金白银买他们的股票。 尽管从今年的高点跌至现在1500美元,跌幅高达25%,亚马逊还是比今年年初的1250美元高出不少,在股票市场上傲视传统企业,在零售市场上欺凌普通零售商的局面丝毫没有改变。我们过去所依赖的一些信念又一次面临全面颠复,传统的零售业依靠庞大的运输,配送,销售体系所实现的价值,现在被亚马逊等电商毫不留情的夺走。亚马逊的模式,使得消费者和商品之间只隔着一间仓库。人们现在对于购物环境,零售服务越来越不在意,实用主义之风兴起,好看不如好用,只要买到手上的东西物有所值,谁会在意是否有导购服务人员的微笑服务呢? 商场上潮起潮落,本来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唏嘘一番的,这个现象的背后,确实非常残酷的现实:在渠道为王,股权当道,房地产就是一切的大时代,劳动者何处安身?亚马逊的这种颠复,意味着零售业残酷的竞争,消费者的天堂,劳动者的噩梦!亚马逊创造的商业奇迹,将会是许多人失去工作机会。近年加拿大零售企业的连续倒闭,从丹尼尔到Future Shop 一个个实体零售店纷纷凋零,影响许多人的工作岗位。本来在门口的Grocery商店可以买到的食物和商品,却偏要从遥远的亚马逊中心仓库调配。物流优势,没有昂贵的房租,这些价格的优势,让街道上的下岗职工开的小店破产,亚马逊这样的生意模式,只能让富人越来越富人,穷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 黑色星期五看上去人山人海,但是,对于店家而言,参与到黑五这种打折活动来本身承受着压力,每年这个时刻的零售业虽然看似热闹,但是真正的盈利空间却很小。而且从成效来看,黑五的价格战并没有令零售业的增长受到明显的提振。对于普通商家而言与电商相比较最大的劣势在于成本,包括人工、店租及仓储。而且应对精明的消费者,商家为了维持利润只能采取一些定价技巧,通过多层次地价格下调;将价格变成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从而令消费者难以做到货比三家。 零售商的疲于奔命凸显了北美的民众的消费能力以及信心的缺失。从2007第一次举行黑五活动以来至今,11月份的销售额至今只有从当年8.4%上升到现在的8.5%。主要还是原因还是因为加拿大人债务水平过高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商家还是只能疲于应付,因为他们担忧自己的客源被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抢走。所以电商和传统零售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一个零和游戏。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房价不涨利息变高 TD收紧房贷申请规定对购房者意味着什么?

近期房价虽然不涨了,但利息越来越高,持有房产成本越来越高,买房投资的信贷也越来越紧。近日加拿大道明银行突然宣布,本月起对房屋按揭贷款申请实施更严格的规定。在评估申请人的负债时,将会依据HELCO信用总额,而非HELCO中已动用的贷款。这意味着什么呢?银行开始考虑借款人的整体偿还能力,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银行在审批按揭时要确保申请人在偿还HELOC信用额下的任何贷款之后,还有能力偿还新的贷款。即使HELOC贷款一分钱未借,但是考虑到潜在的债务水平,申请者仍可能申请不到新的房屋按揭。 首先,根据联邦规定,HELOC贷款也面临压力测试。目前,申请人必须能够在25年内,按5.34%的利率还清贷款,或者按实际贷款合同利率加2个百分点的利率审核。其实,自从今年加拿大银行开始执行严厉的贷款政策后,所有贷款者都要通过更加苛刻的压力测试,随着利息上涨,越来越多的贷款人无法拿到按揭贷款。 许多过去买下楼花的投资者开始到处寻找资金来源,从另类按揭到私贷在多伦多偏低开花。聪明的借款人先到银行,利用现有的房产拿到房产净值信用额度(HELOC),即使房价下跌,这个额度也不会消失,然后在到银行去申请房屋按揭,这样一来就最大化债务和按揭的资金来源! 这就是促使银行收紧的另外一个原因,目前各大银行对于借款者在其他银行的HELOC信用额贷款的信息不了解。由于无法了解按揭申请人是否在其他银行或贷款机构有HELOC,所以在评估时按信用额总额作为负债。 TD是加拿大房屋净值信用额贷款(HELOC)的最大放贷机构,银行发现近来越来越多的人们买房是通过HELCO申请新的按揭。如果房价下跌,银行将会遭遇风险。 TD新的规定则是要确保申请人有能力偿还HELOC的最高额度,这可能迫使申请人降低自己的信用额额度,甚至取消信用额贷款,这样银行的风险敞口就降低了。收紧HELOC贷款的行动意义重大。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机构的报告显示,2016年加拿大人持有300万个HELOC贷款账户,总贷款额2,110亿元。 6大银行的季度财报显示,TD的HELOC贷款最高。 在过去20年里,加拿大人充分利用HELOC贷款进行房屋装修和各项日常开支,被认为是推高家庭债务的主要因素。随着央行加息和联邦收紧按揭规定,HELOC贷款市场也将开始收缩。 加拿大目前的风险来自房价下跌,利率上升,以及信贷增长疲弱。今年以来,加拿大央行已经3次加息,并且年底再次加息的概率也同样存在。 据估计,加拿大央行在2019年可能还有四次加息,如此严厉的加息政策,再辅以今年1月开始执行的B20收紧按揭政策,加拿大的信贷市场不仅是增长疲弱,简直是被扼住喉咙透不过气. 也许很多朋友没有注意到,现在一个让人警醒的现象是,按揭利率成为对通胀贡献的第三大因素,仅次于航空运输和油价上涨。根据CMHC的统计,去年第四季度,多伦多的买房者,平均每月为支付房屋按揭的月供为1,826加元,比前一年的1,638加元上涨11.5%。同期,加拿大的通胀增速则不足1.6%,房屋按揭的负担大幅上涨,购房者的可承付能力接近极限! 但是,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Stephen Poloz)表示,他认为基准利率最终应该升至2.5%至3.5%之间,目前全球经济稳定健康,是取消货币宽松政策的好时机。今年10月份加拿大央行刚刚加息,不过现在看来,年底前的12月5日加息的可能性仍旧存在。 如果加拿大央行继续加息,按揭的成本继续上升,通胀继续上涨再导致加息,则可能形成一个利息与通胀之间“噩梦般”的正向循环!考虑到目前房东和准房东的艰难处境,加拿大央行在利息政策上应该小步走才是正着。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加拿大邮政该不该罢工?

