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羅品信2.0」 甘迺迪棄黨派之爭倡合作多於對抗

加拿大都市网

■ 候任溫哥華市長甘迺迪說,下一屆市議會合作將多於對抗。

圖文:星島日報記者李群

上周六當選的候任溫哥華市長甘迺迪(Kennedy Stewart),與即將卸任的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都具有左翼政黨背景,但是甘迺迪周二在展望未來市議會運作時稱,他將摒棄黨派因素,把每個市議員都當成獨立當選民意代表,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合作並妥協制定政策,讓市議會合作多於對抗。他更指,已向對上一位以獨立身分當選的溫哥華市長,即1980年代溫市市長哈葛(Mike Harcourt)取經,獲得的建議是「給每位議員平等的參與機會」。

■ 上周六勝選夜,甘迺迪(左)與妻子阿什,接受支持者祝賀。資料圖片

甘迺迪周二在溫市中心接受《星島日報》記者專訪,首先被問及他與羅品信分別擁有聯邦及卑詩新民主黨(NDP)左翼政黨背景,出任溫市市長後,是否希望被視為「第二個羅品信」?

 

甘迺迪說:「我相信人們會以我的表現來評價我,我也要證明我是代表市民的市長,政黨背景並不是那麼重要。羅品信在建設綠色城市方面留下遺產,我想他也會因此而驕傲,而我目前最關注的問題是可負擔房屋。」

希望得分超越羅品信

記者追問,他希望繼承羅品信多少政策,甘迺迪笑道:「我還未正式開始工作,要11月5日才宣誓就職。如果市民認為羅品信能得100分,我希望能得到102分。」

本屆市選打破偉景溫哥華(Vision Vancouver)主導溫市議會局面,偏右政黨無黨派協會(NPA)奪得5席,而被認為偏左的政黨也共獲5席,包括溫哥華綠黨3席,進步選民聯盟(COPE)和新政黨One City各一席,形成左右對峙局面。

在被問及未來是否會與左翼政黨聯手時,以獨立身分當選的甘迺迪說:「我不在意他們在哪個政黨的旗幟下當選,我會把每個市議員都當成獨立當選者,我會與每位市議員單獨交流,了解他們未來4年希望實現什麼目標,再看我能提供何種幫助。」

甘迺迪表示,他的職責就是保持交流與妥協,他做國會議員時有此成功經驗,有信心在溫市也能成功。未來市議會的政策有些可能偏左,有些可能偏右,但合作一定會大於對抗。

華社訴求列入議事日程

他又稱,勝選後已同除一人外的所有當選市議員單獨談話,而尚未談話的當選市議員,也會在周三前完成交流。

本次市選無華人當選市議員,不過甘迺迪指出他在選戰過程中與華裔社團有廣泛交流,了解華裔社區訴求。例如,把華埠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文化遺產、興建華裔歷史博物館及興建美食街等,他已將這些列入了當選後的議事日程。

甘迺迪也承諾,未來會通過華裔社區諮詢委員會,充分了解華社需求。

甘迺迪曾提出未來10年興建8.5萬個房屋單位計劃,被批評是不可行。他回應說,該計劃組成是2.5萬個非牟利廉租單位,在市府土地興建;2.5萬個市場出租價格單位;3.5萬個市場銷售單位。他說,溫市2015年發出8,000個房屋建築許可,而10年8.5萬個單位的計劃,平均每年是8,500個,兩者差別不大。另外,已做好充分論證,市政土地開發將很容易獲得貸款,所有計劃都有可行性。

甘迺迪還稱,將爭取聯邦追加撥款,把百老匯街走廊(Broadway Corridor)捷運計劃,延伸至卑詩大學(UBC)校園內。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