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說的「吞金」到底是是什麼”金?

加拿大都市网

在古代小說及電視劇情中,有很多描述死亡的情節:被刀劍所傷而亡、投湖自盡、懸樑自盡……死法千奇百怪。 《延禧攻略》中,有段小情節是指富察·富恆的貼身侍女青蓮,被主子妻子爾晴送嫁,卻終被賣到了妓院。青蓮不忍受辱,被傅恆救回府後,選擇吞金自盡……

《延禧攻略》截圖

究竟’吞金是什麼,在成書於清代的古典長篇小說《紅樓夢》中有更多內容:尤二姐因腹中胎兒被鳳姐害死,生無可戀,選擇吞金而亡。 《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劍殺人覺大限吞生金自逝》載,尤二姐於是打開箱子,找出一塊生金,也不知多重,恨命含淚便吞入口中,「幾次狠命直脖,方咽了下去」。之後趕忙將衣服首飾穿戴齊整,在床上躺下來……到了第二天早上,丫鬟發現尤二姐卻穿戴的齊齊整整,死在床上。

文中指:「幾次狠命直脖,方咽了下去」。可見,她所吞服的金塊不小,可推斷她噎死或感染敗血症而亡之餘,從文中所說她吞「生金」,她也可能因重金屬中毒而亡。

我們所說的「吞服」,可分為無意識及有意識。無意識吞服常見於幼兒,吞下的異物一般為圓滑的物體,一般可隨大便排出。至於有意識吞服者多為成年人,吞下的可能多於一件,而形態多為細、尖、長、銳等物體,如若處理不當或不及時,可致消化道穿孔、出血,甚至感染敗血症而死。

所以,一旦尤二姐所吞的是小金塊、又或者較為圓滑,悲劇會不會發生呢?也就要從她吞的東西的內含物而決定。尤二姐所吞的所謂「生金」,是一種由露出地面的含金礦石,在風雨長期侵蝕下破碎,使金脫離礦脈與土砂一起順水滾動,再自然沉積在土砂之下所形成的。砂金的顆粒大至數十公斤,小如細砂。如果是這種的話,一般是可以自行排出體外,不會威脅人的健康。

不過也有指,尤二姐所吞的「生金」,所指的是明朝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金石·金》篇中記載的一種毒物:「毒金即生金,出交廣山石內,赤而有大毒,殺人,煉十餘次,毒乃已。」這裡說的「大毒」,換現今的分析應為「重金屬」。由於金砂未經冶煉,或因古代的物質提純技術不成熟,從而導致鉛、汞等重金屬殘留。重金屬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且在人體內能與蛋白質及酶等產生強烈相互作用,令它們失去活性;累積在人體的不同器官中會導致慢性中毒,嚴重的可以致命。

雖說吞金有可能致死,但經過加工處理的純金是可以吃的,即現今所說的「金箔」,厚度可只有萬分之一毫米。在古代工業並不發達,礦物提純技術並不成熟,而現時我們說的「純金」純度高達99.6%。它化學性質穩定,只溶於濃硝酸與濃鹽酸混合液「王水」中,也沒有產生重金屬的能力。所以吃了後只會成為消化系統的過客。據指,最早食用金箔的時間可追溯至秦朝,到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正式將9999自然純金列入食品添加劑範疇。

研究發現,純金雖無毒,亦對人體沒有任何營養價值,但部分金鹽卻擁有醫用價值。 1960年代,就有人利用硫代蘋果酸金鈉和硫代葡萄糖金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以這兩種金鹽研製的金製劑,也被作為法定藥物載入許多國家的藥典。但並非所有金鹽都有利於人體,一種名為「氯化鈉金」的金鹽,能引起強烈過敏,進入腸道後可導致腹絞痛、腹瀉等癥狀。

來源:巴士的報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