加拿大邮政的循环罢工又一次返回安省,这次的巡回罢工,使得整个加拿大各个省份都受到影响,大家都盼着别轮到自己的省份,或者赶紧巡回到别的省份。在经历了十个月的艰苦谈判后,加拿大邮政的劳资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最终造成现在的局面。劳资双方争执不下的几个问题,根本就是老问题,而且也很难解决。首先是工作稳定的问题,现在64,000名雇员中,5万人都是没有长期合同的临时工。他们工作上比正式员工还努力,福利待遇上却明显处于劣势,希望获得长期合同的要求却得不到满足。 其次,男女同工同酬的问题,8,000名郊区和偏远地区的员工(大部分是女性),他们的工资较城市的雇员低30%,因此希望获得相等待遇。第三,医疗福利等问题,一旦罢工开始,加拿大邮政取消短期残疾福利,对于现在提交的所有长期福利申请,公司将不予索赔受理。 Canada Post是一家国有企业,成立于1861年。从2011年劳资纠纷以来,这些年一直面临着经营不善的难题。随着加拿大大量实体零售店的倒闭,在线销售量则暴涨,使得加拿大邮政在投放和速度上遭遇困难。目前,加拿大邮政在全国有6,000多间邮局,13,000辆邮车,但是需要投放的地址则高达1,600万个,投放速度不佳,邮件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 虽然Canada Post服务的客户更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快递等下游业务带来一些机会,Canada Post也有IKEA、HUDSON BAY等合作伙伴,无奈加拿大经济增长放缓。人均债务水平高令加拿大人的消费提升不起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今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或是银行等金融系统开始缩减甚至取消过多的邮件。举个例子:税务局(Canadian Revenue Agency)过去几年就已经取消退税支票,全部改为银行转账。而许多银行为了节省成本,鼓励网上银行。银行信件形式的STATEMENT也越来越少了。 Canada Post从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出现亏损。然后在2014年进行了一些列改革。通过87个Franchise经营模式,以及邮票价格上调,每年能够增加9个亿的收益。去年完成的集中式信件投放,每年能够节省8,000万。 但近几年来虽然可以改善每年的收支,但退休员工的福利却又成为了负担。 Canada Post目前有70,000个退休员工,但是在职工作的却只有64,000人,更重要的是现有的职工有20%在未来的5年也要退休。 Canada Post的薪酬很不错,一个CLERK的时薪都超过20加元一小时,随便一个邮递员年收入都超过5.2万(周薪1000刀)。加拿大邮政的员工不仅收入高,而且退休无忧。 根据Canada Post2015年的退休金报告显示:目前企业DEFINED BENEFIT 的退休金计划一共有超过6.5万的成员,其中供款的人数为59%,而5年前这一比例还维持在69.8%。 预计,五年后在现有的5.3万供款人数中还将有1.8万人进入退休阶段。退休金的赤字很快就成为一个大问题,在全球低利率环境的碾压下,过去三年,加拿大邮政的退休金赤字为62亿,资本充足率只有77.8%。去年一年的时间里,企业一共支付了8.8亿的退休金福利,但是却只有5.1亿的供款新增。如果没有funding relief,那么Canada Post的雇员需要缴纳16.36亿的供款,相当于总的PENSIONABLE INCOME的62%。 Canada Post未来何去何从,是否会依靠增加Franchise 经营,或是上调邮票价格来提升收入?呼声最高的就是将其业务私有化:比如旗下的快递公司PUROLATOR私有化融资。不过,如果私人资本一旦介入这些公用事业后,恐怕会面临更大的问题,比如进一步提升快递价格等。 当然,还有就是令Canada Post率先启动私有化业务,从部分私有过渡到全面私有化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总之是再不能这样吃福利,因为所有的开支都是政府部门的开支,纳税人的负担加重。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国债收益急剧上升!加息后浮动还是固定?

自从2017年7月以来,加拿大央行已经加息4次,造成国债收益率的急升,固定按揭利率一直在涨,浮动利率方面也随着央行加息上调。 加拿大央行的基准利率已经从加息前的0.5%,上涨到目前的1.5%,市场对于央行10月底加息的预期也越来越高,浮动利率利率随着央行加息坐上火箭,加拿大商业银行的Prime Rate已经高达3.7%,再加一次就到3.95%! 根据分析师的预计,加拿大央行到2019年底的中性利率可能会上到2.5%到3.5%的区间,以目前央行1.5%的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却用3.7%的Prime利率来盘剥房贷借款人的情况看,如果央行基准利率上到2.5%以上的区间,浮动利率眼看也要走到高处不胜寒的位置。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基准利率影响到浮动利率房屋贷款、商业贷款、信用额度等多个领域,加拿大消费者将很快感受到借贷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目前加拿大人堆积债务的速度让经济学家瞠目结舌。自从2009年以来,加拿大人的家庭债务水平上涨50%,总债务高达2万亿加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是按揭贷款债务。 从2009年全球股市大反弹、房地产市场暴涨的情况看,随着中央银行的行政干预,已经形成了市场的博傻格局,人们不计后果疯狂的抢房行动,并非没有代价,即使从房地产市场上赚到钱的人们,也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为了将利息支付降到最低水平,很多人都选择了浮动利率贷款。 由于浮动利率是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因此,只要加拿大央行不加息,就可以省下大量按揭利息。而固定利率贷款则以国债市场的收益率为核心,国债市场起起伏伏,收益率忽高忽低,很多人都看不准,因此怕吃“亏”。 根据加拿大帝国银行的调查,72%的人都认为利息明年会继续上涨,但只有54%的人表示要采用固定按揭利率,19%的人仍旧喜欢浮动利率,26%的人则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利息明显上升的情况下,还有许多人偏好浮动利率,其实都是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所造成的。 加拿大的房贷利率是什么情况,随着国债收益率的上升,银行升息的势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因此,不少人锁定利率,选择了5年固定利率,放弃浮动利率。结果可想而知,在这几年里,特别是2015年加拿大央行突然降息两次,令没有采取行动的“傻子” ,由于他们继续采用浮动利率贷款,从而省下大笔的房贷利息. 不过,自从美联储正式推出量化宽松,并且开始加息后,美国和加拿大国债市场出现了多次的连续暴跌,使得加拿大五大银行开始提高5年期固定房贷利率。与过往不同的是,在国债市场如此艰难的时候,加拿大央行也从去年开始站出来加息,导致所有加拿大的商业银行不断提高浮动利率。现在的情况看,利息上涨成为必然趋势,房贷到底是浮动,还是固定,似乎都有压力。 浮动利率方面,不仅要考虑央行加息,还要考虑房地产按揭政策。即使在央行没有加息之前,加拿大房屋贷款中心CMHC,已经要求银行对于房屋贷款担保部分分担风险,给加拿大商业银行房贷引入垫底费机制,即房贷违约损失的前5%至10%先由银行承担。不难想象,这部分额外的费用,银行会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贷款人。因此,从央行加息,按揭政策看来,浮动利率上涨也是必然。 浮动和固定利率不过是产品,从原理上讲,随着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带动固定贷款利率上升,中央银行不加息,就会造成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在长短债之间的套利,这种情况最终将会被市场力量纠正。现在浮动与固定利率的利差大幅缩水,就是市场力量回归的表现。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专栏观点:互惠基金或隐瞒资讯 延迟服务费投诉多

▲专家建议公众在选择互惠基金投资项目时,必须询问细节。网上图片 加国大多数国民都会投资互惠基金,但也有部分投资顾问在出售基金项目时,隐瞒一些重要资讯甚至误导,其中最常见出现的消费者投诉是有关延迟服务费用(deferred service charge,简称DSC)问题。 据《星报》的消费者专栏作家罗斯曼(Ellen Roseman)表示,早于1987年初入行任职经济记者时,她就发现互惠基金投资业增长迅速,至今涉及的全国投资额已高达1.5万亿元。 在上世纪90年代,互惠基金评论员斯特罗伯格(Glorianne Stromberg)曾经撰写了具影响力的两份报告,强调这项甚受欢迎的投资活动,涉及昂贵而隐藏的费用。不过,过去25年来,加国互惠基金规例却只有轻微改变。 联邦政府去年推出新证券条例,规定互惠基金投资顾问必须向投资者提供文件,清楚地显示涉及的顾问费用。同时,投资者也可以在年结单上,明确地知道顾问费金额,以及更详细地披露基金表现。 专家批投资监管条例不足 不过,罗斯曼批评,加国现行投资监管条例仍然不足,其中法例没有限制互惠基金投资顾问,向投资者推销赚取最多佣金的投资项目,而非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 罗斯曼指出,互惠基金投资可能涉及的其中一个“陷阱”,就是延迟服务费用。她透露,过去有读者投诉,投资顾问强调毋须即时缴交任何费用,但却淡化其中的DSC。直至投资者准备把资金转到另一家公司时,才发现须要缴付相等于资金5.5%的费用。 专家解释,互惠基金项目中,部分设有DSC。这种收费主要针对提早取回资金的一些投资者,用意是迫使投资者把资金留在他们的公司。DSC为期7年,首年收费相等于资金5.5%,然后逐年递减。一般而言,购买基金7年后,就不用缴付DSC。 不过,今年9月13日,安省财政厅长费德利(Vic Fedeli)宣布,不会禁止收取互惠基金的DSC,并且表示DSC实质上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有效地储蓄退休金。 罗斯曼对安省政府的决定表示失望,并建议消费者在决定投资时,必须询问细节,以免在不适当时候出售或转换基金,而要缴交高昂费用。 她强调,投资者切勿选择有DSC的基金项目,身为消费者,理应有权随个人意愿决定资金安排,而非由基金经理决定何时转移资金。 (星报专栏作家︰Ellen Roseman)

杨凡:美债大地震终结30年牛市!

