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就是這麼講原則!

加拿大都市网

作者:譚笑

加拿大是個多族裔聚集的國家,各個族裔不同的文化和價值判斷相互衝突,但在一個較為嚴密的社會體系中,主流的加拿大人還是有一些通行的做法讓人印象深刻:

特講原則

朋友霞得了甲狀腺瘤,幾個月了,好不容易約了下周看醫生,她說已經感覺到瘤子開始疼了,這邊看完醫生再等化驗結果出來又要一個多月以後了,所以立即定了機票回國,在北京約了專家看。

我在回國的飛機上也見過一位東北姐姐,乳腺癌,也是在國內動的手術,她感慨說在加拿大看病會等死人的。身邊太多這樣的例子。從家庭醫生到專科醫生到檢查的到護士,所有人的原則就是該誰負責誰負責,絕不越位。即使在醫院,醫生護士都不太在乎你的死活。他們只在乎他們的原則。

所以在空氣好的加拿大自然療法盛行。同事小熊舉了一個例子也能說明問題:比如一群人打架,如果你打電話報警,警察一定不會立即到的。但是如果你撥通報警電話,什麼都不說就把話筒放在那裡,警察一準兒立即趕到。為什麼?因為你如果還能打電話,說明這架也沒有多嚴重,相反沒有人在電話里應答,警察就不知道會出什麼狀況,他擔不起這個責任,所以一定要立即趕到。

網絡圖

特講計劃

If you fail to plan, you plan to fail. 如果你疏於做計劃,那麼你就計划著失敗吧。這是同事桌上貼的一句警示格言。計劃是一個成功與否的關鍵!嚴重吧。

社區的教堂,每年底都會給教友們發一個年度手冊的本子,裏面每天都一格一格的,便於你記事。學校里學費是免費的,但每學年的學生手冊是單獨買的,就是記事本。你要把一學年的計劃早早地確定好。

每年到了聖誕,不少人會選擇買一本記事本送給朋友當禮物。

去預約醫生或者其他的什麼事,都是要查查自己的日程表,約一個醫生看病約在3個月或者半年以後千萬別覺得奇怪,這就是3700多萬加拿大人的看病現狀。有了計劃,到處都是井然有序,每個人就像一架機器上的螺絲釘,各司其職。除了有點悶,不是那麼有活力之外,還真的是不錯。

特講關係

不少移民說厭煩透了中國的那種人情世故,希望在加拿大找到世外桃源。還真的是錯了。我想全世界都一樣,如果你只安於一個平凡的生活,什麼關係都不用講。如果你要做點像樣的事情,過得像樣點的生活,還要講關係。

在加拿大是「冠冕堂皇」地講關係。舉個例子找工作最好有推薦信,如果你認識這個單位的某個人,他能幫你介紹一下,比什麼都管用。上大學也一定要有推薦信,去辦個簽證什麼的,如果讓你的社區的著名人士比如議員什麼的寫封信,那就比較好。朋友來了之後通過去教堂認識了同一教堂在Homedepot工作的教友,經過他推薦,終於過五關斬六將進入這個大型連鎖店工作。他說教友專門帶他去見了一次人力資源部經理,否則以他的水平絕對沒戲。那麼沒有這些關係會如何?沒有關係你几几乎無法進入這個制度嚴密的社會,沒人會關心你什麼,你可以邊緣地過着自己的生活,等着制度的施捨。這就是資本主義的人情世故。

特講道理

信用卡賬單過來,上個月居然忘記還款了,出現了9塊錢的利息。不用擔心,打電話給服務生,但是記住,你要說出你的道理,道理講得通,利息就可能免,道理講不通,利息就照付。如果你說你沒有收到賬單,利息免了,當然前提是你不能每個月都收不到賬單;如果你說忘記付了,慘了,你要照付利息。一個在加拿大獃過6年讀了博士學位的人深刻地告訴我說:這些年什麼也沒學會,就是學會了說服人。

(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