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選華人的深度思考

加拿大都市网

■ 市選候選人重視華裔的選票,僑領及時事評論員均呼籲華裔選民踴躍投票。資料圖片

新移民在加拿大找工作不容易,有時候會聽到這樣的抱怨:我的學歷、證書、工作經歷,都很優秀,僱主最後沒選我,最後那個職位給了各方面都不如我的一個「白人」,她/他能拿到這個職位只是因為她/他是「白人」,結論:僱主種族歧視。卑詩市選前,在微信上流傳了很多文章宣揚「華人選華人」或者「華人只選華人」的言論,也有很多以「華人」為主體的候選人推薦名單,很多新移民/公民對這樣的說法高度贊同,尤其是從民族感情的角度出發或者從提高「華人」投票率的角度,這似乎也沒有錯。

易致社會分裂 負面影響大

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對於白人或者其他族裔候選人,他們在看到這樣的言論以後感受很可能是這樣的:無論我的政治理念,無論我的政治經驗和背景,無論我工作多麼努力,無論我多麼誠懇的交流,只是因為我不是「華人」,所以拿不到「華人」的選票,我受到了種族歧視。

加拿大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國家,包容了各個國家的移民甚至難民,但是加拿大人絕不會包容種族主義。按照「華人只選華人」的邏輯,白人也只選白人,印度人只選印度人,這是典型的種族主義,只會造成社會分裂。這不僅僅是政治正確的問題,這樣的言論對華人社區和華人候選人都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今年市選「非華人」候選人到「華人」社區拜票少了很多,他們非常清楚,去華人社區只是浪費時間,因為他們不是「華人」,再怎麼拜也沒有用。在他們眼裡,「華人」有嚴重種族主義傾向,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平等意識,不尊重民主原則。如果未來的市長和議員都不在意華人社區,他們當選以後更不會在意,結果就是華人社區被邊緣化。

很多「華人」在高調宣揚「華人只選華人」言論時,希望這些言論不被「非華人」關注,似乎這樣可以秘密取得「勝利」。如果是這樣,那所謂華人社區是一個完全隔離於主流以外的封閉社區,不期待融入,不期待交流,不期待主流社會/英文媒體關注。其實,公開宣揚違反加國基本價值觀的行為而希望不被其他人知道的行為,基本上屬於掩耳盜鈴。 而對於白人和其他族裔/社區的選民,看到「華人只投華人」的口號,則會引起對抗情緒,很難會把票投向以種族主義社群為基礎的候選人,華人候選人會失去大量的選票。「華人選華人」一句話就把華人候選人,甚至整個社區置於主流社會的對立面。

大溫華裔來自多地 價值觀不盡相同

同時華人候選人也會在黨團內部受到衝擊。吸收華人候選人入黨的部分原因是讓黨團成員多元化,同時能夠拉攏「華人」為所有黨團候選人投票。「華人投華人」的口號會讓黨團內部產生質疑,如果華人只支持黨內的華人候選人,黨內其他成員怎麼辦,這樣的華人候選人對於黨團還有何意義?所以,「華人只選華人」這樣的口號,實際上增加了華人候選人在黨內被邊緣化的風險。

「華人選華人」,誰才是「華人」?大溫地區有40多萬華人,這裡華人包括大陸移民、台灣移民、香港移民、馬來西亞華人、新加坡華人、二代華人、三代華人等等。由於歷史、教育、經濟等方面的原因,這些華人的社群政治理念,價值觀不盡相同,要求所有華人「團結一致」完全不現實。而台灣移民,香港移民等社群對於加拿大民主政治的理解整體上要比大陸移民成熟,這也是「華人只選華人」這樣的口號,在大陸社區支持率比較高的原因。

微信上的「華人選華人」基本以大陸新移民為主,不能代表大多數華人。如果華人候選人只能拿到大陸新移民的選票,當選的可能性極低。大陸新移民由於語言等原因,基本社交圈非常窄,信息來源非常有限。很多人基本靠微信來獲取信息,不知不覺中,已被微信中充斥的大量虛假、偏激的信息所洗腦。 「華人選華人」這樣的種族主義言論充斥社交媒體只會給華人參政議政帶來虛假繁榮,實際對社區危害性極大。未來2019年聯邦大選,不久很可能會有省選,希望大家都能以融入加國民主社會的心態去參與。 (分題乃編輯所加)

本文作者為卑詩省昆特侖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男子申请妻儿团聚移民 竟被要求提交文件3次

联邦准备立法 恢复“被遗忘加人”的公民权

丈夫外地工作1年见2次 伟大妈妈身兼父职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