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網紅產品刷屏 爆棚人氣是這麼炮製的

加拿大都市网

顧客排長龍、滿屏炫富照、榮譽證書數不清……近年來,很多年輕人的朋友圈,時常轉發一些時尚、流行的「網紅」產品。「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有些「網紅」產品的「爆棚」人氣,實際上是通過誇大其詞的宣傳甚至造假炮製的。

「網紅」產品有哪些「氣質」

近年來,一些「網紅」產品以眾人追捧、競相購買的熱銷形象引人關注。在全國著名城市商業街,常有一些餐飲或服飾店的門前顧客排成長龍。在網絡上,一些產品的消費評價與跟帖動輒成千上萬,內容都是交口稱讚。「網紅」產品有哪些「氣質」?

「功能神器」型。頗有名氣的微商品牌「尚赫」有一款名為「尚赫辟穀餐」的產品,鼓吹輕鬆瘦身,並宣稱可以治癒牛皮癬等多種頑疾。網上還流行一種所謂的「防晒丸」,聲稱「當天吃當天見效,防晒持續時間可達6個小時」。

「榮譽等身」型。自稱獲各種國內、國際大獎,有各種權威機構為其質量「背書」,暢銷全國甚至風靡全球。

記者在網上發現一款名為「瑪姿寶」的微商產品十分火爆。自稱代理商的劉女士向記者展示了其中一款減肥產品「瑪姿寶0卡能量圈」,稱該品具有「3·15打假保真榮譽標誌」,是「打假保真放心消費聯盟單位」,獲得「中國孕嬰童獎」「瑪姿寶商業模式論證證書」「移動互聯網+新零售示範單位」等多個大獎或證書。

「浮誇炫富」型。通過發佈「喜提豪車與新房」類的照片高調炫富,鼓吹只需加盟或代理某「網紅」產品即可迅速暴富。

「尚赫」旗下有多款減肥瘦身健康產品,多篇網文大肆宣傳一些無學歷、無工作經歷的「小白」,因代理該品牌而迅速買新房、豪車。

有的「網紅」化妝品代理商在微信朋友圈中發佈「獲得巨獎、豪車」的照片。有印着瑪姿寶標誌的海報大肆宣傳「高利潤高回報:10%代理成為千萬富翁、50%代理成為百萬大咖、80%代理拿到豪車獎勵」。

朋友圈中網紅產品的真相:誇大其詞 多為三無產品

打造「網紅」產品套路:虛構榮譽、合成照片、網絡刷「贊」、僱人排隊

記者調查發現,事實上,一些所謂「網紅」產品,是通過打擦邊球的誇大宣傳甚至弄虛作假打造的。

套路一:線上刷「贊」,線下僱人。曾專門做「網紅」店推手生意的吳先生告訴記者,消費評價大都可以造假,而且這個造假生意形成了相當規模。

據了解,到各電商平台刷消費體驗評價的,分為「素人」和「達人」。前者人微言輕,只能「壯壯場子」,大概每人每條2-5元不等。後者的評價因「號召力大」,「一句頂一萬句」,收費也貴,具體標準為:消費評價、體驗等100字以上,配3張及以上圖片的,4級達人50元/條、5級達人60元/條、6級達人80元/條、7級達人120元/條。

此外,線下的排長隊現象也可能是假的。成都某傳媒類大學學生小王已多次充當「排隊人頭」,他將此戲稱為「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所謂「穿雲箭」,指的是QQ「充場群」中的「發活兒消息」,即有專人發佈時間、地點、人數、時薪等信息。

記者進入一個名為「兼職共享大平台」的QQ群,群主稱記者可自行發帖招人排隊,製造銷售火爆的場景。雇一個人一般3小時內100-150元。「現在是夏天,室外排隊挺辛苦,你可以出價高一些。」群主說。

套路二:虛構榮譽,自抬身價。經記者求證,瑪姿寶品牌所謂「3·15打假保真榮譽標誌」「打假保真放心消費聯盟單位」,來自一家名為「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的民間組織下屬的「打假工作委員會」。該基金會副秘書長劉豐稱,基金會並未授權瑪姿寶品牌使用相關標誌,且該標誌僅代表商戶向基金會繳納了一定金額的質量糾紛賠付保證金,並不具有任何與產品質量相關的證明作用。

此外,針對該品牌自稱商業模式被「國家科技部、商務部與電子商務部」認證通過並頒發證書的說法,科技部與商務部都予以明確否認,並且國家部委序列中也並無電子商務部這一部門。

套路三:合成照片,虛假炫富。記者發現,大量標榜「迅速暴富」網文的主角,常常缺名少姓,無從查考。另外,「喜提車房」系列照片也大多是電腦合成的「贗品」。

記者在網上發現,有商家專門從事替微商修改合成照片的生意。在一家月成交量過萬的店鋪,記者花50元輕鬆製得「喜提豪車」照片。此外,還有店家能製作效果逼真的轉賬記錄。

朋友圈中網紅產品的真相:誇大其詞 多為三無產品

假「網紅」多為三無產品,相關網絡監管應加大力度

多位專家表示,由於不是正規廠家生產,缺乏正規的生產流程和檢驗,不少「網紅」產品質量堪憂。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說:「消費者對那些吹噓能健身治病的『網紅』絕不可輕信。」例如,「網紅」產品「尚赫辟穀餐」鼓吹「清除宿便」「排毒」,其實,由於能量嚴重攝入不足,「辟穀」很可能導致肌肉分解、基礎代謝下降,造成多器官損傷,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聲稱「幾丁質」為生命第六要素的宣傳,更是無稽之談。

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吳沈括認為,炮製「網紅」產品的多種套路,已明顯涉嫌嚴重違反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等多項法律的相關規定,應引起市場監管部門的關注。同時,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大對互聯網平台的監管與追責。

騰訊微信平台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對微商的管理高度關注。日常管理中,對用戶舉報較多、涉及銷售假貨、詐騙和商業侵權的個人微信號,均進行封號等處理。他們提醒廣大用戶,注意辨別朋友圈信息的真實性,保護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多位專家表示,除了加強立法規範、提升市場監督技術能力、加強處罰力度之外,消費者要保持對「網紅」產品的理性態度,特別是對一些直接食用和接觸身體的化妝品、服裝等,要多方核實信息,避免遭受損失和傷害。

來源:新華視點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加拿大消防协会吁市民高温时小心使用烟火

租金管制!安省年度租金上限维持2.5%

国庆日长周末多伦多有雨雷暴 周一转晴!

密友公开发文劝拜登退选:为了美国 为了阻止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