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越吃口味越重 從小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加拿大都市网

文:衛兒 Hygibaby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良好飲食習慣,必須從小培養,除可防止孩子揀飲擇食外,更可避免他們的口味愈吃愈重,形成嗜甜好辣愛吃濃味的習慣,長遠有損健康。

 

保護味蕾靈敏度

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營養師布善恆說:「健康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培養,味覺亦是如此。我們之所以能在食物中享受到味道,全賴嗅覺與舌頭上的味蕾。味蕾接收了食物的味道,會經由神經系統傳遞至腦部,我們便會感受得到食物中的甜、酸、苦、咸。不過,味蕾的數量及靈敏度會隨年齡增長而減退,故如孩子愈早接觸濃味的食物,味蕾的靈敏度便會愈快減低。」

 

形成不愛飲清水

布善恆指,家長為貪圖快捷方便而給予小朋友吃快餐食品,容許他們吃校內小賣部的高糖、高脂零食,甚至因為他們不愛飲用清水,便以果汁、汽水等高糖分飲料來代替,久而久之,小朋友便會習慣了只吃濃味的食物。


布善恆又指,小朋友最受影響的,莫過於家人愈食愈濃味日常生活習慣,若家人經常在家中吃零食和烹調時過於濃味,小朋友的味蕾多會早「失靈」 。長大之後趨向選擇重口味的菜式,體重亦會因為不良飲食習慣而暴升。很多人認為孩子 「肥嘟嘟」 很可愛,認為他們年紀還小,不會有健康問題。事實上,過去很多研究已顯示,肥胖的兒童很大機會在成年後持續肥胖,過胖會帶來一連串健康問題,例如患上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的風險較高。關節也會加重負荷,亦影響心理健康發展,如自我形象欠佳、缺乏自信等。

 

改用天然調味料

子女的健康是無價的,亦需要用時間來經營。根據世界生組織建議,每人每餐應攝取少於1/3茶匙鹽。想子女愈食愈淡味,最好多在家用膳,運用天然的調味料如蒜、蔥、姜等食材來煮食,便能減少用鹽、豉油等調味料, 健怡好味之選例如魚湯浸生菜、蒜茸蒸茄子、姜蔥蒸魚、蔥油雞、迷迭香焗雞髀、番茄煮牛肉、南瓜焗蟹等,以上的菜式都毋須用太多調味料。如必須外出用膳,也應盡量避免選擇快餐店,建議選吃湯粉面、少汁或汁另上的「碟頭飯」,避免用醬汁來撈飯,進食時多提醒孩子去掉皮層及肥膏。


假日時家長可與孩子一起準備健康小食,如以低脂乳酪和水果製造鮮果乳酪雪條、水果沙冰、焗粟米、烚栗子、低脂芝士三文治飛碟等,這樣孩子既可食得健康開心,又可為將來吃得清淡而準備,更可作為親子活動,增進彼此感情。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