资料图片 在今年四月底一个不起眼的平淡交易日中,今年最大的宏观事件爆发,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突破了严防死守的3%红色警戒线,而随后几个月多次突破,本周则大幅冲上3%上行,打破了过去30年的债市重要趋势线。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分别在上周二和周三连续发声,他言辞中力挺美国经济表现“相当正面”,并强调美联储将来的加息路径,要维持经济增长与通胀水平之间的平衡。给与债券市场重大打击的是他关于中性利率的表述,鲍威尔居然提到了现在的利息政策“距离中性利率还很远”,这个发言后市场大吃一惊。不仅是鲍威尔如此表述,在6月刚转任纽约联储主席的威廉姆斯,现在被认为是美联储“三号人物”,他在周五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强调,美联储距离中性利率还很远,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观点遥相呼应,这更加突出了美联储集体转为鹰派的最新趋势。这无疑是在暗示,美联储将来的加息可能会超过3%这一阙值。 鲍威尔本周所说的中性利率距离目前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可见美联储主席心目中的中性利率已经达到了3.25%-3.5%,并非是点阵图DOTPLOT上的3%。这种加息速度当然让分析师开始恐惧。 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数据显示,交易员们对美联储未来加息的预期,预计美联储12月份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为81%。 美联储重量级官员集体发言后,本周美债收益率出现大规模的“异动”,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3.40%关口,刷新四年新高至3.40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最高触及3.246%,再一次刷新2011年中旬以来最高。 很多人开始担心,美联储的快速加息将重蹈2008年引发房地产信贷金融危机的复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此不屑一顾,他表示并不担心会爆发十年前那样的金融危机,下一场危机不会是像2008年那样导致美联储大宽松的那种,会是其他类型,比如一场网络攻击,或者某种全球性的事件。 美联储不担心房地产和金融信贷体系,加拿大央行却正好相反,行长波洛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加拿大人负债水平的担忧,这些问题经常使得他夜不能寐,因为加拿大人的债务水平已经爆表。统计局还从来没有如此高的债务记录。加拿大人全民债务高达2.1万亿加元,其中房地产房屋按揭债务增长最快,整个债务中的1.5万亿加元都是房贷! 加拿大的主要债务都是来自房地产市场,现在的堆积债务速度是1990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前所未有的。 一旦加拿大央行跟随美联储不断加息,将会对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形成压力,地产市场的波动将会形成倒逼机制,从房贷传到到银行等金融系统,这种情况将会对于加拿大的金融稳定性形成威胁。 高负债、高杠杆已经成为了加拿大的一个常态,加拿大央行在最近一次会议上保持利息不变,行长波洛兹表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是加拿大经济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多伦多的地产市场出现明显走弱迹象,房产价格随着利息上升而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在未来的12个月内,一半的加拿大房屋按揭将会续约,银行的固定按揭大幅涨息,给很多人的房贷Renew带来巨大的影响。浮动和固定本来应该是具有相关性的,随着固定按揭的提高,将许多彷徨的人们硬是挤到一个暂时的避风港,浮动利率市场上,如果加拿大央行再提高利息,在国债市场惊涛骇浪中,拥挤在浮动利率的诺亚方舟上暂避风头的人们将无处藏身。 但浮动利率只是个暂时的避风港,借贷成本最终的长期定价权还是在国债市场上,浮动和固定的关系不会再像2009年以来这样被严重扭曲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央行开始走上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 (专栏作家: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物业能不能强制更新烟雾探测器?

作者 Gerry Hyman律师是星报共管物业法专栏作家 问:物业法团通知业主,将在每个单位安装新的烟雾探测器,收费50元。我已装有一个正常运作的烟雾探测器,他们可否强迫我安装全新的烟雾探测器? 答:如果法团有理由相信你的烟雾探测器是有缺陷的,并且,如果探测器不是物业的公共元素,而是你单位的一部分,法团可能需要检查单位。 如果探测器存在问题,法团可要求你更换。如果你不这样做,则需要法团更换并由你支付更换费。 但是,如果检查显示你的探测器没有问题,则法团无权更换并向你收取费用。 问:我希望了解我们与管理公司签订的管理合约的期限,但一直无法得到答覆。我该怎么做? 答:管理协议是法团记录,业主可以请求准许审阅记录或提供副本。 如果法团无理拒绝业主审查或收到记录副本的要求,修改后的共管物业法规定,法团应向业主支付该法所规定数额的金钱。 业主也可以向小额法庭申请命令,要求法团提供所要求的记录。 问:如果业主希望向董事会提交召开业主大会的请求,是否有规定的表格,或是我们可以自己制造表格? 答:共管物业法修正案规定,请求表应采用规定的表格。不再允许使用自制表格。

杨凡:美墨加贸易协定对加国经济的影响

这次签下的美加贸易协定,从过去的NAFTA名字换成了USMCA,美国排在前面,墨西哥在中间,加拿大位置在最后。虽说排名不分先后,心里总还是觉得美加墨协定,要比美墨加协定好。这些倒还真是穷枝末节没必要细究,但是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不容忽略——自由贸易的字眼从协定中消失了。 过去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现在变成美墨加贸易协定。其中的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条款32.10条款隐藏在文本的小字中间,但是细读一下这个条款,其中却大有玄机。这个条款赋予美国针对加拿大与其他国家签署贸易协定时的否决权。根据条款的规定,如果加拿大与其他非市场(Non Market Country)国家签署双边贸易协定的话,加拿大必须提前90天通知美国。 NAFTA经历了近14个月的马拉松式谈判,我们获得的胜利是保住了第19章的贸易仲裁机制条款,但是,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美国奶制品对加拿大奶农的冲击、美国生化药品对加拿大保护期的延长、美国钢铝关税对加拿大没有豁免等等。 新的美加贸易协定确实让加拿大留在过去的北美贸易区内,不过自由却没有了,没有了开发新市场的机会,这显然是特朗普获得的巨大成功。特朗普在与中国的贸易战的时刻,当然不希望看到中国产品绕道加拿大后转口进入美国市场,特朗普一再指责加拿大让廉价钢铁从加国流入美国市场,冲击了美国本土工业。但是,这不仅是阻止中国产品绕道的问题,也同样限制了加拿大开发其他国家市场的机会。对特朗普来说这是一举两得的杰作,而对加拿大而言,却是被困住手脚丧失贸易自主性的败笔。加拿大一再想要摆脱美国单一市场的不利影响,打开多元化贸易格局的努力,还没有开始就又一次被扼杀。 不过,对于很多加拿大消费者来说,刚刚签字的美加NAFTA协定,加拿大在线购物消费者受益良多。在新的自由贸易规则下,加拿大同意将过去的20加币额度提高到150加币。这将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转向在线购物来买美国产品,对于本地的实体店零售商压力山大。加拿大轮胎(Canadian Tire)的发言人表示,这个协议将刺激本土的消费者绕过加拿大零售商在线上购买美国商品。 加拿大人之所以喜欢去美国购物的原因,还是因为两个国家之间显着的零售价差。大到一辆私家车,小到婴儿用食品或是一盒冰激凌,同样的产品在美国显然比加拿大便宜。加拿大零售商会和现代电商的博弈,在近几年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代表守旧思维的零售商会非常热衷于维护现有的政策,加拿大零售商会呼吁,政府应该维持目前20加元的邮购征税额度。 他们担忧什么呢?零售商会认为,一旦网购通过邮寄入境,加拿大的免税额度对此网开一面,这将会进一步冲击加拿大的零售业。零售商会发言人表示:如果关税起征点调整到150加元,这样意味着境外的商品对于加拿大人将会更便宜,税务红利完全流入到了外国商家的腰包里,加拿大本地零售业将更加凋零。一方不满意,另外一方得了便宜还卖乖,eBay加拿大的总经理 Andrea Stairs,表示,这次的贸易协定对于加拿大网上购物帮助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开放。 不过,零售协会也还是承认,这次的免税额提高并没有像美国要求的那样,对于加拿大零售业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受到冲击的零售业,目前还可以承受,因此,这次的NAFTA总算拿到好的Deal。 从财政部的角度而言,提升免税额会进一步减少关税收入。当然,加拿大本地零售业被冲击的话,消费税也会相应减少。可见,在给消费者让利的这件事情上,加拿大本土官商一家亲体现得淋漓尽致,两方面都没有改革的意识,没有消除垄断的决心,只是齐心协力地绑架消费者。那么,这次来自外部的新NAFTA协定,总算是让目前加拿大零售消费者任人宰割的局面稍作改观。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安省由党预算问题该不该查?

