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壓玩具能不能真的減壓?

加拿大都市网

  隨着現代人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許多號稱可以減輕壓力、減少焦慮的「減壓玩具」也在市面上流行開來。從「指尖陀螺」到「無限魔方」,這些玲琅滿目的玩具真的有減壓效果嗎?它們的作用原理是什麼呢?

  以指尖陀螺為例,其是由一個雙向或多向的對稱體作為主體,在主體中間嵌入一個軸承,整體構成一個可在手指上平面轉動的新型玩具,成人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掌握陀螺旋轉的基本技巧。指尖陀螺除了易上手,顏色、形狀、質地等給人以美感外,其旋轉過程給人帶來的穩定感受能夠使人心曠神怡。

  此外,減壓神器還有眾多種類,如快遞包裹上可以無限捏的泡泡紙;仿造電腦鍵盤的海綿制「Big Enter」;能夠釋放自己喜歡味道的香薰機;智能「陪練」拳擊球……

  可是,減壓玩具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焦慮通常表現為對未發生的事件的過分擔心和關注,此時人們的注意力比較狹窄,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一些負面的思想和情緒上,導致進一步的焦慮進而形成惡性循環。而當我們玩指尖陀螺或其他玩具的時候,注意力就被分散了,這一惡性循環被打斷,焦慮自然也會有所緩解,即達到減壓的療效。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減壓效果通常是暫時的,並不能幫我們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當下的白領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覺得身心疲憊從而通過購買減壓玩具來釋放壓力的辦法並沒有不妥,但在效果上過於短暫。一定程度的宣洩之後可以達到情緒上的平復,但是對於心理問題存在的根源是沒有作用的。

  由此可見,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中感覺壓力過大,可以通過陶冶情操和拓展興趣等多渠道來轉移注意、緩解壓力,如每天利用半小時或者一小時散步、讀書、看報等。長期看來,這些方式起到的減壓效果比依賴減壓玩具更好一些。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心身醫學門診主任、資深心理諮詢與治療師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科普中國,圖片來源pixabay)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福特是否会提前进行省选?进步保守党正在进行民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