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血是痔瘡/肛裂/大腸癌?醫生教3招分辨

加拿大都市网

【星島都市網】排血便難免令人驚慌,因可能是大腸癌癥狀之一,也可能是生痔瘡,到底如何分辨?有大腸科醫生教3招區分,並她提醒40歲的人士要特別留意。

大便有血是痔瘡/肛裂/大腸癌?

大腸癌則是全球第2大致命癌症,經常排便出血,就等同是先兆嗎?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鍾雲霓在其facebook專頁指,若排血便,最好儘早接受檢查,不過亦可透過3大原則觀察, 以區分是痔瘡、肛裂還是大腸癌徵兆。

如何分辨血便成因?

如何分辨大便有血是痔瘡/肛裂/大腸癌?

1. 排血便疼痛感覺:

  • 如果排便時有撕扯感和疼痛、且糞便上有少量血跡、擦拭時血沾染在紙巾上,通常屬於肛裂;可以觀察1個月左右就會自己痊癒。

2. 無痛血便帶腫脹感:

  • 如果排軟便和硬便時,都無痛感有鮮血伴有肛門腫脹感,則可能是內痔膨脹出血。如果太頻繁每個月出現一次,或每次量都染紅整個馬桶,有可能會引致慢性貧血,建議求醫就診。

3. 無不適感血便:

  • 如果血便卻沒有任何異物或疼痛不適感,並且排便習慣出現變化,例如由順暢變為頻繁腹瀉,那就需要高度警惕,可能是大腸癌的跡象。

要每年照大腸鏡?瘜肉演變腸癌只需2年?

鍾雲霓醫生表示,若已屆40歲,建議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以及早發現息肉或其他異常問題,從而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不過,檢查並不需要每年進行,因為大腸黏膜上的息肉需要6至8年才會長出來,息肉變成癌症則需要2至3年的時間。

因此,如果第一次檢查結果正常,可以每3至5年做一次檢查。如果連續幾次檢查都正常,也可以再延長到5至8年做一次檢查,也能避免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癥狀及成因 常吃2類肉增風險

除了常吃紅肉,還有什麼飲食習慣增風險?根據香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有8種因素較容易引發大腸癌,常見癥狀有12種。


大腸癌癥狀

大便或排便習慣變化:

  • 大便帶血、大便呈黑色、大便帶黏液
  • 持續便秘、持續腹瀉、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其他身體變化:

  • 體重無故下降
  • 下腹發脹
  • 腸絞痛
  • 手腳冰冷
  • 疲倦
  • 心跳加速
  • 氣喘
  • 面色蒼白或頭暈

大腸癌成因

1. 生活及飲食習慣

  • 平日飲食時纖維含量不足
  • 常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類
  • 缺乏體能活動
  • 身形肥胖
  • 有飲酒及吸煙習慣

2. 其他因素

  • 患有「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等遺傳性腸病
  • 患有「潰瘍性結腸炎」
  • 有大腸瘜肉或有大腸癌家族病史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手工达人必备!DEWALT 20V锂电池顶级电钻7.5折

怒了!网友批评Loblaw超市出售发霉食品:宁愿烂掉都不打折!

多伦多34岁男子校园内纵火 案件涉反犹太主义

加国17岁“女飞鱼”杀入个人四式混合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