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最缺 共同理性規劃精神

加拿大都市网

溫哥華奇化街105號用途更改申請現已泡湯,地產商這趟發展計劃遇挫,既非華埠「急求發展派」的末日,也不是「維護傳統派」的勝利。歷史不會在奇化街永遠沉思。要問的是,大家欲爭取保留的華埠特色,有沒有共認指標、共享價值觀呢?
我一直相信,隨着各級政府相繼就過去歧視華人政策正式道歉(最新溫市府認錯儀式估計明年舉行),華埠歷史枷鎖解除,我們不應劃地為界,自困一隅停留於歷史傷痕里;反應衝出唐人街樊籠,把華埠街區正常化,視作溫哥華的文化景點即可。
我們的華埠又稱溫哥華唐人街,是北美洲繼三藩市華埠之後,面積最大的華埠。據溫市府定義,華埠大致以喜士定街和片打街之間的後巷(即前孖結街)、裕仁街、歌雅街和泰萊街為界。區內的商業活動主要集中在緬街、奇化街和片打街上。現在發展商主導的奇化街105號開發項目屢戰屢敗,估計短期內偃旗息鼓,可卻不能阿Q地以為「維護道統」得利。

敞開心胸迎向多元社會
須知90年前的溫市華埠是個破落貧民街區,受盡隔離與孤立之苦。今天都已經21世紀了,毋須緬懷這種令人不快的失樂園,而須集中把華埠正常化,現行宗族堂所及傳統建築繼續保留及維護,惟不用擁抱痛史,糾纏於受害者的心結堆。
就讓我們都一道努力,劈開長期困住華人心靈的歷史冰山。什麼奇化105或者喜士定309遲早是歷史過客,只有敞開心胸迎向多元社會,吃透和而不同的精髓,方配得上享受自由開放新國度。
期待下一次不會為著一塊地皮用途爭得臉紅耳赤,而是彼此坐下來理性規劃我們與子孫的可持續生活。理由?我們全都是這兒的主人,感恩之餘,更加珍視管好家當的重託,實無爭產爭吵的奢侈借囗。
撰文:何良懋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