费德利(右)与省长福特。星报 安省保守党政府本周公布了安省的财政审计结果,新财长费德利表示,经过独立的审计,显示前自由党政府给新政府造成150亿加币的赤字包袱,比原来预计的80亿要高出近一倍。省长福特表示,将成立专门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具体人员由九名调查委员组成,包括6名保守党议员和3名新民主党议员。这个特别委员会将在年底前公布详细的调查报告。 特别调查委员会有权传唤证人,并且搜集相关证据。福特省长表示,我们要仔细调查这些亏空的钱都落到谁的口袋?安省在自由党韦恩的执政下,许多自由党成员富得流油,结果是给安省捅了如此巨大的赤字窟窿,让我们省民来为此买单。不过,已经下台的自由党省长韦恩就表示,没有什么可以调查的,这之前已经在大众媒体上多次报道,省政府与安省审计总长在几个问题的会计处理上持有不同的态度。 安省审计总长Bonnie Lysyk质疑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安省政府公务员的退休金到底是否应该记录为政府资产,如果按照审计总长的说法,将这些退休金资产排除在外的话,安省的赤字将增加26亿加币。另外一个项目,虽然不是会计计算方式问题,但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电费问题已经冰冻三尺。这就是自由党政府为了降低电费,采取的 Fair Hydro Plan公平电力计划,这个计划表面降低电费17%,实际上并未真正降低费用,而是用省政府的资产做抵押借钱来补贴。因此,审计总长认为,每年安省会为此多支付24亿加币的利息成本。 这样一来,自由党政府所宣称的2018年预算表面看是67亿,实际上按照不同的会计方式来算,真正的预算赤字要多出50亿,总计为117亿加币。 这些事情在大选前就是说尽人皆知的,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保守党才可以一边倒的获胜。但是,安省选民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认清问题,因为大家早就知道这些问题了。如何解决安省的大规模赤字问题,福特省长在选举前表示不会裁员,只讲效率,还要降低电费,还要减税。新民主党议员Sandy Shaw针对财长的发言尖锐的批评:我们今天看到的财长发言,无非一场政治表演,为保守党早就计划的政府公务员系统大裁员做铺垫。 现在的财政预算平衡对于安省来说,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Wilfrid Laurier大学的政治科学教授Barry Kay表示,福特建立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行为,显示出他并没有区分事务先后重要性的能力,自由党已经因为过错而被选民惩罚,现在的步步紧逼秋后算账,显得过度使用手中的权利重拳治理不必要的穷枝末节。 多伦多大学的政治科学教授Nelson Wiseman 表示,福特组成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行为,与欧洲中世纪的搜寻女巫行为如出一辙,这表明福特省长对于历史一无所知。 任何经历了两个以上选举周期的老移民几乎可以马上意识到,所有反对党都是在选举前大方承诺,又是福利加上减税,又是保持预算平衡,但是当选后就变了样子,一切有回复原样。 保守党政府可以在自由党的预算赤字问题上做文章,但是,机会却只有一次,这次审计过后,自由党前政府挖的坑有多深都应经大肆宣传到位了,以后的预算赤字就没的推诿了。 新政府将要面临重重困难,在不裁员的情况下找效率,是个看上去很美的事情;在降低电费的情况下,还要减税,仅仅电费方面自由党政府就补贴了24亿加币,减税估计还要增加60亿加币的成本!那么,保守党政府面临两难抉择,如果遵循以往的选举Pattern, 安省的预算赤字就会越来越大!如果平衡预算就要进行裁员。 安省面临当前债务高企而经济发展迟滞的困境,安省的掌舵者的解决办法,无非在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上做文章。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美中贸易战烽烟再起 双方都无法全身而退

今天,特朗普在推特上宣称,关税已经“使美国处于非常强大的谈判地位”。他补充道:“如果各国不与我们达成公平的协议,他们就会被关税!” 美国政府宣布新一轮关税措施,将对包括消费品和工业建材在内的20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0%的进口关税。新关税自9月24日起生效,并将在2019年1月1日起将税率增至25%。这样一来,从美国贸易争端开始的500亿美元关税,目前的筹码已经被加高到200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回应称:“对此我们深表遗憾。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全球自由贸易秩序,中方将不得不同步进行反制。” 不过,目前无法得知中国将采取何种反制措施。因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金额是1,700亿美元,前两论贸易较量下来,双方已经耗费了500亿美元的关税产品额度。这次的两千亿美元关税,已经没有足够的美国产品额度来对应。 特朗普把“美国贸易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主要贸易伙伴不公平的“重商主义”手段,因而采取强硬的对外贸易路线。美国贸易赤字总额是5,000亿美元,美中贸易赤字占了约60%。 这么多年的即所谓不公平交易中,美国出口中国的都是技术密集型,还有好莱坞梦工厂的产品,一部美国大片在中国随便就赚上亿的票房。 反观中国出口主要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国以牺牲资源,环境,农民工的血汗为代价,千百万农民工人在血汗工厂日夜劳作,大量出口美国造成所谓的贸易赤字! 特朗普总统的500+2000亿美元的对中国的产品征收关税恐吓,看起来很威风,不过,可以看出,这种惩罚性关税首先惩罚的是美国消费者!这将会导致中国以美元为单位的出口价格上升,美国的通胀水平会大幅上涨! 由于美国的惩罚性关税导致美国国内价格上升,一般而言,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实际财富和工资水平的下降,这将会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量的下降。 行文至此,如果从通货膨胀上看美国和中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中国牺牲自己的利益,为美国人民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商品,稳定了美国的物价,让美国可以从金融海啸中全身而退。美国不仅不感谢,现在却过河拆桥倒打一耙! 任何贸易战都是双刃剑,表面上耀武扬威的美国同样难以全身而退,贸易战的爆发也使得美国消费者失去享受廉价消费品的机会,这对于如履薄冰的美国消费者当然不是好事。 试想一下,任何商品价格的上升都具有传导机制,其引发的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将令美联储执行的货币政策遭受更大压力。 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加息的厉害,保罗沃尔克,这位美联储主席,老一辈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不由得打个冷颤。美联储在1980年时,保罗沃尔克挥舞加息大棒,将联邦利率提高至20%! 目前2%的利息水平,在利息正常化的道路上,还是属于非常初级阶段,真正的狰狞面目,许多人都没有见识过,我们大家都希望美联储不要再出这样沃克尔这样一位疯狂加息的主席,谁能想到却先迎来了一位疯狂制造通胀的美国总统。美联储今年本来就要进行四次加息,明年开始每次会议后都附带记者招待会。美联储在市场沟通过程的这一重要变化,被很多分析师看做今后激进加息的信号。从明年开始,每次联储会议后都有机会宣布加息。 据高盛美国经济团队分析指出,从目前来看,市场面临的风险包括:意大利债务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美国贸易争端、流动性事件如VIX的飙升等,但高盛分析,最有可能的风险是美国实际利率的上升。 目前,BayStreet分析师已经预计加拿大央行在10月加息的概率高达80%!但是,加拿大人真的可以再承受一次加息吗?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高净值加拿大人士如何尽减美国联邦遗产税的影响

