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夫妇自费重建华人历史博物馆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来源:星岛

■重建的香火堂的堂主、利顿镇苏格兰裔洛娜日前接受本报专访。廖长仁摄


■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廖长仁摄

本报记者何良懋

常说高手在民间。本报记者上周前往卑诗内陆采访消失中的华人遗址时,在位于菲沙河(Fraser River)和汤普森河(Thompson River)交汇处的淘金古镇利顿(Lytton),与致力保存本地华人文物的苏格兰裔洛娜(Lorna Fandrich)见面,地点就在她筹划下月中开幕的香火堂(Joss House)原址,亦即市内缅街(Main St.)路旁的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Lytton Chinese History Museum)。她和身为禅师的丈夫伯尼(Bernie)三十年前购入这块地皮,现在重建早于1928年拆毁的香火堂,将摆放观音像及华人文物。
洛娜在快将落成的华人博物馆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说:“馆里准备展示的文物,包括有心人捐赠的陶瓷器具,以及我多年不断购买的华人文物,甚至一些民宅拟丢弃的古董等。我没得到政府分毫资助,纯粹觉得利顿华裔150年前在这儿安顿下来,他们也是组成今天加拿大的一分子,亟需博物馆记下地方生活的历史。我们夫妇会承担营运支出,只是不知可以挨得多久。”卑诗省府已于去年年初,把利顿香火堂确认为本省21个华裔历史遗址之一。

原本供华工祭天拜祖

记者实地采访期间观察到,这幢建筑物新建不久,以棕色为主调,里面多个玻璃柜放置不同年代的中国陶瓷器皿和酒瓶等,地上还有多个未拆开的包装盒,主人洛娜亲力亲为,细心检视心爱的展品。她透露:“博物馆面积约18呎乘27呎,仿照1881年同一位置的木构造华人庙宇重建而成。当时庙里供奉观音、神农氏和祝融,现在我打算在新建香火堂向着缅街大门当眼处,摆放一尊高约3呎的观音像。”
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定于今年5月13日(周六)举行开幕仪式,洛娜说,估计有一百人参加,包括官员、议员、原住民代表、学者和居民等。
洛娜夫妇育有两子一女,全家在附近经营菲沙河漂流探险的生意,其中一儿子更住在这个重建的博物馆附近。她说,两夫妇1980年买入原香火堂的地皮,当时是一座农舍,里面养鸡之外还有储物屋;据考证,1928年当地意大利裔以42元购下香火堂后全面改建,百多年前当地唯一的华人祭祀场所基本上荡然无存。据报道,在利顿这个百多年前的内陆华埠,香火堂成了华人的精神寄托,当年建造原意是,为华工及淘金工人提供祭天拜祖场所,以及作为社区聚会的地方。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注意!美国海关新规定 加拿大人想带狗狗入境美国变得更难了!

现场视频!Stuart Weitzman首次多伦多开仓 必抢王牌长靴、乐福鞋!

部分安省居民报告称手机未收到紧急警报 官方回应!

白菜价!这款直筒牛仔裤仅售$29.95(原价$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