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5A級景區污染嚴重 遊客海里游泳沾一身油污

加拿大都市网

▲金石灘黃金海岸的排水口。新京報記者段睿超攝

老王家的酒店,開在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一個名叫「楓洋五號」的濱海高檔小區里。從這裡步行約5分鐘,就是大連5A級旅遊渡假區金石灘的黃金海岸。

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官方網站顯示,距大連市中心50公里的金石灘,位於遼東半島東北端的黃海之濱,三面環山,由東部半島、西部半島和兩個半島之間的開闊腹地和海水浴場組成。7月,本是大連的旅遊旺季。但本應紅火的生意,今年不僅價格上不去,有時還住不滿。

老王覺得這與浴場被污染有關。他告訴重案組37號,七月中旬,幾個外地來的遊客在海里游泳後身上沾了油污,「他們本計劃在這邊玩幾天的,但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走了。」

就在此事發生後不久,7月20日,金石灘黃金海岸海濱浴場「向海中排污」的場景被網友拍下並發至網絡。視頻中,一個沒在海水中的水泥管道,正往大海中排放着黑色的水。視頻稱,事發地正是位於大連金石灘黃金海岸海濱浴場。

據大連市環境保護局調查稱,事發管道實為金石灘海濱區域的泄洪管道,排出的所謂「污水」為發現王國(遊樂場)西北側泄洪溝積攢多日的泥水混合物。

發臭變色的海水

7月20日 「排污事件」視頻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和轉發。發佈視頻的網友告訴重案組37號,管道往外涌黑水的當天,他正帶着孩子在金石灘黃金海岸遊玩,「玩的過程中聞到了惡臭。」

在管道不遠處的海參工人向重案組37號展示了「排污事件」次日他拍下的視頻。視頻中,稍稍沒過平台的海水呈綠色,隨着海浪在平台上濺出白色的水沫。

7月24日下午,重案組37號探員實地探訪事發海域時發現,視頻中往海里排放黑水的管道,坐落在金石灘海濱浴場靈狐觀景台東側的海灘上。這個約5米見方的水泥平台在海灘上顯得很突兀,平台靠海處,6根直徑1米有餘的水泥管道伸進大海半米多。海水雖不是網上視頻中的黑色,但也算不上清澈。

水泥管道延伸的方向、西北方向直線距離約600米,是發現王國主題公園(以下簡稱發現王國)。發現王國園區與海灘之間有一處正在施工的工地。

海灘邊的泄洪渠在進入發現王國園區之後,才由地上露天水渠變成了地下暗渠,暗渠緊鄰是一人工湖,園區設計了一個高約一米的堰把兩者隔開。每月兩次海水漲潮時,海水會從泄洪渠倒灌進去,當水面升高到超過一米的堰,便流入人工湖。發現王國工作人員介紹,人工湖裡的水是大部分海水和少量雨水的混合物,「每半個月都會趁着漲潮把湖水排出去換一下。」

園區電腦上記錄了7月份大連的天氣記錄。記錄顯示,7月5日到20日之間,有10天出現降雨,「7月16號、17號前後,園區的運營跟我說人工湖的水一直在漲。」發現王國園區一位姓魏的副總經理告訴重案組37號。

當時並不是漲潮期,雨水應該隨着泄洪口流入大海,人工湖的水位不應該一直上漲。發現王國的工作人員開始查找原因。一開始他們認為是泄洪口堵住了,但掏了沙子發現水還是不外流,「於是我就順着通道排查,去了閘門站,發現閘門被閘死了。」 該負責人說。

閘門所在的工地上當時正在打混凝土,「我估計他們想的是先閘死幾天,等施工完了再放開,但沒和我們溝通。」該負責人稱,「閘門關了,加上一直下雨,水漫過堰流到人工湖裡了。」

隨後,政府領導和施工相關工作人員到達閘門口,開閘泄洪,「當時排洪渠水位有4米多高,打開閘門的瞬間,水流很大。」

8月2日下午,重案組37號探員見到了已經被拆掉閘門的閘門站。閘門站下方的渠壁上,還殘留有7月20日開閘放水前積水最高位的痕迹。

探員看到,人工湖水雖不清澈,但也不像視頻中湧入大海的水那般黑。該負責人解釋,因為長期不定時排放雨水,渠底淤積了大量的污泥,「開閘放水的時候,水流特別大,就把長期淤積的淤泥衝出去了,這是『黑』和『臭』的直接原因。」

大連5A級度假區污染嚴重 遊客海里游泳身上沾油污▲排水口除近,不少遊客正在踏海嬉戲。新京報記者段睿超攝

雨水管而非排污管道

7月21日晚11時50分許,大連市環境保護局官方微博發佈了調查結果。結果稱,事發管道實為金石灘海濱區域的泄洪管道,排出的所謂「污水」為發現王國(遊樂場)西北側泄洪溝積攢多日的泥水混合物……導致海水變色。

在上述微博下,不少網友表達了對此調查結果的擔心和質疑。

8月2日,金石灘管委會副主任宋志宏接受重案組37號採訪時強調,確實是積攢多日的泥水混合物,且「瞬間水流過大,衝起渠里積攢的淤泥才出現了那種情況。」

7月20日晚,監察人員前往事發地調查了解到,金石灘黃金海岸海濱浴場中部發現王國假日酒店南側約400米處有4個水泥管道,管道口徑約1米,其中1個管道內有水排出。據黃金海岸遊樂場負責人介紹,該管道是金石灘區域的雨水排放口,管道內排出的是發現王國主題公園遊樂場的人工湖水。