道明财富私人投资咨询部亚洲财富策略 (TD Wealth Private Investment Advice – Asian Wealth Strategy) 投资顾问张丽 (Li Zhang) 理财有方·道明明道专栏 于2017年12月签署成为法律的《减税与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简称TCJA)使美国联邦遗产税 (美国遗产税) 于2018年的终身免税额翻了一番,达1,118万美元 (但受限于2025年终的日落条款,若新例不获通过,终身免税额将回复至2018年前的豁免水平,而2026年的额度可按通胀调整)。高净值加拿大人士有数种可行策略,尽量减轻美国遗产税对他们的影响。这些策略也许并不适合身为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的加拿大居民。 若个人拥有的美国境内资产 (situs asset) 公平市值超过6万美元,而其全球资产超过1,118万美元,便可能受到美国遗产税的影响。根据美国遗产税的规例,美国境内资产一般是指在美国内或与美国有连系的资产,包括但不局限于美国房地产、美国公司的股份、在美国上市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在美国境内的有形个人财产、美国退休计划、美国人士的债项和在美国经纪行的存款等。某些州份有遗产税或继承税,但其影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要减轻美国遗产税的影响,第一步是确定是否可能有重大的税务负担。若肯定有这个可能性,便可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减少或消除税负。高净值加拿大人士可考虑下述比较常见的策略,并与了解跨境税务的顾问讨论,然后才推行策略。 1....

杨凡:苹果回归美国 手机售价还将大幅上涨!

作为美股史上首个市值冲破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苹果近日深陷贸易摩擦阴云。虽然苹果公司认为关税尚不会影响到iPhone手机等主营业务,但已有分析师担忧这一场景。美银美林分析师Wamsi Mohan研报称,为了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制造的压力,苹果公司可能会要求合作伙伴把一部分iPhone组装业务转移回美国,代价是手机售价大幅提高。 美银美林研发报告称:哪怕苹果只转回美国组装业务10% ,苹果手机售价就会涨8%!美银美林则认为,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看起来再次成为特朗普的核心关注点之一了。别忘了,美国人工资是中国员工的2.6倍,而且还有各种医疗和福利等。那么,如果最终组装业务都在美国进行,iPhone最高涨价幅度会高达20%! 根据美国最新的税改精神,按照15.5%的税率,苹果这次海外资金大规模回流,需要向美国政府缴纳380亿美元的税款。苹果公司难道就不心疼吗?不过,别替苹果担心,美国政府早就帮企业找到买单的下家。在美国的严密布局下,企业要支付的这些税费,都统一让外汇市场的海外投资者买单。美元指数兑一揽子货币一年来出现暴跌,给美国企业的资金回流,打开一条畅通无阻的阳光大道。 2017年至2018年初,一年的时间里,美国不仅在忙于国内的企业税改,还在外汇市场上为企业资金回流布局,将美元兑欧元从0.96一路打压至0.81欧元,降幅达15.6%! 苹果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时间窗口,以及外汇市场上的有利条件,美国政府为其创造的15.6%的汇差,等于苹果一分钱税都不用交,反而还赚点零花钱。于是,紧锣密鼓的将资金转移会美国。其他企业也纷纷开足马力,把一捆捆囤积在海外的美金运送回国。 在苹果这样的龙头企业带领下,大批美国企业资金回流,形成蔚然壮观的景象!这种规模的资金大迁徙,使得美国财政部受益,美国企业受益,美股投资者受益!在海外持有美元的人们则成为剪羊毛的对象。 在那段时间里,笔者就曾经撰文认为,在美国企业的海外资金完成安全回流之前,美元汇率不会大幅上涨。在美国政府的这盘大棋里,弱势美元的掩护下,美国企业的海外美元资金将一路开心的唱着歌返回。但是,一旦布局完成,美元汇率即将重拾升势。 果然,美国企业将资金安全运回美国后,今年伊始,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大棒挥舞起来,美元兑一揽子货币的汇率疯狂向上飙升。美元兑欧元的汇率从81蹿升到86,美国企业在成功的低价回收海外现金后,又要用这笔钱的时候,美国通过贸易战又一次把汇率拉升,来回剪海外投资者的羊毛。对于持有美元,却坚持在银行存定期,拿一点微薄美元利息的人们,则成为这个棋局中的大输家。 美国股市去年发疯似的上涨一年后,2018年的新年伊始,贸易战阴云下,许多投资者都吓坏,认为美股要大跌。但是笔者却持有保留意见。原因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笔者认为,资金回流美国后,美国公司将会用这些资金回购股票,增加分红,因此那些只看到美股估值高而犹豫的人,就会丧失大好投资机会。 特朗普总统的这盘棋,不仅给美元资产持有者剪羊毛,让苹果回归美国生产,也将让加拿大的果粉面临一个更加肾痛的问题:iphone涨价。即使在年底各大商场都减价的时候,电器产品挥泪跳楼大甩卖之际,想要寻找各种deal 的朋友,很快就会失望的发现,苹果从来不减价,苹果的iPhone系列一路走来,性能越来越好,价格也越走越高。 目前,大约一半的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根据分析师估计,苹果如果将这些业务迁回美国生产,苹果手机的价格将会超过2000美元。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苹果大规模回迁,潜在的价格上涨,使得加拿大消费者日益拮据。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贸易谈判僵持不下 加拿大央行维持利息不变

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今天表示,鉴于NAFTA谈判未果,正在关注紧张的贸易局势,因此保持利息在1.5%不变。美加贸易谈判本周恢复,不过双方剑拔弩张的局面一点都没有缓解迹象,虽然贸易局势非常不利,加拿大经济增长却出人意料的向好,今年第二季度加拿大GDP年化增长高达2.9%。 可是,加拿大央行还是不敢在利息政策上采取继续收紧的措施。贸易上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央行加息的一份因素,在NAFTA这只靴子没有落地之前,很难想像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会鲁莽加息。 不过,按照波洛兹在公开场合的发言看,一切利息决定要看数据,加拿大的通货膨胀已经突破3%的红线,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无路可退了!从通胀角度看来,影响通胀走高的因素已经不是暂时性的,完全可以演变成长期的推高通胀因素。 加拿大五大银行今年年初,对于通胀水平的预测,都认为今年的平均通胀水平将会接近2%。现在看来,这个预测简直太保守了,什么原因造成现在3%的通胀呢?这就是我们与美国的贸易战造成的,NAFTA谈不下来,25%的钢铁税使得加拿大通胀飙升,加拿大在7月1日开始对美国166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让美国进口加拿大的许多生活产品价格暴涨,从巧克力,到比萨饼,从草莓酱到ketchup等产品,一场全面的通胀在酝酿当中。 美林证券的分析师Carlos Capistran意味深长的表示,即使按照现在3%的通胀水平,加拿大央行的中性利率水平也应该达到2.5%左右,现在加拿大1.5%的基准利率大大落后于通胀的现实情况! 央行不敢加息自然是有道理的,加拿大全民皆房造成大量的按揭债务,快速加息无疑会给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满地可银行的分析师Reitzes表示,债务水平大跃进式的堆积起来容易,但是降低杠杆的过程不仅漫长而且痛苦,央行必须要耐心的拆弹:在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与借贷成本的上升速度之间,达到一种微妙平衡! 波洛兹行长担心,加拿大普通人的家庭债务水平过高。目前,加拿大人的债务高达两万亿加币,其中1.5万亿都是房屋按揭债务。 加拿大央行也承认,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如果没有严重的外来贸易冲击,更多的加息已经排在日程上。分析师们估计,今年10月加息的概率现在看来还是相当高的。如果年内再加息一次的话,10月24日的央行会议后,伴随有货币政策报告,这是再合适不过的机会了。 TD银行的分析师Brian DePratto表示,除非有重大事件发生,十月加息看起来非常可能,然后央行政策如何走,就没有那么明确了。 如果未来几周内,加拿大可以同美国达成NAFTA协议,对于加拿大经济增长非常利好,加拿大央行的加息速度可能会加快。 目前,加拿大7月的通胀水平已经高达3%,眼看就要突破央行的红色警戒线。不过央行似乎并不担心,加拿大央行今天的新闻稿显示,央行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加拿大经济增长,通胀水平都将回落。虽然7月通胀高企,但是央行认为这些都是临时因素造成的,不足为虑。 长期而言,加拿大央行承认,现行利息水平过低,无论从通胀水平,经济增长数据,就业市场情况来看,加拿大经济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这个时候应该加息。而且,根据央行的测算,加拿大的均衡利率应该在3%的水平,当前1.5%的利息水平,较均衡利率落后太多! 通胀上升下,央行却不敢加息,加元汇率立即掉头走软。在本周三的谈判恢复后,许多人对于美加谈判能够达成协议也表示出怀疑。 Klarity FX 的外汇分析师表示,我们不认为美国和加拿大本周可以就NAFTA达成协议!加元继续走低是有理由的。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怕了怕了,推销员上门来了!如何应对高压推销手段?

