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國語者10年漲1.7倍 大溫粵語失統治地位

加拿大都市网

资料来源:加拿大统计局2016年人口普查 制图:甄瑞谦
資料來源:加拿大統計局2016年人口普查
製圖:甄瑞謙
甄瑞謙(Andy Yan,圖)
■大溫地區在過去10年,迎來大批華裔移民。資料圖片

記者張譽報道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西門菲沙大學(SFU)城市項目主任甄瑞謙(Andy Yan,圖),研究並自製有關大溫地區操國語和粵語人士的分佈圖。結果顯示,大溫說國語的人過去十年大增逾1.7倍;國語人群主要集中於列治文、溫哥華西區,以及南素里和南本拿比,這些房價相對較高區域。而說粵語的人士,則較多分佈溫東、北本拿比等地區。甄瑞謙表示,希望透過國粵語人士分佈特點,幫助公眾了解大溫地區族裔的多元化,即使華裔之間都有語言差異。
加拿大統計局日前公布2016年人口普查的家庭、婚姻和語言部分報告,顯示全加國講國語人口首次超越粵語,成為英語和法語之外,民眾使用最多的母語,這情況同樣發生在大溫哥華地區。
來自中國大陸的人講普通話,而來自台灣、香港等地的人習慣稱之為國語(Mandarin)。為方便起見,以下統稱國語。
過去10年粵語人口只增52%
甄瑞謙周六接受《星島日報》記者訪問時說:「這種變化讓人驚訝,顯然過去10年里,一切都變得非常之快。」他解釋說,目前大溫地區說國語的人數較2006年增長175%,而說粵語人數的增長僅得52%。這就顯示了,2006年以後加國華裔移民的主力軍,基本上來自中國大陸,另外就是台灣。
至於兩種語言在大溫地區的分佈,甄瑞謙解釋道,說國語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溫西、南素里和南本拿比,粵語人群則分佈在溫東、北本拿比。而有「小香港」之稱的列治文,國粵語則幾乎是各佔一半。
他還說,有意思的是從分佈圖(右上地圖)來看,國語人群聚集的地區都是房價相對較高,側面反映了這些新移民相對較為富有。
甄瑞謙表示,他製作這張國粵語人口地圖,是想讓公眾了解大溫族裔多元化的特點,即使是華裔之間也都有語言差異;從而希望市民無論操哪一種語言在此地生活,都要互相尊重和幫助,合力共建社區。
分佈圖也有利當局制訂政策
當問及這種族裔語言趨勢的變化,是否對房屋、教育有甚麼影響時,甄瑞謙就回應道,相信對地產不會有太大影響,不過對地產經紀而言,如果他們想招攬更多生意,可能最好就是掌握國語和粵語能力。
甄瑞謙提到,在教育方面要確保多元化,不能僅傳授一種語言。他說,對於社區上試圖拯救粵語的人士來說,他們正面臨挑戰,因為粵語地位在今天備受威脅,這種過去主流的移民語言,目前在大溫主要社區中的統治地位下降中。
甄瑞謙認為,這張分佈圖其實也對大溫各市鎮政府制訂公共政策時有一定啟示。他舉例說,早前溫市府就華埠擬興建一幢柏文大樓諮詢民意,華埠的主導語言是粵語,針對這一特點,市府就能在諮詢會安排正確的傳譯員,讓非粵語民眾也可以參與其事。
本報記者周六就政府制訂政策時如何考慮語言分佈,以及粵語逐漸式微等問題,採訪政界及社區人士,他們對此都提出獨到見解(詳另文)。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TTC巴士纵火案开始审理 28岁中国女孩被泼易燃物烧死

安省监狱人满为患 省府拟扩建400多个床位!

安省伦敦民宅遭纵火 数周来多次被针对!

20 英寸行李箱 原价129.99打折加优惠券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