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華工紀念碑 關慧貞反對建柏文

加拿大都市网

■奇化街105号项目,紧邻纪念中国铁路华工和二战退伍华裔军人而设的纪念碑。
■奇化街105號項目,緊鄰紀念中國鐵路華工和二戰退伍華裔軍人而設的紀念碑。
關慧貞

 

 

溫市議會下周二將就備受爭議的華埠奇化街(Keefer St.)發展計劃舉行公聽會,國會議員關慧貞(圖)發表給市長和市議會公開信,反對興建柏文計劃,要求保留文化遺址。

關慧貞首先表明,她反對奇化街105號的土地用途更改申請,指此一項目位於溫哥華東區歷史悠久的溫哥華華埠地區。

她說,該項目緊鄰華埠紀念廣場,廣場豎立著為紀念中國鐵路華工和二戰退伍華裔軍人而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紀念碑。這紀念碑承載了華人在加國的歷史,對華社意義非凡。廣場周邊更有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中山公園等,所有這些都是重要文化遺址和空間。

遮擋具文化和象徵意義建築物
此外,奇化街105號也與片打東街(East Pender Street)的國家歷史遺址毗鄰,其中有極具文化意義的傳統建築,如溫哥華中華會館及洪門機構會址。建議中的建築物如果獲得批准,樓高將達到115呎,高聳於華埠上空,並遮擋了所有具文化和象徵意義的建築物,它們樓高大多只有55至60呎。
關慧貞指,已故建築師和社區領袖韋業祖(Joe Wai)曾多次執筆批評在這樣一個特別的地址上推行放寬高度、體積限制。這個處於唐人街心臟、文化敏感選址的建築,其高度和體積的申請,仍是不能接受。高度只是輕微地從120呎降至115呎。地積比例(FSR)仍然在7以上,而分配給低收入長者的住房單位也只有25個,在一個迫切需要為低收入人士提供可負擔安全保障的社區,這是非常不足夠的。

她對唐人街的未來深表關注,並認為,奇化街105號的土地用途更改申請計劃,不會增加唐人街文化特色的獨特性。

關慧貞指,她與社區一起反對這個土地用途更改申請,並呼籲該處應該配合社區的發展,特別是加強低收入長者住房建設。也支持呼籲發展要提供更多的社區空間,以及擴展華埠紀念廣場的範圍。圖文:本報記者張文慈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租金管制!安省年度租金上限维持2.5%

世界著名中餐馆即将在多伦多开店

Aveeno舒缓压力身体磨砂膏 打折特价7.99

国庆长周末前:Bell传媒宣布再裁员近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