金石灘管委會工作人員稱,被網友拍下的「排污視頻」的管道其實只承擔著景區雨水的排放功能。 宋志宏還向重案組37號出示了一份轄區內的管網示意圖。重案組37號探員看到,7月20日向海里排水的管網,在示意圖上被標註為藍色,「藍色是雨水管網,紅色是污水管道。」

宋志標介紹,目前轄區已經完全做到了雨污分離,「污水沿管線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目前的污水處理能力是2萬噸/天,整個金石灘的日用水量是1.5萬噸/天,污水處理廠並沒達到滿負荷運行。」

宋說,7月20號事件發生以後對轄區內的海灘又進行了一次排查,「沒有發現排污口。」

他還表示,目前轄區里可能出現污染的是食用海藻類的初步加工的家庭式小作坊,「未來這些小作坊也會按計劃外遷出金石灘旅遊渡假區。」

通報稱,當晚停止排放後,經檢測海水水質已恢復正常。8月1日,重案組37號探員在金普新區環保局拿到的一份《金石灘海水浴場監測報告》,報告顯示,7月21日上午,該局在排水管道下方、500米、1000米的8個點取樣的檢測結果顯示,「海水PH值」、「糞大腸桿菌群」、「石油類」的檢測均為正常。

大連5A級度假區污染嚴重 遊客海里游泳身上沾油污▲在排水口戲水的遊客。新京報記者段睿超攝

浴場油污困局

20日發生的「排污事件」被官方解釋為一場誤會,但不少當地居民提出懷疑,視頻中讓海水變色的元兇,會不會是前些年輸油管道泄漏時殘留在海底的石油?

當地居民李先生稱,「景區那邊雨污都分流了,海水變色是因為水流把沉在海底的殘留油污衝起來的緣故。」

大連輸油管道曾多次發生爆炸。2014年7月29日,中新網曾以《安監總局:大連4年8次爆炸暴露石油管道隱患》為題,報道了時任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對大連輸油管道「4年8爆」的回應。而這8次爆炸中,6起被稱為「較大事故」,包括2010年的「7·16爆炸」和2014年的「6·30爆炸」。

7月26日,金石灘碼頭,一名曾參與過2010年”7·16″油污清理的漁民稱,當時海面上油污最厚的地方有一米多,「我撈了3天,100斤的桶撈滿,1桶給300塊錢。」

上述漁民的說法在金普新區農業局得到了證實。8月2日,時任金州區海洋漁業局法規處處長、現任金普新區農業局林業處處長的張檜楠告訴重案組37號,2010年”7·16″爆炸發生以後,市裡發動漁民前往事發海域打撈浮在海面上的油污。

張檜楠說,當時發生爆炸的位置是距離金石灘海域不遠的大連新港,黃金海岸當時受到油污的污染「比較嚴重」。

但是,金石灘管委會下屬海洋監測機構負責人說,石油在分解之後遇到水都溶解了,「不可能像他們說的那樣,油的比重變大沉入海底。」他解釋,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處理海上油污的方法,是先清理再溶解,「撒的是分解劑,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分解因子把油分解。」

對於這幾次爆炸事件對金石灘環境影響,金石灘管委會工作人員稱,油污清理之後不久,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就正常了。

在大連金普新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向重案組37號探員出示了一份2013年-2017年金石灘海水浴場8月上半月監測結果的統計表,統計顯示,在金石灘浴場的三個採樣區採集的海水中,石油類的檢測量都是0.0018,「石油類一般超過0.0036才會被寫出,這個在正規的報告中都是寫『未測出』的。」

金石灘管委會下屬海洋監測機構負責人稱,遊客在浴場碰上的油污應該是今年5月份發現的油污的殘留物,「5月28日前後就發現了,最早是在三道溝附近發現的,垃圾里存在類似瀝青的塊狀油污。」

大連5A級度假區污染嚴重 遊客海里游泳身上沾油污▲海攤上的排水口很遠距離就能看到。新京報記者段睿超攝

該負責人介紹,在油污出現後,他們就派工作船尋找污染源,「離我們最近的可能泄漏點就是大窯灣港和小窯灣港,我們全部去看了,但是這兩個港口甚至附近的養殖區內,沒發現類似的油塊。」

「油污就集中在金石灘、吳家溝、大李家這三個地方的洋流流線上,它們被裹在垃圾里,順着洋流漂。」該負責人稱,他們發現後,就沿着洋流往外找,「發現這個油污的源頭是在黃海的外海,進入夏季之後全是南風,都漂進來了。」

該負責人初步分析,這些油污的來源是在外海或者公海上的大船,把用剩的油渣故意排進海洋,「之後這些油污順着洋流影響到了近海。」

「我們也是受害者。」該負責人稱,出現油污之後,環保、海事、農業、金普新區應急辦全彙報了,「他們也來查污染源,也沒找到。」

該負責人稱,多部門花了43天才將油污清理乾淨。僱人打撈,向專業處理油污的團隊求助,租隔油欄,應急處置期間就花了300多萬,「像這樣的事情,除了經濟損失外,更重要的是給遊客帶來了不好的旅遊體驗,影響景區的口碑。」

來源:新京報-重案組37號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麋鹿妈妈纷纷到此产崽 阿省小镇忙坏了!

加拿大老人吸大麻增加 因中毒送急诊越来越多

这个私人信贷基金出问题了 停止现金分配

“大便气球”袭南韩|北韩再发680个“真诚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