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紅芯瀏覽器 被揭「抄襲谷歌」

加拿大都市网

紅芯流覽器安裝文件解壓之後,顯示是谷歌Chrome流覽器(紅框處)。網上圖片

 

本報訊

中興通訊經美國限制芯片一役後,暴露中國科研技術不足。自稱推出「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的中國公司紅芯,日前被揭破瀏覽器內核抄襲Google Chrome瀏覽器。紅芯聯合創始人高婧16日回應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否認抄襲,卻下架瀏覽器的下載鏈結。

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本峰,於15日宣布,紅芯完成2.5億(人民幣,下同)C輪系列融資。據中國日報網消息稱,值得注意的是,紅芯公司的核心產品——紅芯流覽器,主打「基於自主可控」和掌握「流覽器核心技術」,被描述成「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流覽器內核」。目前4大主流流覽器內核分別為微軟IE流覽器內核Trident、谷歌Chrome流覽器內核Blink、蘋果Safari內核Webkit、火狐流覽器內核Gecko,均為外企所有。而紅芯Redcore與之並列,號稱「第五顆流覽器內核」。

如此吸睛的宣傳,卻也馬上引起了不少IT人士的質疑。畢竟,這對創業6年的紅芯公司來說,並非易事。15日晚上6時左右,微博認證為知名動漫博主的@Touko發了一條微博,將紅芯流覽器解壓安裝的全過程製成小視頻,顯示紅芯流覽器安裝文件解壓之後是谷歌Chrome流覽器,還是Windows XP的舊版本。這條微博轉發迅速過萬,話題持續發酵。Touko說:「感覺就是用谷歌流覽器套了層外殼,跟360流覽器、UC流覽器的做法沒差別。」

不少人通過此事聯想到「漢芯造假」事件。2003年2月26日,「漢芯1號」正式發佈。當時,「漢芯1號」及其相關設計和應用開發平台,被認為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芯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但2006年,「漢芯1號」被發現是從美國一家公司買回的芯片,僱人將芯片表面的原有標誌用砂紙磨掉,然後加上「漢芯」標誌「研製」而成。而涉事人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卻藉助「漢芯1號」,申請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

目前,紅芯流覽器的官網已撤下流覽器的下載鏈結。據中新網消息,紅芯聯合創始人高婧16日回應稱,網上文章斷章取義,安裝包里之所以有Chrome文件,因為本來就是基於開源的Chrome架構。她說,紅芯流覽器「包含『Chrome』在裏面」,但並非抄襲,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至於安裝包為何下線,她稱是技術部啟動應急預案,開始自查。

陳本峰16日亦確認,紅芯流覽器確實是基於谷歌Chrome流覽器內核而開發,但開發「不是要騙什麼國家資金,我們沒有拿過國家的錢。」另一位紅芯產品深度知情人士證實陳本峰說法屬實,「紅芯最大問題在於過度宣傳和模糊宣傳,它將谷歌流覽器內核基礎上增加了些功能,內核層面有些修改,也就是說有自己的創新,它的客戶也是銷售出來的。」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这个私人信贷基金出问题了 停止现金分配

游日注意︱东京迪士尼大停电 多个游乐设施暂停 游客紧急疏散

声称任职麦当劳网民建议 顾客切勿选点店内这些饮品

痛心!加拿大华人学生被打成植物人!被告否认过错 无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