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緊許可刻意拖延 高科技公司減招中國籍僱員

加拿大都市网

美國半導體公司如果想要聘請中國籍僱員從事高級工程師職位,從商務部獲得相關許可的審批時間大幅增加。多家大型芯片製造商如英特爾(Intel)和高通(Qualcomm)等均受到影響。美聯社
 

美國特朗普政府為保護本土科技流向中國,正大幅減慢高科技公司申請聘用中國籍僱員的審批速度,業內人士為此大感頭痛,擔心政府本末倒置,反而窒礙經濟發展,並會損失重要人才。

《華爾街日報》引述業內人士報道,在政府刻意拖延下,半導體公司如要聘請中國籍僱員從事高級工程師職位,相關許可的審批時間已經大幅增加。業者坦言,此舉已限制了公司吸納人才,大型芯片製造商如英特爾(Intel)和高通(Qualcomm)等均受影響。

根據規定,公司若要指派來自中國、伊朗、俄羅斯等國家的外籍員工從事敏感技術工作,必須先取得政府許可,原因是工作過程中外籍僱員必會掌握技術,回國的話再將技術帶回原籍國,因此商務部認為此類安排等同於技術出口。

知情人士披露,在這類名為「視同出口」(deemed-export)的許可申請中,商務部過去的審批時間大約為數周,但時至今日等待6至8個月已經不足為奇。這些許可,與非綠卡外籍僱員所持的工作簽證截然不同,公司如需將現有外籍員工或者即將受聘的僱員,派往高級半導體、電訊系統、加密等崗位,同樣需要許可,審查嚴格程度會按技術種類,以及落入別國手中的風險而定。

數百個職位受影響

據悉,審批進度由去年開始大幅減慢,英特爾、高通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行業巨頭,共有數百個職位受影響,企業無論在聘用還是調動中國籍僱員,執行主要項目時均受到阻礙,甚至因此而損失人才,尤其在芯片製造商缺乏高技術工程人員的環境下,情況愈趨嚴峻。

全美由於本地人才不足、行業求才若渴,高技術崗位的外籍員工中,中國籍僱員佔去大多數。根據商務部統計,在2013至2017年,部門批出的「視同出口」許可中,中國籍僱員佔了60%。2017年申請宗數最多的技術範疇中,首位和第三位皆與芯片有關,第二位則為電訊科技。除了半導體公司外,部分電訊設備、核能和軍事科技也受限制。商務部發言人回應稱,當局會仔細審批申請,過程中經常要向公司索取進一步資料,並與國務院、國防部、能源部等其他政府機關合作。

外界分析指,現在是美中貿易戰的關鍵時刻,美方延遲批出許可或與致力保護本土技術有關,避免中國吸收技術後,建立自己的科技王國。

當局早前更阻止科技公司的併購案,包括博通(Broadcom)對高通的惡意併購,理由正是擔心交易或會影響美中之間的競爭平衡。

有硅谷半導體研究機構分析指,外籍工程師多年來對芯片公司極為重要,尤其是這些人才甚至在美國創辦公司,例如90年代從台灣移民來美的梁見後,聯合創辦了超微電腦股份有限公司(Super Micro Computer Inc.),並出任執行長。

明年商務部會就出口管制所涵蓋的新技術範圍作出重新定義,預計「視同出口」許可的規定會進一步收緊。

芯片製造商和科技公司致力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將被視為美中技術角力的主要戰場,外界預料也會被加入受管制名單。

法規列明,政府定義新技術時應避免扼殺創新科技,並應以技術若落入別國手中,會否危害國家安全為重點。但芯片製造商憂慮屆時管制範圍也許太廣,因此半導體行業協會1月已去信商務部,促請當局慎重考慮新決定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希望政府將焦點放在國家安全,而非貿易政策。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