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皇帝」康熙、雍正都批閱過哪些奇葩奏摺呢?

加拿大都市网

(圖片:新浪新聞)

這幾天,「網紅皇帝」康熙雍正又火起來了。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公布了一批他們批閱的奏摺,其中彙報內容之奇葩無趣,以及皇帝一本正經的批閱都讓人忍俊不禁。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皇上,您吃芒果嗎?

  ↓↓↓

(圖片:新浪新聞)
 

  皇上,上上上個月有人造反了!

  ↓↓↓

(圖片:新浪新聞)
 
(圖片:新浪新聞)
 

  皇上您好嗎?

  ↓↓↓

(圖片:新浪新聞)
 
(圖片:新浪新聞)
 

  還要關心全國各地的天氣預報

  皇上,又下雨了!

  ↓↓↓

(圖片:新浪新聞)
 

  還要攔住要來參加生日派對的大臣

  ↓↓↓

(圖片:新浪新聞)
 

  據了解,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上可以查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折(zhé)件》,這些奏摺即來自官網。

  除了覺得皇上的脾氣真好以外

  你有沒有想過

  為啥大臣會遞上來這些蠢蠢的摺子?

  在一般人的想像里,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應該只管大事,不問小事。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向皇帝言事,也應該是轄區里的軍政民生大事。然而,這批奇葩奏摺顛覆了人們的一廂情願。一些地方大員竟然事無巨細,全都不厭其煩地向皇帝上奏,甚至對於同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嘮叨,沒完沒了。

  傻嗎?普通人都看得出來很傻。這些位高權重的總督們,難道情商智商還比不上普通人?當然不是。只不過,這些深諳官場生存之道,早就已經混成人精的官員心裏明白,上奏什麼、彙報什麼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停地彙報。哪怕沒事找事,也要隔三差五就上一道本。只有這樣,才能在皇帝跟前保持曝光度,讓皇帝的眼前心裏時常晃動着自己的名字和影子。

  再退一步說,雞毛蒜皮的小事真的不適合上奏嗎?未必。甚至恰恰相反,軍政民生大事要上奏,雞毛蒜皮的小事更要彙報。前者保證君臣之間公事公辦的順暢溝通,後者則拉近君臣之間的私人距離,密切雙方的感情關係。兩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廢。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臣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遞上這種無聊奏摺,就是因為他們摸透了皇帝的心思——皇帝起碼不討厭這類奏摺,甚至還有可能暗暗高興。

  儘管從表面上看,皇帝的語氣偶爾會顯露出一點不耐煩,但從他們一本正經地批閱這些奇葩奏摺的情形看,他們其實樂在其中。連千里之外一位無名婦人拾金不昧的小事,大臣都一絲不苟地上本奏明,絲毫不敢怠慢,那麼偌大一個帝國之中,又有什麼事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呢?甚至那個重複無數遍上奏請安「皇上您好嗎」的大臣,從旁邊人的眼裡看可能十足是個傻子,但從皇帝的眼裡看,未嘗不是一個令人喜歡、令人疼愛、值得信任、值得託付的「呆萌萌寵」呢。

笑過之後,不由讓人深思。從康熙、雍正朝到今天,兩三百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然而,這種奇葩無趣的「奏摺」消失了嗎?這種事無巨細都不厭其煩地向領導彙報的幹部作風消失了嗎?恐怕沒有。不少幹部對上級領導的熱情,都已經遠遠超出了職務工作的正常範疇,延伸到私人生活和私人感情之中。他們對於上級領導的熱絡,也遠遠超出了正常的工作時間,甚至已經形成一種全天候、無死角的候命和響應機制。這種把工作關係、職務關係異化為人身依附關係的不良作風,既不利於健康政治生態的營造,也不利於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當然,作為「被彙報」的領導幹部也應該有所反思。如果下級幹部事無巨細都喜歡向自己彙報,那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夠尊重下級幹部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的主觀能動性?當下級幹部的熱情覆蓋了自己公私生活的全部領域,可能就意味着自己原則性不強,公私不分,為不正之風埋下了隱患。如果下級幹部喜歡在自己面前一味裝傻扮呆,樂於成為自己的「呆萌萌寵」,那就要警惕正常的上下級關係異化為畸形的人身依附關係。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弘揚優良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營造健康的政治生態,主要責任同樣落在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身上。從這一點上來說,兩三百年前的這些奇葩奏摺,在引人捧腹大笑之餘,其實不失為一面可供鏡鑒的鏡子。

來源:新浪新聞 上觀新聞 綜合報道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杂货店商品重量不足 相关投诉两年激增4倍

麋鹿妈妈纷纷到此产崽 阿省小镇忙坏了!

这个私人信贷基金出问题了 停止现金分配

“大便气球”袭南韩|北韩再发680个“真诚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