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講台語」 傅榆曾遭排擠

加拿大都市网

傅榆

傅榆

金馬獎雖已落幕,但頒獎禮上的風波成為外界熱議的話題,傅榆和《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成為敏感辭彙。與此同時,傅榆的個人資料也被曝光。隨着風波越演越烈,傅榆面對許多來自大陸的網友群起圍攻。她深夜在臉書PO文呼籲:「心情還沒平復,但實在太晚了,無法寫些甚麼長篇大論。只想先說,想罵人的請來這邊,在其他無關『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貼文底下做人身攻擊,怎麼看都有點荒謬。」

公開資料顯示,1982年出生的傅榆,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到台灣求學定居;母親是印尼華僑,9歲至台灣長居。傅榆因此以「台灣人」自居。多維新聞網報道,傅榆自稱成長於「外省」家庭中,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台灣歷史脫節,「我的身分比較奇怪啊,比較尷尬。」

傅榆曾拍攝短片《不曾消失的台灣省》、參與拍攝太陽花學運紀錄片《太陽,不遠》、記述大陸學生參與台灣社會運動的《我在台灣,我正青春》、探索青年價值認同的《藍綠對話實驗室》。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一片,傅榆以台灣「學運領袖」陳為廷與大陸學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 網上有報道稱,「不會講台語」、「外省」、等成為傅榆的標籤。報道稱,傅榆曾多次在採訪中回憶自己的一部分成長的經歷。她表示,小時候她因聽不懂台語,而常受到同學排擠,開始覺得自卑,無法融入「台灣」這個群體。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温哥华酒店客房日均高达317.41元

中国25岁男游客大马潜水溺亡 警方:将验尸确定死因

魔鬼天使︱19岁韩国溜冰女神偕队员性侵16岁少男 有人拍片再传予受害人

【视频】温哥华龙舟节热闹登场 6千选手竞渡拼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