▲消费问题专家提醒公众,如遇上销售代表登门促销时,必须谨慎思考,避免购买不需要的货品或服务。星报 有消费问题专家提醒公众,在遇上推销员登门造访时,必须谨慎思考,不要心软,切勿被高压促销手法说服,而决定花钱买下不需要的货品或服务。 《星报》(The Star)消费者专栏作家罗斯曼(Ellen Roseman)表示,消费者最常见遇上的问题,主要是有关保养期、退货及诈骗。她指出,很多产品仅附有12个月的保养期,而公众不时会遇上销售代理登门,游说以昂贵的价钱,延长货品的保养期。 罗斯曼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均无必要花费额外金钱,延长保养期。她引用过去曾经收到的一个读者投诉为例子。一对夫妇从Sears Canada购买了一个LG牌抽油烟机,并且被游说购买了一项4年保养期的计划。可是,Sears其后宣布倒闭。 网上填调查问卷须提防受骗 经过罗斯曼数个月协助争取后,LG Canda公司最后承诺,为该对夫妇提供一个3年保养计划,并且给予350元的电器更新服务。 退货是消费者不时会遇上的另一个问题。在顾客退货时,一些公司会要求有关货品必须未开盒和原封包装,但消费者怎能未开盒之前,已经知道货品有问题呢? 罗斯曼表示,另一个陷阱是预缴服务退款。举例而言,消费者向Enercare或Reliance等购买暖炉保养计划,但若果在计划到期前出售物业,那些公司往往会拒绝退款。 近年网上诈骗事件日益普遍。消费者若不留神,很容易会堕入骗局。最常见是一些公司透过弹幕广告,声称填写调查问卷后便会获得免费产品。可是,当网民按入网页后,却发现自动转到另一个网站。有消费者按照要求,提供小额运费,但后来却发现费用远超于原有的金额。 加拿大反诈骗中心(The 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指出,当有公司要求提供信用卡资料,缴付小量运费时,必须格外小心。同时,消费者也应该留意调查问卷的内容,特别是一些明显没有作用的资料。 罗斯曼坦言,网上诈骗案的受害人,往往难以追回款项,其中一个做法是尝试透过信用卡公司截停交易。 对于民众遇到消费争议时,罗斯曼建议,消费者应该坚持争取获得公平的对待,切勿因被拒绝而放弃,因为这样做, 只会间接纵容无良营商活动继续损害消费者权益。 星报专栏作家︰ Ellen Roseman

德胜:损害国家根本的协议不能签

8月31日的截止日期过去了,有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依然在紧张地继续,按照加方的说法,谈判有所进展,但依然有问题尚未解决。经过两国的长周末之后,加拿大外交部长方惠兰率领的谈判团队,日以继夜地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西泽团队进行谈判。 加美双方在8月底以期没有就NAFTA达成协议,似乎超出了一些专家的意料,新的截止日期是一个月以后的10月1日。而这恰好进一步佐证,原先的8月31日截止日期是某种虚张声势,美国总统拿一个与墨西哥商谈之后的结果,强迫加拿大在一周之内必须签字,企图以时间限制的方式压服加拿大屈从,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谈判伎俩。 而美国谈判伎俩似乎不止在时间上,美国总统试图用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方式,压迫加拿大屈服;公开宣称要废了加拿大,加拿大“没有政治必要”加入NAFTA;并且反复宣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个糟糕的协议,让加拿大赚了美国的便宜。这些都是套路,正如他对世界上所有主要贸易伙伴的伎俩一样:明明是美国参与制定的贸易规则,为美国产品远销全球保驾护航,反过来要指责全球的贸易伙伴都在赚美国的便宜,向所有贸易伙伴宣战,向所有国家挥舞“极限施压”的保护主义大棒,波及欧洲、中国、日本、韩国等等,激起世界各国的不满。 如果说美国总统对世界所有的贸易伙伴以“极限施压”,对自己却是另一个套路。媒体披露他关于加拿大的内部谈话,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私下炫耀他不会在与加拿大的谈判中做任何让步,任何协议都将“完全按照我们的条件”。 有的媒体将这些言论视作对加拿大的欺凌和侮辱,其实之后并不是这些言论的实质。近两年来,美方官员对加拿大的侮辱性言论还少吗?美国总统的内部谈话内容所揭示的实质,是美方在8月31日之前根本就没有谈判诚意。既然是谈判,都意味着双方都要考虑对方的要求,最终找到双方可以共同接受的平衡点。一方在谈判开始时就抱定不做任何让步,只有对方屈服, “完全按照我们的条件”,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谈判。 白宫这样没有诚意的谈判态度,拿到美国国会上也是说不通的。美国国会只授权白宫谈判一个新的NAFTA三方协议,并没有授权白宫刻意将三方中的一方排斥在外,拿回一个双方的协议。美国商界和劳工界人士也不同意,因为对他们来说,加拿大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规模超过墨西哥,继续保持和加拿大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关系到美国本土的商业利益,也关系到美国数百万人的就业。如果在贸易上与加拿大搞得两败俱伤,对加拿大肯定是个巨大损失,对美国同样也是个巨大损失。 NAFTA谈判事关国家利益,与自由党、保守党或NDP之间的政党争斗无关。加拿大在谈判上应当有原则上的坚持、也有灵活变通,无论对方采取千方百计“极限施压”的伎俩,丧失国家根本利益的城下之盟不能签。美方希望扩大对加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加拿大自然可以酌情放宽限额。但是有的内容事关加国的根本,比如保持加国的独特文化。又比如贸易纠纷的冲裁解决机制(即原有的NAFTA第11、19和20章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应该依照既定规则,交由独立的机制仲裁。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大有小,防止破坏规则行为、防止欺凌的有效方法,就是预先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 德胜

