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成癮是病 青少年沉迷網絡家長絕望無奈

加拿大都市网

■ 很多網絡遊戲利用精巧的設計控制玩家心理,使得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沉迷上癮。圖為手游愛好者組隊參加挑戰賽。中新社

星島日報訊

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相關規定已於6月19日起生效,遊戲成癮這個備受矚目的問題,從此將寫入政府醫療體系。「網癮離我們並不遙遠,就中國而言,青少年遊戲成癮現象已經初步顯現。」 學者稱。

今年高考前,一名 「絕望」 的母親馬女士給所有高考考生寫了一封公開信。馬女士在信中講述了自己本來成績優異的孩子因為沉迷網遊導致高考失利,至今未曾走出的經歷。

北京律師張曉玲將這封公開信轉發到微博上。 《法制晚報》報道,從3月決定為「被網絡遊戲侵害的未成年人討個說法」 起,截止目前,張曉玲接到了上百個暴怒無奈甚至處於絕望之中家長的電話,也看完上百封講述自己孩子沉迷遊戲的郵件。每一個電話、每一封郵件講述的都是孩子因為打遊戲不學習、亂花錢,甚至把規勸自己的父母、親人、朋友當作仇人等。

在張曉玲看來,遊戲具有致人成癮的內容,很多對家人、對自身、對社會的傷害均與遊戲有一定因果關係,「很多網絡遊戲利用精巧的設計控制玩家心理,使得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沉迷上癮。作為遊戲公司或者遊戲開發商,理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馬女士在公開信中寫道:「從『魔獸世界』再到『英雄聯盟』再到『王者榮耀』,我們眼睜睜的看着孩子一步步從陽光少年再到一個陰鬱甚至陌生的青年,我們的心在滴血。十幾年來,與其說我與孩子鬥爭了十幾年,還不如說與網遊鬥爭了十幾年——但我輸了,我們全家都輸了,輸的徹徹底底!」

馬女士直言,之所以寫那封公開信,也是想讓張律師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為自己和孩子討個說法。 「現在孩子已經23歲了,最近兩年,孩子每天就是在家打遊戲,不去工作,也不和人交流。」 馬女士說,她和丈夫在家的時候,都不敢大聲說話,生怕說不好就會刺激到孩子。「有一次不知道我們哪句話沒說對,他一聲招呼沒打,就離家出走了。」 儘管最後將兒子找了回來,但也將雙方的家裡折騰得夠嗆。

「原來聰明活潑的孩子,現在變得沉默敏感多疑,甚至每天都不和我們說一句話,這讓人怎麼能不難受。」 馬女士說,從孩子沉迷「網遊」開始,她和丈夫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馬女士說,兒子最早接觸網遊是上初二的時候,同學們總相約去玩,彼時馬女士和丈夫工作都很忙,也沒太在意,「當時覺得就是遊戲,而且大家都玩,應該不會有什麼。」 

但事實證明,他們想得太簡單了,也低估了網遊對孩子的吸引力。 「兒子最開始時還有一些自控力,每天也就放學的時候去玩一會兒。」 但讓馬女士和丈夫沒有想到的是,時間長了,兒子居然開始翹課去打遊戲。

於是馬女士和丈夫加強了對兒子的監管,也控制了兒子的零花錢,「我和他爸爸開始各種絞盡腦汁,和孩子交流談心,但收效甚微。」  就這樣磕磕絆絆到了高中,他們發現兒子打遊戲的心思還是沒減少,商量後決定由馬女士辭去工作,專心陪讀。但兒子還是會在馬女士發現不了的情況下,翹課去打遊戲。高中三年,兒子像變了一個人,「內向、不愛搭理人」。馬女士和丈夫發現了問題,但卻害怕影響兒子的情緒,不敢太說他。成績可想而知,「連本科線都沒上。」 這對於全家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於是他們想到了出國留學,但500課時的語言關,兒子用了2年的時間才勉強通過,「 高考過後,他打遊戲就沒停止過。 」 

原以為出國能夠改變孩子,但事實還是給了他們一個沉重的打擊——去留學的兒子再次不上課,不考試去打網遊,「一天有十幾個小時都在打遊戲,我們的電話不接,誰也不理。」

 

易怒 不聽話

最終,兩年後,兒子在親戚的幫助下獨自回國了,馬女士的信中寫道,「看到原先光彩無限的翩翩少年變成了眼前目光獃滯、衣冠不整的青年,我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酸楚和痛苦」。

回國後,馬女士和丈夫也試圖用旅遊、找事做等方式分散兒子的注意力,但都不是很成功,兒子對於網遊的痴迷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 「易怒、不聽勸、反感任何人。」 女士這樣形容現在的兒子。

「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玩十多個小時,吃飯也在電腦前。」 馬女士的聲音里透露着無奈,「不敢管,一說就要自殺,就會離家出走。」 馬女士說,她甚至想了很多極端的方式,但始終沒有付諸實施,「可是現在的生活真的讓人絕望。」

談及網友認為 「孩子沉迷遊戲主要責任在家長」 的質疑,馬女士毫不猶豫地說,「當然責任主要在家長。」 被問及是否後悔時,她說,「誰會知道網遊有這麼大的毒害呢?」 「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想盡了一切辦法,但都沒有任何的用處。爹親娘親不如遊戲親,孩子只顧玩遊戲不理人的時候,我們心裏多難受? 」 馬女士承認自己和丈夫之前的教育上存在問題,但現在他們希望孩子能不再沉迷遊戲,「付出任何代價我們都願意。」

 

判斷網癮行為指標

  1. 擁有上網的強烈想法和衝動;
  2. 在使用電腦的時候良好情緒會不斷增加;
  3. 難以控制上網;
  4. 儘管知道上網過久的有害影響也難以停止使用電腦;
  5. 因上網而放棄其他興趣、娛樂或者社會活動;
  6. 使用電腦是逃避問題或者減輕不好情緒的方法之一;
  7. 為了掩蓋上網的程度而向家人和朋友說謊;
  8. 由於上網和父母或者老師發生過衝突。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检查彩票!烈治文山谁中了百万大奖?还有两周时间领取!

民主党金主:拜登没时间了 是否退选5天内见分晓

安省警方头一回:有人在高速旁倾倒了一大堆龙虾!

加拿大最低小时工资 全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