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風刮入中國內地 央行專門發風險警告

加拿大都市网

炒鞋熱」風靡內地,今年尤甚,「大學生炒鞋年入五十萬」、「炒鞋賺首付」等傳奇故事層出不窮。如今,「炒鞋」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還衍生出「雲炒鞋」、「鞋期貨」等亂象。「炒鞋」向證券化發展的態勢引發監管機關的注意,央行上海分行日前發佈《警惕「炒鞋」熱潮防範金融風險》的金融簡報,警告「炒鞋」平台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遊戲,並列舉了「毒APP」、「Nice」、「有貨」等十數個「炒鞋」平台。另據報道,深圳已經開始嚴控轄區內「炒鞋」、「炒盲盒」等現象。

  「炒鞋熱」主要因籃球鞋而興起,商家通過推出聯名、限量、明星帶貨等方式來宣傳球鞋,使得球迷紛紛追捧。狂熱的消費需求,催生出二級市場。

  根據「毒APP」發佈的相關分析報告,五月備受關注的Air Jordan與歌手Travis Scott的聯名款深棕倒鉤,溢價高達百分之四百三十,而此前單價更是突破了一萬元大關。

  「如今,炒鞋已經成了『發橫財』的代名詞。」北京大學生祁兵表示,因為它只需要在家躺着動動手指就可以得到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同時極少數因「炒鞋」暴富的個案報道更是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據了解,今年全球二手球鞋市場規模已達六十億美元(約四百七十億港幣),中國二手球鞋轉售市場規模超十億美元(約七十八億港幣)。

  然而「炒鞋」帶來的金融風險不可忽視,央行上海分行發佈的簡報指出,國內已有「毒APP」、「Nice」、「鬥牛」等十餘個「炒鞋」平台,呈現出參與者數量多、交易量大、價格波動劇烈等特徵。簡報稱,「炒鞋」行業背後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問題。

  簡報指出,「炒鞋」交易呈現證券化趨勢,交易量巨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槓桿服務,助長金融風險;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各義務機構應對「炒鞋」背後潛在的金融風險做到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防止「炒鞋」亂象事態蔓延。新華社曾發文表示,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一些「炒鞋」平台的投機行為不能視而不見。

  據內媒報道,深圳金融監管部門已經開始嚴格監控「炒鞋」、「炒盲盒」等現象,並於十月初摸清轄區內該現象的底細。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杂货店商品重量不足 相关投诉两年激增4倍

加拿大老人吸大麻增加 因中毒送急诊越来越多

突发:美国发生大规模枪击 已1死26伤

这个私人信贷基金出问题了 停止现金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