杨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有望本周展开新的一页

二十多年历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展开新的一页,本周一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美墨贸易协议,虽然基本上是NAFTA的一些修正,不过,特朗普总统固执地不愿意称其为NAFTA,因为他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贸易协定。 别以为这只是文字游戏,这么大的事情上,如何称谓背后是有很深含义的。美国与墨西哥签约的消息传出后,加拿大的主流媒体一片莺歌燕舞地粉饰,外交部长方蕙兰在去华盛顿的路上表示,一旦美国与墨西哥签订协议,加拿大将会重新加入。而美国的《纽约时报》则毫不客气地将这次谈判描绘成另外一副样子:特朗普与墨西哥签订NAFTA,并且威胁不带加拿大玩了​​! 回顾一下NAFTA谈判至今的历程,NAFTA在一开始的时候,情况简直一边倒偏向加拿大,墨西哥却被特朗普总统贬低得一无是处,还威胁要建立边境墙。谈判初期,墨西哥信誓旦旦要与加拿大联手抗美,加拿大信以为真。本周伊始,墨西哥却突然背弃盟约甩掉加拿大与美国修好。 美国和墨西哥突然走近,一旦协议在年底签成,墨西哥豁免,钢铁税也没了,汽车税也免了。加拿大的情况则截然相反,为了与墨西哥达成统一战线,加拿大错过了与美国先达成NAFTA的最好时机。现在倒好,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战眼硝烟四起,自7月1日国庆节,加拿大对美国的钢铁税进行报复,针对美国进口加拿大的总值166亿美元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加拿大外交部长方惠兰急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从周三开始与美国开启NAFTA谈判,时间上非常局促。对于加拿大来说,谈判的情况却没有以前那么有利了。加拿大即使不被踢出NAFTA,重新谈判的筹码也减轻许多,贸易谈判的天平已经导向美国一边。加拿大的讨价还价能力下降许多,无论怎样都得接受美国和墨西哥已经谈好的条件。加拿大在这场谈判中,其实就只有一个竞争对手——墨西哥,在与墨西哥的竞争中,我们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开始具备巨大优势,无奈走到今天居然被乌龟超过。 我们在NAFTA谈判中的障碍是什么呢?原来一直要求的重要条件就是Chapter 19即贸易争端的仲裁机制问题。为了换取过去所坚持的Chapter 19,这次加拿大已经准备在奶制品市场准入方面作出让步。据知情人士透露,加拿大放弃原来严防死守的乳品市场壁垒,调整原先阻止进口美国净乳(ultrafiltered milk)的规则,同时向美国提供整个乳品市场1%的份额。作为交换,加拿大希望美国保留北美自贸协定第19章Chapter 19的反倾销仲裁机制。 Chapter 19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简而言之,这个条款要求双方在产生贸易争端时,可以要求第三方的贸易专家来裁决,而不是根据美国的法律;每当美国针对加拿大软木倾销等进行制裁时,加拿大公司可以要求启动这个机制,最终结果都不是美国所希望达到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墨西哥在谈判中没有坚持这个条款,就与美国达成协议。加拿大是否能够保留它?艰苦鏖战了半年多,还在6月1日开始被美国征收钢铁税,加拿大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星夜兼程赴美谈判,还面临巨大的压力。 特朗普总统表示,加拿大或是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或是面临汽车关税。对于笔者来说直接给他们汽车税最简单,不过对加拿大来说,达成双边贸易协定会更好些! 这是典型的挤压式谈判,在时间上没有给加拿大更多时间。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表示,无论加拿大签约或者不签,美国和墨西哥的贸易协定都会执行下去,加拿大没有多余时间斟酌,只有在本周五前与美国签下协议,这样才会有90天递交国会,然后在12月1日正式签署。从加拿大匆忙派出代表赴美的情况看,这次的NAFTA谈判非常艰巨。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德胜:北美贸易和特朗普的面子

8月27日,美国总统宣布称,美国与墨西哥的谈判代表经过数周的双边会谈,就贸易问题达成原则性初始蓝本。美国总统随即宣布取得重大胜利,宣称这是“重大的交易”、“看上去非常好”。要求加拿大在一周内谈判,否则将会终止现行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美国总统宣称是自己的“胜利”,然而真实的情况体现在细节上,细节并非是特朗普希望自己支持者所相信的结果。 首先一个细节问题,是这一交易到底是双边协定,还是三边协定的一部分?其实,特朗普分而治之、强迫他人就范的做法早已被世人领教,他曾鼓动法国退出欧盟。此次又试图将美加墨三国打散,他特意把这美墨双方这一原则性的共识称作《美国-墨西哥贸易协定》,并表示他不喜欢NAFTA这个名字。 但是,这样的定性不仅加拿大不认同,墨西哥也不认同,墨西哥官员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他们一直与加拿大方面沟通,最终需要加拿大方面认同,成为三方协议。同样,美国国内也有很多商、政界人士不认同。从法律上讲,NAFTA在1993年经美国国会通过,国会授权给行政当局以“贸易促进授权(TPA)”对美加墨三方贸易协定进行谈判,但并没有授权白宫拿回一个(或者两个)双边协议来狸猫换太子。 另外一个细节问题:此次与墨西哥达成的共识,双方都有让步。双方同意 “劳动力价格”条款,即满足美加墨三国免关税贸易的汽车,必须有40-45%的产品出自16美元时薪的工人。墨西哥的劳动力价格低廉,这一条款显然是墨西哥做出了让步,而对加拿大有利。 美方的让步也有很多。双方同意取消“日落条款”——美方曾经要求新的NAFTA在5年之后自动作废,这曾经是加拿大与墨西哥长期抗拒的条款,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在面对5年后的不确定前景还愿意投资。此次美方在这重大问题上做出让步,对加拿大有利。 美墨双方还同意“北美生产”的条文:欲享受三国之间免关税贸易的汽车,必须有75%的组成部件出自三国之一,这个比例比现行的62.5%有大幅提高。美国早前曾提出要加入“美国生产”条款,任何一部汽车必须有50%以上的零部件出自美国,后来在加墨双方的要求下不得不放弃。 众所周知,三国汽车产业的融合度已经相当高,例如,福特汽车集团在加拿大安大略设有Edge、MKT等生产线,在美国芝加哥设有Taurus、Explorer生产线,而在墨西哥设有Fiesta生产线,总体上为三国都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但是如果突然要求每一个车型都必须具备50%以上的美国产零部件,则汽车生产商很难有效组织生产。从片面要求“美国生产”转到“北美生产”,美方做出了重大让步,这一条同样对加拿大有利。 因此,从至今达成的协议细节可见,任何一方试图以强凌弱、强迫贸易伙伴做出诸多让步,都是不可能的,既然是谈判,各方都会有可能让步。加、墨双方曾经做出多次努力,迫使美方在多项条款上放弃原先的要求。 《金融时报》评论说,“正像特朗普先生通常的做法一样,他周一所公布的协议、以及他兑现最初承诺的能力,已经被严重地过分推销……”。 特朗普此时突然急切压迫加拿大,更多是为了他自己的面子,为了在美国中期选举中争取打造“胜利”的形象。而加拿大不需要这样的急切性,没有必要跟随特朗普的指挥棒而动,一切以加国本国利益为重。 作者:德胜

杨凡:特朗普要求证监会修改季度报告对美股的影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再次语出惊人:我已经要求美国证监会研究是否停止季度报告,用半年报代替。特朗普表示,我与一些最顶尖的商业领袖进行对话,并问他们是否有什么方法能让美国商业(工作)做得更好。有人建议说,“停止发布季度报告,而是建立6个月(报告)系统”。这将带来更大的灵活性,节省更多资金。此前,股神巴菲特与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曾联合呼吁美国公司的CEO们放弃公布季度盈利预期,他们表示,美国最伟大的成就总是来自长期投资。无论从国家政策还是从商业层面出发,有效的长期战略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推动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些原则十分正确。 因此,我们二人与商业圆桌会议组织(由近200位美国主要大公司高管组成)鼓励所有上市公司考虑放弃为市场提供季度每股盈利前瞻。根据我们的经验,季度盈利预期往往会导致企业(心态)不健康地关注短期利润,转而牺牲了长期战略、增长和可持续性。 麦肯锡曾在2006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公司给出预期的唯一好处在于,交易额有所增加,这一点仅对短线交易者有利,对大多数人而言则是毫无用处。最近华尔街空头持仓最大的公司,特斯拉高管马斯克声泪俱下地表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为了迎合季度的财务汇报,给他本人和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巨大压力,有些决定看起来对季报非常有利,但是对公司的长期盈利并非正确。这也是他要将公司进行私有化下市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是企业家,投资行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对于季报也不感冒,管理着6万亿美元资金的黑石,现在也要求美国证监会取消季报周期。黑石公司的高管laurence表示,当今的季报周期与长期价值投资完全背离,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制度。 在美国大选之前,特朗普不断攻击希拉里与华尔街关系密切,不过他现在提出的取消公司季报改革,却是被他击败的总统获选人希拉里在竞选时所提出的。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她发明了一个崭新的词汇“季度资本主义”(quarterly capitalism)。所指的是上市公司只注重短期效益,牺牲长远发展。 由于美国公司美国季度都要晒出季报,因此企业在公布季报时普遍增加分红,回购股票来提振股价,这样上市公司的高管就可以拿到与业绩相关的奖金,通常以百万计。希拉里表示,公司把宝贵的资金用于回购,就很少有钱用在建造新厂房,或者进行科研,也没有钱培训或者增加员工的工资。 希拉里发明的这个词汇,其实华尔街上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季度资本主义关系到高管奖金,股票投资者利益,自2004年至2015年底,美国上市公司动用7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回购股票,而不是继续投资发展企业。每个股票,基金投资者,在理论上讲都是公司的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人,每个人都希望让自己的投资利益最大化,最好的衡量指标就是公司的股价,每个人都希望股票上涨。 同理,对于公司的CEO和其他高管,最大的COMPENSATION PACKAGE并非仅仅是一份年薪,往往还有公司的股权激励。公司高管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收入里,大部分靠的公司所派发的股份行权。因此,每个季度当公司发布季报时,投资者和公司的高管同样紧张,都希望让股票价格上涨,价格影响着每个人的荷包。所以,公司高管在公司的长期利益和短期收益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短期效益,尽管这种做法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利,但那时自己可能已经退休或者跳槽了,一切都为了把盈利季报做好为目标。 不过,无论这个新的主意是特朗普提出的,还是希拉里提出的,最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季度资本主义的终结,将给投资者带来很多好处,美国上市公司如果能摆脱每个季度整理财务报表的繁琐手续,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展长期生产力上,公司的长期价值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如果今后没有了季度报表制度,而是改成半年汇报一次,也将令股票市场的波动减少许多。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他从加国银行借贷 不小心掉进“细则陷阱”!

