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精神健康更需要重視 大學生自殺率增5成

加拿大都市网

■ 多大為精神康健有需要的學生延長學期。星報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報道
多大學生精神問題 延長學期升逾一倍
年輕人本應是處於最佳健康狀態的階段,有研究發現並非如此,原來年輕人對精神健康服務的需求甚大,醫療專家認為這是敲響警號,大學、政府及商家應改變現行的財政規劃,以便有充足資源解決當前日益嚴重的問題。
由懷雅遜大學新聞系與《多倫多星報》攜手調查全國十五間大專院校,發現眾多年輕人對精神健康服務的需求甚殷,同時令這方面的成本大增。
麥瑪士打大學心理學家孟納(Dr. Catharine Munn)表示,現時輪候服務的人龍甚長,即使已經增聘更多輔導員,仍未能應付需求。
調查發現,除了一間大專院校外,這些學校過去五年已增加精神健康的資源,平均增幅達35%。以多倫多大學為例,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獲校方特別安排,容許可以延長完成功課及考試時間,這種情況自2009年以來上升143%。

溫室長大難面對失敗
此外,精神健康服務機構ConnexOntario自2010年起,為25歲或以下的人士設立精神健康熱線,求助電話增加344%。
由美國學院健康協會(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在2013至16年間進行大型研究,訪問安省25,164名大學生,發現患上焦慮症的增加50%、抑鬱症47%、濫葯86%,同時期企圖自殺的也躍升47%。而部分有聘用年輕職員的加拿大企業,增加精神健康的福利計劃,以應對不斷上升的需求。
據加拿大保健資訊學會(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的數字,在2006至2016年間,年屆5至24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人因精神健康或濫葯而往急症室求診的上升63%,入院治療躍升67%。

卡加里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兼心理學系教授麥易爾醫生(Dr. Glenda MacQueen,圖)稱,現今的青年比上一輩感到更大壓力。孟納則指出,兒童精神健康服務過去40年長期缺乏資源。

是次訪問多位專家的意見,並綜合所得:
‧ 現時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大學學士畢業未能確保尋找適合的工作,導致學生感到壓力,需要完成第二或第三個學位資格,以便能夠脫穎而出。
‧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改變,這一代父母比上一輩為子女做更多事情,令年輕人未能作好準備,無法獨立面對世界,難以接受小小的失敗。
‧ 社交方式改變人們溝通途徑,互聯網上社交媒體大行其道,帶來新的壓力,也是上一代沒有面對的問題。兒童及青少年活在兩個世界中,其一是真實的生活,另外是電子數碼的生活模式,過於倚賴社交媒體與世界聯繫。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