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心肺復蘇配合去顫器 心臟病發存活率增兩倍

加拿大都市网

■ 聖約翰救護機構指導員,即場示範心肺復蘇法及體外去顫器使用方法。

圖文:星島日報記者沈雯潔

加國每年約有4萬宗發生在醫院外的心臟驟停事故,患者倖存率僅為10%至15%。通過心肺復蘇法(CPR),患者生存率能夠增加一倍;通過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協助,患者生存率能增加兩倍,甚至更多。作為卑詩省最繁忙的心臟病救治中心,皇家哥倫比亞醫院(Royal Columbian Hospital)周四邀請數位心臟病發倖存者分享重獲新生經歷,並傳達心肺復蘇法和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使用方法的重要性。

■路易斯(中))與女婿斯圖爾德(左一),以及妻子(右)出席活動時合照。

■ 路易斯(中))與女婿斯圖爾德(左一),以及妻子(右)出席活動時合照。

今年80歲的路易斯(Colin Lewis)至今難以忘記6年前,在阿波斯福市(Abbotsford)公路上突然心臟病發,心臟曾兩度停止跳動,隨行親屬最後以心肺復蘇法把他救活。路易斯認為,短短11分鐘是改變自己一生的「黃金時間」。

路易斯指,當時與家人坐在車上,他突然出現強烈胸部不適,女婿斯圖爾德(Steve Steward)立刻撥打911,並進行心肺復蘇法。他表示,事隔多年,每次想起當時噩夢般的經歷,看到現在自己能夠健康地活着,感到很幸運。

女婿把握黃金時間急救外父

他的女婿斯圖爾德向本報記者回憶救治岳丈經過,他稱,在進行心肺復蘇法時,儘管岳丈躺在地上令他非常痛心,但盡量不去想與他的關係,避免影響情緒,在鎮定的心態下迅速想起急救課程教授的步驟,終於在11分鐘內拯救了岳丈的生命。

聖約翰救護機構行政總裁麥克弗森(Karen MacPherson)表示,許多人以為救護車上配備所有設備,一旦緊急情況發生,只要致電求助就可以救人,其實不然。據研究顯示,在等待救護車抵達現場的10分鐘內,對病人進行心臟復蘇法和使用心臟去顫器,患者存活率能至少提高75%至兩倍。

心臟病學家西姆科斯(Gerald Simkus)向本報記者稱,冠狀動脈疾病(簡稱冠心病)和心臟病是最常見,在最短時間內把患者順利送往醫院並進行心臟治療是最關鍵一步,因此掌握心肺復蘇法或懂得如何運用體外心臟去顫器極其重要。

西姆科斯又說:「一般心臟病發患者都會感到無力或者昏厥,這些都是由心律不正所引發的後果。若配備去顫器,能讓處於不正常跳動的心臟,經電流刺激,電擊完後與心肺復蘇法配合,可讓心跳逐漸恢復正常。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怡陶碧谷凶案32岁男子被控谋杀九旬祖父!

多伦多社区住房层高被降到极低 居民投诉有幽闭恐惧感!

杜鲁多宣布下届G7峰会于加拿大阿省举行

货车撞上QEW高速路牌 瀑布往多伦多方向全线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