有加国消费者投诉银行以优惠利率吸引客户借贷,然后突然调高借贷息口。尽管银行方面最后愿意恢复原有利率,但有消费专家强调,客户须详细阅读银行提供的资料,并且多思考多发问。 《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消费者权益专栏作家罗斯曼(Ellen Roseman),最近收到读者阿罗诺夫(Neil Aronoff)投诉。 据阿罗诺夫表示,今年1月,他前往皇家银行(RBC)开设一个支票户口。当时,一个银行职员表示,他多年前获批的1.7万元信贷额(line of credit)仍然有效。自从2013年后,他一直没有使用过有关信贷额。 最吸引阿罗诺夫的是,该银行职员告诉他,他可以享有基本借贷率,当时是3.45厘,远低于其他银行的基本利率加3.25厘,即6.7厘息口。阿罗诺夫决定把其他银行的借贷转至皇家银行。 2018年6月28日的银行纪录显示,他欠款约1.2万元。 可是,他后来收到银行发出的通知书,表示由8月7日起,借贷率将调高至基本利率加3厘。加拿大中央银行刚于7月11日宣布加息。皇家银行基本利率加至3.7厘。换言之,阿罗诺夫的借贷率将大幅增加至6.7厘。 阿罗诺夫尝试通过电邮和电话,联络协助他办理借贷的职员查询事件,但对方却未有回复。后来,他成功联络到对方,但她却简单地表示优惠息口已经结束。 罗斯曼表示,皇家银行职员在处理这件事的手法有问题,在游说阿罗诺夫以超低息口运用他的信贷额期间,未有提醒他有关息口会在短期内调高的事实。 经过罗斯曼要求皇家银行检讨事件后,银行发言人戈德曼(AJ Goodman)承认出现行政错误,以致重新调整了阿罗诺夫的信贷额息口。他强调,银行方面对引起任何不便深表歉意,并且会尽快恢复他原先享有的借贷利率。 罗斯曼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些银行借贷贴士。首先,身为消费者必须详细阅读银行提供的所有资料和月结单,一旦有疑问应该立即向银行查询。 此外,罗斯曼提醒消费者,切勿由于银行职员态度友善可亲而产生角色混淆,就是他们始终是以银行利益为首要,绝不会以客户利益为优先考虑。 同时,为了达至营运目标,银行往往会向客户推销一些不适合的产品或服务,甚至可能会提供不完整、不清晰或含有误导成分的资讯。 在银行提供优惠项目时,罗斯曼强调,身为消费者必须多思考多发问,包括优惠期限,以及优惠过后的利率等。 最后,如果有任何关于银行投诉,公众可以向政府机构加拿大金融消费者管理局(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 of Canada)寻求协助,网址为https://www.canada.ca/en/financial-consumer-agency. html。 星报专栏作家︰Ellen Roseman ▲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详细阅读银行提供月结单等资料。星报

杨凡专栏:投资者梦回1998年?

这段时间,所有眼球都被贸易战吸引,不过大家关心的都是美加贸易战和美中贸易战,很少有人注意到被爱琴海和地中海环抱的美丽国家土耳其。 针对特朗普政府今年3月底开征的25%钢铁税和10%铝关税,土耳其政府则采取针锋相对的报复行动:对包括煤炭,纸张,坚果,威士忌,汽车及机械在内的17.8亿美元美国商品征收对等的进口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宣布针对土耳其的贸易报复行动加码,把对土耳其征收的钢铝关税翻倍:铝关税调整为20%,钢铁关税调整为50%人们纷纷抛售土耳其里拉购买美元和黄金,造成土耳其里拉的跌幅进一步扩大,一度跌超20%,兑美元曾报低至6.5108。 土耳其里拉突然暴跌15%,引发新兴市场货币紧随其下挫,美元指数涨势如虹,现在的一切似乎与20年前的那场新兴市场风暴非常类似。 过去两年里涨势喜人的新兴市场正在失宠,原因是美联储挥舞的加息大棒,美元汇率走强,使得全球投资者都将资金转向美国市场,给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债务负担重的国家造成严重影响。 令新兴市场国家更加艰难的一点是:随着货币贬值,将来的外债到期时,归还本金是要多换40%的资金这笔当初低利息借来的便宜贷款,利息虽然很低,看起来是个好对策!不过到了还钱时,本金却要多支付40%,这不成了阎王债了! 加拿大又何尝不是,虽然没有土耳其那么夸张,但是自2011年以来,加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25%!我们的外债却是以美元计价的,5年10年的债券到期时,虽然在这些年里支付的利息并不高,但是归还本金时也要多还25%,便宜的贷款也变成高利贷了。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上周五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为十年来新高,美联储年内继续加息已经是共识。加息压力下,资金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短期内对于美国有利,因为大部分资金回流美国,对于美国国内经济和股市是有利的。自5月中下旬以来,新兴市场压力骤增。可以这样说,新兴市场历来都是靠着低利息和弱势美元创下辉煌的,一旦势头反转,那么,新兴市场的不幸,就是美国的幸运。 美国大型投资机构都在建议国内投资者保持一颗美国“心”,投资的核心转移回美国,而不是过去几年的全球投资。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公司的盈利将会创下历史记录,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会超过4%! 不过,大量资金流入美国,使得美国股票市场变得非常拥挤。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就曾提醒投资者,市场现状的狭窄程度已经值得关注。大型科技公司主导指数的情况已经非常类似1998年年的情况,这无疑是牛市晚期的特征。 就像美林分析师所讲,市场普涨的时刻是最强的时刻,而市场集中在少数权重股的名字上则是市场转弱的时刻。但是,牛市最后的一条腿可能还要走多远,并没有人知道!1998年年的牛市又走了两年,直到2000年三月才划上句号。 目前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十家公司为标普今年的涨幅贡献62%,其他490家公司才贡献38%! 相比1998年年,目前的情况还没有走到极端,可是股指越来越靠亚马逊,苹果等公司拉动的情形也让分析师寝食不安。 如果说现在的情况与1998年年相提并论的话,我们很可能看到股票市场在未来出现1999年年的加速上涨趋势:在1998年年美联储加息,主席格林斯潘发表了着名的非理性繁荣讲话后,美国股票市场出现短暂下跌,很快就恢复上涨趋势。纳斯达克指数在后来的1999年年上涨惊人的86%! 趁着有利润赶紧跑路,还是坚持到底等着市场的最后疯狂,投资者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