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樓市暢旺稅收增加 省財政盈餘逾3億不夠補其他漏洞

加拿大都市网

■ 省財政廳長詹嘉路(右)公布,卑詩上年度有3.01億元盈餘。左為省長賀謹(John Horgan)。 加通社

 

星島日報記者張文慈報道

卑詩省財政廳長詹嘉路(Carole James),周二公布上個財政年度公共賬目,雖然卑詩保險公司(ICBC)錄得巨額虧損,撲救山火又令開支上升,但因聯邦撥款增加,房市暢旺令物業轉讓稅收入上升,最終有超過3億元盈餘。不過,卑詩審計總長(Auditor General)警告,仍須留意卑詩水電公司(BC Hydro)利用遞延賬目(deferral account)隱藏赤字問題。

詹嘉路在維多利亞省議會公布經審計後的2017/18財政年度公共賬目,盈餘為3.01億元,比原先預估2.46億元,多出5,500萬元。

開支方面,資本支出共39億元,其中醫療衛生支出增加12.38億元,教育支出增加6.23億元,社會項目支出增加4.94億元;撲救山火等支出8.83億元。

收入方面,省收入增加了5.71億元,主要來自聯邦政府的8.88億元撥款,及因為稅收增加。

此外,上年度房市暢旺,令物業轉讓稅收入達21億元,比原先估計高出2.66億元;包括向海外買家加征額外物業轉讓稅(Property Transfer Tax,簡稱PTT )等措施,令稅收增加12.2億元。省府在去年2月21日開始,調高海外買家物業轉讓稅率至20%,以及價值300萬元以上物業的物業轉讓稅率。

不過,其中部分收入被省營機構虧損抵消。

債務佔GDP比率 全國第三低

省府公共賬目顯示,2017/18財政年度整體省債減少9.18億。不過,省公營事業的整體盈餘,較預期大幅減少19億,其中卑詩保險公司(ICBC)錄得破紀錄的13億元虧損,卑詩水電公司(BC Hydro)利用遞延賬目隱藏赤字,需減記9.5億元。

整體而言,卑詩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debt-to-GDP ratio)僅為15.6%,排在沙省(10.7%)和亞省(14.2%)之後,表現居全國第三低(見附表一),顯示卑詩省屬債務低、產能高的良性財務狀況。

■ 加國各省債務佔GDP比率

然而,卑詩生產總值增長3.9%,則是各省第二高,優於全國平均的3.3%。所有三家主要信用評級機構都肯定卑詩經濟表現,其中S&P給予AAA評級。

卑詩審計總長提出警告,須要留意卑詩水電公司遞延賬目,隱藏赤字不斷擴大的問題。詹嘉路強調:「政府必須阻止公營機構濫用遞延賬目,以免這些機構逃避處理債務問題,令省民蒙受風險。」不過,詹嘉路指出,省民不會看到他們的電費賬單會增加。

由於大溫地區房價下調,人們預計房地產轉讓稅收入,或將在本財政年度下降。詹嘉路說:「我們的政府致力於解決住房危機,希望市場溫和發展。我們認為,這不僅對家庭和負擔能力很重要,對我們的經濟也很重要。」

另外,省府也公布省營機構前10位高薪行政人員名單,及他們的薪酬(見附表二)。

■ 卑詩省公營機構十大「打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