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節假日掃家人興 每年1月最多人離婚

加拿大都市网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新的一年開始,許多人都會訂下新目標,有人希望減重成功,有人期求世界和平,或身體健康,也有人趁新年審視婚姻狀況,甚至趁新年到來下定決心與伴侶離異。美國心理及家庭關係專家發現,每年一月是最多夫婦入稟申請離婚的月份,他相信這與新年開展新生活症候群,以及夫妻關係不好的家庭,決定假期過後面對現實有關。

婚姻是人生大事,與伴侶離婚也需要勇氣且考慮清楚後才作決定,美國家庭及婚姻關係心理輔導專家高斯密夫(Barton Goldsmith)表示,根據北美家事法院數字顯示,每年一月份是法庭接獲最多夫婦入稟申請離婚的月份。

他形容每到新年來臨,各人都希望迎來美好生活及作出對自己最好的轉變,對一些婚姻不愜意的夫婦來說,或更渴望來年能通過不同方法令自己生活快樂。當發現婚姻中不如意只會惡化下去,不少夫婦會趁新年下定決心與對方離異。

高斯密夫表示,另一個使每年一月成為離婚高危月份的因素是,12月是普天同慶聖誕節與一月一日元旦,夫婦二人即使計畫離異,但為不讓其他家庭成員在節日下「掃興」,夫婦仍然會在節日期間暫時擱置離婚申請。但當節日過後,原本打算離異的夫婦開始面對婚姻現實,當雙方感到關係難以改善時,就決定入稟離婚。

不過高斯密夫指出,離婚是夫婦兩人之事,如果是沒有孩子的夫婦,事情較為簡單;但當夫婦育有年幼子女,兩人在新年伊始決定離婚時,對子女造成的震撼則不能忽視,孩子可能因為父母突然離異,而產生不安情緒。

他建議育有年幼子女的夫婦,一旦認為彼此關係已不能挽回,離婚是唯一出路的話,也必須先與年幼子女好好溝通,向子女表示父母離異並非子女的錯,且以較婉轉方式令子女明白父母離婚的事實。作為決定離婚父母,也必須向子女確保他們的生活,基本上不會因父母離異而有重大改變。

離異父母在決定分居及離婚初期,必須特別留意子女的情緒變化,以及他們在學校與他人相處的態度是否不同,如發現子女情緒有明顯變化,應該為子女安排專業人士輔導。

高斯密夫形容離婚除了對年幼子女可能產生心理影響外,對離婚雙方也會形成深層心理打擊,特別是夫婦雙方中較倚賴另一方的成年人。離異後經濟有可能立即出現危機,因此決定離婚前,夫婦兩人每一方都應該考慮到離異後生活的改變,而且必須有身心準備如何應對將來的生活,包括經濟及感情上,最重要是令自己及子女不會從此生活在不安之中。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物理防晒最有效!Columbia夏季防晒系列低至$29.99

多伦多社区住房层高被降到极低 居民投诉有幽闭恐惧感!

密市警方追捕致15岁偷车贼重伤 SIU介入调查

货车撞上QEW高速路牌 瀑布往多伦多方向全线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